所屬欄目:教育期刊 熱度: 時間:
《中學數學月刊》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中學數學月刊》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中學數學月刊》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雜志簡介】
本刊堅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以提高為主的辦刊方針。辦刊宗旨是報道中學數學科技成果,傳播中學數學技術,促進中學數學科技交流,推動中學數學科技進步。及時報道中學數學科研的新理論、新成果、新進展、新方法、新信息、新經驗。新技術。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是中學數學教學核心期刊,在北京大學1996年編輯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 本刊名列中學數學教學類核心期刊之首,是國內有影響的期刊之一,深受廣大讀者好評。
【欄目設置】
數學教育、教材教法、專題研究、解題方法、競賽之窗、復習之友、正誤辨析、一題一議、試題選登、集錦等
2014年03期目錄參考:
1 課堂觀察的概念剖析 朱 雁 3-6
2 正弦函數、余弦函數性質的教學設計 王恩權 劉春英 7-8
3 高觀點的數學思想對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周瑪莉 張勁松 9-11
4 關于學生數學原知識的案例探究 鐘進均 姚 靜 12-13
5 專家教師課堂 MPCK的特點———李庾南老師執教“因式分解”課例研究 劉東升 16-17
6 只有經歷了,思維才會成熟 楊鶴云 18-19
7 例說學生展示教學法———基于教育目標分類學的觀點 崔麗平 21-24
8 具身認知觀點下二次函數教學策略探析 金小丹 徐稼紅 25-27
9 談概念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 章東鋒 28+27
10 從同課異構的教學對比看教師的教學理念 管恩臣 于海波 29-31
11 讓學生在親歷探索中綻放智慧火花———記一堂“方差”新授課 解永良 朱日華 32-34
12 由兩個教學案例引起的思考 秦曉龍 35-36
13 例談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 闞海濤 37-38
14 讓研學成為學生的“行走”方式———課題研究示范課“函數周期性拓展探究”回眸 施建新 39-40
15 慧眼捕捉生成 龐曉燕 41+40
省級教育論文發表:滬教版歷史與社會教材中的幾處瑕疵
【摘 要】本文結合歷史新課程教學實踐,針對滬教版歷史與社會教材中出現的一些欠妥之處,提出質疑,并通過考證和剖析,談談自己的認識,以與同行交流共享。
【關鍵詞】省級教育論文發表,滬教版,歷史教材,瑕疵,認識
滬教版歷史與社會教材,是經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2001年初審通過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這套教科書共有五冊,其中七年級上、下冊是以地理學科和社會學科為主,八年級上、下冊和九年級全一冊是以歷史學科為主。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有關歷史學科這部分內容中,存在一些欠妥之處,現提出質疑,并談談自己的看法。
中學數學月刊最新期刊目錄
導函數“隱零點”變式教學探究————作者:汪貴宏;
摘要:借助變式教學策略,對導函數“隱零點”專題進行了深入探究.以指數函數和對數函數差值的最值求解為例,運用概念性變式和過程性變式,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函數單調性、極值、最值及隱零點等核心概念,提升數學抽象、數學運算、邏輯推理和直觀想象等核心素養
激活、聯結、重構:結構化視域下的“平行四邊形”復習教學————作者:蔡支梅;孫凱;
摘要:整體把握單元復習內容,在結構化視域下設計復習教學,能有效驅動學生經歷激活、聯結、重構的數學活動過程,提高復習效益.文章以“平行四邊形”復習教學為例,闡釋了激活、聯結、重構的教學理念,以實現促進認知進階、強化知識技能、發展數學素養的目的
結構化觀念下推動思維進階的教學設計——以“數列的遞推與構造”復習教學為例————作者:黃健;
摘要:為實現從知識教學向能力培養的轉向,以結構化觀念指導高三復習教學設計是大有裨益的.文章以“數列的遞推與構造”的復習教學為例,闡述了結構化過程中的三次思維進階,并提出了結構化教學設計中的注意點:知識結構化需要目標指向性;知識結構化關注實踐反復性;知識結構化強調思維深刻性
新課標 新教材 新實踐——在“整數指數冪”教學中強化代數推理————作者:焦倩玉;
摘要:代數推理是培養學生推理能力不可缺少的內容.以“整數指數冪”教學為例,從蘇科版新教材新增內容“探索零指數冪、負整數指數冪的意義”出發,感受規定的合理性,將冪的指數從正整數推廣到整數,證明冪的各種運算法則仍然適用,滲透代數推理思想,提升學生推理能力,發展數學核心素養
歡迎訂閱《中學數學月刊》
摘要:<正>《中學數學月刊》由蘇州大學主辦,面向中學數學教學,是國內有影響的普及性學術期刊,2023年入選人大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中學數學月刊》注重質量,講究實效.她以研究初等數學、中學數學課程、教與學的方法為己任,介紹、交流中學數學教育改革的新理論、新經驗、新信息和初等數學研究的新成果、新方法,辟有特約專稿、名師教壇、數學教育、教材教法、走進課堂、教學設計、高考熱線、復習之友、AI與教育、...
