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美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1-03-11 09:34 熱度:
摘要:城市街區色彩的更新設計是使城市景觀走向整體和諧最便捷的工具。論文提出通過對不同城市街區的色彩構成特征進行調查,采取重點保護、局部調整與全面創新相結合的更新設計方法,來消除城市視覺污染,改善城市街區形象,從而達到美化人居環境之目的。
關鍵詞:環境;彩度;功能;文化
城市街區色彩的更新設計是改善城市環境功能的主要手段之—,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環境感受、在未來的城市景觀建設中應引起高度重視,把城市街區色彩的更新設計納入現行的城市規劃中,進行系統、科學、統—的設計,創造出個性突出、生動豐富的人居環境。每個城市都要學會利用歷史文化留下的地方色彩,珍視這些獨特的色彩特質,來創造富有個性的城市街區形象。文史藝術論文
1主要構成要素
城市街區色彩是指沿街范圍內各種視覺事物所具有的色彩效果,它是一個廣泛、綜合的概念,包括建筑、道路、標牌、廣告、服飾、綠地、河流、車船等內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的色彩,它們涉及人們的活動空間,深刻影響著人們的視覺感受。因此,城市街區色彩是構成城市空間肌理的主要因素,成功的城市街區色彩會為城市景觀增添無窮的魅力。
沿街建筑是城市街區中的主體部分,因而沿街建筑色彩相應地是城市街區色彩的主角,它的色彩處理得當與否直接影響城市色彩的整體效果。沿街建筑色彩包括屋頂色彩、墻體色彩、門窗色彩、玻璃色彩、細部色彩等,對這些沿街建筑的不同部位選擇各不相同的色彩,通過色彩要素的變化以及不同樣式的組織產生出無限多樣的色彩形象,實現沿街建筑色彩與實用功能的完美結合。此外,道路是城市街區的景觀廊道,構成步移景異的動態景觀序列,是展示城市街區魅力的通道。美觀的道路色彩令行人精神倍增、身心舒暢,尤其在一些商業步行街中,用與沿街建筑色彩協調的地磚鋪路,會成為城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城市街區內的標牌、指示牌、站牌、電話亭、廣告、雕塑、招牌、座椅、燈柱、果皮箱等輔助設施的色彩,具有傳達信息的功能,同時也是創造豐富色彩的良好素材,西歐各國的街頭飾物如電話亭、候車亭、燈柱等部經過精心設計和慎重處理,色彩豐富,藝術性強,再加上豐富多彩的雕塑、噴泉,形成一條優美的景觀帶。雖然這類小品不是景觀的主體,但若處理不當不僅損害城市街區形象,更為重要的是會造成市民識別上的障礙,不利于現代信息的有效傳遞。
天空是城市街區的大背景,也是流動的巨幅畫面,所以天空的色彩是變幻莫測的。城市街區應借景天空,沿街高層建筑的高度和密度部應適當,切不可把人們淹沒在高樓林立的都市森林中。城市街區在白天具有鮮明的色彩特征,在夜間若缺少燈光照明的輔助就會黯然失色。因此夜間人工照明,也是城市街區景觀中不可或缺的構成要素之一。夜間的色彩主要通過人工燈光的形式表達出來,以黑色夜空作為背景,其色彩感比晝間強烈,因而能營造出豐富變幻的光色氛圍。泛光照明在夜晚除提供照明功能之外,還通過對建筑物、構筑物、小品、草坪、樹木及水體的映照,構建了千姿百態的光彩世界,集實用與美學功能于一體。
服飾色彩最具人文特點和人文氣質、它構成了城市街區一種流動跳躍的色彩,可以說是—種動態景觀。市民的服飾色彩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當地的社會精神狀態,它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和地方性。對于服飾色彩不可能采取硬性規定,而應在提高市民的文化修養和精神氣質的基礎上,通過媒體倡導健康和科學的服飾文化,以此潛移默化引導市民來提高服飾色彩的審美層次。此外,從城市的流動景觀來看,汽車的色彩比造型更為重要。由于汽車的體量較小,使用時間較短,則表現為色彩范圍寬、變化節奏快、流行周期短。汽車色彩呈現移動與靜止之間不斷轉換的態勢,它們的位置、方向常處于流動之中,影響著城市街區色彩的視覺秩序程度,是城市街區景觀創造動態色彩的最佳選擇。
