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采礦技術》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采礦技術》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采礦技術》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雜志簡介】
《采礦技術》是國家科技部、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于2001年公開出版的刊物,它由長沙礦山研究院主辦,是中國有色金屬學會采礦學術委員會的會刊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采礦信息網的網刊,以服務礦山,推廣先進實用的技術,溝通、傳播國內外信息為宗旨,具備實用性強、信息量大、影響面廣的特點。實用性強�!恫傻V技術》以“服務礦山,推廣先進實用的礦山技術和裝備,溝通、傳播國內外礦業信息”為宗旨,交流發表的論文除知名專家的綜述性和論述國家重點攻關項目成果的文章外,70%以上是反映礦山一線科技人員技術創新成果的文章,具有很強的實用性。信息量大。
本刊為正刊為雙月刊,版面為大16開,設有地質與測量、經營管理與礦業動態、資源開采與綜合利用、信息技術與機電裝備、安全環保與災害防治、爆破與巖土施工技術,以及信息園地等主要欄目,年發表論文數量200篇以上。影響面廣。
本刊是中國有色金屬學會采礦學術委員會的會刊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采礦信息網的網刊,植根于廣大礦山企業,是礦山采礦工程技術和管理人員互相探討、交流、學習的重要園地,素有礦山企業自己的專業性刊物的良好形象,擁有學會委員和信息網理事等特定讀者群,他們都是礦山企業的主要負責人或生產技術主管,因而歷來為礦山企業所重視。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本刊已加入清華、萬方、維普等期刊全文數據庫。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采礦與巖土工程、機電裝備與信息工程、礦山安全環保工程、經營管理與綜合利用、地質與測量、礦業企業專欄。
期刊優秀目錄參考:
1.基于灰靶決策與優勢關系粗糙集的采礦方案優選 雷明
2.哈圖金礦深部礦體采礦方法選擇的分析 費東,鄧代強,姚中亮
3.某礦分區回采采場頂柱的實踐 徐裕芳,毛樹懷
4.側向崩礦法在某鉛鋅礦的應用 李小元,王長軍
5.沿空掘巷煤柱合理寬度的確定 王洪明,朱川曲,付亞男,王洪亮
6.深井巷道掘進對相鄰巷道擾動規律的分析 蔣孝海
7.安慶銅礦坑內破碎系統的技術改造 張方成,吳海濤
8.露天鋁土礦山開采邊坡力學與穩定性分析 胡建軍
9.Mathews法穩定性分析在佛子鉛鋅礦安全高效開采的運用 農洪河,吳仲雄,馮春輝
10.基于FLAC3D的高邊坡穩定性計算結果的規律性研究 姜曉日,高文華,孫路
11.PCA-PSOBP在邊坡穩定性評價中的應用 胡澤濤,高文華,姜曉日
12.大廠銅坑鋅多金屬礦區豎井工程地質評價 許遠清
13.鈾礦浸出的分形動力學研究 趙賀永,李麗紅,曾桂忠,劉予成
14.桃江錳礦技改擴建工程節能措施探討 杜奇中
15.論礦山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在安全生產中的作用 楊通祿,高艷芬,賈明濤,李寧
