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經濟期刊 熱度: 時間:
世界經濟研究
關注()《世界經濟研究》(月刊)由上海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主辦的專業性學術理論刊物。刊登研究當代世界經濟問題的論文和最新資料。本刊以研究世界經濟領域重大理論問題與現實問題為基本定位,側重對全球化條件下中國對外開放理論與開放戰略的探索與創新,同時也刊登介紹世界各國發展經驗和發展模式的學術性文章。
《世界經濟研究》曾榮獲“華東優秀期刊提名獎”。本刊一貫秉承“學術性、思想性、戰略性”的辦刊方針,重視運用世界經濟基礎理論和規范方法對當代世界經濟重大現實問題進行深層次理論與戰略分析的研究成果。我們歡迎作者在來稿中使用數量經濟研究方法,但一般不刊登單純數理分析而缺乏實質內容的文章以及沒有新意的綜述類文章。
世界經濟研究雜志欄目設置
強國之路探索、強國公司研究、區域與國別研究、國際金融、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國際關系評析、國際企業論壇
世界經濟研究雜志榮譽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含擴展版)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
閱讀推薦:中國經濟周刊
《中國經濟周刊》是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的國內目前唯一一份經濟周刊雜志,也是中國最早的一份經濟周刊。前身是《中國經濟快訊》周刊;1992作為經濟內參創辦;1999年公開發行;2002年首次改版;2003年正式更名。
世界經濟研究最新期刊目錄
“低碳城市”政策能否賦能出口產品技術復雜度提升————作者:李基成;李瑞;張宗斌;
摘要:提升出口產品技術復雜度是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而綠色低碳轉型與高質量發展具有內在統一性,需以系統性觀念統籌推進。文章基于波特假說構建理論框架,詳細解析“低碳城市”政策影響出口產品技術復雜度的理論機制。文章基于中國工業企業數據庫、海關貿易數據庫和專利數據庫,通過多期雙重差分模型,從企業層面實證分析了“低碳城市”政策對出口產品技術復雜度的影響。研究發現,“低碳城市”政策提高了出口產品技術復雜度,該結論...
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與中國自貿試驗區體制機制創新————作者:趙蓓文;
摘要:制度型開放將從體制機制上提供現階段中國對外開放的理論依據。新形勢下,中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被賦予新的內涵,即:實現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的協同發展。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不僅是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的具體表現,兼具對內和對外兩種屬性,是連接“內循環”和“外循環”的重要渠道。因此,文章提出以自貿試驗區體制機制建設為重點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總體思路、主要路徑與政策措...
服務型制造與制造業貿易網絡地位提升:來自全球60個經濟體的經驗證據————作者:張紅霞;李家琦;劉馨恬;
摘要:服務型制造是塑造制造業國際競爭新優勢的重要方向。文章基于2007—2021年CEPII-BACI產品雙邊貿易數據,應用前沿有向加權復雜網絡分析方法,刻畫制造業全球貿易網絡的拓撲結構特征,并進一步分析服務型制造對制造業貿易網絡地位的提升作用及其機制。研究發現:樣本期內,制造業全球貿易網絡拓撲特征由以美國單核心結構為主,向美國、中國、德國三核心結構演變;服務型制造能顯著提升制造業貿易網絡地位,在資本密...
RCEP、區域價值鏈轉移與價值鏈分工位置攀升:基于多階段序貫生產模型的研究————作者:任桐瑜;謝建國;洪小羽;
摘要:文章基于一個多階段序貫生產的一般均衡模型,探討了RCEP關稅減讓對區域內制造業價值鏈轉移和價值鏈分工位置攀升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RCEP關稅減讓推動了制造業價值鏈份額由區域外向區域內轉移。當價值鏈目的地為中國時,制造業價值鏈份額主要由區域外向中國轉移,且中國會向區域內其他國家轉移一部分低技能密集型制造業價值鏈;當價值鏈目的地為區域內其他國家時,制造業價值鏈份額由區域外同時向中國和區域內其他國家轉...
ESG與出口產品結構升級:基于環境和經濟可持續視角————作者:魏萍;劉宏曼;許朝凱;
摘要: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框架下,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為貿易結構轉型升級提供了新契機。文章基于2007—2016年中國上市公司與海關匹配數據,從環境與經濟可持續雙重視角切入,探討企業實施ESG策略對其出口產品結構升級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實施ESG策略整體上能夠促進出口產品結構向綠色化和高級化升級,這一積極作用主要通過綠色技術創新機制實現;由于ESG具有顯著的外溢性,其影響還會沿著供應...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與出口貿易轉型升級:來自城市失信人的經驗證據————作者:何歡浪;古蓮子;
摘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能改善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在推動貿易高質量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文章使用最高人民法院開通的“全國法院被執行人信息查詢”平臺公布的全國失信被執行人數據,評估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在出口貿易轉型升級中的作用,同時分析其主要的作用機制。實證研究發現,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完善顯著提高了企業一般貿易出口的比例,有利于出口貿易轉型升級。影響機制檢驗表明,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和促進專業化分工是推動出口貿易轉型升...
