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社會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9-12-05 09:45 熱度:
【摘要】民族藝術傳統的繼承保護與藝術創新是當前民間藝術工作者面臨的兩大重要研究課題,要想促進民族藝術傳統的發揚光大,需要以繼承保護為目的,傳統民間藝術需要在我們這代人手中得到延續和發展,需要將創新活動形式和文化載體作為創新的目的,不斷適應當前時代的發展需求和人民群眾的需求,充分發揮民族藝術傳統在文明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民族藝術;繼承保護;藝術創新;辯證關系
一、民族藝術傳統的繼承保護與藝術創新的辯證關系
正確處理好民族藝術繼承保護與藝術創新之間的關系,加大對傳統文化精髓的繼承和保護,需要在繼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需要結合當前時代的發展情況,對傳統文化有選擇性地進行取舍,加大對民族藝術傳統的創新力度,要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促進傳統文化在繼承和發揚中不斷發展,提高傳統文化的創新能力,是傳統文化頑強意志力的集中表現。對民族藝術進行創新的過程,是新生事物取代舊事物的過程,不過這里所講的“取代”并不是將所有的舊事物都一棍打死,這個過程能得以正常進行無外乎兩個字,即“合理”,需要對舊事物合理的、積極的成分加以吸收,并把握現階段社會的發展趨勢和發展方向,不斷賦予民族藝術作品新的活力和生命。總之,任何藝術形式都要以批判性的角度對傳統文化進行繼承和創新,結合新的實踐要求不斷促進民族藝術發展和創新,促進繼承與創新的有機統一,使民族藝術在繼承和創新中得到良好的發展[1]。
二、民族藝術傳統的繼承保護
(一)探索民族精神、樹立民族自信心藝術家對促進民族藝術傳統的繼承保護具有重要作用,在對民族藝術傳統進行繼承保護時,需要樹立民族自信心,積極探索民族精神,為民族藝術傳統的繼承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民族藝術傳統要想取得持續發展,不能脫離于本民族文化,而全部照搬他人。需要結合當前民族藝術傳統的實際發展情況,借鑒西方的民族藝術,將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從精神層面上開拓中西融合道路,探索出一條屬于我國民族藝術傳統的發展道路,實現民族藝術傳統的繼承和保護。
(二)以開放心態大膽“深入”、踏實創作繼承保護民族藝術傳統需要以開放的心態大膽“深入”,踏實創作,為民族藝術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新時期,民族藝術需要學習和了解國外民族藝術的開放心態,明確樹立開放式心態的重要性,確保兩個“深入”工作的有效開展,通過深入學習,確保民族藝術傳統文化的快速發展,提高民族藝術的保護力度和保護效果,促進民族藝術的發揚光大,更好的服務于人民[2]。
(三)深入學習,重新認識民族優秀文化藝術傳統民族藝術傳統的豐富性層出不窮,為藝術創作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民族藝術傳統在中華民族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從未間斷,為中國藝術家的自覺性創作提供了發展的源泉,為了促進民族藝術傳統的繼承和保護,需要加大對民族藝術傳統的學習力度,重新認識本民族的優秀文化藝術傳統,對該藝術形式進行深入的研究,對外來文化進行批判吸收,在繼承的基礎上促進民族優秀文化藝術的發展。
三、民族藝術傳統的創新
(一)保持原汁、賦予新意要想促進民族藝術傳統的創新,需要在保持原汁的基礎上進行創新,結合民族藝術的自身特點和當前社會的發展特點,給民族藝術傳統賦予新意,創新藝術形式。保持原汁主要是指需要確保民族藝術傳統具有較強的藝術性、地域性和民族性,在不違反藝術原味的基礎上,對民族藝術傳統進行創新,展現出民族藝術傳統的特色。例如,祭祖、燈會、舞獅和迎會等民間藝術活動。
(二)古今相接,寓教于樂要想促進民族藝術傳統的創新,需要充分了解我國的民族藝術特色,促進民族藝術傳統的古今相接,處理好民族源流與當前時代發展存在的關系,做好古今相接,為民族藝術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需要將創新作為民族藝術傳統發展中的重要工作內容,在創新過程中,切記出現“文化造作”和“假文化”現象,將本末相連、源流相通和古今相接融入到民族藝術創新實踐中去,促進民族藝術實現創造性的轉換,展現出民族藝術的文化功能,提高娛樂活動效果。
(三)當代創新,精品意識要想展現出民間藝術良好的創新效果,使其能夠與當前時代的發展需求相結合和相統一,需要具備較強的精品意識。隨著人們審美水平的提高,一些粗制濫造、不上檔次的民族藝術逐漸被淘汰和揚棄,而不斷創新的民族傳統藝術在文化的大浪潮中取得了良好的發展效果,在激烈的文化市場競爭中爭取到了一席之地。需要樹立精品意識,加大對精品民族傳統藝術的宣揚和發展,提高民族藝術的文化品位,展現出民族藝術的深層民俗內涵,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同感,提升自身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提高民族藝術在市場經濟中的地位[3]。
四、結語
綜上所述,加大對民族藝術傳統的繼承保護和創新,對促進民族藝術傳統的良好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需要結合當前民間藝術傳統的發展特點,找到民間藝術與市場經濟建設發展的結合點,展現出傳統繼承工作的特點和活力。民間藝術傳統的創新也需要找到結合點,需要與傳統繼承的結合點相對應,促進民間藝術與思想道德建設的有機結合,并將其作為我國傳統藝術發展的藝術理想。
參考文獻
[1]孫燕. 傳統藝術的繼承與創新[J]. 大眾文藝,2012(23):137-138.
[2]郭浩,趙玲.文化的同化與沖擊對傳統藝術的繼承與保護的影響[J].大眾文藝,2016(05):262-263.
《民族藝術傳統的繼承保護與藝術創新的辯證關系》來源:《北方音樂》,作者:李牧凝。
文章標題:民族藝術傳統的繼承保護與藝術創新的辯證關系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wenyi/shehui/41415.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