16.煤礦掘進通風技術分析與應用 江帥,劉曉恒,張國良,宋丹
17.清水煤礦通風系統安全評價與分析 耿銘
18.五鳳煤礦瓦斯含量影響因素的灰色關聯分析 周炳秋,龍祖根,張煒亮
19.高瓦斯易自燃綜放面采空區火與瓦斯綜合防治 劉金龍,陳志平
核心論文代發:油田物資供應系統的安全管理創新策略
摘要:根據石油企業的發展要求,提出了創新思路,從對物資采購管理以及倉庫配送的分離到內部的物流資源,最終形成一個專業化的物流公司物資供應的系統。文章通過對油田物資供應系統的安全管理的現狀、不足進行分析,提出了油田物資供應系統安全管理的創新策略,希望對油田企業實現現代化建設提供幫助。
關鍵詞:核心論文代發,油田,物資供應系統,安全管理,創新策略,采購管理,倉庫配送
在我國油田不斷發展的帶動下,以往的油田物資供應系統已經無法滿足油田企業的要求,因此無法完成降低企業成本的目標,傳統的油田物資供應系統面臨著淘汰的趨勢。在這種趨勢的影響下,必須構建先進的物資供應系統來完成油田企業的精干主業和降低成本,同時,這是現代物資供應技術向供應系統過渡的重要前提,也是完善物資供應系統安全管理模式的有效方法。因此,在結合資源特征的前提下,應用完備的安全管理方法和組織方式,是我國現階段油田物資供應系統安全管理的正確道路。在此基礎上,各個油田企業還要加強創新和完善的力度。
采礦技術最新期刊目錄
爆破漏斗成形特性的離散元模擬研究————作者:蔣偉;
摘要:相較于傳統球形顆粒,PFC剛性塊體模型在模擬計算時具有顆粒單元少、結構易剖分、計算更簡便等特點。根據不同埋深下爆破漏斗模擬結果,藥包埋深h對球形藥包爆破損傷范圍、爆破漏斗形狀等具有重要影響。隨著藥包埋深的不斷增加,爆破漏斗開口半徑l與漏斗深度d先增大后減小;當h為1.5 m時,爆破損傷范圍達到最大。從不同埋深下各監測點爆炸應力的監測結果來看,隨著藥包埋深的增加,爆炸應力先增加后降低;當h大于2.0...
特大自然崩落法底部結構破壞影響研究————作者:陳發興;劉澤民;魏建海;黃光洪;
摘要:特大型自然崩落法礦山大多存在底部結構破壞嚴重等問題,分析其底部結構穩定性和破壞因素對工程實踐具有重大意義。搭建了底部結構破壞指標體系,包含地質因素、爆破影響等5個一級指標,斷層、拉底等18個二級指標。為確定各指標權重,聘請10名行業專家參加評分,采用熵權法及層次分析法組合計算權重。利用物元可拓模型對底部結構破壞風險等級進行評價,分析底部結構破壞的主要影響因素。結果表明,該礦山底部結構破壞風險等級較...
高寒高海拔隨鉆測量凍融巖石力學特性綜述————作者:伍秀君;陳輝;高飛;
摘要:在高寒高海拔地區,凍融循環顯著影響巖石的力學特性,了解巖石力學特性變化對工程施工和礦山開采至關重要。然而,傳統實驗室測試方法受環境限制,難以及時獲取數據。隨鉆測量技術作為一種實時監測鉆進過程的技術,為快速推測巖石性質提供了有效途徑。綜述了隨鉆測量技術的現狀,分析該技術在高海拔環境中應用的可行性,并著重研究凍融循環對巖石力學性質的影響。通過分析隨鉆測量中的關鍵參數(如扭矩、鉆速和轉速)及其變化,結合...
豐山銅礦分段空場嗣后充填采礦法采場充填體穩定性研究————作者:鮑敏;常德才;劉鵬鵬;張純鋒;王勇;石大慶;
摘要:針對豐山銅礦分段空場嗣后充填采礦法的采場充填體穩定性問題,利用蔡嗣經公式法、Mitchell模型法、安慶銅礦經驗強度解析法對充填體強度進行了理論計算。通過室內試驗,獲取了不同配比充填體和各類礦巖的力學參數,并對力學參數進行了折減處理。采用數值模擬方法對采場回采和充填進行模擬研究。研究結果表明,該銅礦采用充填質量濃度為68%、灰砂比1∶10的充填體可以為采場提供有效的支撐力,同時能保障采場充填體自身...