《中學數學月刊》投稿須知
摘要:<正>為提高本刊載文質量以及來稿的錄用率,特對來稿格式、內容及寫作規范做幾點說明.1.稿件建議使用Word錄入,數學表達式用“公式域”或“公式編輯器”輸入.頁面格式:紙張A4,頁邊距左右2.3cm、上下2.2cm.正文中文字體五號宋體,西文字體TimesNewRoman.2.文首標題居中,下方為作者姓名、單位和郵編,文末附上作者的聯系電話、E-mail、樣刊郵寄地址、作者簡介.正文內小標題用阿拉伯...
四點共圓賽題的多種解法與探究————作者:蘇可愉;韓彥昌;
摘要:對2024年英國數學奧林匹克(第二輪)中一道四點共圓試題進行研究,先給出幾種解法,再深入探討題設條件與結論之間的關系,并對該問題進行變式推廣
立足單元深耕教材,挖掘教學的生長點——以“頻率與概率”為例————作者:劉坭;
摘要:針對學生的認知基礎和思維障礙,結合知識產生的文化背景,借助信息技術模擬拋硬幣試驗,引導學生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逐步實現從直觀感知到理性分析的思維進階,深度理解伯努利大數定律本質——概率是頻率穩定值而非極限值,突破思維盲點,提升學生的數學抽象與數據分析素養
發展數學思維 培育核心素養:問題之解自然來————作者:毛梁成;徐章韜;
摘要:探索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路徑是當前新課程改革的重點和難點,而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是落實培育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以一道最值問題解法的探究為載體,從基于數學知識整體觀孕育數學思維、基于數學思想一致性發展數學思維、基于數學問題優化數學思維、基于反思提升數學思維四個方面探索如何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落實核心素養
基于數學微項目化學習的分層設計、實施與評價——以“圖形的旋轉”教學為例————作者:薛鶯;
摘要:微項目化學習幫助學生對知識結構、認知結構進行建構,感悟知識價值和思想方法,側重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整體性培養.基于微項目化學習的數學教學要做到學生分層、項目分層和促進評價,在充分了解學生微項目化學習成效的基礎上,引發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結構的意識,增強微項目化學習分層設計與評價方案的可行性與有效性
回歸教學原點 提升運算素養——從近年高考試題談高中數學教學————作者:李興雷;蔡斌畏;
摘要:數學運算能力培養貫穿于中小學數學學習的各個階段.數學運算能力是學生形成關鍵能力的必備數學學科素養之一,其水平直接影響著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教學中可借助回歸概念教學原點、回歸試題原點、回歸教材原點,引導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用理解運算對象代替死記硬背,用掌握運算思路代替機械刷題提分,探索有效提升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真正發展學生數學學科素養的教學方式
我國臺灣地區2024年度指考試題評析————作者:劉源;
摘要:我國臺灣地區的指考可謂是簡化版的大陸高考,其考試成績可作為頂尖大學錄取的重要參考依據.指考試卷由選擇(填)題及混合題或非選擇題兩部分組成,本研究對2024年的指考數學甲試題進行評析,以期為基礎教育改革和考試制度改革提供有益思路和借鑒
立足本源 打造體系——初中視角下垂線相關問題微探究————作者:陳曉燕;
摘要:初中階段對于兩直線垂直的相關計算問題,很多教師都是提前將高中解析幾何的基本結論直接灌輸給學生去用.文章基于初中視角,借助初中的基本知識和模型逐步深入地研究了求垂線表達式和對稱點坐標,并以此為例總結提煉了中考微專題復習的體系化備課思路和研究思路
