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江淮水利科技》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江淮水利科技》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江淮水利科技》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雜志簡介】
《江淮水利科技》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科學發展觀,突出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協調人與水的關系,探索化解洪澇、干旱、水生態失衡等風險的理論經、方法和技術,促進人水和諧及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目標的實現。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ASPT來源刊
中國期刊網來源刊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研究與探討、工程規劃與設計、工程建設與管理、防災減災、農村水利、新技術應用、水文水資源。
江淮水利科技最新期刊目錄
忠誠踐行囑托 全面深化改革 加快推動全省水利高質量發展——在2025年全省水利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作者:王榮喜;
摘要:<正>同志們: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全面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和關于治水重要論述精神,落實省委十一屆七次、八次、九次全會和全國水利工作會議部署,總結2024年全省水利工作,研究分析當前發展形勢,部署推進2025年重點任...
區域水資源承載力綜合評價若干問題探討————作者:金菊良;沈時興;周亮廣;王梓宇;周戎星;吳成國;崔毅;
摘要:區域水資源承載力綜合評價是支撐區域水資源空間均衡、水利高質量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工作,受區域水資源、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諸多因素影響,近40年來一直是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理論和實踐研究領域的前沿熱點和難點。針對實際區域水資源承載力綜合評價過程中尚存在水資源承載力評價概念和系統結構不清晰、評價方法中的一些誤區、評價方法各環節之間邏輯關聯性較弱等重要問題,研究指出區域水資源承載力綜合評價系統就是區域...
視頻測流技術的發展與應用————作者:徐浩;肖冰琦;王偉;唐榮杰;
摘要:測量水體流速和流量是水文學研究的重點和難點,近些年視頻測流作為新型技術得到了快速應用和發展,受到越來越多研究人員的關注。研究對粒子圖像測速(PIV)法、大尺度粒子圖像測速(LSPIV)法、粒子跟蹤測速(PTV)法、光流(OP)法、尺度不變特征變換(SIFT)法和時空圖像測速(STIV)法6種主要視頻測流技術優缺點進行了比較和評估,總結了各種技術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適用性,以及在水文學研究和水資源管理...
基于BP神經網絡的膠凝砂礫石細觀參數標定研究————作者:李飛;梅應春;
摘要:針對傳統室內試驗無法獲取膠凝砂礫石細觀層面參數的問題,提出基于BP神經網絡的膠凝砂礫石細觀參數標定研究。通過膠凝砂礫石單軸壓縮試驗獲取其宏觀參數,并利用參數敏感性分析對細觀參數進行計算,選取敏感度較高的細觀參數,包括骨料相、水泥砂漿相、界面過渡區相的彈性模量和抗拉強度。在此基礎上,通過BP神經網絡對膠凝砂礫石的上述參數進行標定研究,并對模型進行評估,其平均絕對誤差為0.425,均方誤差為0.434...
干旱氣候下高液限黏土質堤防裂隙演變分析————作者:程誠;張春林;劉金杰;
摘要: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加劇,出現極端干旱氣候的頻率逐漸增加,干旱氣候會使高液限黏土質堤防失水收縮產生裂縫。通過室內相似試驗、數字圖像處理技術以及數值模擬,研究了淮北大堤高液限黏土質堤防的裂隙發育規律。研究結果表明:數字圖像處理技術可以高效、準確地識別試樣表面的裂隙,有助于分析裂隙發育的趨勢;在干燥過程中,堤頂部位裂隙度發育過程分為緩慢發育、快速發育和穩定發育三個階段;不均勻的光照會加劇堤頂部位的裂隙發育...
基于D-S證據理論的水閘安全監測數據融合————作者:孫小冉;彭建和;張春林;張文斌;
摘要:為了從監測數據角度分析水閘工作性態,以水閘安全監測數據為研究對象構建水閘安全監測數據系統,采用DS證據理論方法,以水閘效應量監測項目數據為底層證據,建立與水閘安全類別相對應的識別框架,采用數據分析和專家經驗相結合的方式賦予基本概率值,采用Matlab編程計算各效應量的支持度、信任度和融合系數,最終得到融合值。應用于淮河中游某水閘,歸一化后的正常、基本正常、異常、失常狀態和不確定的融合值分別為0.8...