深埋直墻拱形巷道斷面支護及巖爆防治研究————作者:趙艷偉;胡正祥;李子彬;楊天雨;王俊;李廣濤;
摘要:深部工程面臨三高一擾動的開采環境,高地應力使得巷道掘進面臨巖爆風險、斷面支護困難等問題。以大紅山銅礦為研究背景,開展巖石力學試驗,基于等效圓法建立了直墻拱形巷道松動圈修正模型,結合地壓顯現規律和巖爆傾向性,針對埋深800 m的285中段直墻拱形巷道,提出“一步一支護,三步一噴砼”方案作為支護手段和巖爆防治措施,并利用數值模擬、理論分析相結合的方法,校驗了支護參數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研究結果表明:該方...
有壓動水廢棄斜井井筒封堵技術方案優選及應用————作者:曾慶隆;孔超;
摘要:針對某礦廢棄斜井井筒防水閘墻封堵預留的排水涵管封堵難、帷幕注漿成幕難和注漿量大等問題,基于井筒周邊地質資料及實際涌水現狀調查,提出了3種廢棄斜井封堵方案,綜合各技術經濟指標,選擇“防水閘墻+水泥涵管堵水裝置+帷幕注漿”聯合封堵方案。計算得到帷幕注漿漿液擴散半徑為1.08 m,有效擴散半徑為0.75 m,為后續帷幕注漿堵水工程設計提供參考依據�,F場應用效果表明,該聯合封堵方案封堵效果較好,漿液消耗量...
盤龍鉛鋅礦二步驟回采膠結充填體穩定性分析————作者:張世東;陸維;王偉;王蒙;謝學斌;
摘要:為研究盤龍鉛鋅礦二步驟回采過程中膠結充填體單側揭露工況條件下的穩定性,基于Mitchell極限平衡法,當采場長度為45 m,采場寬度為15 m,中段高度為50 m時,灰砂比1∶4和1∶8的膠結充填體的安全系數為2.65和1.19,滿足安全需求;當中段高度提高至60 m時,僅有灰砂比1∶4的膠結充填體能夠保持穩定。考慮膠結充填體頂部荷載、非膠結充填體側壓作用以及充填體與圍巖的相互作用,對盤龍鉛鋅礦二...
單軸加載下含裂隙巖石的破斷行為及破裂前兆識別研究————作者:李鵬飛;劉博;李敏;許宏圖;蘇鳳波;原新宇;
摘要:探索含裂隙巖體在工程力作用下的起裂擴展行為以及裂隙巖體的強度變形特性,可提高對裂隙巖體失穩破壞前兆信息的辨識能力,從而對工程巖體的失穩破壞做到預測預報。通過對含預制雙裂隙的立方體巖石試樣開展單軸加載試驗,分析單軸加載下裂隙巖石的破斷行為特征;基于DIC及聲發射監測結果,識別含裂隙巖體破裂前兆信息。試驗結果表明:兩類裂隙巖石的軸向應力、振鈴計數、AE事件率均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特點;在加載過程中,裂隙...
基于可靠度理論的閉坑露天礦山排土邊坡穩定性研究————作者:朱自強;代俊成;楊懿全;劉超;王懷;陳浦浦;孔垂輝;劉新宇;吳彬;
摘要:為研究分布區域集中的礦體群開發過程中面臨的閉坑后露天采場安全治理難題及排土庫容緊張的現實問題,以剛果(金)某露天礦體群開發項目為研究對象,利用閉坑后的露天采場作為后續新開發露天礦體的內排土場,提出“高段環點徑向推排”的排土工藝,對排土回填過程中滲流條件下的邊坡穩定性進行定量分析,并運用于實際生產中。研究結果表明:提出的“高段環點徑向推排”的排土工藝,可有效解決常規分層排土面臨的坑內積水外排、采坑邊...