景觀環境是城市街區色彩美的主旋律。綠色植物是具有生命的活體,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色彩,而且也會隨著其生長階段和季節變化的改變而改變它們的色彩。每當花開時節,植物的花卉更是色彩紛呈,花草姿態各異,色澤有別,百花爭艷,散發陣陣芳香,令人陶醉。將各種植物與花卉合理搭配,可利用它們的色相、明度、彩度組成節奏、韻律,并隨著四季的變化會產生不同的色彩效果。自然景物中水是最為素淡、最有靈氣的,水雖然是透明的無色體,但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水還可以將周圍環境景觀的色彩納入自己的領域,呈現出一種似有似無的虛幻色調,并且水中某些物質也可賦予水奇妙的色彩。城市街區中雖難得有如此水色,但可以在某些地段利用噴泉、燈光來激活水的靈氣。
2綜合功能分析
城市街區色彩從一定意義上講,不僅是傳統文化的積淀,而且是現代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體現。城市街區色彩將現代城市的建筑、綠地、道路、橋梁、園林、古跡、雕塑、水面以及商業街道、居民住宅等等裝扮得美麗多姿,每當夜幕降臨,霓虹燈、電光燈飾如火樹銀花,為城市街區夜景增添無窮魅力。在城市街區形象中,環境色彩的更新設計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功用。
由于建筑色彩具有易于辨認和識別的功能,當人們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街區中,建筑色彩能幫助人們盡快熟悉或找到要去的地方。隨著現代城市的日益擴大,加以建筑結構的定型化和系列化,城市街區形象較難區別。然而通過環境色彩的更新設計,將住戶單元和相鄰地段進行較為明確的色彩分區,就能清晰地界定出住戶的空間位置。國外許多城市街區的色彩更新設計,利用沿街建筑立面進行色彩規劃,同時幾種色彩相互穿插,使大片住宅既統一而又不顯得單調,而且增加了識別性。
在自然采光條件下,不同建筑材料對光的反射率是隨著街區建筑的明度變化而變化的,城市街區的建筑色彩可以具有生態功效。明度高,反射率高;明度低,反射率低,因此會產生不同的區域溫度變化。同樣,對于裝有空調的街區建筑環境而言,外部環境色彩宜選用淺淡色系,具有節能省電的功效。反之,城市街區建筑色彩若選擇不當,墻面的溫度升高,使外墻產生伸縮變形應力,還會使外墻涂料脫落,從而增加材料損耗。因此,將淺色系作為濕熱地區的墻體隔熱方法具有一種生態功效。另外,不同色彩對光的反射系數也不同,黃色、白色等反射系數最高,淺藍、淡綠等淺淡色彩次之,紫色、黑色反射系數最小,因此室內環境改用高反射系數的色彩可以增加建筑室內亮度,從而節約電能消費。
城市街區色彩能夠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色彩營銷和色彩開發會帶來良好的投資回報。從微觀經濟分析,城市街區色彩的營銷作用在一些發達國家是十分普遍的現象,許多房地產開發商往往重金聘請色彩專家和色彩顧問對城市街區進行“色彩診斷”,將色彩營銷用于城市街區中的商業行為中。從宏觀經濟分析,城市街區色彩的更新設計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的資源消耗、物質消費,降低建筑開發的運行成本。更為重要的是,美觀大方的城市街區色彩會樹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影響旅游者和投資者的決策行為,間接影響的旅游市場、投資機會和人才流動,所以城市街區色彩的更新設計必定會促進經濟效益的快速增加。
不同國家、不同社會、不同的傳統,會賦予色彩不同的象征意義,暗示某種抽象的精神含義。因此,不同的自然環境、不同的地域文化、和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民俗習慣,都有自己所喜愛的地方色彩。地方色彩可以構成不同的文化載體,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把地方色彩作為城市街區規劃的一個必要因素,用它來體現城市風格與文化特征。把地方色彩應用到城市街區色彩的更新設計中,便形成了具有地域性的色彩特征。這類基本的為人們所習慣的地方色彩是城市街區色彩更新設計的參照坐標。在國外許多的新區建設中,對于城市街區都有統一的色彩規劃,這對形成特有的街區風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更新設計理念
我們生活的城市街區色彩是在古代、近代和現代的一系列建筑活動中逐漸形成的,總是處于不斷的新陳代謝之中。所以處理好保護與創新的關系,是城市街區色彩更新設計的首要問題。破壞歷史建筑與環境要素的作法是錯誤的,實行全面的保護,又會受到經濟、技術等條件的制約。因此,正確的方法應是在深入調查與研究的基礎上采取靈活多變的原則,對整個城市街區進行色彩分區,對不同區域的色彩構成特征,采取重點保護、局部調整與全面創新相結合的方法。
