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文學期刊 熱度: 時間:
《南京曉莊學院學報》
關注()【雜志簡介】
《南京曉莊學院學報》是由南京市教育局主管、南京曉莊學院主辦的學術性期刊。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辦刊方針,廣泛吸收國內外高質量的來稿,強調學術性、創新性和實踐性。宗旨為反映國內外最新科研成果和學術動態,以促進文化交流,繁榮學術研究,為科教興國做出貢獻。主要反映本校的兩個文明建設,刊發學術文章,反映科研成果,指導教學實踐,交流科教學術信息,促進科教學術的繁榮發展。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ASPT來源刊
中國期刊網來源刊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陶行知研究、六朝研究、近代書院研究、現代教育技術、文化與傳媒、外語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書院研究。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陶行知詩歌價值論析 鐘玖英
陶行知“社會即學校”的思想與實踐及其現實意義 程功群
六朝建康城研究的新階段 樓勁
“六朝建康城東方大都會”國際高層論壇會議總結 張學鋒
略論六朝建康與江南社會的發展 中村圭爾
六朝建康城與日本藤原京 佐川英治
試論馬克思《大綱》中的國家空間思想 袁久紅,吳耀國
哲學螺旋與科學螺旋的對應、貫通--以“多←→二←→一(0)”與DNA雙螺旋結構為重心作探討 陳滿銘
尼采與反猶太主義 閔抗生
論牟宗三對唯識學的判釋及科學問題 劉奉禎
早期現代新儒家科技觀的價值超越--基于科學價值認識增殖的理論 趙培軍
奧克肖特理性主義政治批判的價值及啟示 陳紅英
“小學教育研究”欄目稿約 《南京曉莊學院學報》編輯部
小學數學“間隔排列”教學中的問題與反思 朱春香
立足學生發展,設計規律教學--例談小學數學中“探索規律”的教學策略 劉娟娟
2005年以來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本刊“小學教育研究”文章一覽
大班幼兒對聲音現象的樸素認知 袁宗金,紀曉丹
社會認知發展研究觀對幼兒園社會教育的啟示 李煜
文學核心期刊:現代藝術思潮影響下的中國現代陶藝
論文關鍵詞:現代藝術思潮,現代陶藝,本土性,文學核心期刊
論文摘要:本文主要論述現代藝術思潮影響下中國現代陶藝表現形式的本土性,并分別從艷俗藝術風格的獨特性、裝置藝術風格的超越性、新表現主義風格的原始性三個方面論述了中國現代陶藝的影響,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命題。
時代的變遷,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的精神生活不斷豐富,社會的發展形成了當代多樣化的藝術創作風格,以及多元化的評判體系。然而,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現代城市環境的浮躁,以及人們心靈深處對純樸的自然、恬靜的生活環境的渴望更加強烈,于是現代設計藝術出現了“返樸歸真”的趨勢。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有著完備審美體系的中國現代陶藝,正在由一代新人進行著現代追求和改造,使其具有現代感,又具有我們民族自己的特色。
南京曉莊學院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生活教育視域下師范生教育實踐能力培養的邏輯理路與實踐路徑————作者:姚炎昕;
摘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為師范生教育實踐能力的培養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實踐樣板�;谏罱逃碚撍菀驇煼渡逃龑嵺`能力培養理路,即“生活即教育”明確了教育實踐的內容根基,“社會即學�!睆娬{了教育實踐的場域依托,“教學做合一”闡述了教育實踐的方式遵循。目前師范生教育實踐能力培養過程中存在實踐內容片面、實踐場所窄化、實踐方式單一等問題。應在樹立理論與實踐相融合的教育實踐觀的基礎上,豐富師范生教育實踐內容,拓展...
“工學團創”模式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作者:高偉;徐敬標;
摘要:“工學團創”是陶行知“工學團”教育思想的當代表達,它實現了教育目標與手段的統一,教育理念與實踐的融合,抽象教育與具體實踐的結合,四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在培養學生過程中呈現“8”字型,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通過“過山車”教學實踐活動,從目標、內容、方式、活動、應用、評價等環節貫徹“工學團創”模式,有效提高小學科學教學質量
和專家一起教: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優質視頻資源的運用————作者:鄧琦婧;楊爍星;
摘要:如何充分利用優質視頻資源賦能教學,是提升數字化教育資源建設的關鍵,也是一線教師普遍關注且又存有疑惑的問題。現有的視頻運用方式有“讓專家直接教”“像專家那樣教”“和專家一起教”三種方式。實踐過程中,“和專家一起教”的方式最受學生和教師歡迎�;趯嵺`探索,首創了“選-思-創”線上線下融合的“和專家一起教”的課堂教學新范式。將優質閱讀教學視頻資源有效嵌入課堂教學中,優化了閱讀教學方式,提高了閱讀教學能力...