運礦機器人在罐籠提升運輸系統的應用————作者:唐音元;趙子巍;蔡雙;曹斌;李海龍;王宇韜;白鵬鵬;張文鵬;馮亮;黃爽;
摘要:針對采用豎井罐籠提升的礦山,礦車采用人力推送效率低,勞動強度較大,電機車與礦車掛鉤和摘鉤環節存在人員擠傷風險,金川集團鎳鈷股份有限公司和長沙礦山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聯合對該運輸過程進行研究。采用無人駕駛技術、精確定位技術、環境感知技術和自動摘掛鉤技術對電機車進行改造,設計了運礦機器人,并在金川集團鎳鈷股份有限公司三礦區進行應用。結果表明,運礦機器人可以代替電機車司機完成駕駛工作,為三礦區井下單班節省...
基于多目標決策密切值法的采礦方法優選————作者:張瑞霞;孟慧媚;
摘要:某地下礦山開采的急傾斜厚礦體的賦存形態復雜,一期工程采用中深孔分段分條膠結充填采礦法,但存在采場回采周期長、采場生產能力低、生產安全性差、充填質量欠佳等問題。為提高生產能力,降低損失、貧化和開采成本,初選3個技術可行的采礦方法集,利用多目標決策密切值法對各采礦方法進行評價。基于各方案的技術經濟指標集、指標矩陣、加權規范化指標,計算方案的最優點和最劣點、各方案與最優點及最劣點的距離、各方案的密切值,...
急傾斜極薄礦脈間隔充填采礦工藝研究————作者:劉東銳;
摘要:急傾斜極薄礦體屬于難采礦體類型之一,常規的削壁式充填開采方法存在勞動強度大、廢石支撐性差、貧化損失指標不理想等問題。依據金廠溝梁金礦礦山實際工程地質條件,在現有工藝的基礎上,以提高回采效率、降低勞動強度與安全風險為目標,通過調整充填工藝、優化結構參數、改變支護工藝等手段,摸索出急傾斜極薄礦脈間隔充填采礦方法與工藝,即通過間隔膠結充填+削壁充填的方式,提高對上下盤的支撐力;同時,選擇微型開采設備,實...
某銅多金屬礦盤區內采場回采順序和結構參數優化研究————作者:王超佩;王亞軍;趙海洋;何濤;龔永林;龔永超;
摘要:某銅多金屬礦采用分段中深孔嗣后充填采礦法開采,盤區內采場基本采用“隔一采一”的開采形式,采場結構參數自礦山井下生產以來未結合巖性特征做出調整,生產過程中存在頂板及側幫垮落等破壞現象,嚴重影響礦山安全生產�;诖�,采用FLAC3D軟件對盤區內采場回采順序和結構參數進行仿真模擬分析,在采場長度和高度確定的情況下,提出了3種采場回采順序方案和4種采場寬度參數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表明:盤區內同時開采的采場相...
高海拔破碎氧化帶區域礦體二步驟采場高效回采方案研究————作者:何濤;韓汝寧;廖敦霞;王亞軍;龔永林;王超佩;
摘要:針對甲瑪銅多金屬礦破碎氧化帶區域礦體的現狀與工程地質條件,為了滿足實際生產需求,切實解決礦山所面臨的難題,同時考慮技術經濟方面的因素、礦巖穩固性中等至較差等特點,提出3種二步驟采場高效回采方案,并對比3種方案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及優缺點。結果表明:方案1即并段大直徑深孔階段空場嗣后充填采礦法(深孔控制爆破形成落礦塹溝)效果最佳,在現場工業試驗期間,采場生產能力在考慮充填情況下可達到790 t/d,較...
高寒高海拔地區地下大規模礦山盤區回采順序優化————作者:龔永林;王亞軍;廖敦霞;陳金剛;王超佩;何濤;
摘要:為了探明高寒高海拔地區地下大規模礦山各相鄰盤區、上下中段盤區回采時采場的穩定性,以甲瑪銅多金屬礦的破碎礦塊為研究對象,提出3種可行的盤區整體回采順序方案�;贔LAC3D有限元軟件建立礦體的多盤區模型,對3種方案的礦巖穩定性進行了對比分析,并對優選出的方案2進行現場工程應用,建立了多盤區間的微震監測系統,現場監測未出現明顯的微震事件集中現象。結果表明,方案2在頂板下沉位移、塑性區變化情況以及采場平...
