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社會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1-09-28 16:49 熱度:
摘要:小城鎮建設對于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發展小城鎮是我國城鎮化的重要途徑之一。然而自改革開放以來,小城鎮在迅速發展的同時其特色消失的情況比較普遍。小城鎮特色消失,造成“千鎮一面”的情況,即形成了“特色危機”,致使小城鎮無論在功能上、結構上,還是在建筑風格上單調雷同,地域自然環境特色,文化傳統特色沒有得到保持,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小城鎮的進步發展。本文針對這種情況,以地域性和文化性的思想理念引導小城鎮特色的設計研究入手,分析研究如何通過地域文化彰顯小城鎮特色,以此為小城鎮的可持續發展奠定的良好的文化基礎。
關鍵詞:小城鎮;城鎮特色;地域文化
1、小城鎮特色問題的提出
我國正處于快速城市(鎮)化時期,小城鎮的數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長,到2000年底,全國建制鎮19780個,集鎮27552個。勿庸置疑,這對于我國加速城市(鎮)化有著積極的意義。但應同時看到,我國小城鎮在數量上增加的同時,其建設質量令人擔憂。小城鎮規模偏小,環境惡化等情況非常普遍,較為突出的是小城鎮出現“干篇一律”、“千鎮一貌”的現象。對此,有關學者提出“不宜再增加小城鎮的數量,而應把小城鎮發展的注意力放在提高現有小城鎮的質量上。這里小城鎮的質量當然包括小城鎮的特色。由此可見,小城鎮特色問題在我國快速城市(鎮)化時期已成為一個突出的問題。
2、地域文化與城鎮特色的關系
小城鎮的發展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不同時期社會、經濟的變革決定著城鎮性質和主導功能。抓住小城鎮的本質特征,挖掘地區文化底蘊,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構筑鮮明的城鎮特色,是小城鎮規劃特色體現的一個重要環節。
地域文化是一個地區在其特殊的地理及氣候條件影響下,經過長年累月的發展而逐步形成的具有地區特色的社會生活。隨著網絡與衛星技術的運用,各式各樣的信息大量涌入打破了地域文化的疆界,使文化在城市規劃與設計上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文化的地域特色逐漸趨于同化。一個小城鎮的城鎮文化作為一個地區地域文化的集中體現,是城市中最吸引人的“活”的部分。人的行為特點、習俗、氣質、生產生活方式,必然表現在物質空間方面,它是歷史、自然條件、經濟、民族性等多方面因素的結果,而其外在表現,則是豐富多彩的城市生活。它是一個城鎮最具魅力的特色。
“讓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說出這個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這句話說明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空間建設上的反映實際體現了城市居民的一些理念。小城鎮的地域文化不僅僅表現在城市格局與建筑風格上,更多地應該反映在為了滿足城市居民的活動需要而營建的公共空間環境上。
3、地域文化特色的危機
3.1經濟的快速發展改變了小城鎮地域文化形成的基礎
地域文化是社會經濟、自然地理條件長期互動發展而成的,經濟的發展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原有的小城鎮都是農業社會下自然經濟的產物。這種自給自足經濟的長期穩定的自發發展積淀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文化。然而改革開放以來,這種經濟的模式逐漸被打破,小城鎮中不斷出現以機器大生產為代表的工業文明,這種現代經濟模式完全不同于傳統自然經濟模式,高效、高速成為其典型的特征�,F代化的工業文明改變了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社會結構進而影響傳統城鎮的形態和格局,不僅改變了傳統地域文化的物質的形態,也改變了地域傳統文化的存在的基礎。傳統小城鎮大多都以家庭作坊式的手工業對農產品進行加工生產,這種規模及組織方式形成了特有的農業社會特征。人與人之間關系,社會的組織方式以家庭、家族關系為主,以此自發形成了相應的建筑格局、城鎮形態。然而工業文明的大生產完全與此相矛盾,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社會組織結構遠遠突破了原有模式,生產、生活方式傾向“高效”、“開放”,而原有生產、生活方式正是地域傳統文化的基礎。