涵閘中非連續組合箱涵的結構優化————作者:崔雪;何茂杰;
摘要:為研究非連續組合箱涵結構長度與結構變形、構件裂縫開展寬度之間的關系,依托某工程實例,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三維有限元模型計算分析非連續組合箱涵在不同長度、不同工況條件下的應力、應變及裂縫寬度情況。研究結果表明:1)箱涵側板應力、應變及裂縫寬度最大處均位于結構中部,非連續組合箱涵越長,結構中部變形及裂縫寬度越大;2)當非連續組合箱涵長度不大于7 m時結構通常可滿足裂縫寬度控制要求,當長度大于7m時須要復核...
數字孿生蒙洼蓄洪區“四預”平臺實踐與思考————作者:劉春;蔣靜靜;王朝輝;方應東;卓超;
摘要:2024年全國水利工作會議提出,要大力推進數字孿生蓄滯洪區建設。以數字孿生蒙洼蓄洪區“四預”平臺建設作為實踐,研究和探索數字孿生蓄滯洪區建設的思路和方法。數字孿生蒙洼蓄洪區“四預”平臺是以高精度的數據底板為基礎,采用洪水預報、預警、洪水分析等技術建設的具有蓄滯洪區防洪預報、預警、預演和預案等四項功能的信息化平臺。在基于位置服務的靶向預警、水動力洪水預演,以及動態預案上圖等方面開展技術探索和實踐,實...
農村供水工程多源異構數據匯集技術研究————作者:王銘銘;
摘要:農村供水工程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基礎設施,工程的取水、制水、供水等多要素動態監測是全面保障農村飲水安全的關鍵環節。面對農村供水工程存在的制水工藝不同、監測設施各異、技術標準不一等復雜工況,基于邊緣計算技術,通過多接口多協議匹配、異構數據轉化、數據抽取傳輸、OCR智能識別、流媒體轉發等技術路徑,實現農村供水多源異構數據的集中采集與匯集,已在安徽省40余座農村供水工程得到應用,可為農村供水工程監管能力...
安徽省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檔案管理實踐————作者:謝每超;李玲;
摘要:項目檔案管理是水利工程建設的重要工作之一。項目檔案記錄了項目謀劃到工程竣工的全過程,是水利建設管理及后期運管、更新改造的重要依據。研究基于安徽省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檔案管理現狀,分析了水利檔案管理工作的特點,結合安徽水利系統近年來的實踐,總結了相關做法與經驗,并提出了針對性建議,供水利行業從業人員參考
水閘工程運行管理監督檢查結果分析————作者:王佩;尹杰杰;
摘要:根據水利部統一部署,淮河水利委員會于2023年度對某省44座水閘開展安全運行監督檢查,并對2019—2022年度檢查發現問題整改情況進行現場復核。經過現場檢查,新發現155個安全隱患問題,2019—2022年度檢查發現的195個安全隱患問題中,165個問題整改完成。為了解水閘的運行管理現狀,提高水閘運行管理水平,對新發現問題及老問題的整改情況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省、市級直管水閘安全運行管理狀態優...
安徽省水土流失背景值測算方法與應用思考————作者:潘正豐;
摘要:水土流失背景值在水土保持工作中應用廣泛,但受地域差異、時空變化以及影響因子復雜等影響,一直難以精確測算。水土流失監測和遙感技術的不斷完善以及水土保持數字化工作的深入推進,使得精準量化水土流失背景值的條件日趨成熟。研究梳理了水土流失背景值取值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了7種水土流失背景值的測算方法及其應用情況。結合工程案例應用效果,提出“七因子”法為適合安徽省水土流失背景值的測算方法
基于OpenMP并行架構的淺水湖泊水動力水質模型研究——以沱湖為例————作者:吳昊昊;倪晉;張今陽;曾蘭婷;
摘要:為提高二維水動力水質耦合數值模型在淺水湖泊應用的計算精度和效率,以2018年沱湖水環境模擬計算為例,將OpenMP并行計算技術應用于淺水湖泊二維水動力水質耦合數值模型的開發,引入平均絕對誤差、均方根誤差和Spearman相關系數三種評價方法,將自研模型與MIKE21模型的模擬結果在精度和速度上進行比較分析。水動力驗證方面,自研模型和MIKE21模型與實測值的平均絕對誤差和均方根誤差分別控制在0.1...
不同排水路徑下飽和軟黏土固結試驗研究————作者:周文淵;尹杰杰;方林;
摘要:為研究不同固結壓力和排水路徑下試樣的位移、孔壓和固結系數變化規律,制備軟黏土重塑試樣,采用GDS固結系統開展了不同排水路徑下的一系列固結試驗。結果表明:隨著固結壓力的增加,徑、豎向排水固結試樣的最終變形量逐漸增加;徑向排水固結時,試樣的最大孔隙水壓力值較豎向排水時略小,孔壓消散的更快;豎向排水固結系數隨固結壓力的增加而略有增大,當固結壓力較小時,增加趨勢較明顯,當固結壓力大于一定值后,增加幅度趨于...
