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音樂論文 發布日期:2020-06-16 09:35 熱度:
隨著時代發展和受西方文化的影響,流行音樂成為當前社會大眾和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音樂形式。較之古典音樂的高雅深刻,很多音樂工作者認為流行音樂是“靡靡之音”,粗鄙不堪。正是這種偏見導致我國對流行音樂重視不夠,相關著作和理論不系統不完善。筆者認為,音樂作為一種抒發情感的方式,應該有它的包容性,促進流行音樂與音樂課堂教學的融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音樂創造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流行音樂與音樂課堂教學融合應該堅持選精擇優、適當適量等原則。有序促進流行音樂與音樂課堂教學融合,要正視新時代音樂教學的創新手段,尋求流行音樂與音樂課堂教學融合的可行之路。流行音樂是由PopularMusic翻譯而來的,最初指的是為營利而創作的音樂,后泛指那些內容通俗易懂、形式活潑多樣、易于傳唱的樂曲和歌曲。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法蘭克福學派從對現代工業社會批判的角度認識流行音樂,認為流行音樂猶如生產線上的產品,喪失了它的個性化和純真的感情抒發,強調了它的商業屬性和資本屬性[1]。從音樂形式來看,流行音樂是爵士、藍調、新民謠、RAP、電子音樂等通俗易懂、時尚新穎的音樂的統稱。與之相對的是古典音樂,古典音樂的詞曲創作、演唱功底要求更高,一般具有永恒的藝術價值,結構嚴謹、思想深刻、創造技藝高超。也正是由于這些特點反而不易被社會理解。嚴格來說,流行音樂沒有明確界定,不僅包括那些歌星演唱的歌曲和當今網絡流行的歌曲,也包括新民謠、新民樂。比如,平果壯族嘹歌與流行元素融合的成功案例,讓原生態歌曲有了創新與發展,讓大家意識到流行音樂與民間音樂、民謠、戲曲融合的魅力,也讓音樂工作者意識到流行音樂與音樂課堂教學融合的重要性[2]。
一、流行音樂與音樂課堂教學融合的時代意義和教育價值
1.流行音樂與音樂課堂教學融合的時代意義
隨著互聯網的興起,教育界對流行音樂的觀念逐漸從抵制精神污染到流行音樂能否進課堂的討論,直到承認流行音樂成為中國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不能一味否定和阻礙,應該加以正確引導和積極應對,充分促進流行音樂與音樂課堂教學的融合[3]。流行音樂直抒情感的表達方式符合當前社會大眾和學生的心理,牢牢抓住了人們的聽覺神經,與時代快速發展和生活壓力產生了共鳴,而得到了廣泛傳播。高科技的普及應用將流行音樂推向了一個嶄新時代,多元化、包容性、通俗性等特征讓它受到社會熱捧。反觀古典音樂,因為它的嚴肅性和深刻性,受眾群體較小,流傳不夠廣泛,因而,借鑒和吸收流行音樂元素,對傳統音樂的傳承和發展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歷史是現代的傳統;現代是未來的傳統。流行音樂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當今音樂的新時代離不開流行音樂,不同唱法、不同風格、不同元素音樂的相互融合迸發了新的生機與活力。解決好流行音樂與傳統音樂的融合發展的重要途徑就是流行音樂融入音樂課堂教學,用科學嚴謹的教育方法來探索推動,不斷適應當代社會不同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2.流行音樂與音樂課堂教學融合的教育價值
首先,有利于增強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流行音樂與音樂課堂教學融合激發了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和動力。由易入難、由淺及深,培養了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讓大家充分認識到音樂世界的無限魅力。流行音樂融入音樂課堂教學活躍了課堂氣氛,改變了傳統的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擺脫單一的說教模式,成為開放性、共享性的課堂教學。教師的教學主體逐漸轉變,從領導人、教育人向引導人角色轉變,讓學生在更加廣泛的音樂世界中得到陶冶和熏陶。