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城市管理論文 發布日期:2010-08-13 14:25 熱度:
環境問題作為當代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大問題,已經受到了國際國內的高度關注,成為國際社會最為重視的問題之一,之所以如此,是由于環境問題產生的復雜性與影響廣泛性決定的。環境問題尤其是嚴重的環境污染對人類的生存造成了巨大的威脅,各種公害疾病的出現和大規模爆發使人類對自己所創造的文明開始懷疑,人類自身的生存安全受到巨大挑戰。
我國的環境保護工作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得積極進展,但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環境管理嚴重滯后,與環境保護任務要求很不相適應,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把環境保護擺在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我認為當前環境保護要切實解決好防治水污染、大氣污染、土壤污染、核與放射污染,以及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等突出問題。同時加強環境保護也必須采取有力的對策措施,如健全環境保護法規,加強執法力度;健全環境管理體制,完善環境監管制度;建立多元化環保投融資機制,增加環保資金投入;實行有利于環保經濟政策,加快污染治理市場化進程;推動環境科學進步,加強環保隊伍建設;落實環境保持責任制,強化環境保護成果效應等措施。下面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談如何加強環境保護。
一、加大科研力度,掌握水資源循環規律
據研究,世界上所有與水有關的問題,如旱災、洪災、污染和水土流失,不外乎是因為打破了大自然的循環。為此,我們必須充分掌握自然規律和先進科技,在發展生產力、提高人們生活水平的同時,要減少生產、生活對環境的影響,使自然和人類發展融為一體,互為促進。水資源研究要將地理、地質、氣象、水文、農業、林業、水利、土壤、環境、社會、經濟等學科結合起來。
(一)要加大科技力度,充分研究水資源。研究水資源的目的是探討導致水資源、水環境惡化的原因,減少污水排放量和生產使用環境污染物,加大封山造林,退耕還林、退田還湖等力度。同時加強下面幾個方面的研究并建立相關機構。首先要建立全國的水資源調度及監測中心,負責全國水資源規劃利用和水質監測,同時負責與氣象、環境及大氣等部門的協調和配合。其次加強洪水及災害(包括海嘯、臺風等)中長期預報、沙漠化治理、堤壩隱患發現和加固技術研究和應用。第三要加速污水處理及水循環體系研究,合理優化工農業生產(包括采用節水高效農業)及生活用水(包括水質和水量),加大有機肥在農業生產中作用,倡導建立農村及城市生態保護圈。最后要加強國際合作做好地球資源保護工作,提高科技水平,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二)合理規劃,充分利用水資源。由于水資源是按水系劃分的,沒有行政上的區域劃分,水存在于地面也可存在于地下,水有固態、液態、也有氣態。于是合理利用水資源就要進行整體規劃、合理調度。全面規劃包括地表水與地下水、液態水與氣態水、咸水與淡水的合理規劃。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前提下,充分運用現代科技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近年來實現的引大入秦、引黃濟津和即將實施的南水北調工程就是地理上全面規劃。許多海濱城市采用海水沖廁是咸淡水的合理利用。廣西地區許多為巖溶地質,地下水資源豐富,于是地下地上聯合調度就是必須的。當然采取地下水時一定要考慮到可能的副作用,如長江三角洲地區,由于過分開采地下水導致了地面沉降等問題。
(三)加快依法治水步伐。完善水法制建設,充分利用經濟桿杠,加速水的商品化和治水法制化。依法治水是屬于依法行政的一個范疇,是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領導水利工作的基本方式。全面實行依法治水,關鍵在各級領導思想觀念的轉變,首先要不斷提高對依法治水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帶頭依法行政。其次要徹底轉變思想觀念,轉變職能,把主要的工作思路轉放在綜合調控、管理和社會服務這些方面上,做好水資源規劃、組織協調、落實政策法規、監督執法等職能工作,從根本上轉變那些已經不適應依法治水要求的工作方法。要加強管理,從過去主要對水利行業內部的管理,轉變到對整個社會水事活動的管理;要從主要依靠行政手段進行管理轉變到主要依靠法律手段上來,要不斷增強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嚴格遵守法律法規,按法律程序辦事,依法決策,依法處理問題。實行依法治水,要強調水行政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提高認識,明確自身的職責和目標,依法履行職責,嚴于律已,加強執法力度,懲處、糾正違法行為,不斷完善行政執法責任制,強化監督和考核機制,把依法行政、依法治水的情況作為考核、選拔水利系統干部的重要條件之一。
二、以防治污染為重點,加強農村環境保護
當前,我國農村生產與生活中存在的環境問題,已成為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一些地區由于環境污染引發的各類疾病明顯上升,已嚴重威脅到廣大農民群眾的身體健康;一些地區農田污水灌溉、過量施用農藥、化肥,導致農作物品質下降、減產甚至絕收,影響農民增收;一些地區農村環保信訪量不斷增加,由于環境污染引發的群體性事件也呈上升之勢,影響農村社會的穩定。