為了保持城市風格的持續性,除了維護歷史街區的建筑尺度之外,還利用環境色彩的整體協調來獲得城市街區風貌的特殊效果。城市歷史街區內的傳統建筑,色彩風格統一,且工藝精湛,尺度親切宜人,材料質感豐富,具有較高的藝術質量,可以為市民提供超越時間,空間的連續感受,增強了市民的親切感及認同感,令人感知自己生活的街區環境不單是一個建筑幾何空間,還是一個具有歷史延續性與豐富文化內涵的生存空間,它維系著市民的情感,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與自豪感,因此,這些街區色彩應該成為整個城市環境系統的基礎和精華所在。對這些街區的環境色彩,應當采取以保護為主的原則。應盡量避免因功能轉換,對建筑立面進行更新設計而導致的對色彩風格的損害�,F代裝飾材料很難在色彩與質感上與傳統建筑材料達成一致,即使色彩效果上相近,也會因為缺少陳舊感、歷史感而造成對其藝術價值的損害,給人以“假古董”的印象,值得推薦的方法是保持原有的立面色彩,只在局部使用少量的現代材料進行裝飾,以標明建筑的性質特征,也可以在不破壞大的色彩效果的前提下增加一些可置換的附屬構件,如燈飾、廣告牌、遮陽篷等,其原則是這些構件的色彩一定要與主體建筑的色彩相匹配,起到點綴、襯托主體建筑的功效。
城市混合街區色彩明顯地體現了城市化階段的種種無序,則應從整個色彩的高度著手對其進行重在提高藝術質量及促進經濟發展的規劃改建;在這一地區,現代建筑占有絕對的優勢,歷史建筑只是點綴于環境之中的要素之一。對這些街區的環境色彩,應當采取以調整為主,的原則。在這些地區增建新建筑的時候,色彩的選擇要遵循不破壞城市街區色彩風格的原則。在確定新建筑的色彩方案時,應對周圍環境的色彩特征,及臨近的有代表性的重要建筑的色彩,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與周到的綜合分析。只考慮色相的呼應而忽視了明度,彩度的協調,色彩過于單調而缺少傳統建筑豐富的色彩變化與細部處理,都是設計中易犯的錯誤,極易導致色彩更新設計的失敗。此外,建筑的附屬物及環境設施如圍墻、燈飾等的色彩設計也不應忽視、處理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到整個色彩環境的質量。對于這些地區中與環境色彩不協調的現有建筑及設施,應逐步加以調整,改造。
城市新興街區是這一色彩更新設計的最高點,旨在綜合多方因素的創建,城市街區色彩系統的制定應以創新為原則。對于新區的規劃設計,則應充分地利用現代的思維方法、技術手段對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中的色彩特質要素加以提煉和概括,作為制定色彩規劃的依據。根據城市空間的色彩分布,可以采取色彩創新的“抽象”提取方法,即對舊街區色彩的“原形”予以提取、概括、重構、穿插,成為具有表征意義的點綴色彩,貫穿并運用到城市街區色彩的更新設計中,如此,城市街區色彩能夠借助于色彩科學的定量方法而獲得有機更新。這種新舊色彩的“對話方式”能夠體現城市街區的意義、地區文化的發展以及城市文明的個性特征,從而對城市整體發展做出合理解釋。這種觀點要求我們將城市建筑空間和城市街區色彩看作是時刻進行新陳代謝的、有生命的機體,將空間和色彩的發展看作是一種內在的、在原肌體中的生長,從城市的空間結構和色彩肌理中可以尋找到城市街區色彩發展的文脈和歷史發展的軌跡。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舊的城市街區色彩保護采取了一種與舊居住建筑認同的態度,表示了對歷史建筑及文脈的尊重;混合區的環境色彩調整有助于文化色彩在積累中的健康發展,這是一種不割斷歷史的、有根的文化變遷;新的城市街區色彩創新則充分地利用現代技術手段進行科學的色彩組織,使歷史文化在這里得到進一步的創新和發展。在城市街區色彩的更新設計中,城市街區色彩之最終目的應該是以人為本,體現對人的終極關懷。我們除了考慮一般的城市街區規劃需求外,更注重的是通過色彩更新設計來實現城市街區發展與可持續城市的并存。
【參考文獻】
1、黃耀榮論建筑色彩的特質與應用[J].《建筑師》臺北:1989(6)70~76
2、施淑文.建筑環境色彩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1,130~131
3、宋建明.試論法國色彩學研究領域中的學風及其方法.北京:裝飾,1997(1)48~50
文章標題:城市街區色彩的更新設計理念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wenyi/meixue/7595.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