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基礎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4-03-27 16:07 熱度:
普通外科手術中切口感染的發生越來越頻繁,成為現今最為嚴重的術后并發癥之一[1],手術切口感染不僅加重病患的痛苦,而且延長治療時間,影響治療效果,因此,預防和減少手術切口感染在臨床上有重要的意義[2]。臨床多普遍采用抗生素來防治手術切口感染,但就抗生素的種類、使用時間和方法尚存在爭議。本組研究回顧性分析本院普外科528例住院期間手術患者的病因、切口分類、使用抗生素種類和時間與感染率的關系,從而為指導臨床如何使用抗生素防治手術切口感染提供理論性依據,現報告如下。
【摘要】目的:探討普外科抗生素預防切口感染的臨床應用方法。方法:選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528例住院手術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分析其病因、切口分類、使用抗生素種類和時間與感染率的關系。結果:膽囊切除術、闌尾切除術、腸道修補術的感染率較高,其中膽囊切除術、闌尾切除術感染率均高于總感染率,而乳房癌根治術和肝、脾切除術的感染率較低;同種類型切口使用同種抗生素,術后給予全量抗生素的感染率均明顯高于術前術后各給予半量抗生素的感染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于使用同一種類型抗生素的切口,Ⅲ類切口的感染率均明顯高于Ⅰ類和Ⅱ類切口的感染率,而Ⅱ類切口的感染率均高于Ⅰ類切口的感染率。結論:要預防普外科手術切口術后發生感染,要強調抗生素的種類選擇、使用時間和手術切口分類,應在術前和術后分別給予抗生素,手術切口類型與術后手術切口的感染率密切相關,臨床手術應根據手術切口類型選擇抗生素。
【關鍵詞】普外科,抗生素,手術切口,感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本院普外科2012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528例住院手術患者,其中男285例,女243例,發生切口感染者32例,感染率為6.06%,男20例,女12例,年齡25~63歲,平均(45.52.5)歲。其中,膽囊切除術128例,闌尾切除術115例,腸道修補術76例,乳房癌根治術85例,肝脾切除術60例,其他64例。
1.2切口感染的診斷標準按衛生部醫政司制定的診斷標準,凡切口局部紅、腫、熱、痛,筋膜組織以上有膿性滲出物,或拆線后局部有膿液滲出,無論有無細菌學證據,均屬切口感染[3]。
1.3手術切口分類把528例感染病例的手術切口分為四類:Ⅰ類清潔切口有200例,Ⅱ類清潔-污染切口有270例,Ⅲ類污染切口有40例,Ⅳ類污臟切口不列入本次研究對象。
1.4抗生素選擇和方法抗生素種類選擇方面,所有患者隨機選用慶大霉素、氨芐青霉素、頭孢噻肟鈉、頭孢唑啉鈉和頭孢三嗪防治手術切口感染�?股厥褂脮r間分術前術后各使用半量抗生素和術后使用全量抗生素兩類�?股鼐褂�100mL生理鹽水稀釋后快速靜注。
1.5統計學處理本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處理,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不同手術類型與手術切口感染率關系不同類型的手術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手術切口感染,從感染率來看,膽囊切除術、闌尾切除術、腸道修補術的感染率較高,其中膽囊切除術感染率8.59%,闌尾切除術感染率7.83%,均高于總感染率6.06%。而乳房癌根治術和肝、脾切除術的感染率較低,見表1。
2.2抗生素使用方法和手術切口感染率關系同種類型切口使用同種抗生素的情況下,無論抗生素種類,術后給予全量抗生素的感染率均明顯高于術前術后各給予半量抗生素的感染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于使用同一種類型抗生素的切口,Ⅲ類切口的感染率均明顯高于Ⅰ類和Ⅱ類切口的感染率,而Ⅱ類切口的感染率均高于Ⅰ類切口的感染率,見表2。
3討論