實施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要以農村飲用水源地的保護和監管、農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處理、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村容村貌建設等為重點內容,通過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加強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和環保監管能力建設,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防止城市和工業污染向農村轉移,全面改善農村生產與生活環境。
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地區差異大,農村環保工作一定要切合實際。許多地區在實踐中探索總結出一些成熟實用的農村污染防治技術,如處理人畜糞便和生活廢水的沼氣工程,農作物秸稈的綜合利用、利用畜禽糞便進行堆肥生產有機肥等。
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必須以改善土壤環境質量和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為目標,以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和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為基礎,以控制生產和生活污染源為重點,以依法監督管理為手段,加強宣傳教育與國際合作,開展污染土壤修復與綜合治理試點示范,保障土壤環境安全和人體健康。要認真搞好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逐步完善土壤環境質量標準體系,建立土壤環境質量監測和評價制度,開展污染土壤修復與綜合治理試點,加強對工業用地和城市遺留遺棄污染場地的環境監管。嚴格監控主要糧食產地和蔬菜基地的污水灌溉,積極發展生態農業、有機農業,加強對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的環境監管,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一是要加強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污水處理率和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二是要在建設中注重保護自然和生態條件,盡可能保留天然林草、河湖水系、灘涂濕地、自然地貌及野生動植物等自然遺產,努力維護地區的生態平衡。三是要開展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和超標耕地綜合治理,污染嚴重且難以修復的耕地應依法調整。四是要合理使用農藥、化肥,防治農用薄膜對耕地的污染。五是要積極發展節水農業與生態農業,加大規模化養殖業污染治理力度。六是要推進農村改水、改廁工作,搞好作物秸稈等資源化利用,積極發展農村沼氣,妥善處理生活垃圾和污水,創建環境優美鄉鎮、文明生態村。
三、以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為重點,強化生態保護
一是要堅持生態保護與治理并重,重點控制不合理的資源開發活動。二是要優先保護天然植被,堅持因地制宜,重視自然恢復,繼續實施天然林保護、天然草原植被恢復、退耕還林、退牧還草、退田還湖、防沙治沙、水土保持和防治石漠化等治理工程,嚴格控制土地退化和草原沙化。三是要使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條件相適應,統籌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建設節約型社會。四是要加強生態功能保護區和自然保護區的建設與管理,加強礦產資源和旅游開發的環境監管。
保護全球環境,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需要世界各國共同努力。發達國家應當更加積極主動地承擔環境保護的責任,增加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環境資金援助,加強環境技術和管理經驗的國際傳播與合作;降低直至取消因環境標準過高而形成的貿易壁壘,促進環境保護與國際貿易共同發展;進一步開放市場,減輕發展中國家資源、環境的壓力,促進全球范圍內資源的合理利用。發展中國家也要在加快發展中積極防治污染,保護生態。
我們將繼續努力,把書面的目標化為具體的行動,承擔我們肩負的歷史責任,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為人類早日全面實現千年發展目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貢獻。我們愿意與世界各國加強合作,攜手共進,共創人類社會的美好未來。
搜論文知識網致力于為需要刊登論文的人士提供相關服務,提供迅速快捷的論文發表、寫作指導等服務。具體發表流程為:客戶咨詢→確定合作,客戶支付定金→文章發送并發表→客戶接收錄用通知,支付余款→雜志出版并寄送客戶→客戶確認收到。鳴網系學術網站,對所投稿件無稿酬支付,謝絕非學術類稿件的投遞!
文章標題:實施環境保護的幾條途徑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zf/chengshi/545.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政治法律論文范文
軍事論文 城市管理論文 思想政治論文 國際政治論文 行政管理論文 勞動與社會保障論文 國際法論文 公司法論文 婚姻家庭法論文 環境法論文 知識產權論文 民事訴訟論文 民商法論文 犯罪學論文 法律史論文 行政法論文 憲法論文 法理論文 刑法論文 刑事訴訟法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