老撾鉀鹽礦厚礦層采場穩定性及高效回采研究————作者:魏學謙;高新;周勇;賀保龍;李暢;
摘要:老撾鉀鹽礦主要為固體礦床,開采過程中采場的穩定性對于實現礦石的安全高效開采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選擇合理的充填采場參數可有效提升采場的回采效率及安全性。結合老撾某鉀鹽礦實際工程地質條件,對兩組不同的采場結構參數進行數值計算,分析采場應力變化規律及塑性區破壞特征,并結合實際情況對兩種采礦方法的回采效率進行分析。結果表明:(1)進行一步驟回采時,采場內的礦柱發生X形應力集中現象,隨著開采的進行,應力逐漸...
大寶山礦29線臺階邊坡滑坡的巖體結構成因分析————作者:趙興;陳光木;邱振華;鄧文軒;陳慶發;范文宇;
摘要:大寶山礦29線817臺階邊坡2022年產生宏觀裂縫與滑坡事故,為探究事故發生的原因,開展針對性的災害處理措施,以廣東省大寶山礦事故影響區域為例,開展了臺階邊坡滑坡的巖體結構成因分析。首先,采用邊坡表面裂隙與鉆孔內裂隙聯合調查的方法,對事故影響區開展了裂隙調查工作;其次,利用GeneralBlock軟件的跡線顯示功能,再現隱患臺階邊坡的裂隙跡線分布情況;然后,利用關鍵塊體查詢功能和赤平投影分析法,繪...
E-AHP巖體質量評價模型構建及在黃輝頭鋁土礦的應用————作者:劉佳奇;劉剛;李士超;劉東銳;李向東;
摘要:針對傳統巖石質量評價方法的缺陷以及局限性,采用層次分析法結合可拓學理論,建立了巖石質量評價的可拓學模型。應用可拓學模型進行巖體質量分級,可以按照一定的權重綜合分析多種指標,很好地解決了傳統方法由于參考指標太多而帶來的巖體質量分級指標選取矛盾。模型建立過程中,針對黃輝頭鋁土礦地下水問題,引入了地下水的相關參數,并對黃輝頭鋁土礦的礦體以及頂、底板的巖石質量進行了評價。評價結果表明,鋁土礦的礦體及其底板...
綜放工作面回采巷道分區超前支護技術研究————作者:郭明;
摘要:工作面回采巷道的超前支護對巷道完整性及工作面的安全回采具有重要意義。以塔山礦8230工作面2230皮帶巷為工程背景,通過分析回采工作面超前支承壓力分布規律,提出采用分區支護方式對巷道進行超前支護,將超前巷道分為主要加強支護段、加強支護段和原始支護段。數值模擬結果表明,主要加強支護段為超前工作面0~30 m,加強支護段為超前工作面30~100 m,超過工作面100 m的為原始支護段。主要加強支護段在...
綜采轉綜放礦壓顯現規律研究————作者:楊智;李志華;
摘要:基于顧北礦14321工作面煤層的賦存條件下,為提高煤層回采效率,通過數值模擬試驗,研究了綜采和綜放兩種開采方式的工作面礦壓顯現規律。研究結果表明:綜采應力峰值達到33.2MPa,應力集中系數達到2.44,影響范圍為2.5~15 m;綜放應力峰值達到31.5 MPa,應力集中系數達到2.31,影響范圍為6.2~30 m。綜采應力峰值略大綜放,綜放影響范圍大于綜采。建立綜采過渡綜放數值模擬模型,數值模...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