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2010年10月 發布日期:2010-11-03 10:02 熱度:
摘要:隨著中國城市建設的迅速發展,政府治理河流的強度加大,許多大江大河及其直流的堤岸改造工程也越來越多。在南方洪澇災害多發流域,如長江流域,東江流域等等,有許多地段及其支流缺少堤防,或者堤岸沒有達到標準。河道行洪功能是堤岸建設的最根本原則,是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基本要求,在滿足堤防的前提下,對堤岸的美化工作也是至關重要的,即結合堤岸建造濱江公園。濱江公園可以展現城市的形象面貌,并服務周邊居民,為人們提供環境優美的濱江休閑景觀帶。
對于大江大河來說,常規做法一般是路堤結合模式,即堤頂就是道路,人們習慣稱為濱江路或沿江路,堤腳一般作為沿江步道。堤岸工程須與水利部門、規劃部門、道路部門、園林部門等相關部門緊密合作共同完成,缺一不可,各部門均在堤岸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模型主要探討的重點是園林景觀,范圍主要是步道與堤頂之間的部分。
本文通過建立濱江(或濱河)景觀常規設計模型,直觀闡述了濱江公園一般性設計內容和原則,并對堤頂與底腳高差處理方式進行了比較和研究。
關鍵詞:濱江公園景觀設計模型堤岸
隨著中國城市建設的迅速發展,政府治理河流的強度加大,許多大江大河及其直流的堤岸改造工程也越來越多。在南方洪澇災害多發流域,如長江流域,東江流域等等,有許多地段及其支流缺少堤防,或者堤岸沒有達到標準。河道行洪功能是堤岸建設的最根本原則,是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基本要求,在滿足堤防的前提下,對堤岸的美化工作也是至關重要的,即結合堤岸建造濱江公園。濱江公園可以展現城市的形象面貌,并服務周邊居民,為人們創造環境優美的濱江休閑景觀帶。
一、濱江景觀常規設計簡易模型介紹
1、本文模型適用范圍
濱江為自然狀堤岸,緩坡疏林草地,適用于城市內部沒有防洪需求的淺灘小溪,或者郊野人煙稀少區域,對人類的生活不構成威脅的流域。這種堤岸模式是最具有生命力,最生態,最富有詩意的景觀設計模式。但是在波瀾壯闊的大江大河面前,這種模式就不太現實,也無法長久保持。取而代之的就是本文所闡述的濱江公園常規設計模型,而本文所說的江,也就是指大江大河及其支流,大型運河等等。
對于大江大河來說,常規做法一般是路堤結合模式,即堤頂就是道路,人們習慣稱為濱江路或沿江路,堤腳一般作為沿江步道。堤頂要求高出最高洪水位一定距離,堤腳高程無硬性規定,一般設計高出常水位,以方便人們在多數時間可以到江邊游玩。水位測量采用的高程基準分為黃基和珠基,其換算關系:黃基=珠基+0.586m。
堤岸工程須與水利部門、規劃部門、道路部門、園林部門等相關部門緊密合作共同完成,缺一不可,各部門均在堤岸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模型主要探討的重點是園林景觀,范圍主要是步道與堤頂之間的部分。
2、模型介紹
濱江公園在綠地性質上屬于公園綠地,需要有一定量的服務設施。例如停車場、臺階、無障礙設施、廣場、涼亭、坐凳、零售、庭院燈等等。對于大型濱江公園來說,場地面積充裕,適合設計師大顯身手,放開去做。但是中國的城市里,尤其是大城市,寸土寸金,不會規劃太多的用地,可能只在局部拓展出一個大型濱江公園節點,全線規劃很寬的濱江公園綠地的例子不占多數。本模型是一個規劃寬度較小的濱江公園,堤頂比堤腳高5M,堤頂到岸邊線20米。空間雖然有限,但是基本設施應有盡有。
停車場:濱江公園是夾在濱江路與江邊之間的部分,故在道路臨江一側設置停車場,下車后無需穿越馬路,直接進入公園。停車場規模可視公園規模而定。生態停車場一般鋪設植草磚,增加綠化面積,同時利于雨水下滲。停車場綠化應以視線通透為原則,尤其對大型停車場,保證司機做出正確判斷,同時滿足遮陰需要,所以一般種植冠大蔭濃的大喬木。
臺階:臺階設計要求安全、舒適,單級臺階的寬度和高度比在滿足規范的情況下,適當加大,會使行人感覺更舒適,當然,堤岸的寬度也是一個限制條件。
無障礙坡道:無障礙設施是文明城市的重要體現。對于濱江公園來說,無障礙坡道也是必不可少的,方便殘疾人到江邊游玩。無障礙坡道由于規范限制,坡度不得大于1/12,一般會采用折疊或纏繞的方式來消化高差。本模型的堤頂堤腳高差為5米,故需要70多米(含休息平臺)的坡道才能到達。而如果不考慮投資限制和節能要求,垂直電梯或自動扶梯也是不錯的選擇。
休息區:座椅、樹池坐凳、濃密豐富的植物群落,共同營造出安靜、優美、自然的空間環境。尤其是層次豐富的植物群落,巧妙利用了臺地層高遞增的特點,使得植物本身的高差更加突出,層次對比更加明顯,硬質的擋墻更起到為地被植物修邊的視覺功能,相互襯托。