抗生素在手術期間的合理應用可以有效預防手術切口的感染,減小手術切口的感染率。現今臨床上許多外科醫生往往依賴在整個圍手術期大劑量使用抗生素以增加手術的安全性,但臨床感染發生率并沒有因此而減少,盡管圍手術期使用抗生素可預防切口感染,但與術中用藥相比,并無顯著差異[4]。同時在抗生素的使用方面,不能盲目地大量使用大劑量的抗生素,以免給患者帶來不良的身體影響及經濟負擔,不利于在普外手術中預防切口感染[5]。
3.1預防用抗生素的目標在整個手術過程中,一定要保持血和組織中有抗生素,要完全覆蓋手術過程中的高危污染期,因為此時切口部位流出的血和組織具有非常強大的殺菌活性,能夠有效將細菌殺于搖籃之中[6]。
3.2預防用抗生素適應證首先,應明確預防用藥的范圍只是手術部位感染,其他遠離部位的感染(如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則不是靠使用抗生素所能預防的;其次,需嚴格掌握預防用藥的適應證,并非所有手術都需要預防性使用抗生素[7]。
3.3抗生素使用時間傳統的抗感染方法是在手術前預防性地使用一些藥力較小的抗生素[8],一般多在術前1~2天使用抗生素。但臨床研究證明,單獨術前給予抗生素對預防手術切口感染不能起到非常良好的效果,反而會導致菌群失調和耐藥菌株產生的不良后果,而術后才使用抗生素的話,細菌有可能已侵入組織并在組織中繁殖,不能起到預防感染的作用。因此,應在術前和術后分別給予抗生素,保證抗生素的有效作用時間覆蓋整個手術過程和術后4h,本研究在術前30~60min和術后均給予半量抗生素,研究結果表明,同種類型切口使用同種抗生素的情況下,無論抗生素種類,術后給予全量抗生素的感染率均明顯高于術前術后各給予半量抗生素的感染率,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4抗生素種類選擇臨床多根據不同手術的類型、部位、切口位置和有可能污染切口的細菌種類來選擇預防用抗生素,同時還要考慮抗生素的不良反應、經濟費用等因素。由于抗生素的不良反應包括過敏性休克、腸道菌群失衡和毒性反應等,因此臨床多傾向于選擇不良反應較少和較輕的頭孢類和青霉素類抗生素,如產生不良反應,立即停藥即可消除其不良反應,而詳細詢問患者的藥食過敏史可有效避免過敏性休克的發生。3.5切口類型與預防手術切口感染有關各類切口的感染率是不一致的,目前,對清潔切口是否應用抗生素有爭議,原則上清潔切口不需要預防使用抗生素,而對于清潔-污染切口和污染切口,為了預防感染,多數主張預防用抗生素[9]。在本研究中,對于使用同一種類型抗生素的切口,Ⅲ類切口的感染率均明顯高于Ⅰ類和Ⅱ類切口的感染率,而Ⅱ類切口的感染率均高于Ⅰ類切口的感染率,這說明手術切口類型與術后手術切口的感染率密切相關,因此在臨床手術應用預防用抗生素時,應考慮手術切口類型,并據此選擇抗生素,Ⅱ類切口是預防感染的重點,必須給予預防用抗生素預防切口感染。
綜上所述,要預防普外科手術切口術后發生感染,要強調抗生素的種類、使用時間和手術切口分類,除此之外,還要注意手術操作和圍手術期的綜合治療,包括加強無菌觀念,盡可能減少創傷,徹底清創感染和壞死的病灶,嚴格止血,同時防止腹內壓升高等導致的切口裂開[10]。
參考文獻
[1]楊潔.使用抗生素在普外手術中預防切口感染的價值[J].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2,22(9):258.
[2]王太敏.抗生素在普外科手術中預防切口感染的臨床觀察[J].海峽藥學,2011,23(10):154-155.
[3]陳小寶.普外手術中應用抗生素預防切口感染的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半月刊),2009,11(18):74.
[4]王志宏.使用抗生素在普外手術中預防切口感染的價值[J].心理醫生(下半月版),2012,18(3):328.
[5]邢西敬.抗生素在預防普外手術切口感染中的價值[J].求醫問藥(學術版),2012,10(4):163-164.
[6]劉飛.淺析普外手術中抗生素在預防切口感染中作用[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2,22(7):1918.
[7]石開學.在普外手術中應用抗生素預防切口感染的效果[J].求醫問藥(學術版),2012,10(12):76-77.
[8]宋阜彪,郝建明.抗生素預防普外手術切口感染效果考察[J].求醫問藥(學術版),2012,10(10):660.
文章標題:醫學論文投稿普外手術應用抗生素預防切口感染的臨床分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yixue/jichu/2033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