其次,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針對學生熱愛流行音樂的特點,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流行音樂中的積極因素,深刻理解流行音樂歌頌的對生活、家人和國家的情感。比如《感恩的心》《常回家看看》《龍的傳人》《我的中國心》等,這些旋律鏗鏘有力、情感豐富、有教育意義、耳熟能詳的歌曲,以及流行音樂與古典元素結合的歌曲,如《青花瓷》《東風破》《新貴妃醉酒》是傳統音樂課堂教學所不具備的,流行音樂與音樂課堂教學融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音樂綜合素質,能夠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和鑒別力[4]。再次,有利于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流行音樂有極大的包容性,具有與生俱來的流行感和親切感,有著廣泛的社會基礎和情感基礎。流行音樂與音樂課堂教學融合能夠讓學生接受豐富多樣的音樂世界,拓展學生的音樂視野。與古典音樂的長期傳頌相比,流行音樂傳頌的范圍特別廣,但是流行時間較短,一首流行音樂可能一夜之間爆紅,正是這一時效性讓它具有了得天獨厚的傳播基礎[5]。學生在音樂課堂中除接受傳統的音樂教學,也要積極學習借鑒流行音樂。流行音樂的多樣性、多變性倒逼課堂教學與時俱進。
二、流行音樂與音樂課堂教學融合的誤區
1.教育理念與時代發展不相適應
改革開放以來,受西方文化思想影響和經濟利益驅使,流行音樂盲目發展,很多作品缺少內涵,思想消極,在教育界留下了不良影響,導致人們談到流行音樂就認為是“靡靡之音”“亂七八槽”,對流行音樂與音樂課堂教學的融合持否定態度。但不可否認的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優秀的流行音樂也是百姓的精神寄托和真實寫照,逐漸成為中國音樂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的教育理念與流行音樂的快速發展不相適應。流行音樂與音樂課堂教學融合是時代所需,但教育界很多人士卻始終排斥這個觀念,不愿接受流行音樂。
2.師資力量與教學融合不相匹配
教師隊伍是促進流行音樂與音樂課堂教學融合的重要力量和具體實施者。目前從中小學到大學,音樂專業教師隊伍快速發展壯大,有的甚至聘請一些知名歌手、音樂制作人兼職做教師,整個音樂教育行業的師資結構逐漸改善。但不可否認,與日新月異的新時代發展所需相比,當前教師隊伍教育背景單一,缺乏流行音樂功底。校外聘請教師對流行音樂的演唱比較熟悉,但對如何融合缺乏一套有效的教學方法。師資力量與教學融合的需求不相匹配。
3.流行音樂的質量參差不齊
受市場經濟影響,流行音樂本身具有商品屬性,因此很多流行音樂只是為了迎合社會大眾而制作,門檻低、質量參差不齊。少部分流行音樂帶有的消極因素、低俗文化、不良思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符。這些三觀不正、思想消極的糟粕應該摒棄,音樂課堂教學應適當引進優秀的流行音樂。如果只是毫無選擇地教授流行音樂,就失去了促進流行音樂與課堂教學融合的原有之意。
4.理論研究不完善、不健全
流行音樂與音樂課堂教學的融合在我國尚處于摸索階段,雖然在許多音樂學院設立了流行音樂學,但因為理論研究不系統不完善,不成體系,導致流行音樂融入教學缺乏理論基礎。對流行音樂的理解不夠深入,理論研究不多,導致對流行音樂與音樂課堂教學融合只是形式上的融合,沒有達到真正意義上的融合。國外對流行音樂研究歷史較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但與中國國情不符,需要我國的音樂教育工作者從制度、政策、理論等層面進行研究探索,為流行音樂與音樂課堂教學融合奠定理論基礎。
三、流行音樂與音樂課堂教學融合的現實對策
音樂源于生活,流行音樂廣泛的流傳性更是群眾生活的真實寫照。適當合理地促進流行音樂與音樂課堂教學融合,讓優秀流行音樂走進課堂也是時代所需。流行音樂與音樂課堂教學融合作為一種全新的音樂教學模式,需要在教學理念、教案選編、師資力量、專題活動、學術研究等方面統籌考慮,尋求流行音樂與音樂課堂教學融合的可行之路。
