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高分子學報》
關注()【雜志簡介】
《高分子學報》是 1957 年創辦的中文學術期刊,曾用名《高分子通訊》,月刊,中國化學會、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主辦,中國科學院主管。主要刊登高分子化學、高分子合成、高分子物理、高分子物理化學、高分子應用和高分子材料科學等領域中,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論文、研究簡報、快報和重要專論文章。
讀者對象主要為國內高分子學科的研究人員、工程技術人員、高等院校的教師和學生。主編:王佛松;副主編:曹鏞、方世璧、丘坤元、習復、徐懋、張希、周嘯、周其鳳。
本刊被《SCIE》(美)、《CA 》(美)、《Journal Abstracts in Russian》(俄羅斯)、《Polymer Contents》(美)、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中國知網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萬方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文摘等重要檢索系統所收錄。本刊曾多次榮獲國家、中國科學院和中國科協頒發的優秀期刊獎;2001年獲得“國家期刊方陣雙百期刊” ,并于2003年在國家期刊獎評選活動中榮獲“國家期刊獎提名獎”; 2005年榮獲第三屆國家期刊獎。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國家優秀期刊二等獎
中科院優秀期刊二等獎
中國科協優秀期刊
國外數據庫收錄:俄羅斯文摘雜志、美國化學文摘
【欄目設置】
主要刊登高分子化學、高分子合成、高分子物理、高分子物理化學、高分子應用和高分子材料科學等領域中,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論文、研究簡報、快報和重要專論文章。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淀粉基聚合物膠束用作藥物載體 楊金龍,高春梅,呂少瑜,陳名家,柳明珠,Jin-long Yang,Chun-mei Gao,Shao-yu Lv,Ming-jia Chen,Ming-zhu Liu
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共聚體水分散體的制備及性能研究 孫儀琳,陳柏祥,馬立翔,馮皓,李堅,任強,汪稱意,Yi-lin Sun,Bai-xiang Chen,Li-xiang Ma,Hao Feng,Jian Li,Qiang Ren,Cheng-yi Wang
SPI/S-BEA復合質子交換膜的制備及電池性能 陳康成,韓丁波,趙之平,劉文芳,Kang-cheng Chen,Ding-bo Han,Zhi-ping Zhao,Wen-fang Liu
計算機輔助設計三聚氰胺分子印跡聚合物 王巖,劉俊渤,唐珊珊,靳瑞發,常海波,Yan Wang,Jun-bo Liu,Shan-shan Tang,Rui-fa Jin,Hai-bo Chang
(肝素/殼寡糖/Pluronic(R))靜電組裝多層膜的構建 胡曉芬,盛振華,楊潔紅,萬海同,Xiao-fen Hu,Zhen-hua Sheng,Jie-hong Yang,Hai-tong Wan
縮醛度與孔隙結構對PVF多孔材料吸水性能與力學性能的影響 侯保順,鄭裕東,岳麗娜,王彩,喬堃,崔立瑩,楊博聞,Bao-shun Hou,Yu-dong Zheng,Lina Yue,Cai Wang,Kun Qiao,Li-ying Cui,Bo-wen Yang
聚酯薄膜表面接枝含硅氧烷共聚物及微生物黏附性研究 張洪文,陸楓瀟,姜彥,俞強,Hong-wen Zhang,Feng-xiao Lu,Yan Jiang,Qiang Yu
超分子水凝膠作為胰島素緩釋體系的研究 孫立瀧,許韻華,朱雯,彭勃,陳永明,白茹,Li-long Sun,Yun-hua Xu,Wen Zhu,Bo Peng,Yong-ming Chen,Ru Bai
單一陽離子乳化劑對D4細乳液制備及聚合的影響 王俊鳳,哈成勇,翟俊菱,孫淳寧,沈敏敏,Jun-feng Wang,Cheng-yong Ha,Jun-ling Zhai,Chun-ning Sun,Min-min Shen
能源論文:我國當代地熱資源的開發及利用
摘要:首先,我介紹了中國地熱資源的發展現狀,并從兩個小方面來具體論述;其次,我又談了中國地熱資源的應用領域;再次,我就地熱資源的特點來提高人民對它的認識;最后,我又重點談了一下地熱資源在發電方面的利用等問題。
高分子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基于前端開環易位聚合的本征阻燃聚雙環戊二烯的制備及性能研究————作者:王平;許杰;胡心蕓;楊利;劉文秀;曹田;周意楊;丁運生;
摘要:針對聚雙環戊二烯(PDCPD)易燃、聚合工藝復雜且周期長的問題,將阻燃基元9,10-二氫-9-氧雜-10-磷雜菲-10-氧化物(DOPO)引入降冰片烯結構中,設計合成了一種能夠與雙環戊二烯(DCPD)發生前端開環易位聚合(FROMP)的阻燃單體NB-DOPO,制備了本征阻燃PDCPD/NB-DOPO共聚物.研究了NB-DOPO的引入對于共聚體系的前端聚合過程、動態力學性能、熱穩定性能、機械性能及阻...
