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交通運輸論文 發布日期:2012-11-10 10:06 熱度:
摘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國家十分重視公路建設,加大投入,加強管理,取得了較大成績,公路里程不斷增加,通達深度也不斷提高。但是,公路網結構仍不夠完善,技術等級偏低,整體發展水平還不高,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發展需要,本文根據實踐工作經驗闡述了公路路基、 路面及其相關構造物的施工和養護技術問題。
關鍵詞: 公路,施工技術,養護技術
1 公路施工
1.1 施工準備工作
在公路的施工與養護中,其準備工作是貫穿于施工或養護全過程的工作內容,而且也是一項先行的工作,準備工作的主要內容是組織落實, 技術準備和物質準備, 施工準備工作可以根據不同時期的工作內容和性質, 大致分成三個階段。工程開工前準備工作; 工程施工期間準備工作; 竣工驗收前準備工作, 掌握并落實好各階段的準備工作是保證施工順利進行的前提。
1.2 施工放樣
施工放樣的主要工作內容有恢復定線、 路基施工放樣和小橋涵施工放樣等。就恢復定線而言, 其主要任務是對中心線控制樁進行復測與加密,對路線高程進行復測與增設水準點, 橫斷面進行檢驗與補測,同時對設計問題提出改進方案,在恢復定線之前, 首先要詳細審核設計圖紙, 并將圖紙中存在的問題或搞不清楚的問題認真的記錄下來,以便在實地查驗或組織會審時證實問題的真實性。
路基放樣。公路路基分為路堤、 路塹、 半填半挖和不填不挖等幾種類型, 其放樣的內容包括: 在地面中淺樁處標定填挖高度; 按設計圖紙定出橫斷面的各主要點, 如路真正的邊緣和坡腳, 路塹的坡頂半填半挖斷面的坡腳和坡頂; 邊坡放樣, 按照設計的邊坡坡度、 高度確定邊坡位置; 移樁移點,即施工過程中難以保存的樁志移設于施工范圍以外。
1 .3 路基施工
路基施工的主要內容。路基施工的主要內容為:路基的填挖施工, 路基綜合排水、 防護、 加固及路基整修;冬季及雨季的施工; 取土堆與棄土堆選擇, 護坡道及碎落臺以及由于修筑路基而引起的改溝或改河工程,土石方的施工組織, 質量檢查, 工程驗收等。
路基施工的基本要求。為保證公路的使用效率,需對路基施工做以下要求: 保證足夠的整體穩定性; 滿足設計強度;保持足夠的水溫、 穩定性;必須精心施工,即在施工中另采用透水性比較好的填筑材料, 合理利用當地材料和工業廢料,同時要注意路基的整體壓實及路基排水構造物的施工質量;除在條件極其困難的三、 四級公路可采用人工施工, 但路基壓實必須采用機械壓實外,其它等級公路施工應在符合工藝要求和質量標準的前提下, 積極采用甲級鑒定過的新材料、新技術、 新機具和新的檢驗方法; 合理用地, 保護生態環境;嚴格執行技術規范, 確保工程質量。
1.4 路面施工
路面施工主要有: 瀝青表面處治,瀝青貫入式路面, 瀝青混凝土路面,瀝青碎石路面等,下面只對瀝青表面處治加以闡述:瀝青表面處治是用瀝青裹覆礦料, 鋪筑厚度小于 3 c m的一種薄層路面面層, 其主要作用是保護下層路面結構層,使它不直接受行車和自然固定的破壞作用, 以延長路面的使用壽命并改善行車條件。瀝青表面處治適用于半等交通量( 300~ 2 000輛 、晝夜 )的碎 (礫 )石瀝青路面, 舊瀝青路面表面空隙較多,加鋪表處層起防水作用, 舊瀝青路面表面因不斷磨耗而過于光滑時,加鋪帶有棱角的硬質礦料做成的表處層,以恢復和提高路表的抗滑能力,交通量有適當增長, 而舊路面結構強度不相適應時, 應先進行補強, 然后加鋪表面處治,改善路面使用狀況。
瀝青表面處治所用的瀝青材料應有: 滲透性好,凝結時間短,能有較大的粘結力, 便于澆灑和施工, 耐久性好, 不易老化。
瀝青路面所用礦料應有:足夠的強度和耐磨性能, 須與瀝青材料有良好的粘結力, 應干燥、 無風化、 清潔、 無雜質。
瀝青路面鋪筑方法分為:層鋪法。它適用于備有瀝青灑布機具,施工路段較長,交通量較大,且氣溫適宜, 施工程序為:安裝路緣石 (磚 )、 掃基層和放樣、 灑透層瀝青、 澆灑第一次主層瀝青、 撒鋪第一次礦料、 碾壓、 灑第二次瀝青、 撒鋪第二次礦料、 碾壓、 灑第三次瀝青、 撒鋪第三次礦料、 碾壓、 交通控制、 初期養護; 拌和法。適用于運輸車輛較多且料場位置適中時,采用集中拌和法,施工程序為: 熬油、 定量配料、 機械(或人工 )集中在場地拌和、 運料、 安裝路緣石 (磚 )、 清掃放樣卸料、 攤鋪整形、 碾壓、 初期養護。