基于突變理論與模糊數學的邊坡穩定性評價————作者:苗靜;
摘要:基于人工回填邊坡、自然邊坡和巖質邊坡的粘聚力、內摩擦角、重度、孔隙水壓力、坡角、坡高、巖土體類型、植物發育特征、降雨強度和過程降雨等10個指標的調查結果,采用突變理論與模糊數學相結合的方法對邊坡穩定性進行分析。結果表明碎石土人工回填邊坡和巖質邊坡總突變隸屬度分別為0.7467和0.7722,均處于較穩定狀態;粘性土自然邊坡總突變隸屬度為0.6026,處于較不穩定狀態。該評價體系適用于邊坡穩定性評價...
基于D-H法的挖掘機姿態感知關鍵技術研究————作者:王佩;李瑞金;徐海波;
摘要:已有的挖掘機姿態監測系統主要是對挖掘機的動臂、斗桿和鏟斗的姿態進行監測,不能實時監測挖掘機斗齒尖坐標位置和鏟背姿態角度,無法為挖掘機駕駛員提供施工引導。為便于土石方開挖施工中挖掘機進行高程及坡比控制,采用D-H法在挖掘機車身、動臂、斗桿和鏟斗等關鍵部位建立局部坐標系,通過相鄰坐標系的矩陣轉換,構建挖掘機工作裝置機器人正運動學模型,基于該模型開發挖掘機開挖引導系統。測試結果表明挖掘機鏟斗齒尖定位技術...
長江中下游馬鞍山河段鄭蒲港淤積原因分析及對策————作者:魯俊;
摘要:近年來,馬鞍山鄭蒲港港池河床持續淤積抬高,給港區生產安全帶來隱患。為分析鄭蒲港淤積產生的原因,結合鄭蒲港長江河段位置地形、水沙特性、風潮等特點,提出了順應河勢、疏浚引流等治理思路。馬鞍山河段左汊動力軸線右偏、局部汊道分流調整是鄭蒲港淤積的根本原因,牛屯河邊灘上段沖刷、下段淤長下移是鄭蒲港淤積的直接原因,應進一步增強心灘頭部控導作用,提升整體河勢穩定性,實施牛屯河邊灘夾槽疏浚、灘尾斜向疏浚引流,并結...
考慮動水壓力影響的土質堤坡穩定性及加固效果評價研究————作者:任昱澤;李瑞金;馬福正;張振華;陳明亮;曹廣學;
摘要:水位的快速變動在河道土質堤防內會生成動水壓力,顯著增強堤坡的下滑力并對堤坡穩定性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動水壓力成為堤坡穩定評價中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為了實現對堤坡穩定性和加固效果更為精確的評價,通過考慮抗滑樁對堤坡巖土體的反力以及水位波動引起的動水壓力的共同作用對傳統的瑞典條分法進行改進,并通過算例與傳統方法對比驗證了該方法的有效性。同時,將該方法應用于淮河流域濠河左岸堤坡工程的穩定性及抗滑樁加固效果...
基于數據增益流場法和高密度電法的堤壩滲漏探測————作者:馬飛躍;
摘要:堤壩滲漏是影響水利工程安全運行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對堤壩進行滲漏探測十分必要。為應對多種物探方法在堤壩滲漏探測中均容易出現小滲漏點漏檢與誤判的問題,研究通過數據增益流場法結合高密度電法對壩體滲漏進行探測。結果表明:數據增益的流場法可以突出小異常值數據敏感性從而提高探測精度,多條測線的異常曲線特征能更精準判斷滲漏入滲點;高密度電法的低視電阻率區域可判斷壩體滲漏區域,從而判斷大壩滲漏路徑
引江濟淮工程潁上站出水流道優化水力設計————作者:馮治剛;鮑士劍;江濤;秦鐘建;
摘要:研究基于采用低駝峰式出水流道的潁上站的基本參數,通過增加流道寬度方向尺寸、減少圓變方段漸變長度的方法進行出水流道設計優化得到三種方案,并采用了Standard k-ε湍流模型對出水流道進行三維流動數值計算。三種方案在設計流量時的水力損失分別為0.285,0.241,0.227 m,其中方案三水流轉向有序、擴散平緩,主流偏向區域的旋渦區范圍最小,可為同類型泵站出水流道的優化設計提供參考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