液相剝離吡啶基共價有機框架納米片組裝成膜用于高效H2/CO2氣體分離————作者:左宏瑜;張衛懿;廖耀祖;
摘要:共價有機框架納米片(CONs)是一種具有優異性質的二維片層材料,共價有機框架(COF)材料所具有的可預設計的周期性結構、原子級精度、定制功能性、良好的熱穩定性、永久性孔隙以及極低的密度等特性更是賦予了CONs更大的開發潛力.針對COF納米片剝離效率低、尺寸可控性差導致膜制備工藝復雜的問題,采用液相剝離法制備吡啶基COF納米片(TpBpy-CON)并組裝成COF膜(TpBpy-COM).在溫和條件下...
高分子材料在蛋白分離應用中的研究進展————作者:孫穎;王偉杰;姚焰;劉青青;陳魚;毛曉卉;朱麗萍;朱美芳;
摘要:蛋白質是構成生命組織、調節生理功能、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等所必需的重要物質.隨著蛋白質組學技術的提出及生物技術的迅速發展,對蛋白質高效分離的需求日益增長.高分子材料憑借其良好的穩定性、智能響應性、可設計性及易加工性等特點成為蛋白分離領域的重要材料.本文依據蛋白質自身物理特性,基于高分子官能團與蛋白的相互作用機理,將高分子分為中性、正電、負電以及可調節電荷體系,綜述了其在蛋白分離技術中的應用,并展望了...
聚醚酮酮靜電紡納米纖維的細化及高溫過濾應用研究————作者:張允;何麗萍;李坤鵬;俞建勇;丁彬;張驍驊;
摘要:基于高分子的纖維過濾材料應用廣泛,然而利用工程熱塑性樹脂開發耐高溫過濾應用受到濕法紡絲難、纖維不易細化的限制.采用高性能工程塑料聚醚酮酮作為原材料,利用其可溶解特性,在三氟乙酸溶液中,通過靜電紡絲制備了納米纖維膜,研究了纖維直徑和形貌的調控規律,及其高溫過濾應用特性.研究表明:纖維平均直徑可細化至87 nm,纖維膜孔徑可降低至293 nm,斷裂強度可達7.77 MPa;纖維膜展現出優異的過濾性能,...
基于受阻脲鍵的可重加工聚(脲-氨酯)彈性體的無溶劑制備、性能及應用研究————作者:吳佳妮;王岳鵬;錢博;吳澤凱;蘇基林;王藝涵;李闖;游正偉;
摘要:近年來,通過引入動態共價鍵實現可重塑加工的熱固性聚氨酯材料得到了廣泛關注.然而大多數動態聚氨酯都采用溶液聚合法.溶劑的使用使工藝變得復雜,并增加了成本.本研究選用已工業化生產的、含大位阻作用的仲胺型擴鏈劑、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IPDI)、聚四氫呋喃二元醇(PTMG)和交聯劑甘油以無溶劑本體聚合法,制備得到了一種含受阻脲鍵的動態聚脲彈性體.原料廉價易得、生產過程綠色環保,具有良好的工業化生產前景.利...
基于動態共價鍵的納米載體用于蛋白質藥物遞送的研究進展————作者:何蘇寧;劉賽男;張婷婷;史林啟;馬如江;
摘要:與小分子藥物相比,蛋白質藥物具有特異性高、毒性小的優點,在許多重大疾病的治療中發揮重要作用.但蛋白質藥物在臨床應用中也面臨諸多挑戰,如穩定性差,免疫原性強,易被快速降解、清除等,最終導致其生物利用度低.為此,人們構建了多種蛋白質藥物遞送體系以解決上述問題.利用動態共價鍵構建的遞送體系不僅能提高蛋白質藥物在遞送過程中的穩定性,還能實現病灶部位的刺激響應性藥物釋放,有效提高蛋白質藥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療...
自穩定沉淀聚合制備功能性微球及其在環保領域中的應用研究————作者:楊柳;舒泓藝;陳冬;趙長穩;馬育紅;楊萬泰;
摘要: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重金屬離子、染料和油類污染物等引起的環境問題日益嚴峻,嚴重影響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聚合物微球因具有高比表面積,吸附性能強,易于功能化等優點而被廣泛應用于水處理領域,開發簡便、高效、綠色的聚合新方法,制備表面具有高密度功能性基團的聚合物微球具有重要科學價值和實際意義.近年來,本課題組提出了“自穩定沉淀聚合”(2SP聚合)的微球綠色制備技術,簡單、高效地設計制備出核殼、空心、多孔等...
