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行政管理論文 發布日期:2012-10-10 10:01 熱度:
摘要:給水、排水工程施工現場施工單位應具有必要的施工工程標準,健全的質量管理體制和工程質量檢測制度,以實際施工全過程的質量控制。本文著重談給排水工程監理。
關鍵詞:管道;給排水工程;監理
1前言
目前,我國市政管道品種多樣,改變了以往只用混凝土管和鋼筋混凝土管、灰口鑄鐵管和鋼管等少數幾種管道的局面,如城市給水管:管徑小于600mm的有灰口鑄鐵管、球墨鑄鐵管、自應力鋼筋混凝土管、鋼管、PVC-U管、PE管等;管徑在600~1200ram的有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管、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球墨鑄鐵管、鋼管、FRP管等;管徑在1200mm以上的有預應力混凝土管、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FRP管和鋼管等。近十幾年來,隨著塑料管的原料合成生產、管材管件制造技術、設計理論和施工技術等方面的發展和完善,使塑料管在市政管道工程中占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塑料管一般分為硬質聚氯乙烯管(PVC-U)、聚乙烯管(PE)、玻璃鋼夾砂管(FRP)等。
2給排水工程質量監理要點
⑴給水、排水工程施工現場施工單位應具有必要的施工工程標準,健全的質量管理體制和工程質量檢測制度,以實際施工全過程的質量控制。⑵給水、排水工程的施工應按照批準的工程設計文件和施工技術標準進行施工,設計變更應有設計單位出具的設計變更通知單和監理工程師的簽認。⑶給水、排水工程的施工應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經監理工程師審核批準后,方可實施。給水、排水工程的分項工程,應按系統、區域、施工段或樓層等劃分;分項工程應劃分為若干個檢驗批進行驗收。⑷給水、排水工程的施工單位應當具有相應的資質。
3給排水工程作業指導書管理
3.1審批制度
工程施工前,施工單位應將編制好的施工組織專業設計或施工方案經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批后,填寫施工組織專業設計報審表提交工程部、質監站和監理部會審。
3.2技術交底與圖紙會審制度
⑴圖紙會審。監理工程師以施工圖分冊為單位,由設計、土建施工和安裝監理工程師對與該分冊有關的圖紙進行內部閱審,閱審結果填寫“閱審記錄單”由監理部簽發(重要分冊的圖紙“閱審記錄單”需經項目副總監或總監簽發),送交工程部及有關參加審查圖紙的單位。施工單位在收到施工圖紙后,現場公司技術負責人組織該項目相關專業工程技術人員閱審圖紙,提出問題清單。
⑵設計交底。技術交底與圖紙會審時,設計單位必須派該項目主要設計人或了解設計情況的工地代表出席,開工前在施工現場進行。
⑶設計交底與圖紙會審的程序。設計交底與圖紙會審會由設計監理主持。工程部、計劃部、物資部、質監站、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特別是施工單位的工地、班組直接參加施工的技術人員必須親自參加,以便全面了解設計意圖并審查其可操作性。
4給排水工程施工監理措施
4.1施工準備階段質量控制
⑴道路拆除與恢復,市政給排水管道施工必然涉及到一定路面的拆除與恢復工作,為了能夠保證施工安全及路基質量,在道路開挖前應根據施工圖紙計算開口寬度,用白漆標出開挖線之后用切割機將路面切斷,用挖掘機對破碎的混凝土路面及碎石等墊層進行開挖并合理堆放以備后用,管路施工完成后的溝槽回填工作直接影響路面的質量及使用功能,尤其是在高原地區更應注重溝槽回填質量,一般對回填土或砂采用夯實或灌水密實,之后采用壓路機分層碾壓,回填應分層回填及夯實,并應控制每層回填厚度不超過25cm,夯實后采用核子密度儀測量密實度,待其壓實率達到95%以上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⑵公共設施保護。管道溝槽施工應根據土質情況采用支撐以免造成滑坡、塌方,若施工遇到建構筑物基礎或電桿、燈桿等應制定防止下沉或變形措施后方可施工,一般應采用鋼板樁加固方法;施工地區地下水量豐富則在管道施工過程中往往需要排水,應制定合理措施以保證地面不發生過大沉降而影響周圍建構筑物使用安全;在埋有高壓線地區內開挖時要求挖掘機不能在其正上方開挖,必要時采用人工開挖;開挖過程中遇到地下管線和各種構筑物應盡量遷移,若不能遷移應人工開挖使其外露之后采取吊托等加固措施。
4.2管道施工
