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醫學校驗論文 發布日期:2010-10-09 17:06 熱度:
隨著超聲技術的迅猛發展,特別是近年來陰道超聲的廣泛應用。超聲成為唯一直接觀察卵泡生長、發育、釋放的方法。在眾多的卵泡監測手段中脫穎而出。本文收集近年來我院使用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監測58例不孕癥患者卵泡發育情況,進一步探討其臨床價值及應用。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門診對58例不孕婦女進行經陰道超聲檢查,共監測81個周期,本組年齡為25—33歲,平均為28.6歲,不孕年限為2—6年。在81個周期中71個為自然周期,10個為促排卵周期(使用克羅米芬治療)。該組病歷均排除男性不孕因素,經婦科檢查,B超或碘油輸卵管造影等排除其他引起不孕的器質性病變。
1.2方法使用儀器為ATL—3500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陰道探頭頻率為5—9MHz,患者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陰道探頭涂耦合劑,爾后套安全套,輕置于子宮頸或陰道穹隆,常規多切面掃查。以卵泡最大切面兩條垂直經線的平均值為卵泡直徑,根據月經周期長短,一般從月經第10—12天隔日檢查,第13—17日每日檢查,直至卵泡發育成熟,排卵為止。如未排卵,則一直跟蹤監測到下次月經前。成熟卵泡的特點:①卵泡最大直徑>1.7cm;②卵泡外形飽滿、張力高、壁薄;③成熟卵泡位置逐漸移向卵巢表面;④卵泡壁動脈血流出現,血流頻普呈高阻、低速,卵泡期RI約0.54后略下降0.44。已排卵巢的特征:①在前次檢查的基礎上卵泡消失或縮小,內壁塌陷;②在縮小的卵泡腔內有強回聲—血體形成;③道格拉斯窩有少量積液。
2、 結果
本組自然周期中,呈三種類型表現:Ⅰ型正常排卵型(含排卵延緩)36例。Ⅱ型小卵泡型4例,子宮內膜增殖早期卵泡發育無差異,到中晚期,卵泡最大直徑1.6cm,繼續觀察無生長趨勢,后在月經第12—14天逐漸縮小。Ⅲ型卵泡持續生長型(黃體化卵泡不破裂型)8例,卵成熟后不破裂,繼續生長,直至下次月經來潮后,卵泡才逐漸減小直至消失。最大一例曾為5.8cm。
3、 討論
在女性不孕癥中,排卵障礙是導致不孕的原因之一,占不孕癥的15%—25%,近年來,使用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監測卵泡發育,它具有操作簡便,安全無創,圖象清晰,重復性好,準確性高,可動態監測卵泡生長、發育、成熟、排卵等特點。對預測卵泡成熟程度及排卵日期有重要參考價值。目前已公認超聲為監測卵泡發育的最有效方法。比如:卵泡持續生長型患者,由于月經周期規律,基礎體溫雙相,宮頸黏液黃體期見橢圓體等與正常排卵者相同,故常誤認為有排卵,而超聲明確顯示卵泡顯示發育成熟,但無排卵,一直持續到下一次月經來潮才縮小消失。另外,在超聲可以預示排卵征象:卵泡飽滿,卵丘更加明顯,卵泡壁周邊出現低回聲暈,卵泡內壁不平滑,卵泡凸于卵巢表面,據報道有的甚至觀察到排卵過程。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借助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TVCD),可以測卵泡直徑及卵泡內部供血,了解卵泡發育成熟情況。并預測排卵,這對提高不孕病人的受孕率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關于卵泡發育方面,有報道用卵泡液體量或卵泡體積來評價卵泡質①,而B超所測卵泡直徑和卵泡液體獨有高度相關性②。超聲監測卵泡在月經周期中的發育、成熟、排卵等方面確實簡便、易行、準確、直觀,是一種評價不孕癥中卵泡發育的好方法。
參考文獻:
1、曲陸榮,排卵監測與促排卵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1995年,11:260-261
2、趙文新、張麗珠,促超排卵周期的卵泡發育中華婦產科雜志,1988年,23:326-329
搜論文知識網致力于為需要刊登論文的人士提供相關服務,提供迅速快捷的論文發表、寫作指導等服務。具體發表流程為:客戶咨詢→確定合作,客戶支付定金→文章發送并發表→客戶接收錄用通知,支付余款→雜志出版并寄送客戶→客戶確認收到。鳴網系學術網站,對所投稿件無稿酬支付,謝絕非學術類稿件的投遞!
文章標題:超聲監測卵泡發育的臨床價值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yixue/jiaoyan/448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