認知重評策略與大學生攻擊行為的關系:有調節的中介效應模型————作者:張璇;劉紫寒;
摘要:探討認知重評策略對大學生攻擊行為的影響,為預防和干預大學生攻擊行為提供理論指導與實證支持。采用分層整群隨機抽樣方法,從南京市三所高校共抽取1682名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攻擊行為量表、情緒調節問卷、自尊和領悟社會支持量表進行調查。結果表明:(1)認知重評策略可以顯著負向預測大學生攻擊行為;(2)自尊在認知重評策略與大學生的攻擊行為間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比重為57.14%;(3)認知...
心理彈性保護性因素對老年群體身心健康的促進作用研究————作者:高玥;
摘要: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使得老年群體的心理健康問題愈加受到關注。作為一種積極的心理特質,心理彈性可以幫助老年群體改善自身的心理健康狀況與應對壓力和困難的方式。老年群體的心理彈性保護性因素研究主要涉及個體內部與外部環境兩類,而保護性因素可以促進老年群體身體健康、減少死亡風險、提高幸福感和滿意度、減少抑郁和焦慮,提高生活質量。當前心理彈性研究存在取樣、研究方法與干預手段單一的問題,后續研究應該擴大老年群體心理...
我國江浙一帶鄉村旅游發展模式研究————作者:韓春鮮;李德山;孫景榮;
摘要:旅游發展是鄉村振興的主要途徑之一,合理的旅游組織結構及其管理運營,是鄉村旅游發展成功的關鍵。受不同地區資源、運營主體與資本影響,我國鄉村旅游發展各具特色。選擇江浙地區一些內生型、外生型和內生外生復合型鄉村旅游發展案例,通過調研與深度訪談,梳理不同鄉村旅游發展的組織結構和運營管理模式,分析其成功因素,為其可持續發展提供借鑒
論唐代江東士族的小說創作與家傳史學————作者:李建華;
摘要:唐代傳奇小說著名作家很多出自江東士族,如沈既濟、許堯佐、陳鴻(祖)、柳珵、沈亞之、陳玄祐、蔣防、袁郊、范攄、杜光庭等。江東士族創作小說與其修史的傳統家學相關:小說常常涉及真實人物與歷史時間,史傳論贊的方法被應用到小說創作中,小說創作充分體現了江東士族“尊王攘夷”的史學觀。在史學衰落的中晚唐,江東士族將修史的熱情傾注至小說的創作中
“有魏以來,斯人而已”:高允從政為人之品格與北魏士族共同體之構建————作者:王永平;
摘要:高允從政五十余年,侍奉數帝。在鮮、漢民族對抗與文化沖突激烈的背景下,作為北魏中前期士族社會代表,其為政直言進諫,“事有不便,允輒求見”,往往“晨入暮出”。其中對太武帝、文成帝之諫諍尤為激烈,表現出忠貞剛毅的儒學士大夫秉性,北魏統治者對其“禮敬甚重”,“從容聽之”。高允之諫諍,意在忠君愛民,秉公而行,形成了“忠而不伐”的獨特風尚。其為人崇尚誠實,對君主“自告忠誠”,一以貫之,無所欺瞞,太武帝稱其“對...
新課標視域下小學現代詩教學留白策略————作者:朱雨薇;肖菊梅;
摘要:現代詩具備獨特的審美特點和教學價值,是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依據。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強化了現代詩的學習,旨在激發學生的豐富想象,喚醒其內在的“詩”性。為促進新課標視域下小學現代詩教學的發展,可巧用誦讀留白,生成情感體驗;挖掘意象留白,還原詩歌情境;建構思維留白,實現言意共生;借助插圖留白,喚醒詩意想象;延伸拓展留白,順應兒童“詩”性等,實現語文學科的育人價值
陶行知終身教育思想的生成邏輯、價值意蘊與當代實踐————作者:劉驥;周子玉;
摘要:在學習型大國愿景下,陶行知終身教育思想對引領新時代終身教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價值。生成邏輯上,陶行知終身教育思想在鏡像學習、行動內化與心智反思的具身認知邏輯中遞進成型。價值意蘊上,陶行知終身教育思想追求人的全面發展、倡導全民終身學習,并強調家庭、學校與社會多方教育力量協同共育。結合具身認知理論分析陶行知終身教育思想的內涵與實踐價值,探析其對新時代終身教育體系發展的關鍵啟示:以全人教育的哲學根基為底...
新時代師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取向、關鍵問題和路徑探索————作者:蔣鳳鎖;
摘要:教育大計,教師為本。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的首要任務是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提出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需要依托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作為人才支持。全國教育大會強調要不斷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時代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師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圍繞育人目標,提升師范生的教育能力、管理能力和就業能力,充分發揮促進師范生遵守師德規范和涵養教育情懷的價值取向,全面提升師...
