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9-10-26 10:45 熱度:
群文閱讀是群文閱讀教學的簡稱。基于教材的群文閱讀,就是立足于學生使用的語文課本,依據某一篇課文、某一單元確定的議題將多篇文章組合在一起,師生圍繞議題進行閱讀和集體建構,最終達成共識的過程。議題,即師生間圍繞選文討論的話題,其質量直接影響著群文閱讀教學的效度。基于教材的群文閱讀教學,如何確定議題是關鍵一步。
一、源于教材:議題確定的根基
基于教材的群文閱讀,就是從教材出發的群文閱讀,它雖然不再是一堂課或多堂課教學一篇課文,而更加注重學生閱讀的數量、質量和速度,但它的出發點還是語文教材,所以議題的確定一定是要源于教材。
1.解讀“單元導語”確定議題 “單元導語”具有導航、導讀和導學的功能。通過精細解讀,就能從中找到確立議題的依據。如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導語就揭示了單元課文的主題是歌頌父母之愛,這種愛是為孩子不辭辛勞的奉獻,是對孩子一如既往的鼓勵和時時刻刻的嚴格要求,是在孩子危險時挺身而出的呵護和想盡辦法的營救。這個單元的導語還提醒學生在學習這組課文時,要關注課文是怎樣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和動作描寫表現父母對孩子的愛。一位教師在《學會看病》教學過程中,以“你能從文章中讀到怎樣的父母之愛”為議題,組織學生閱讀《父母安全網》《鼾聲》《母親的故事》,引導學生從文章中對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等的生動描寫中交流閱讀收獲,體會到生活中父母的愛無處不在。解讀好“單元導語”,確定群文閱讀的議題就有了風向標。
2.依據教材表達特征確定議題為了準確地表情達意,作家在表達上都有顯著特征,有的擅長描寫,有的擅長議論,有的擅長心理刻畫……《學會看病》是畢淑敏的作品,畢淑敏不僅是作家,還是心理醫生,十分擅長心理描寫。一位教師在執教這一課時,在引導學生領悟作者心理變化過程后,出示了畢淑敏的《剝豆》《孩子我為什么打你》,以“找出文章中作者的心理變化過程”為議題,指導學生展開閱讀,并借助讀后交流,讓學生認識到心理描寫是一種富有表現力的寫作手法,它能使讀者透過人物的外表,洞悉他們的內心。
3.依據閱讀策略確定議題一位教師在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去年的樹》的教學中,引導學生用結構圖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故事告訴人們的道理,然后出示多篇童話,要求學生嘗試使用結構圖把握童話的主要內容。學生或獨立,或與他人合作,各自選擇喜歡的童話概括,最后全班交流,互相補充、評價,學生分析和整合學習成果的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
二、可供討論:議題確定的關鍵
議題是課堂上師生共同討論的主題,確定議題時,一定要保證學生有思維的空間,使得議題能統領學生展開讀書、交流、質疑和思考,歷練思維能力,啟迪閱讀智慧。
1.為學生提供具有開放性特點的議題所謂開放性,是指議題存在多元理解的可能性。對議題的多元理解,可以源自選文內,還可以沿著生活的邏輯,超越選文。開放性的議題,立足選文,具有多元理解的可能性。例如,《她是我的朋友》是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寫的故事發生在戰爭時期:孤兒院的孤兒阮恒,誤以為獻血會死,為了救同伴,還是獻出了自己的血。在教學這一課時,一位教師以“什么樣的人才能夠稱為朋友”為議題,引導學生閱讀了一組從各個角度記敘友情的文章,并發表各自的見解:有的說互相喜歡就是朋友,有的說彼此陪伴就是朋友,有的說能互相鼓勵就是朋友……開放性的議題打開了學生的思維空間。
2.為學生提供具備沖突性特點的議題議題的沖突性,就是針對群文的不同體裁、不同表達形式、不同語言風格、不同思想觀點,在學生感到疑惑處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在討論中解決疑惑。例如,在蘇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孔子游春》的教學中,教師以人物為紐帶,選擇了幾個介紹孔子軼事的小故事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閱讀,議題為:孔子非常偉大,讀讀這些文章,孔子有沒有讓你不太滿意的地方?學生在認真閱讀后,紛紛發表自己的觀點:有的說孔子有點情緒化,有的說孔子也會感情用事,有的說孔子遇到挫折時會提到“命”,顯得消極……學生心中的孔子形象不再是一個平面的偶像,而是一個立體的、豐滿的人了。
