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城市管理論文 發布日期:2010-08-13 09:01 熱度:
【摘要】本文通過對路基排水、路面排水、中央分隔帶排水等幾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探討。
【關鍵詞】城市道路 排水設計 路基排水
1前言
近幾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排水系統顯得越來越重要。要完善城市排水系統,先要搞好城市的排水規劃設計,這樣才能有效地指導排水工程設計及布局,使城市的排水管道有序合理地建設。排水工程屬于重力流,排水系統的上、下游之間是一個一環扣一環的整體。水害是使城市道路破壞的最主要病害之一。瀝青混凝土路面由于排水不暢,會產生沉陷、開裂、松散及坑槽等,隨著水分自裂縫不斷浸入路面面層,瀝青黏附性減小,并阻斷瀝青和集料的相互黏結,進一步破壞結構的整體性;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水分的作用下,會在接縫處形成唧泥,造成基層濕軟,強度下降;混凝土板在行車荷載的作用下產生不均勻沉陷,造成斷板、錯臺、開裂等,最終導致路面早期破壞。
2道路排水設計的內容
道路排水設計一般包含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要考慮如何減少地下水、農田排灌水對路基穩定性及強度的影響,一般稱之為第一類排水;二是要考慮如何將路表水迅速排出路基之外,最大限度地減少雨水對路基、路面質量的影響,減少因路表水排水不暢或路表水下滲對路基、路面結構和使用性能產生的損害,這稱為第二類排水。
第一類排水設計通常采用提高路基最小填土高度或在路基底部設置隔水墊層等辦法。對于地下水位較高路段,施工期間一般都考慮在施工前開挖臨時排水邊溝,排除地表水并降低地下水,對于軟土地基處理路段(如塑料排水板、預壓等)一般設置50cm左右砂墊層,以加快排水。
第二類排水設計一般包括:
(1)路面水:通過道路橫坡、急流槽、邊溝及排水構造物等形成完整排水系統把路面水收集并排出路基范圍;對于超高路段,可通過設置在中央分隔帶處的中央排水溝和橫向排水管等排出路面水,或通過中央分隔帶開豁口方法把超高路段外側路面水排到路面另外一側并通過路面橫坡排出。
(2)下滲水:下滲水一般分兩種,一是中央分隔帶下滲水,二是路肩下滲水。根據不同下滲水,采取不同方法排出:
a、中央分隔帶下滲水:中央分隔帶下滲水可通過在中央分隔帶下設置縱向盲溝收集,并每隔一段距離設置集水井和橫向排水管將下滲水排出路基。b、路肩下滲水:一般處理方法為在路肩設置縱向滲溝,并通過橫向排水管排出路基。
綜上所述,筆者結合設計以及施工中出現的問題談一點自己的體會。
3路基排水設計
路基是道路的基礎,道路要實現其交通功能,首先需要一個強度、剛度和穩定性均較好的路基基礎。路基位于路面結構以下,對于水的作用非常敏感,正確處理好路基排水,對于道路的整體穩定性至關重要。
3.1疏干潮濕或過濕路基
對于路基處于潮濕或過濕狀態,應進行處理后才能作為設計路基,處理方法如下:
(1)對于過濕路基,無法進行碾壓、晾曬的,可采取換填方式進行處理,如拋石擠淤、換填好土、換填透水性好的粒料材料等。
(2)對于潮濕路基,含水量不是太高,可以在施工前在路基兩側挖縱向排水溝,并每隔一定距離挖一些橫向排水溝,將路基水收集到排水溝內,通過吸水泵排走,從而疏干路基。
3.2在地勢較低處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
城市道路排水設計中要充分重視下立交處道路路基排水問題。
(1)通過設置排水泵站的方法來排除匯集在地勢最低處的地面水。
(2)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使路基處于干燥狀態。在下立交處一般路面標高較低,大部分路基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尤其是南方地下水位較高而雨水又多地區,若不進行處理路基就會長期浸泡在地下水中,導致路基濕軟、變形、強度降低,最終發生破壞。