調控嵌段序列長度提升熱塑性聚氨酯的力學性能————作者:史家昕;郭寶華;徐軍;
摘要:熱塑性聚氨酯(TPU)作為廣泛應用的材料,其結構-性能關系與高性能設計備受關注.本研究針對具有氫鍵陣列的酰肼基TPU彈性體,通過預聚-擴鏈法控制嵌段序列長度制備了軟硬段比例相同但是軟硬段的序列長度不同的材料.結果表明,長序列可以通過強化微相分離和氫鍵分級響應來實現性能的顯著提高,包括強度、韌性、流動溫度、抗松弛等.序列長度調控這一方法為高性能TPU設計提供了新穎的思路,也加深了對TPU結構-性能關...
離子液體修飾纖維素及其催化CO2環加成反應的研究————作者:王志涵;周瑩杰;嚴鋒;
摘要:二氧化碳(CO2)與環氧化物的環加成反應被認為是CO2資源化利用最具前景的方法之一.然而,環加成反應的苛刻條件仍然是亟待解決的挑戰.通過乙烯基咪唑溴鹽([VPIM]Br)改性烯丙基纖維素醚(AHPcellulose),成功制備了離子液體擔載于纖維素的多孔催化劑(PPCIL),并應用于CO2的環加成催化反應.研究發現,在0.1 MPa...
高耐熱共聚酰胺PA56T的直接固相聚合及結構性能研究————作者:方赟;王磊;孫一;程刊;劉濤;王學利;俞建勇;何勇;
摘要:針對高耐熱聚酰胺直接固相聚合(DSSP)中易出現二胺揮發、產率低以及分子量難于提升等問題,首先用對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分別和過量1,5-戊二胺(PDA)、1,6-己二胺(HMDA)酰胺化制備二酰胺二胺5T5和6T6,再以5T5、6T6與對苯二甲酸(PTA)成鹽得到不同組成的5T5T/6T6T混合鹽,最后采用直接固相聚合由混合鹽成功制備了系列高黏高耐熱共聚酰胺PA56T,并對其結構性能進行了研究...
聚乙烯醇流延干燥成膜數值模擬研究————作者:魏曉穎;程宏;李窈;陳威;
摘要:利用COMSOL軟件開展了風場、溫度場和濃度場等多物理場耦合下的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 PVA)水溶液在快速干燥階段成膜機理研究.結合菲克定律、自由體積理論與Flory-Huggins理論,建立了簡化的流動-傳熱-傳質多物理場耦合下薄膜干燥成型模型.基于不同空氣風速(1.5~2.5 m/s)下PVA水溶液干燥稱重實驗數據,修正了邊界層理論計算的傳質系數.研究結果表明薄膜...
高效雙雜原子結構雙齒調節劑的合成及在丁二烯陰離子聚合中的應用————作者:李欣芮;湯健;張澳;劉二波;華靜;
摘要:路易斯堿經常被用作結構調節劑以提高丁二烯陰離子聚合的1,2-選擇性.本研究報道了四種新型不同烷基取代基的N,O-雙齒路易斯堿,其化學名稱分別為1-(2-甲氧基乙基)-哌啶(MOD 1)、1-(2-乙氧基乙基)-哌啶(MOD 2)、1-(2-丙氧基乙基)-哌啶(MOD 3)、1-(2-丁氧基乙基)-哌啶(MOD 4).對比研究所合成的新型結構調節劑與5種已報道的常見結構調節劑對丁二烯陰離子聚合的影響...
基于氟化交聯的多孔聚酰亞胺的結構調控及其摩擦行為研究————作者:聶壯;韓昊宇;王旭;劉向陽;
摘要:多孔含油聚酰亞胺(PI)因其優異的力學性能和耐磨性等被視作一種理想的軸承保持架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高精尖技術領域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運行過程中的分子鏈的塑性滑移行為嚴重影響多孔軸承的服役壽命.本研究基于預氟化-再燒結策略實現顆粒表面的共價交聯,在限制分子鏈塑性滑移的同時有效抑制了顆粒間團聚所導致的片材內部大孔洞的存在及其尺寸不均一的問題,有效改善了含油多孔PI的摩擦磨損行為,相比未氟化處理的PI樣品...
自診斷自修復彈性體仿生涂層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作者:高文通;陸書羽;李承輝;
摘要:隨著海洋資源的持續開發,金屬腐蝕已成為影響裝備水下正常運行的關鍵問題,對海洋工程裝備的長效防護具有重要戰略意義.自修復涂層能夠在受損后自主修復傷口,阻止腐蝕介質侵入,起到長效防腐的作用.受海洋中貽貝黏蛋白的啟發,設計了一種基于動態二硫鍵構筑的自診斷自修復彈性體仿生涂層材料LP55-BPY.實驗結果表明,LP55-BPY具有優異的力學性能,楊氏模量和抗穿刺能分別為1.74MPa和976 mJ,主鏈中...