三、側重語用:議題確定的導向
語文教學的根本落腳點在于語言文字的應用,也就是語用教學,即學生學習語文后,將已學過的字詞句篇等內容,根據語境的需要加以規范,恰當、個性的運用包括詞匯、書面語、口語、篇章結構、文章體裁等方面。因此,在確定基于教材的群文閱讀的議題時,要盡可能地側重語用。
1.領悟遣詞造句的妙處無論是口語交際還是書面表達,遣詞造句不僅要注意語言的規范,還要注意符合一定的語言形式和表達習慣。 “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們細細地找啊,找啊”是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下冊《找春天》中的一段話,作者把剛剛到來的春天描寫成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兩個疊詞寫出了小姑娘羞羞答答的動作,把早春時節大自然若隱若現的變化寫得淋漓盡致。一位教師在執教這一課時,立足使用,著眼疊詞,聯系生活形象地引導學生理解了這兩個疊詞在課文中的含義后,出示了一組學生學過的或沒有學過的課文中搜集來的含有疊詞的句段,先讓學生找出疊詞,然后討論:從這些疊詞中,我們能讀出什么?讓學生深深感受到疊詞的使用,能夠傳神地描寫出人物的音、形、情、志,有栩栩如生的表達效果,這為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2.體會表情達意的技巧學生在習作中,常有“情”卻表達不出來或表不到位,以至于“無情無意”或“無‘情’呻吟”,看不到作者多年生活的感情印記。說到底,還是語用能力有待提高。一位教師在蘇教版《語文》二年級下冊《桂林山水》的教學中,帶著學生從以課文中的排比句為出發點,展開群文閱讀。她先帶著學生反復品讀:“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完整無瑕的翡翠。”通過師生交流,學生明白了排比句的句型特點:句式相同,排列整齊,至少三句。接下來,她讓學生品讀:用這樣的句式有什么好處?待學生初步領悟到能增強氣勢,朗朗上口之后,她分發節選自《光斑兒》《呼蘭河傳》《太陽詩》的景物描寫片段,讓學生找出這些文本中的排比句,繼續圍繞“用上這樣的句式有什么好處”組織學生閱讀交流,學生除感受到排比句使文字更加優美外,更深刻認識到排比句式的情感表達效果,為實踐中提升語言運用能力打下基礎。獨具匠心的特殊句式,各種生動的修辭手法,正面描寫、側面描寫、直接抒情、間接抒情、欲揚先抑等表現手法,能夠傳達情感的標點使用等,這些都是文章作者為更好地表情達意常用的技巧,群文教學時尤其要特別關注。
3.學習謀篇布局的方法謀篇布局是文章的內容組織和排列形式,也是文章的結構布局。俗話說“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有起伏、有波瀾,才能吸引人、感染人。倒敘是一種常用的結構方法,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凸顯作者要表達的情感。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燈光》將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開頭寫。一位教師在這一課的教學中,安排了“學習寫作順序”這一環節,在啟發學生發現本文是采用倒敘的寫法之后,出示《十年前的回憶》和《梅花魂》,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哪一篇與《燈光》的寫法完全一致?經過討論,認識趨于一致:三篇文章都是倒敘,卻不完全一樣,《十年前的回憶》是把事件的結局提前寫出來,《梅花魂》和《燈光》是將最突出的片段提前寫出來。此后,教師便要求學生圍繞“《燈光》和《梅花魂》為什么不把結局而是把最突出的片段提前到開頭來寫?”這一議題逐層展開閱讀、交流。在這樣的討論交流中,學生不但能體會到文章結構的巧妙,提升語言鑒賞能力,而且能促進寫作能力的提高。
《基于教材的群文閱讀議題的確定》來源:《教學與管理》,作者:張海峰。
文章標題:基于教材的 群文閱讀議題的確定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jiaoyu/jiaoyuxue/4112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