2 公路養護
做好公路路面的日常養護工作是每個養路工人的職責,怎樣才能做好公路路面的日常養護工作:
(1)首先,必須了解公路路面病害及病害產生的原因。公路路面在車輛行駛的作用下和自然因素影響下, 會發生很多公路病害,最常見的有: 坑槽、 松散、 沉陷、 啃邊、 翻漿等幾種。
路面坑槽和車轍是各個季節中路面時常出現的現象,原因是除平時養護不夠, 或路面鋪筑時操作質量不好,經過行車碾壓發生變形。這兩種情況出現時, 應及時按工序處理。
路面松散是在天氣干旱時發生, 主要是由于鋪筑路面時粘土料含量少,塑性指數低, 材料拌和與分布不均勻, 碾壓不實,或平時養護工作做的不夠造成的。此外,由于冰凍翻漿,經行車碾壓,路面隆起開裂也將形成松散。
沉陷是路基本身強度不足引起的, 當大型車輛行駛到路面上, 如其強度不足就會出現坑槽,車轍既深且多,或破壞面積很大且深達基層; 或路面沉陷過劇,路基翻漿嚴重等情況,須進行局部或整段大修。
( 2)其次, 根治病害的辦法必須做到經常保持路面平整、 堅實、 整潔, 對路面的本身變形,要事前做好預防、 及時修理, 使路面沒有破損、 裂紋, 提高路面質量, 延長使用年限, 通常做法: 經常保持路面清潔及時消除路面上的碎石、 磚塊、 垃圾、 糞便等雜物;路面出現坑槽、 裂紋、 啃邊應及時進行養護、修補, 路面損壞嚴重時應進行被強、 罩面或翻修;邊坡遇雨水沖刷坍塌時要進行及時培土和維修;路肩經車輛碾壓和牲畜踩踏出現下沉時要及時進行填土, 保持油路不啃邊; 有邊溝的路段要保持邊溝清潔以便暢通。
對路面翻漿的處置。當路面出現翻漿時,采取的根治措施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換土法”, 一種是“打砂樁”, 常用的方法是“ 換土法”。
換土法: 公路路基由于常年受雨水、 雪水的侵蝕,每年春季出現路基翻漿, 造成路面破損,隨時間推移,翻漿越來越嚴重, 導致阻車、 滯留車輛, 為了解決這種現狀, 盡快恢復路況,可采取“ 換土法”來處治該路段翻漿的路基, 具體施工方法是: 為了不影響通車,先開挖半邊路基, 一直挖到路基土底層約 1 . 8 m深, 將翻漿土全部挖除,最底層 80 c m 厚采用 5 c m以下粒徑的天然砂礫分層填筑夯實, 中間 50 c m用粒徑次之的天然砂礫分層填筑夯實,最上一層 50 c m厚用天然砂礫級配分層填筑夯實,然后在上面做瀝青路面。
對路面坑槽、 松散、 破裂、 啃邊等病害的處理。可根據病害情況,按“ 圓洞方補”原則, 平行或垂直于路中線的方法處治病害面積,挖去路面的損壞部分,將路基下部墊入級配料、灑水、 夯實后, 灑上底油, 將槽壁處刷入瀝青, 將瀝青拌合料填好后進行人工修補整平、 壓路機碾壓密實,一般分為兩層,下部為 0 . 5~ 2 . 5 c m瀝青拌和料的粗料, 厚度 2 . 5~ 4 . 5 c m,上部為 0 . 5 c m的瀝青拌和料,厚度 0 . 5~ 0 . 8 cm,通過人工修補整平、 壓路機碾壓、 修邊碾壓成形即可通車。
對公路橋涵要進行經常性、 定期、 不定期的調查和養護,保證橋涵暢通、 無雜草,發現橋涵損壞時要及時上報主管單位進行維修,阻斷通車時要設好安全標記, 以防發生交通事故,每年對公里碑、 路緣石、 橋欄桿要進行兩次粉刷,并且對損壞和缺少的標志牌要根據時限要求進行補齊和更換, 保證有明顯醒目的公路標志。
3 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使我國的公路事業更加發達和完善,各級公路養護部門都應該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有關政策和方針, 以深化改革為動力, 以技術進步為手段, 以提高職工隊伍素質為基礎, 以強化管理為依托, 以依法治路為保障, 建立現代化的公路養護管理體系, 力爭保持公路的暢通和安全, 努力構暢、潔、綠、美的公路交通環境。 要重視并協調公路施工與養護的關系,公路的各級施工人員要將施工與養護工作落到實處,要嚴格按照施工管理的有關辦法進行施工與養護。從而更好地為經濟建設服務, 為人民大眾服務。
文章標題:淺談公路施工與養護技術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ligong/jiaotongyunshu/1389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