水景:解決堤頂與堤腳間高差的另一種途徑就是做跌水。跌水景觀不僅可打破擋墻單一乏味的面孔,還能調動人的親水性,吸引人群的到來。本模型水景(圖九)規模較小,對于相對大型的跌水景墻(圖十),不僅較為壯觀,而且可以容納游人嬉戲玩耍,或者賞景休閑。
廣場及商業區:本模型濱江公園的用地有限,所以廣場一般不會太大,有特殊規劃用途的地段除外。商業區可設置遮陽傘、涼亭、小型酒吧、咖啡廳等既有商業用途,又可以為公園景觀添色的設施。像大排檔,燒烤對景觀和環境有一定影響的設施須謹慎設置。
濱江公園中的景觀建筑可以結合護坡做成覆土建筑,把建筑主主體包于護坡中,這樣的外觀更加生動,用地更加有效率,同時可以輕松的做到建筑的垂直綠化,為公園增添生動的人工景觀。
植物造景:濱江公園植物造景除突出層次和色彩外,在植物種類選擇上應注意耐水性植物的選擇。由于洪水在一段時間內會漫過常水位,所以越是靠近堤腳,被水浸泡的時間越長,植物體死亡的概率越高。故堤腳高程附近應盡量少種植物,多留草坪,或種植耐水性很強的植物,以華南地區為例,如千屈菜,在華北至華南地區均可生長;木麻黃,生命力強,唯壽命較短;其他如椰子、榕樹等,均可抗一定時間的水淹;如需美化堤腳,種植時花是很不錯的選擇。
本模型公園選用植物有:南洋杉、木棉、鳳凰木、尖葉杜英、樹菠蘿、黃槐、海南紅豆、人面子、水石榕、水蒲桃、黃葛樹、雞蛋花、夾竹桃、翅莢決明、肖黃櫨、駁骨丹、黃金榕、福建茶、鵝掌藤、小葉龍船花、毛杜鵑、萬年麻、大王椰子、加納利海棗、蘇鐵等。
3、臺地護坡與綠化護坡的比較
本模型的護坡形式為臺地護坡,是一種形式多樣,相對自由活潑的景觀;還有普通的填方護坡,即通過回填土方,并種植各種植物,形成相對單一的綠化護坡。一般種植喬木的護坡坡度宜小于1:3,相對臺地而言,其變化只能通過塑造植物群落來體現。
圖斷面比較圖
1:3填方護坡與臺地(磚墻)護坡的特點比較,以本模型為例:
a材料及造價估算:磚墻按市場價400元/立方米,填方按25元/立方米。純填方斷面單價為2500元,臺地斷面約為3000元,臺地造價略高。
b空間:從斷面圖上來比較,臺地斷面比1:3放坡節省出10米的活動空間。
c綠地率:1:3放坡的綠化面積約為臺地的2倍,可增大公園綠地面積,提高綠地率。
二者優勢對比:臺地所需材料稍貴,但是可以釋放出相對較多的活動空間,當公園規劃寬度較小,活動空間不足時,臺地可以發揮其占用空間小的優勢。而對于規劃寬度相對較大的濱江公園,對活動空間的需求量不大的情況下,1:3填方護坡可以發揮其造價低,綠地率大的優勢。一般二者結合運用效果最佳,在人口相對密集地區對應的濱江公園段,可以多設計臺地景觀,反之則多設計護坡綠地,提高公園綠地率。
二、應用實例簡介:東莞市石碣鎮南濱江路祈福花園段景觀工程
由于工程尚未竣工,無法提供實景照片,故采用前期平面與效果圖進行簡要介紹。
東莞市石碣鎮南濱江路祈福花園段堤岸寬度多在30—40米之間,局部節點放大到50米左右,整體寬度較小。最寬處為文武廟前廣場,廣場前端懸挑出堤岸2米左右。文武廟為石碣鎮古跡,石碣鎮是明末民族英雄袁崇煥的故鄉,當地百姓會到此祭拜。故該處廣場設計較為肅穆,東側設置一個許愿池,西側是大臺階,呈“東青龍,西白虎”布局,廣場本身中軸對稱,在中軸線兩側布置了樹池坐凳,兩棵充滿鄉土氣息的大榕樹,可容納游人休息,還有兩座石燈,使夜晚中的文武廟更具有吸引力。
結論本文濱江公園景觀模型是一種簡易模型,它主要展現一個濱江公園應具備的基本設施,以及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安排這些設施。當我們在做一個大型濱江公園時,放大緩坡,做大廣場,噴泉、酒吧應有盡有,但是當遇到比較局促、狹窄,比較棘手的地段,就要仔細斟酌。假如遇到比模型中更窄的地段,15米,甚至10米,或者高度更高,模型就要相應的調整以適應新的環境,做到“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并非一成不變,本文模型僅做參考。
參考文獻:
[1]《濱水景觀設計》日本土木協會編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2]《景觀植物實用圖鑒》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文章標題:濱江公園景觀常規設計簡易模型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news/csjs/201010/5048.html
相關問題解答
期刊論文發表常見問題排行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的海量職稱論文范文僅供廣大讀者免費閱讀使用!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