酯基噻唑對三元共聚物結晶成膜行為的調控及光伏性能研究————作者:趙可新;劉文靜;申帥帥;劉亞輝;宋金生;
摘要:有機太陽能電池(OSCs)的長足進步,得益于非富勒烯受體的快速發展,這也對聚合物給體提出了更高要求.無規三元共聚策略作為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能夠實現對聚合物能級、吸收、結晶性以及聚集行為的微調.設計并合成了一系列含不同比例噻唑-4-羧酸乙酯(E-Tz)的聚合物給體LTz-0、LTz-5、LTz-10和LTz-15.隨著E-Tz含量的增加,給體聚合物表現出更顯著的溫度依賴聚集特性、結晶性減弱、HOM...
高強度二硫鍵/氫鍵雙動態交聯丁苯橡膠的設計及可回收、形狀記憶性能研究————作者:張文琪;范雯雯;張若涵;彭倩倩;李祥亮;雷嵐;李輝;
摘要:傳統化學鍵硫化的丁苯橡膠機械性能優異,但無法再加工且廢料處理對環境危害極大,因此,制備兼具優異機械性能和可回收性、形狀記憶等多功能丁苯橡膠具有重要意義,但仍面臨巨大挑戰.本研究通過一鍋法-熱壓法成功制備了一種高強度、可回收和三重形狀記憶的二硫鍵/氫鍵雙動態交聯丁苯橡膠.以丁苯橡膠(SBR)為主鏈,通過1,4-雙鍵與間氯過氧苯甲酸的環氧化反應生成環氧化丁苯橡膠(ESBR),再分別引入二硫鍵交聯劑4,...
新型氧化/還原雙響應遞送系統在結直腸癌腹膜轉移熱灌注化療中的應用————作者:康焱;李建霖;甘志華;張國超;喻青松;
摘要:結直腸癌腹膜轉移是其常見的晚期轉移形式,細胞減滅術-腹腔熱灌注化療(CRS-HIPEC)是目前唯一有效的臨床治療手段.然而,HIPEC治療存在局限性,包括嚴重的毒副作用以及腫瘤細胞內熱休克蛋白90 (HSP90)的激活,導致治療過程的療效和安全性受到限制.為了提高CRS-HIPEC的治療效率與安全性,本研究設計并開發了一種基于殼聚糖的新型雙響應遞送系統(CsB),用于遞送具有ROS響應特性的藤黃酸...
引入柔性鏈的聚合物給體設計策略獲得可非鹵溶劑加工的高效柔性大面積有機太陽能電池————作者:李靜;王昱涵;仇丁丁;石勝偉;魏志祥;呂琨;
摘要:開發兼具優異器件性能和良好加工性能的聚合物給體是推進有機太陽能電池產業化的有效措施.聚(2,6-(4,8-雙(5-(2-乙基己基-3-氟)噻吩-2-基)-苯并(1,2-b:4,5-b')二噻吩))-(2-丁基辛基)噻吩-2-基-8-(4-(2-丁基辛基)-5-甲基噻吩-2-基)二噻吩并(3',2':3,4;2'',3'':5,6)苯并(1,2)(1,2,5)噻二唑(簡稱:D18)因其高效率的優勢受...
基于4-氰基噻唑單元的聚合物給體材料設計合成及其光伏性能研究————作者:陳至一;邢陸;鄧明瑋;石浩永;吳小黑;邵一鳴;孫瑞;閔杰;
摘要:從結構簡單、可商業購買的原料2-溴-4-氰基噻唑出發,本文作者設計合成了以4-氰基噻唑作為受體單元的聚合物給體材料PBTTzCN和PBTTzCN2Cl.由于氰基和噻唑單元的協同吸電子性質,所開發聚合物給體PBTTzCN和PBTTzCN2Cl都展現出低最高占有軌道(HOMO),寬能隙. PBTTzCN與非富勒烯小分子受體材料L8-BO共混制備的活性層薄膜具有良好的相分離形貌,可實現優異的電荷傳輸性能...
基于氯菌酸自組裝單分子層的大面積有機太陽能電池————作者:鄭穎聰;嚴岑琪;何韋;李鴻祥;龔鈺扉;胡穎玥;王嘉宇;薛啟帆;孫會靚;孟磊;李永舫;程沛;
摘要:采用氯菌酸小分子(6C2A)原位自組裝作為有機太陽能電池(OPV)的陽極界面層(AIL),并通過刮涂法制備了基于PM6:BTP-eC9活性層的二元單結正向OPV器件.相較于傳統PEDOT:PSS基器件(光電轉換效率為17.6%,短路電流密度為27.0 mA·cm-2),基于6C2A的器件展現出更高的光電轉換效率(18.2%)和短路電流密度(27.7 mA·cm-2<...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