3.2外來文化的強勢作用中斷了原有地域文化的傳承
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小城鎮同外界的交流日趨頻繁,這種交流的同時是外來文化的侵入。按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觀點,當人們基本需求得到滿足以后會滋生對更高需求的追求。在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人們得到的需求滿足層次是不一樣的。在傳統城鎮中,人們依據傳統的生活行為和社會行為的特點,相應地確定了自己生活的環境,并且達到了高度的和諧統一的層次,建立了特定階段人與環境的平衡關系。但隨著生產力的極大解放、經濟迅速增長,使得經濟克服了發展的“門檻”。在這種情況下,城鎮居民的物質文化需求無疑會隨之有很大的增長。伴隨著現代文明的精神財富、物質財富適應了這種需求的增長,因此,這種不同于地域傳統文化的現代文明很快被城鎮居民所接受,這是外來文化的強勢作用。但應當看到,小城鎮在外來文化侵入的同時,并沒有同原有地域傳統文化很好地融合、發展。在某些方面上,有的地方外來文化甚至開始有逐漸取代地域傳統文化的趨勢。小城鎮建設單純的模仿外來建筑,不適合本地的“文脈”就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
4通過地域文化彰顯小城鎮特色的方法
4.1小城鎮地域傳統文化的保護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越來越受到重視,并以此為起點,具有歷史文化意義的小城鎮也列入保護的范圍。1986年國務院就有文件建議“對一些文物古跡比較集中,或能較完整的體現出某一歷史時期的傳統風貌和民族地方特點的街區、建筑群、小鎮、村寨等,也應予以保護”。1993年10月,當時的建設部副部長葉如棠又指出,“在我國廣大地區還保存著不少具有重要歷史文化意義的小鎮、村寨、建筑群等歷史地段,也有必要劃定為歷史文化保護區加以保護”。對于這類具有“歷史文化意義”的小鎮的保護已有許多成功的例子,它們的保護可以參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這種“歷史文化意義”就是這些城鎮無可比擬的特色。
從我國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歷程來看,對城市歷史文化的保護有著越來越廣泛的對象,從單一的文物保護發展到歷史地段、歷史街區的保護,從物質實體范圍發展到社會文化范疇。具體說來主要有以下四項內容:文物古跡的保護,歷史地段的保護,古城風貌特色的保持與延續(包括古城空間格局、自然環境及建筑風格),歷史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這種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對于小城鎮特色的保護具有很大的借鑒意義。首先,物質性保護和非物質性保護相結合,物質性保護是基礎,非物質性的地域文化是保護的本質。其次,物質性保護應具體而微,著重到細節保護。例如角直古鎮的保護中,大到古鎮格局——“以‘上’字形河道為骨架,因水成街,引水成市”的保護,小到古橋、船鼻子的保護。第三,強調非物質性的地域文化(人文特色)的保護。我國許多小城鎮因發展滯后于一般城市.歷史上傳承于農村,具有豐富的地域文化內容,如傳統藝術、民間工藝、民俗精華、名人軼事、傳統產業等,這些都是小城鎮特色形成的源泉。
我國小城鎮數目眾多,應當看到,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畢竟是少數,更多的小城鎮可能沒有這種鮮明的“歷史文化意義”,但它們的形成、成長都有著自己的地域文化背景,這種地域文化的保護已超出“歷史文化保護”的范疇。因此,小城鎮特色的保護有著更為廣泛的內容。在確定特色保護的對象時,應該依據地域文化的內涵和現實的意義,而不只是“歷史、科學、藝術、價值”。這就是說,一切能夠形成城鎮特色的地域文化表現要素都屬于保護的范圍。
4.2遵循地域文化的小城鎮公共空間規劃原則