新課標背景下AIGC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以蘇科版七上“數學探究:算‘24’”為例————作者:林晨;龔輝;
摘要:2024版蘇科版數學教材新增了“綜合與實踐”欄目,其中七年級上冊安排了“算24”的數學探究活動.以“算24”這一數學綜合實踐課為例,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索其在整合現有資源巧用生成創新、定制個性方案提供精準支持、提供策略參考輔助全面評估等方面的應用價值,發揮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
大任務引領下的單元起始課“任意角”的教學實踐與思考————作者:李雋易;
摘要:單元教學是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渠道,單元起始課是推動單元教學落地的關鍵環節,然而起始課教學知易行難.以“任意角”為例,探討大任務引領下的單元起始課教學設計與實施,為教師設計和實施單元起始課提供借鑒
蘇科版初中數學新教材“函數”部分的整體設計與修編特色————作者:孫朝仁;
摘要:蘇科版初中數學修編教材“函數”部分的修編工作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導向,著力優化教材內容結構,明晰函數學習路徑,體現系統設計、整體編排、突出關聯、凸顯思維、顯化思想、強化應用等特色與亮點
基于新課標的三角形全等判定的教材分析及重構設想————作者:李卓;盧緒慧;賀群;
摘要: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具有高度抽象性與形式嚴謹性,是培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理想載體.目前人教版初中數學教材三角形全等判定還存在著對SSA的討論不全面,未體現HL和SSA之間的聯系;HL的引入有些突兀、不夠自然;探究1的探究路徑不合理、過于繁雜;第1節的內容過多、課時不夠等問題.文章基于新課標提出了以下重構設想:利用尺規作圖探究SSA,并通過SSA引入HL;將尺規作圖“作一個角等于已知角”前置;將探究1分...
蘇科版新舊教材“正數與負數”的內容比較與教學建議————作者:黃賢明;
摘要:教材是教學的藍本,理解教材是用好教材和用活教材的前提.隨著初中學段新教材的陸續出版并付諸實踐,把握新舊教材的差異成為教師踐行新課標理念的重要環節,也是教師教學活動開展的前提條件.通過對蘇科版新舊教材“正數與負數”內容的比較,發現新教材在情境創設、概念引入、例題設置等多個方面都發生了改變.對此,建議教師要理解宏觀內容差異,加強學段銜接;聚焦微觀內容比較,優化教學實踐
“觀察、抽象、構建”三步推進的“一次函數”章起始課教學探索————作者:王玉娟;
摘要:基于大單元教學的章起始課教學是引導數學教學從碎片知識點教學走向模塊化、體系化教學的一條重要途徑,旨在緊貼學生生活實際,喚醒學生對學習本章內容的興趣.從學生認知視角出發,利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引導學生快速整體把握單元知識的框架、線索以及內在的邏輯結構,讓學生站在系統的高度,以“胸中有丘壑”的姿態,主動探究學習方法和思維策略,最終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數學文化:教學畫卷的底色————作者:喻平;
摘要:數學課堂教學可以看成是在作一幅畫,數學文化是這幅畫的底色.恰當的底色能夠提升數學課堂教學的品味和氣質,提高教學質量.數學文化的浸潤可以表達出一種弘揚傳統文化的底色、一種哺育素養生長的底色、一種渲染數學應用的底色,從而助長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萌芽和生長
相關教育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