4路面排水設計
4.1車行道排水設計
城市道路路面排水有雙坡排水和單坡排水。
當車行道寬度較寬時,為了減少地表水在道路表面的徑流時間并迅速將水排除,通常采取雙坡排水方式,在道路兩側每隔一定距離設置雨水口的方式收集路面水,并通過與其連接的雨水支管將收集到的地表水排人埋設在路面下的雨水主干管內,最終排人保留水系或河流中。
4.2人行道排水設計
(1)為便于人行道路面水的排除,人行道橫坡設置時坡度朝向車行道,降落到人行道上的雨水通過橫向坡度自流排人車行道邊的雨水口內。
(2)當道路位于挖方段時,通常在道路兩側設置各種形式的擋土墻,道路兩側應在擋土墻上方設置截水溝,攔截將要流人人行道上的地表水。
此外,還有少量地表水或地下水會從擋土墻上的泄水孔沿著擋土墻流到人行道上,然后順人行道流入車行道邊的雨水口內。通過長期觀察發現,大多數在道路兩側設置路塹擋土墻的路段,人行道上都有沿擋土墻流下的雨水痕跡(雨水攜帶黃土或鑄鐵泄水孔生銹而產生)。
4.3路面結構內排水設計
路面面層有一定的孔隙,除了大部分地表水通過道路縱橫坡由雨水口排走以外,還有少量地表水通過路面孔隙、裂縫等滲入到路面結構內,降低路基強度,因此必須采取一定的措施提前排除可能滲入路基內的地表水。
(1)在道路各結構層施工時,每層均按照道路路面縱橫坡度進行施工,使得每一層都形成一個排水坡度,及時將各結構層水沿道路橫坡排人道路兩側設置的盲溝或排水渠道內,再通過盲溝將水排入雨水井內。
(2)在面層和基層之問設置乳化瀝青下封層,使得通過縫隙向下滲入的水分及時沿封層表面向道路兩側排走,保持道路基層干燥。
(3)設置排水層。在多雨地區或地表水較豐富的地區,采用設置排水層的方法將滲入到路面結構內的地表水及時排除,防止滲入路基,在路面結構以下路基以上位置設置排水墊層。排水層下設置起隔水、防水作用的土工布,將由上部滲透下來的地表水有效地攔截在該排水層內。排水層設置一定的縱橫坡度(其縱橫坡度分別同道路路面縱橫坡度),將滲入排水層的水分迅速地排出道路以外。
5中央分隔帶排水設計
道路中央分隔帶排水設計主要為排除中央分隔帶內積水,可分為施工期間和道路營運期下滲水的排除。
施工期間排水量取決于最大瞬時降雨量及中央分隔帶的匯水面積。由于道路中央分隔帶內設置有通訊、監控用管線的人手孔,因此,中央分隔帶排水長度應為兩個人手孔之間的間距,一般路段的最大間距為180m。
由以往設計經驗可知,橫向排水管長為15m左右,橫向排水管坡度為2%。由于施工質量不易控制,造成橫向排水管標高誤差或產生淤塞,從而使上游橫向排水管排水不暢,大量的水流向最低處,而最低處的橫向排水管由于設計時包裹無紡土工布或產生淤塞,使排水能力嚴重不足,從而導致下游中央分隔帶積水嚴重,有的下雨后幾天中央分隔帶仍有積水,使路基長時間浸泡,影響了路基、路面的強度。由于通訊、監控管線人手孔的設置阻斷了中央分隔帶排水,造成中央分隔帶積水或積水滲入人手孔。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采用以下辦法處理:對于設計底坡小于0.3%的,采用鋸齒形縱向矩形碎石盲溝,并于盲溝底部設置軟式透水管和每隔30~50m設置集水槽匯集中央分隔帶雨水或滲水;中央分隔帶每隔30~50m設置一道橫向排水管,將盲溝中的水排出路基以外;在中央分隔帶內設置2cm厚水泥砂漿層、瀝青防滲層及土工布防滲層,防止中央分隔帶中水從側面向路基滲透。
在城市道路中,對于中央綠化帶小于等于2.0m路段,為了降低施工復雜性,可采用中央分隔帶開豁口方式,即中央分隔帶水可通過豁口直接排人路面,并通過路面橫坡排出路基。
文章標題:城市道路排水設計探討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zf/chengshi/42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政治法律論文范文
軍事論文 城市管理論文 思想政治論文 國際政治論文 行政管理論文 勞動與社會保障論文 國際法論文 公司法論文 婚姻家庭法論文 環境法論文 知識產權論文 民事訴訟論文 民商法論文 犯罪學論文 法律史論文 行政法論文 憲法論文 法理論文 刑法論文 刑事訴訟法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