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美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1-12-20 10:15 熱度:
摘要:人們都喜歡用詩情畫意來形容中國園林的美。的確,在我國傳統園林的發展中,園林藝術和它的左右近鄰——山水畫和田園詩文建立了密切的關系。園林的山水布局、建筑及小品的安排、以及花木栽植,每每借用山水畫論。而風景主題的意境構思,題對楹聯等又常常受到風景田園詩文的啟發。這種特殊的關系使我國園林藝術的風景美中常常散發出濃濃的詩情畫意。
關鍵詞:中國論文,古典園林論文,景觀設計論文,應用
前言:
園林在中國產生甚早,早在商周時期我們的先人就已經開始造園活動了。園林最初的形式為囿,只供帝王和貴族們狩獵和享樂之用。隨著歷史的發展,園林也不斷改善和進步。春秋戰國時期的園林中已經有了成組的風景,既有土山,又有池沼或臺。園林的組成要素到這個時期已經基本具備,已經和最初的園囿有所區別。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園林發展的轉折點。佛教的傳入及老莊哲學的流行,使園林轉向了崇尚自然。中國的古典園林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以表現大自然的天然山水景色為主旨,布局自由;所造假山池沼,渾然一體,宛如天成,充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特色,表現一種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的宇宙觀。
1.古典園林的意義論文
中國古典園林藝術是人類文明的重要遺產。它被舉世公認為世界園林之母,世界藝術之奇觀。中國的造園藝術,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為最終和最高目的,從而達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審美旨趣。它深浸著中國文化的內蘊,是中國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藝術珍品,是一個民族內在精神品格的生動寫照,是我們今天需要繼承與發展的瑰麗事業。
2.古典園林中造園藝術的手法
園林令人舒心,這也正是造園的目的之所在。但園林能有這種情趣,還要有具體手法才能實現。在眾多的造園手法中,園林的布局(手法)是第一重要的。園林布局,猶如總體設計,所以先須理清園林內的基本形態和大小,園林的出入口在何處,園林四周的情況又如何。
中國古典園林是一種由文人、畫家、造園匠師們創造出來的自然山水式園林,追求天然之趣是我國造園藝術的基本特征。在中國園林里,不規則的平面中自然的山水是景觀構圖的主體,而形式各異的各類建筑卻為觀賞和營造文化品味而設,植物配合著山水自由布置,道路回環曲折,達到一種自然環境、審美情趣與美的理想水乳交融的境界,既“可望可行”,又“可游可居”,富有自然山水情調的園林藝術空間。
在造園家看來,外在景物只不過是生情的媒介,而特別注意到景物的象征性和處理的含蓄性。因唯有象征性,物體以有限的形象而求無窮無盡的意義。唯其含蓄性,人的想象才能得以自由馳騁而獲不盡的氣韻。這時景物已不再是純粹的線條,色彩,質感等的組合,而是在傳統體驗下給予人們以心理的暗示,造園時多以象征的手法,不論景物的名稱、形狀或布置均別有深意,以擴大人們的藝術聯想力。于是中國古典園林中有“一池水可為汪洋千項。一堆石乃表祟山九初”之說,從而以少勝多,產生無窮無盡的意境.
在中國古典園林中,詩詞匾聯是達到啟示,象征和意境的重要手法,早已與園林空間藝術融為一體。如網師園中的“月到風來亭”取唐代詩人韓愈“晚年將秋至,長風送月來”之句而得名,由于亭所建的位置最宜秋夜賞月,有“月到天心、風來水面”的情趣;而拙政園中的“與誰同坐軒”取宋代詩人蘇軾“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找”之句而得名,借與清風明月同坐表達封建士大夫的清高,從而以一簡單的扇面亭空間賦予了豐富的思想內容。
無論是北方的頤和園、避暑山莊等皇家宮苑,在廣闊山水之間的樓臺殿閣,還是留園、拙政園、寄暢園、網師園、滄浪亭等蘇州古典園林,那種文人園林瀟灑的疏窗竹影,造園者都注重發掘自然之美,順乎自然又給以藝術加工,使自然美與人工美達到和諧統一,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我國的江南園林尤其精巧典雅,素有“江南園林甲天下”的美譽,深受世人矚目。徜徉其間真是心曠神怡,意趣無窮。即使是文學作品中描寫得如真似幻的大觀園,究其根本莫不如此。它是中國人把自然人化和把人自然化的藝術方式,也就是中國園林最基本的文化內涵。都會讓它們的觀賞者無時無刻不感受到這種博大思想的浸潤。
