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美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2-01-14 10:29 熱度:
摘要:中國傳統造園思想的形成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對世界園林藝術有著深刻的影響,它的許多設計理念和設計手法值得我們認真分析研究,在現代園林設計中取其精華,讓傳統造園思想在現在園林設計中大放異彩。
關鍵字:傳統論文;現代論文;布局;空間
一、對中國傳統造園思想的體會論文
中國園林與西方園林在形式上的區別在于,西方造園藝術,雖然其風格是多變的,但總體風格一直是規則幾何型,崇尚理性主義,以形式的先驗的和諧為美的本質;這是西方古典園林的主流,表現了以人為中心、以人力勝自然的思想理念。而中國古典園林卻不是追求這種“人力”在園林中的應用與體現,中國古典園林旨在追求自然之美。并且這種風格從中國古典園林之初一直延續到封建社會結束。期間,這種追求“自然之美”的園林風格,不斷發展進步,最終形成了對世界園林藝術都具有深遠影響的“天人合一”的獨特造園風格。
這種獨特的造園風格,受到當時中國普遍信奉的佛教思想的深深影響。佛家講求一種“萬物皆空”的境界,那是一種安靜平和空靈的狀態。而古典園林中有聲更覺靜的氛圍,也恰好表達了佛教的靜寂,很好的渲染了禪的氛圍論文。
在中國古代這種宗教背景下,產生、發展的與自然合一的造園思想,恰好與當今園林設計者們“人與自然和統一”的造園發展方向不謀而合。這樣,中國古典造園思想在一些層面上可以給現代園林工作者們一些指引性作用。科學證明,一旦失去了良好的自然環境,便造成生物鏈的斷層,新陳代謝的不平衡,必將威脅到人類自身的生存與發展。
然而,隨著地球城市化和工業化的迅猛發展,人口增長速度過快,人類許多生態資源遭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大量土地、森林、水、空氣等遭受著工業化帶來的污染,這些都嚴重威脅了人類的健康與生命。現代林業設計者們在實施設計方案之時,中國傳統造園思想的給了我們一定的啟發。在此基礎上,可以利用現代科學的手段更好的做到人與自然的相互協調統一。如對城市地形狀況、水源的分布、空氣的成分進行科學分析,讓園林更好的融入當今人們的生活,而不是單單從形式上追求回歸自然。
二、中國古典園林的布局在現代造園設計中的運用論文
在中國古典園林中,沒有整齊的行道、樹木,也沒有修剪的花壇、草坪,取而代之的自然原始的植被分布方式。種植的花木,聚散自由、野趣橫生。在設計上完全是花草樹木沒有行次順序,假山石頭沒有定位的布局。這種布局方式,體現出了峰回路轉、柳暗花明的自然風光。這種園林布局的方式,正是建立在中國傳統道教中“道法自然”這一觀念,也是中國園林不同于西方園林的根本之所在。古典園林設計的目標,就是將個人情感以恰當的方式表達,在超越世俗的水平上享受自然之美。
然而,中國現代風景園林的國際地位十分低下,缺少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設計師和作品。一個多世紀以來,中國現代園林始終在追隨、模仿西方近現代的風格。在城市景觀建設中,特別像街頭草坪綠地、噴泉等,居住區景觀設計等等尤其突出,以至于,中國現代園林既缺乏對西方園林的內涵和文化背景的體會,也沒有把西方園林中的精華與我國本土的情況相結合,設計出適合本國的園林作品。所以,中國現代園林設計并不能照搬西方園林的模式。應該認識到中國古典園林對現代園林設計的意義,創造出既能符合現代國際發展趨勢、又有著本民族特色的優秀現代園林作品論文。
龍游江濱公園(地處浙江西部)中的園林布局就很好的借鑒了中國古典園林中的布局之道,其中“清幽谷”沿著步道走進一片蘆葦叢,周圍是密密的蘆葦桿和蘆葦葉。穿過十米左右的蘆葦,忽然,眼前豁然開朗,腳下的步道變成了一座寬3米的木制曲橋橫跨在一人工湖上,曲橋的一側設有一條40厘米高的木制“欄桿”——或者說是坐凳,可供游人休憩、垂釣。湖岸設計為自然的形態,完全采用當地的植物種類,顯得非常地自然和諧,雖由人作,宛自天開。
