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農業工程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2-07-09 09:06 熱度:
摘要:農村公路是農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同時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涵,尤其是石山地區的農村公路更是需要重點建設的。它連接著廣大的縣、鄉、村,對農村的農業經濟發展以及人民的出行都起到樞紐的作用。桂林陽朔以秀美石山聞名于世,有較多的村莊地處石山地區,要在當地進行公路建設比較困難。公路的設計一定要合理,要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設計出安全暢通快捷的公路。文章結合筆者在農村基礎設施管理工作中的經驗,探討了在石山地區如何建設出較為合理安全的農村公路,怎樣科學合理的選擇公路線形。
關鍵詞:石山地區;公路線形;設計原則
1.公路線形設計的原則
在進行農村公路線形設計時,不僅要考慮到汽車行駛與線路幾何元素之間的關系,更要充分考慮到車速、預計交通量以及地理地形和其它的自然因素的影響,盡量減少對自然環境造成的影響,并盡可能減少對耕地良田的占用,最大限度的保護人民的利益不受損失,設計出一個在自然條件下行駛安全、經濟舒適且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農村公路線形。
公路建設的原則是經濟、適用、安全和美觀。在地勢平坦的地區,公路線路直捷方便較舒適,直線所占的比例相對較大。但是在地勢有很大起伏錯落的石山地區,公路線形一般都是彎曲的。當地的地理和地形條件決定著公路線形如何選取。山區公路建設項目要將公路行駛安全和周圍的環境協調統一起來。設計中要堅持最大限度的保護當地的自然環境不被破壞,本著環保、安全的原則選線。
公路選線時一般要遵循以下幾點:在項目建設之初,設計出多種方案,逐一進行選擇;線路選擇時要綜合考慮到工程造價與營運管理方面的費用;處理好公路線形與周圍的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考慮到當地工程地質和水文條件的影響,同時注意環境保護。
2.農村公路線形設計的步驟
一般的公路路線根據行經地區的地形地貌可以分為沿河(溪)線、山脊線和越嶺線。在選線時首先應該考慮公路的類型特征,在作出具體的選線方案。在石山地區的一條公路的總長度當中,根據地形地貌的不同分段選出不同的線路設計形式,彼此相互連接。越嶺線多半都是縱坡控制,主要是埡口選擇;沿河線和山脊線大多以走向和線位來確定,沿河線通常的考察線路是沿著哪一岸進行,跨河地點以線位高低來進行選擇的。山脊線主要就是根據上山脊的路線長度以及埡口、分水嶺來進行選線的;要特別注意避免介于沿河線和山脊線之間的山腰線同一山坡上有回頭曲線的重疊。
2.1全面布局
全面布局主要是解決基本的線路走向問題,即確定公路線路的起點、終點以及中間控制點。首先通過勘察山石地形地質情況,選擇出較為適宜的地段,撇開不良地帶,逐步縮小范圍。在線路的總體方向確定出來之后,從整體著手,由面到帶的進行公路線路的整體布局,選擇出可行的路線方案。然后通過反復的勘察,收集資料,確定“通過點”之后,確定出大致的路線方案,做好整體布局。
2.2逐步安排
逐步安排路線是在全面布局的基礎之上,通過進一步的加強通過點,根據地形、地質、水文、氣候環境等因素確定出具體的細部控制點,比如說,線路是走埡口的哪一側,是繞道下山還是用回頭彎展線下山,過河是一次通過還是多次通過等,連接這些控制點就構成了路線布局。
2.3定線
具體定線是在之前的工作基礎上進行的,根據相關的技術標準,結合當地的有力條件在定線帶內進行平、縱、平縱綜合的設計,沿著已經安排好的線路輪廓,反復插點、穿線,反復進行勘測比較,全面考慮線形銜接與平、縱、橫之間的協調,恰當的運用相關的技術標準,最后確定出公路線形的中線和交點,使得整個線形能夠連貫協調美觀。
3.公路線形設計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農村公路建設主要有新建和改建兩種途徑。目前大多數的農村公路建設都是通過利用鄉村道以及目前的已建公路升級改造。因此在設計中要注意公路與地形地物的有機結合,不可刻意調高標準,要盡量靈活掌握平縱線形。因此在設計中要注意以下問題:
3.1技術問題:
在農村公路選線時要注意一下幾個原則:1路線盡可能與當地路線與周圍環境相適應;2路線要滿足順捷、方案布局符合路網規劃的總體要求;3避免在建設過程中產生較大的拆遷,少占農田、并結合地方發展,與相關的城鎮發展相協調。由于農村公路建設中以老路改建為主,因此要注意對老路的利用。在對老路的利用問題上,要因路制宜、因地制宜、充分挖潛而合理的利用。通過逐步改善、正常的維護而達到使用要求,盡量在老的線路基礎上合理加寬路基、改善路面,調整線形。若有必須廢棄的老線路段重建新線的要盡可能采用較高的標準來改建,方能使新舊路段都在同一質量標準上使用。
3.2環境問題
由于我國現處于并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因此可持續的發展一直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在發展過程中要時刻注意環境保護的問題。在建設公路的勘察階段中要注意影響環境資料的調查,做好在新建公路中的環境保護工作。要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在公路建設的工作中做好環境保護的工作,避免在建設公路的過程中對周圍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造成較大的破壞,要力爭使公路建設對周圍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影響降低到最低的程度,最大限度地保護自然環境和生態平衡。環境保護設計要依據當地相關綠化建設、環境保護等相關方面法律、法規,在公路主體工程以及個體設計中充分考慮環境保護問題以及相應的技術措施,進行綜合環境保護對策設計。
4.農村公路線形設計方法
4.1路基設計
由于目前農村公路建設大多數是在原有的公路上改造的,只有很少一部分為新建路基。因此路基的設計方案應充分勘察相關的基礎設施后再做統一的設計。對路基不同情況的要做好相關的技術處置工作。對軟基的不同特點,可分別采用拋石、預壓、盲溝、塑料排水板、石灰土加土工格柵等方法加以處理。
4.2橋涵設計
目前本地區存在的情況是老路上的橋梁大多數原始設計標準偏低,橋面寬度較窄、橋梁有損壞以及承載能力較差等情況。因此一般采用一步到位的重建工作,要滿足承載力、寬度及高度等各項重要指標。若利用現有的橋洞時則要注意合理選擇橋面鋪裝結構,不增加原有橋梁的重量;科學地檢測老橋涵的承載能力,判斷安全性;老橋擴寬時注意新老結構的連接,使其形成組合。老橋不能利用時可考慮是否可以利用老橋來作為修建新橋時的便橋,減少投資。老路上原有的涵洞要在保證規范的要求同時盡量加以利用,以減少投資和排灌通暢需要。
4.3路面結構方案
如果是新建的路面,要采用瀝青砼路面或者水泥砼路面。其中瀝青砼路面行車舒適、維護性好,只要正常維護就可,但是造價較高;而水泥砼路面雖然造價較低,但是容易發生嚴重的跳車現象,維修較麻煩。因此高等級的公路一般要采用瀝青砼路面。
如果是在原有的老路基礎上改建,在老路補強路段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考慮一層或者兩層來補強。目前本地區若采用一層補強一般采用二灰碎石補強,而兩層補強則采用二灰碎石加石灰土來補強。如果確定好了補強的厚度后,則要盡可能依據合理設計的原則來考慮對原有的結構進行合理的利用。確定一個經濟、適用、可行的路面結構。
4.4安全保障工作
在設計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做好安全保障工作。目前本地區安全保障重點要注意以下幾處:1、高路堤,指路堤填土、擋墻或路側陡崖高度大于4m的路段要安裝防護欄等防護設施。2、急彎、陡坡以及連續下坡、視距不良的路段要配上相關標志和安全措施。3、橋梁處的護欄要采用鋼筋混凝土防撞欄。橋下若有公路應設置防落網。4、平面交叉路段要著重解決干支路分配權的問題,合理設置警告和禁令等標志。5、沿河線路距土路肩邊緣要按照防撞欄等要求設置安全措施。6、路面濕滑及不暢路段要嚴格制度防滑標準。抗滑指標必須嚴格按照規范來執行。
結語:文章根據石山地區的地形地貌條件,討論了公路線形設計的原則以及設計步驟,在線形設計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以及相應的設計方法,科學合理的選擇出農村公路線形。
參考文獻:
[1]柏松平,公路升級改造中的若干關鍵問題[J]中外公路,2006年2期
[2]歐戴軍,公路工程質量管理淺析[J]中國科技信息,2005年
[3]宋善雄,農村公路線形設計中的一些問題[J]甘肅科技縱橫,2009年3期
文章標題:科學選擇石山地區農村公路線形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nongye/gongcheng/12556.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