中國園林設計的傳承至今為止,仍然可以在現代園林當中捕捉到道家的思想,最早的設計風格。園林的設計基本上是按步驟來進行的,首先我們會有風水的考慮,以后我們會按照風水的想法來選址,一旦選址設定好,我們會在上面做一些規劃,哪些地方建筑高樓,哪些地方是作為園林的綠植。中國的園林基本上都是有圍墻的。我們也大量采用了假山假水的裝飾在不同的地方來點綴園林。北方皇家宮苑的園林設計尤其是大的園林里表現的是人物對自然的統治欲,整個建筑設計都是向這方面靠攏的。設計中的軸線完全是人工所制造的,通過一些樹林或者其他的人工的植物來做的。在自然界當中我們是找不到的。而江南園林有自己的策劃,相對來說,分開的區域就更多一些,點就撒得更細一些,把每個園林歸在一定的范圍當中,所以說不同的局部都在做相同的或者是已經布局好的園林設計,非常追求詩情畫意。
3.古典園林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論文
任何一樣事物的構成都有一定的構成要素,中國的園林也不例外。總的說來中國古典園林共由六大要素構成:筑山,理池,植物,動物,建筑,匾額,楹聯與刻石。為表現自然,筑山是造園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秦漢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之土堆成島,象征東海神山,開創了人為造山的先例。現存的蘇州拙政園,常熟的燕園,上海的豫園,都是明清時代園林建山的佳作。
不論哪一種類型的園林,水是最富有生氣的因素,無水不活。因此,園林一定要鑿池引水。古代園林的理水方法,一般有掩,隔,破三種。掩就是以建筑和綠化,將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隔是或筑堤橫斷于水面,或有隔水浮廊可渡,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橋,或涉水點以步石。正如《園治》中所說,“疏水若為無盡,斷處通橋”。破是在水面很小時,(如清泉小池)可用亂石為岸,配以細竹野藤,朱魚翠藻,那么雖是一洼水池,卻可令人感受到山野風致。我公司在09年設計的“運達•魚藻池”,充分利用了水系,水道作為小區的主體,既增加了景觀情趣又起到了私密圍和的作用。
植物是另一個重要的因素。花木有如山巒之發,水景如果離開了花木也沒有美感。自然式園林著意表現自然美,對花木的選擇標準也很嚴格。一講姿美,樹冠的形態,樹枝的疏密曲直,樹皮的質感,都追求自然美。二講色美,紅色的楓葉,青翠的竹葉,白色的玉蘭,紫色的紫薇等,力求一年四季,園中自然之色,不衰不減;三講味香,要求植物淡雅清幽,不可過濃,有嬌柔之嫌;也不可過淡,有意猶難盡之妨。四講境界,花木對園林山石景觀的襯托作用,往往和園主的精神境界有關。如竹子象征人品清逸,松柏象征堅強和長壽,蓮花象征潔凈無暇,蘭花象征幽居隱士,石榴象征多子多孫,紫薇象征高官厚祿等。在“運達•魚藻池”的景觀設計中選用了各種不同的植物,用以試用不同的空間造景。水岸邊,庭院內,高低錯落的植物勾落出不同的空間形態。
中國古代園林用種種辦法來分隔空間,以達到曲徑通幽的效果。最主要的方法是各種建筑的運用。如漏窗的運用,讓空間既不是一望無垠,又不妨礙視覺流暢。在漏窗里看,玲瓏剔透的花飾,豐富多彩的圖案,有濃厚的民族風味和美學價值;透過漏窗,青竹迷離搖曳,亭臺樓閣時隱時現,遠空白云飛游,造成幽深寬廣的空間境界和意趣。園林建筑往往有堂有廊,有亭有榭,有樓有臺。人工的石洞,石階,都顯示自然的美色。所有建筑,其形與神都與天空大地等自然環境吻合,同時又使園內各部分相接,以使園林體現自然,淡泊,恬靜,含蓄的藝術特色,并收到移步換景,漸入佳境,小中見大等觀賞效果。師法自然,融于自然,順應自然,表現自然——這是中國古代園林體現“天人合一”民族文化之所在,是獨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也是永具藝術生命力的根本原因。在“運達•魚藻池”的景觀設計中我們融入了中國古典園林的元素符號,庭院、回廊、透空圍墻,等元素勾落出許多有趣的景觀空間。
我國現存的古典園林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拙政園,滄浪園等,他們都是中國園林的杰出代表。透過他們能真正感受到園林的魅力,也能發掘出中國古典文化的深層意義。作為一名中國的景觀設計師,我們也有責任學習和沿承這些古典園林的精髓并得當的運用在當今的設計中。
參考文獻:
[1]彭一剛,1986,中國古典園林分析,1:1-6;3:10-12
[2]疏友斌.淺談我國古典園林建筑藝術[J].工程與建設,2006,(2).
文章標題:美學論文:中國古典園林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wenyi/meixue/1090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