在宏觀層面上,對地域文化的定位要與城鎮歷史底蘊及城鎮公共空間未來發展態勢相互協調。借助地域文化內在力量促進城鎮公共空間的發展與建設,形成鮮明的城市形象,提高城鎮品質。在中觀層面上,對于地域文化認同要與城鎮公共空間格局相互協調。通過建構合理的城鎮公共空間格局來推動地域文化特色深入民心。在微觀層面上,地域文化氛圍與城鎮公共空間的基調相協調。協調好城鎮公共空間建設與地域文化的關系,在空間營造的過程中講究地域文化的內涵,形成合理的空間建造理念。使城鎮居民在公共空間活動時能夠體會到城鎮的地域文化氛圍。
4.3多元化城鎮公共空間的營造
(1)公共空間功能的多樣性。城鎮公共空間功能的多樣性有助于形成互補的功能關系,它為在公共空間活動的人們提供了各種各樣的需求,使得人們有了更多的選擇性,同時能滿足人們不同時段的活動,從而保證了城鎮居民活動的多樣性。在城鎮公共空間上綜合了商業、娛樂、餐飲、居住、教育、辦公等功能,這樣不但延續了既往的生活傳統,而且滿足了人們不同需求,使得城鎮公共空間中各個時段都有人存在。有人存在的公共空間才是富有生機的城鎮公共空間。
(2)空間景觀的多樣性。良好的公共空間景觀環境能夠增加公共空間活動人們的數量,滿足人們活動的心理要求,提升城鎮公共空間整體形象。在營造空間景觀多樣性的過程中要合理利用城鎮的自然景觀資源,例如建筑、街道、樹木與花卉、水體等�?紤]各種景觀要素在不同季節的不同的景觀特色與城鎮居民的觀景心理,進行合理的安排與搭配使空間景觀既符合城鎮地域景觀特征又能與城鎮公共空間緊密結合形成良好的景觀視覺環境。
4.4彰顯地域文化的特色節日
特色節日的營建更容易彰顯地域文化,提升城鎮品質塑造城市形象。我國許多寒地城市都擁有自己的節日,如哈爾濱、長春、沈陽、齊齊哈爾、撫順、鞍山等的冰雪節,吉林的霧凇節、佳木斯的潑雪節、牡丹江的雪城文化節等。節日的文化活動為城市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同時也可以為小城鎮公共空間的復興與展現城鎮地域文化特色提供了良好的機會。
5.結語
城鎮特色的塑造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它不僅貫穿了從規劃到設計的整個過程,而且還涉及到自然、社會、經濟、文化方面的諸多因素,本文對城鎮特色塑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鎮特色的中觀層面——地域文化對小城鎮特色的影響,探索基于地域性的小城鎮特色的創作思路。對小城鎮特色中地域文化的影響作用,我們始終都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它既是小城鎮特色形成的主要因素,也是小城鎮特色逐漸喪失的主要原因,即使是在今天,它仍然是我們進行創作,構筑小城鎮特色的源泉。
把握了小城鎮的宏觀特征,也就接觸了小城鎮的文化之本。就有可能在新的生活形態和新的技術水平下努力挖掘當地地域文化的精華,繼承文化遺產,營造出本城鎮特定的地域文化氛圍,反應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尋求城鎮文化的延續很發展,使其古為中用、洋為中用,構建小城鎮自身的特色。
參考文獻
[1]任世英,邵愛云.試談中國小城鎮規劃發展中的特色.城市規劃,1999,(2):45~48
[2]袁中金,王勇編著.小城鎮發展規劃.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1.1~32
[3]張欽南.特色取勝一建筑理論的探討[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09
[4]李天富.小城鎮規劃中的保護和發展地方民族文化問題[J].今日民族,1999,(4)43_45[5]吳良鏞.發達地區城市化進程中建筑環境的保護與發展[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9
[6]馬武定.“城市特色”問題再議.城市規劃,1991,(4):57~59
[7]何小娥,阮雷虹,試論地域文化與城市特色的創造[J].中外建筑,2004.02
[8]金廣君.城市特色的物質構成.城市規劃,1991,(6):14~17
[9]侯正華.城市特色危機與城市建筑風貌的自組織機制[D].清華大學,2003
文章標題:基于地域文化的小城鎮特色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wenyi/shehui/1030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