三、對中國古典園林造園技巧的借鑒
(一)因地制宜
中國古典園林,十分講求園林建造的因地制宜。《原冶·相地篇》中說“園基不拘方向,地勢自有高低涉門成趣,得景隨形,或傍山林,欲通河沼。探奇近郭,遠來往之通衢,選勝村落,藉參差之深樹。”這就是說,選擇同基,不必太追求方向如何,而是以本來的地勢高低來造園,只須有情趣,隨地而取景,這就是順其自然。或依傍山林,或溝通河沼,為探奇景于近郊,須開往來的大道:或選景于村舍,則須利用高低的密林。這些手法,不但適宜于古代的造園,也適宜于今天的園林和環境綠化。
在現代園林設計中,光影、氣流、溫度、濕度等影響人體舒適度的氣候因子,成為十分重要的設計依據,影響到園林空間、地形、水系、色彩等設計元素的處理手法。
當今的一些園林設計師們,在做設計的時候卻忽略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不充分考察各個小區的的不同氛圍和周邊的生態環境,千篇一律的把小區的綠地建造的像城市廣場。這樣是園林設計既沒有合理的利用好原有的地形、環境等自然因素,也沒有考慮到人文因素,使、園林顯得和人們的生活格格不入。當然也有比較成功的例子,例如巴黎拉維萊特公園中的竹園設計,采用下沉式空間處理,結合混凝土擋墻和拋物面光源的反射,有效地改善了局部小氣候條件。
(二)對空間感的把握論文
對于園林在空間上的把握,中國古典造園家所言,關鍵是“假自然之景,創山水真趣,得園林意境”,營造出空靈的空間效果,其中一葉知秋的小中見大的設計手法是設計者們常用的,也是設計者們對園林空間感的追求。
“借景”是實現這種以小見大的空間感的一種有效技巧。借景不僅起到擴大空間效果的作用,而且加強了空間之間的聯系,使各個空間之間相互滲透,形成整體;同時使園林景觀與城市與自然景觀相聯系、相呼應。許多現代園林設計師都把場地的視域空間作為設計范圍,把山脊線、天際線或地平線等作為空間的參照,通過借景形成園林與周圍環境的融合,或把周圍的地域性景觀類型引入園林,這與中國古典園林追求的無限外延的空間視覺效果有異曲同工之妙。
(三)巧用植物搭配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往往講植物賦予人的性情。竹子剛正不阿,梅花不艷俗爭寵,菊花生性悠然,蘭花高雅大方,牡丹的豪放富貴,蓮花的吉祥如意等等,還有石榴代表多子多福、柿子代表事事如意,紫薇代表家庭和睦,都為廣大人民群眾所認同。現代園林中對植物的運用得當,不僅僅能滿足生態功能的前提,還能借草木情趣,抒發人的情懷。這樣才能使人們更樂于親近自然、享受自然、熱愛自然,也能讓現代園的作品中更增添人情味道。
總之,中國古典園林是全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其中優秀的部分對于現代園林設計仍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園林行業的健康發展,既要認真汲取西方現代風景園林發展的成功經驗,又要深入研究中國古典園林文化和本土資源環境特征,才能使現代中國園林有一個長足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儲椒生,陳樟德.園林造景圖說.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02)
[2]孫風歧.城市公共空間景觀設計與法規及規劃的相關問題解析.溯南文藝出版社2000(06)
[3]孫風歧.中國園林,《中國園林》雜志社2004(06)
文章標題:現代園林設計規劃中如何運用傳統造園思想之美學論文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wenyi/meixue/1110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