⑴溝槽開挖與支護。開挖過程中應根據土壤類別及性質確定槽幫坡度,對于較深溝槽宜分層開挖,挖槽土方應合理安排堆放位置以防止塌方;根據槽底寬、槽深邊坡坡度及層間留臺寬度來確定開槽斷面,根據管道結構寬度加兩側工作寬度確定槽底寬度;雨季施工應在溝槽四周疊筑土埂,必要時在埂外開挖排水溝以防止雨水流槽內,必要時加設集水井用泵抽水來防止槽底泡水;開挖過程中隨時對槽底進行高程檢驗,采用機械開挖時在槽底高程以上20cm應改換人工進行清挖以防止超挖,若遇超挖應采用碎石回填到設計高程或填土夯實,并保證其密實度不低于天然地基密實度。⑵管基施工。管道墊層應按照設計寬度、厚度進行攤鋪,鋪設完成后盡快澆筑混凝土以免對墊層造成破壞,基礎混凝土澆筑一般采用鋼模板立模,并應復核槽底標高和模板頂彈線高程,以確保平基厚度及高程,并防止支桿的支撐點不直接支在松散土層,采取加墊板或樁木的措施以保證其強度、剛度及穩定性;澆筑后應先用插入式振動器振實后用平板振動器振平及抹平。
4.3管道安裝
給水管一般采用從上向下安裝,排水管采用自下游向上游安裝,若管線質量較大應采用吊車吊裝,吊車開行至溝緣2m處即應停止以避免溝壁坍塌,下管時應專人指揮,綁管子應找好重心,平吊輕放以免擾動基底管道相互碰撞,若施工:現場狹窄不宜采用機械施工則應采用人工壓繩下管,管路進入溝槽時應防止其與槽壁支撐及槽底或槽內管道碰撞,并應嚴格控制水平與方向。管道安裝必須嚴格按照施工工藝進行施工,近年來管材尤其是給水管材多種多樣,施工工藝也不盡相同,管道安裝前必須墊穩,不能有倒坡現象,管道內不能存有泥土、砂漿等雜物,管道接口縫隙寬度應均勻。若需水泥砂漿抹帶施工則應嚴格控制砂漿配合比,并保證砂漿攪拌均勻以確保其強度及和易性,抹帶施工前應將管外壁鑿毛并洗刷干凈,之后根據管徑進行抹帶施工.,抹完后進行覆蓋灑水養護以防止空鼓、開裂;對于直徑不大于600mm的管路,在抹帶施工的同時應配合用麻袋球等在管道內來回拖動以便將流入管路的砂漿托平,對于管徑大于600mm的管路應勾抹內管縫;若需鋪設鋼絲網加強則應保證鋼絲網與管縫對中并保證其搭接長度和插入管座深度不小于10cm。
4.4檢查井、截門井施工
市政給排水檢查井施工容易出現基礎尺寸及高程偏差較大,井壁砌磚通縫、砂漿不密實、不飽滿,抹灰面起鼓發裂等質量問題,因此在檢查井及截門井施丁中應盡量避免帶水澆筑墊層和基礎,并要保證基礎的幾何尺寸和高程符合設計要求,并待墊層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方可砌磚施工;井壁磚砌筑應保證豎直度,不得有通縫,灰漿飽滿,磚縫平整,抹面要壓光,不能有空鼓、裂縫現象;污水檢查井雨水流槽高度應與主管內頂相平,下半部分是與主管半徑相同的半圓弧,上半部分與兩側井墻平行,其寬度與主管管徑相同,雨水流槽高度應與主管半徑相平,流槽形狀應為與主管半徑相同的半圓弧;井內踏步若為灰口鑄鐵材質必須保證其安裝牢固,污水井內踏步必須刷防銹漆,井蓋安裝時必須保證井圈座漿飽滿,井蓋與井圈配套,必要時采用重型井蓋。
4.5土方回填
應嚴格控制回填土土質,內部不能含有碎磚、石塊、混凝土塊及硬土塊,回填土含水量應接近最佳含水量,進行回填前應對土壤進行標準擊實試驗,檢測其最佳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回填時應保證槽內無積水,并不能回填淤泥、腐殖土凍土及有機物;嚴格控制每層回填厚度不大干30cm。在夯實后對每層進行檢測,合格后方可繼續回填,并同時對管道兩側進行回填保證兩側高差不大于30cm;最終保證管溝胸腔部位密實度不小于90%,管頂上50cm范圍內部位密實度應處于85%~90%之間,再向上部回填士密實度應同路基密實度相同。
5給排水工程試驗與驗收
鋼金屬管道在分段進行強度、嚴密性試驗合格后,管段與管段相互聯結的焊口和管段與管網聯結的焊口,在無法做強度、嚴密性試驗時,必須進行焊縫無損探傷檢驗,以確保聯結焊口的質量。⑵鑄鐵管道與非金屬管道試驗時,各施工單位在各自施工區分界線附近井下臨時封閉管口,首先從排水管網中管底標高最高處井口注入水。打開相鄰施工單位分界處井下被封閉的管口,使上游管段中的水向下游管段排放。直到排水管網全部試驗合格為止。⑶供水系統和循環水系統管網水沖洗,應與供水系統、循環水系統各種水泵試運轉相結合,使兩項工作同時進行。⑷循環水管道的大口徑管段,在進行人工處理時,必須要有相應的安全保護措施,并且不允許單人進入管道。
6結束語
所以,給排水工程的大部分管網是埋在地下的,一旦出現問題將會影響正常生活,生產,甚至造成火災、爆炸事故,而且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需要較長時間。因此,給排水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工程監理十分重要。
文章標題:淺談市政管道工程的監理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zf/xingzhenggl/1345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政治法律論文范文
軍事論文 城市管理論文 思想政治論文 國際政治論文 行政管理論文 勞動與社會保障論文 國際法論文 公司法論文 婚姻家庭法論文 環境法論文 知識產權論文 民事訴訟論文 民商法論文 犯罪學論文 法律史論文 行政法論文 憲法論文 法理論文 刑法論文 刑事訴訟法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