財務柔性、跨境資本流動與銀行風險承擔————作者:顧海峰;曹玉臣;
摘要:文章選取2012—2023年中國249家商業銀行年度數據實證分析了財務柔性對銀行風險承擔的影響機制以及對跨境資本流動的作用效果。研究表明:(1)財務柔性對銀行風險承擔具有助推作用,該結論經過一系列內生性處理與其他穩健性檢驗后依然成立。(2)財務柔性通過削弱特許權價值、抬高付息成本、激發管理層風險偏好和加劇市場競爭壓力的多重渠道推升了銀行風險承擔水平。(3)跨境資本流動對財務柔性風險效應具有非對稱性...
外部市場需求與中國企業出口產品組合:基于價值分布的視角————作者:許塬杰;陳霜;曲亮;
摘要:文章基于2008—2014年微觀企業數據,探究外部市場需求與企業出口產品組合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外部市場需求擴張促使中國多產品企業出口并銷售其核心產品,但也引致生產率顯著下降,這與國外研究結果大相徑庭。一般研究認為,企業集中出口核心產品能夠將資源向銷量表現最好的產品傾斜,從而導致生產率提升。文章得出不同結果的原因在于: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出口企業的價值分布存在明顯差異,中國企業主要出口低附加值產...
供應鏈多元化配置與企業數字化轉型————作者:黃紀強;甘行瓊;劉鋒;金鑫;
摘要:企業數字化轉型是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關鍵,識別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影響因素是深化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邏輯起點。供應鏈作為鏈接上下游產業產品和服務的關鍵鏈條,對企業數字化轉型具有重要影響。文章選取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基于2008—2022年面板數據,構建面板模型分析供應鏈多元化配置對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影響。研究發現,推動供應鏈多元化配置對企業數字化轉型具有積極作用,一系列穩健性檢驗發現結論依舊...
RTAs環境規則深化是否制約中國企業“走出去”:來自企業跨國并購的證據————作者:李丹;孟恒宇;崔洛源;
摘要:跨國并購布局是全產業鏈布局的重要形式,面對合作模式區域化與博弈原則更替的國際環境,如何破解RTAs環境目標約束與并購布局間的協同困境成為當下重要的戰略問題。文章構筑理論模型并實證研究中國RTAs環境條款深化對企業跨國并購行為的影響,研究發現:環境條款深化明顯抑制了中國企業跨國并購頻次與規模,該結論通過了多項穩健性檢驗;機制分析表明,環境條款深化的作用主要通過強化東道國國內環境規制實現,但這種抑制效...
數據價值化能力與全球價值鏈韌性:理論機制與實證檢驗————作者:魏方;陳貴梅;
摘要:數據價值化能力代表賦予數據要素商業價值、推動數據資產創新應用的潛能,為提升全球價值鏈韌性注入新的強勁驅動力。文章利用2016—2021年57個國家的“國家—行業—年份”三維面板數據,考察數據價值化能力對全球價值鏈韌性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發現:數據價值化能力的提高能夠顯著提升全球價值鏈韌性,該結論在經過一系列穩健性檢驗和內生性處理后依然成立;針對制造業、價值鏈上游行業和發達國家,數據價值化能力對全球...
“數據要素×”賦能是否縮小了國家間技術差距?:基于要素協同視角————作者:王恕立;朱夢杰;吳楚豪;
摘要:隨著全球數字化變革加速,“數據要素×”賦能對國家間技術差距的影響成為數字經濟時代亟待回答的問題。文章基于2014—2021年30個國家(地區)的面板數據,從數據要素協同數據勞動力與數據資本兩條路徑分析“數據要素×”賦能對國家間技術差距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研究發現,“數據要素×”賦能總體上顯著縮小各國與技術前沿國的技術差距,該結論在經過多種穩健性檢驗和內生性檢驗后仍然成立。機制檢驗顯示,“數據要素×...
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與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作者:張坷坷;楊措;王雅琦;譚小芬;
摘要:文章基于獨特的省份-國家層面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數據,通過構建省份層面的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指數,考察2012—2019年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對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影響。研究結果發現,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可以顯著提升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規模和份額,且對融資約束較高的省份以及與中國雙邊貿易關系和政治關系更加密切的國家和地區促進作用更大。機制分析表明,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主要通過跨境貿易“量”的增加與“質”的...