陶行知教育家精神的當代詮釋、價值意蘊與實踐路徑————作者:高松;賈晨;
摘要: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神內涵在于生活實踐性、改革創新性與民主科學性,其與當代教育家精神的諸多要素交織融合。陶行知思想中當代教育家精神的價值意蘊主要在于可以提升教育質量、推動教育改革與促進教育公平。弘揚陶行知教育家精神關鍵在躬耕實踐,重點在求真務實,核心在開放包容
統編版小學語文教科書中蘊含的德育元素分析————作者:周帆;馬蕾迪;
摘要:教科書是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載體,統編版小學語文教科書中蘊含著豐富的德育元素。文章以統編版小學語文教科書為研究對象,從德育內容、呈現方式和價值分析三個方面進行統計分析,結果發現:教科書中有關德育內容的選文主題主要表現在個人品德、情感道德、社會公德、生態美德四個層面;呈現方式注重圖文并茂、隱性呈現為主、學段分布上體現合理性;教科書中的德育元素具有以德明身、以德服人、以德立志、以德樹觀等德育...
馬來西亞高校智庫的發展現狀、結構困境與戰略啟示————作者:呂萍;
摘要:馬來西亞高校智庫在國家政策研究與決策支持中的地位日益突出,逐步形成了以公立大學為主導、智庫團隊結構不斷優化、多領域政策影響力日益擴展的發展格局。然而,其發展過程中仍存在智庫成員配置失衡,研究人員與政策制定者互動不足、跨學科合作機制薄弱以及區域與國際網絡聯動欠缺等結構性困境,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智庫的深度發展與政策影響力。借鑒馬來西亞高校智庫的發展經驗與不足,我國高校智庫可通過深化全球學術網絡、強化政策...
新時代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務供給側改革:動因、目標及根本著力點————作者:王申連;
摘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務是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面臨著加強供給側改革以滿足兒童青少年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的挑戰。在新時代“健康中國”背景下,加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務供給側改革,將優質服務資源以高效方式精準匹配給有需要的兒童青少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性要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務供給側改革目標定位需科學合理,重在滿足未成年人對心理健康服務的優質性和系統性需求、層次性和多樣性需求、可...
中國特色新型教育智庫建設的資源分析及其意義——基于長江教育研究院的個案研究————作者:程功群;
摘要:教育智庫作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組成部門,其所具有的多樣資源及其相互轉換對自身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長江教育研究院作為教育智庫,充分利用自身多樣資源,加強經濟資源、文化資源、社會資源、象征資源和學術資源之間的相互轉換,對其功能發揮、價值彰顯、內涵發展和資源聚合等發揮了重要作用,促進了自身的高質量發展
文博場所游客承載量估算研究——以南京市博物館為例————作者:常直楊;
摘要:開展文博場所游客承載量研究對于文物保護及游客滿意度提升意義重大。本研究基于問卷調查、數理統計等方法,以南京市博物館為例,開展了游客承載量估算研究。結果表明:(1)南京市博物館瞬時承載量為4488人,日最大承載量為10342人。(2)南京市博物館敏感區域敏感時段內,瞬時承載量為200人,最大游客承載量為800人。(3)南京市博物館游覽舒適區間對應的游客數小于等于897人;較為舒適區間對應的游客數為8...
學業壓力與青少年手機依賴的關系:學業倦怠的中介效應與心理韌性的調節效應————作者:耿麗娜;龔欣梅;蘆鳴祺;王凌飛;
摘要:該研究基于N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普查項目,在25397名初中生中考察學業壓力與手機依賴的關系及作用機制。結果發現:(1)學業壓力正向預測手機依賴。(2)學業倦怠的三個維度(即身心耗竭、學業疏離和低成就感)在學業壓力和手機依賴間均發揮部分中介作用。(3)學業壓力對學業倦怠三維度以及身心耗竭對手機依賴的作用均受到了心理韌性的調節。具體而言,心理韌性會減弱學業壓力對學業疏離及身心耗竭對手機依賴的不利作用,...
“5W”視域下新時代大學生健康網絡心態培育新探————作者:張梅;
摘要:隨著“AI”等新技術新手段在高等教育領域里的運用,做好新時代大學生健康網絡心態培育,就成為當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中之重。高等教育的對象——“零五后”大學生是數字經濟時代網絡原住民,從小深受互聯網環境影響,他們可以通過互聯網接觸到海量信息,了解新知識、新技術、新思想。然而,網絡虛擬空間中思想多元化,特別是國外反華勢力利用網絡進行“價值輸入”,加之大學生不能有效辨識不良網絡信息,他們的所思所想...
基于扎根理論的旅游市場亂象形成因素研究————作者:趙慶洋;尹華光;王妍;
摘要:為分析旅游市場亂象的形成因素,提出有效可行的治理措施。本文運用扎根理論方法對游客游記中有關旅游市場亂象的評論進行解析,歸納總結出旅游市場亂象形成因素的4個核心范疇為:從業門檻低、利益驅動、內部管理松懈、外部監管不力,并對這4個核心范疇進行具體闡釋。在此基礎上提出善用社交媒體披露、引進旅游電商平臺治理、構建一體化平臺、成立網絡輿情監管小組等治理措施,以期有效治理旅游市場亂象,促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相關文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