1.積極轉變教學理念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念是思想在工作學習中的具體體現。流行音樂就是當前人們思想感情的載體。情感是豐富多樣的,音樂也需要古典音樂、流行音樂等多種形式來呈現。教育工作者應該認清形勢,積極應對,不能一味排斥。流行音樂與音樂課堂教學的融合對未來音樂事業的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面對流行音樂的廣泛傳播,要勇于解放思想,徹底改變傳統的音樂教學理念,密切關注時代發展和群眾需求,將流行音樂的教育納入國家教育規劃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層面來深刻理解。要扭轉教育工作者對流行音樂的錯誤看法和偏見歧視,正確認識流行音樂與音樂課堂教學融合的時代意義和教育價值,強力促進流行音樂與音樂課堂教學的融合。
2.適量精選流行音樂
當今的流行音樂良莠不齊,低俗、消極因素充斥其中,教師要嚴格篩選流行音樂中的優秀作品融入音樂課堂教學。首先,引入的流行音樂要保證思想積極、健康向上,不能渲染消極頹廢的世界觀,作品本身詞句精美、思想深刻、旋律優美。其次,注重流行音樂的多樣性,比如搖滾、RAP、爵士樂、網絡音樂等,從不同風格、不同形式的流行音樂中選取有代表性的優秀作品融入音樂課堂教學。再次,注重流行音樂的時代性,緊扣時代脈搏,貼近學生的音樂訴求,透過作品把握當下流行音樂的時代潮流、演唱特色等等,找準流行音樂與音樂課堂教學融合的契合點[6]。最后,堅持適當適量原則,不能喧賓奪主,絕不能將流行音樂作為教學的重點。因此,流行音樂融入音樂課堂教學要堅持擇優、適當、適量的原則[7]。
3.精心打造師資隊伍
要從年齡、經驗以及學習經歷等方面優化隊伍結構,堅持“請進來”戰略,在引進流行音樂人才的同時注重加強教師的綜合素質,加強教師培訓,同時邀請資深的音樂制作人、詞曲作者、知名歌手兼職校外教師。要鼓勵教師“走出去”學習考察,學習借鑒流行音樂與音樂課堂教學融合的好經驗好做法,形成一套系統的、完整的教學模式。注重培育教師正確對待流行音樂的態度,與時俱進,換位思考,從學生角度和社會視角來看待流行音樂的時代感、流傳性,科學合理地利用流行音樂的優點完成音樂課堂教學任務。王霞指出,流行音樂在我國已經有幾十年的發展歷史,需要音樂教師與時俱進、開拓思路,為流行音樂與音樂課堂教學融合而努力[8]。
4.定期開展專題活動
積極開展流行音樂演唱會、歌曲接龍、演唱比賽等競賽活動,將流行音樂的元素科學融入音樂課堂教學,實現互為補充、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系統布置流行音樂專題學習,分類別、分形式、分偶像,多角度學習流行音樂,堅持每節課有1~2名學生講述他與流行音樂的淵源、喜歡理由及感受。不定期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公益演出、網絡音樂創作等音樂活動,實現課堂教學與藝術實踐的有機結合,推進流行音樂與音樂課堂教學的融合。
5.切實加強學術研究
政府部門要積極推動成立流行音樂協會,加強對流行音樂的正確引導,遏制流行音樂的惡性蔓延。通過舉辦流行音樂學術研討會、成立課題調研組等多種形式,推動對流行音樂的學術研究及融合的探索研究。整合政府、學校及網絡媒體等多維資源,探索學校、企業聯合教學的模式,加強流行音樂研究,推動流行音樂與音樂課堂教學融合。
參考文獻
[1]王淵.再談我國流行音樂研究與教學體系的建構[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9(01).
[2]劉建剛,郭雅坤.壯族原生態民歌轉型及其與流行音樂的融合模式研究[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03).
[3]代百生.流行音樂文化對當代學校音樂教育的挑戰[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2016(03).
[4]劉琳.影視流行音樂走進音樂課堂教學的探討[J].教學與管理,2011(03).
[5]郜鋒,白潔.淺析流行歌曲的音樂教育價值及其課堂引入原則[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33(36).
《流行音樂與課堂教學的融合誤區及對策》來源:《教學與管理》,作者:程榮
文章標題:流行音樂與課堂教學的融合誤區及對策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wenyi/yinyue/4298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