外部沖擊下中國金融開放風險的測度與化解:基于國際收支管理視角————作者:楊榮海;杜林豐;
摘要:金融開放不僅給中國帶來了發展機遇,也伴隨出現了各類外部沖擊。文章測度了不同類型外部沖擊給中國金融開放帶來的風險,并提出了化解外部沖擊的思路。研究發現:第一,中國金融開放測度需要從資本賬戶開放與金融市場開放兩個角度展開,當前中國金融開放程度不高,金融開放風險整體也處于較低水平;第二,盡管外部整體沖擊對中國金融開放風險的影響呈現逐漸減弱的態勢,但卻持續存在;第三,國別沖擊中以外部財政沖擊的影響最大,國...
美國貨幣政策不確定性沖擊與企業數字化轉型:來自中國OFDI上市企業的證據————作者:王鵬;陳蝶欣;
摘要:特朗普總統重新上臺給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制定帶來挑戰,美國貨幣政策的國際溢出效應是新興市場經濟波動和金融困境的主要來源。文章基于FOMC議息會議引致的貨幣政策不確定性意外變動數據,研究美國貨幣政策不確定性沖擊通過OFDI對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影響。研究發現,美國貨幣政策不確定性沖擊能夠通過OFDI影響中國企業,其數字化轉型的激勵作用隨著不確定性的提高而提高。機制分析表明,美國貨幣政策不確定性沖擊主要通...
產品質量、市場份額與中國出口匯率傳遞————作者:李曉;李博囡;
摘要:匯率傳遞是衡量企業應對匯率波動與沖擊的重要指標之一,學術界關于中國出口是否存在匯率不完全傳遞現象的研究存在較大分歧。文章認為,產品質量和市場份額是影響匯率傳遞的兩個關鍵因素,既有研究在分析匯率傳遞時經常忽視其中一方的作用,難免出現偏誤或者研究不夠充分。文章研究發現,在2007—2015年間,中國與貿易國之間的雙邊匯率變動幾乎完全傳遞到出口產品價格上;產品質量與市場份額對匯率傳遞起相反的作用,匯率傳...
區域貿易協定與亞太區域價值鏈權力格局的重塑————作者:成新軒;范滿江;
摘要:隨著以區域貿易協定為主導形成的區域價值鏈網絡成為新一輪推動經濟再全球化的主導力量,全球價值鏈權力格局逐漸向區域化價值鏈權力結構轉變。區域貿易協定、價值鏈重構與區域價值鏈權力的博弈正成為影響亞太區域未來走向的關鍵點。文章基于一國在亞太區域增加值流動中的相對影響力,界定了區域價值鏈權力的內涵并構建度量指標,運用理論與實證相結合的方法考察區域貿易協定對亞太區域價值鏈權力格局的影響。文章發現,RTA能夠有...
人工智能創新與制造業出口國內增加值率:基于跨國面板數據的實證考察————作者:鄒家陽;張明;林喬影;孔祥飛;
摘要:運用人工智能技術推動貨物貿易優化升級是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獲取制造業出口新動力的關鍵方向之一。文章利用2013—2020年CSET CAT數據庫的人工智能專利數據和OECD TiVA數據庫的制造業出口國內增加值率數據,探討了人工智能創新對國家制造業出口國內增加值率的影響。研究發現,國家的人工智能創新能夠顯著提升制造業出口國內增加值率,并且該結論在進行內生性檢驗和穩健性檢驗后仍然成立;發展中國家和亞洲國...
雙邊貨幣互換協議能夠促進中國出口產品質量提升嗎?————作者:金祥義;梁濤;
摘要:文章以2009年以來中國與各國簽署的雙邊貨幣互換協議作為政策沖擊,使用2002—2020年BACI數據庫以及中國人民銀行年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等數據,運用多期雙重差分模型實證檢驗該貨幣互換協議對于中國出口產品質量的影響。研究發現,雙邊貨幣互換協議的簽署能夠促進中國出口產品質量的升級,穩健性檢驗進一步證明了結果的可靠性。異質性分析表明,雙邊貨幣互換帶來的出口產品質量提升作用在資本賬戶開放度較高國家...
“強大的貨幣”之評判標準與國際金融制裁————作者:姚大慶;江濤;
摘要:文章在梳理“強大的貨幣”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從國際經濟學角度給出了“強大的貨幣”的定義,列舉出由大國發行、長期價值穩定、國際化水平高、貨幣權力強、能夠實施或防御金融制裁5個評判標準,并用GSDB數據庫中的金融制裁案例論證了能夠對外實施或防御金融制裁已經成為“強大的貨幣”的根本特征和判定標準。文章最后提出中國將人民幣打造為“強大的貨幣”的若干策略
相關經濟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