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畜牧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21-03-20 10:35 熱度:
近年來,我國水產養殖業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水產養殖產量占水產品總量比重超過 75%,但在快速發展的同時,沒有有效處理好生產、生態和生活之間的關系,部分地區養殖布局不合理,超容量超規劃養殖,存在質量安全和環境破壞等問題。2019 年 2 月,農業農村部會同多家部門(十部委)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1],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經國務院同意、專門針對水產養殖業的指導性文件,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指導我國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綱領性文件。綠色發展道路成為水產養殖業未來一段時間發展的主要方向。長江經濟帶涵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等 11 省市,地處我國長江流域,地理位置優越,為水產養殖提供了豐富的自然資源。長江經濟帶各省份水產養殖面積占全國的 56.4%,水產養殖總產量占全國的 62.2%,為全國水產品的供給做出了重要貢獻。因此,開展長江經濟帶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水平評價,有利于準確把握長江經濟帶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水平,從而增強長江經濟帶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責任意識,為推進長江經濟帶水產養殖業和國內其他地區的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提供方向指導和決策參考。
一、文獻綜述
(一)綠色發展指標體系與評價方法相對西方發達國家而言,我國學術界對生態環境問題的關注較晚,對綠色發展研究的起步也較晚。進入 21 世紀以來,為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協調統一,走綠色發展道路逐漸為學界認可和接受,學者們開始研究和關注綠色發展。隨著“綠色”在經濟社會中的作用逐漸凸顯,國內外學者對綠色指數進行了不斷探索[2]。OECD[3]提出了包括 25 項指標的國家綠色發展指標體系,這些指標反映了綠色增長的主要特征:生產和消費的環境和資源生產率、自然資產基礎、生活質量的環境層面、政策反應和經濟機會,側重于提高資源環境生產率和保持自然資源資產,但是其中不少指標現階段還難以有效度量。2016 年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國家統計局、生態環境部(原環境保護部)、中央組織部制定了《綠色發展指標體系》和《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目標體系》,從資源利用、環境治理、環境質量、生態保護、增長質量和綠色生活 6 個方面建立綠色發展指標體系,作為官方生態文明建設評價考核的依據。武春友、郭玲玲、于驚濤[4] 根據 TOPSIS 和灰色關聯理論,從社會經濟、生態環境、自然資產、生活質量和政策支持五個方面構建綠色增長系統的指標體系,并對中國 2001-2012 年的綠色增長水平情況進行實證分析。劉耀彬、袁華錫、邵翠[5]運用因子分析法,從綠色發展動力、綠色發展壓力、綠色發展狀態、綠色發展影響、綠色發展響應這五個方面建立綠色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分析綠色發展在不同空間尺度約束下的現狀與過程。總之,綠色發展指標主要包括資源利用、環境保護、增長質量和綠色生活等方面。
(二)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從目前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研究現狀來看,當前學者對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概念。岳冬冬和王魯民[6]、盧昌彩[7]、王建波[8]等學者從系統學思想、綠色發展目標等視角對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概念進行了界定。目前關于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概念還沒有明確界定,但都強調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是經濟系統、環境系統和社會系統的協調、綠色發展。(2)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影響因素。關于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影響因素,國內學者從制度、資金、技術以及養殖環境等方面給出看法。金亞平 [9]認為“水產養殖疾病發生的一大特征是養殖動物存在潛伏感染問題,種苗攜帶病原是造成潛伏感染的最主要原因,在環境的脅迫下潛伏感染轉為急性感染,從而造成疾病爆發流行。”黃利、王朝明、梁毅等[10]認為環保制度不健全、財政資金投入不足、漁業科技和推廣工作相對滯后等方面影響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3)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表現。于康震[11]認為實現綠色發展的關鍵環節是在地、水、飼、種、潔、防、安、工這八個方面;陳家勇[12]認為保護漁業資源和生態環境是水產養殖綠色發展的關鍵,創新漁業科技是實現水產養殖綠色發展的重要支撐,保障水產品的質量安全是實現水產養殖綠色發展的根本立足點,依法規范管理是實現水產養殖綠色發展的重要保障。基于此,本文理解的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是在環境保護的情況下高效利用自然資源,以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從研究現狀看,相關學者對于綠色發展的指標體系構建進行了研究,但是關于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指標體系的研究還比較少。因此,本文嘗試構建長江經濟帶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指標體系,對長江經濟帶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現狀進行分析,找出阻礙綠色發展的關鍵因素,從而更好地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進程。
二、長江經濟帶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指標體系的構建
(一)指標設計的原則構建長江經濟帶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指標體系是為了更好地分析當前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現狀,探討其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進程。因此,在指標設計原則方面:(1)完備性——所選取的指標能夠覆蓋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中各要素的狀態;(2)動態性——所選取的指標能夠反映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發展變化趨勢;(3)可比、可操作、可量化——所選取的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指標具有現實可操作性和可比性。
(二)指標體系的構建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是在環境保護的情況下高效利用自然資源,以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資源高效利用是促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物質基礎,產地環境良好是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必要條件,經濟產出高效是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根本動力,社會發展進步是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重要保障和根本目標,因此,本文從水產養殖資源子系統、水產養殖經濟子系統、水產養殖環境子系統和水產養殖社會子系統 4 個方面來構建長江經濟帶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指標體系。
1.水產養殖資源子系統水產養殖資源子系統主要反映水產養殖過程中對資源的利用狀態。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是提高現有資源的利用效率,在實現綠色增長的過程中使單位增加值的資源利用下降。水產養殖資源子系統包含資源稟賦和利用效率兩個層面。資源稟賦主要反映水產養殖資源狀況,人均養殖面積反映水產養殖資源人均擁有的基本狀況,人均養殖產量反映水產品人均養殖的基本情況;利用效益主要反映水產養殖過程中對資源的利用狀況,單位養殖面積產值反映水產養殖資源綜合利用情況,單位養殖面積產出反映水產養殖資源產出水平,養殖產量年增長率反映水產養殖資源利用變化趨勢,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率反映水產養殖資源利用水平。
2. 水產養殖經濟子系統水產養殖經濟子系統主要反映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過程中的經濟效益情況。水產養殖必須堅持走綠色增長道路,才能確保其快速增長在未來是可持續的。水產養殖經濟子系統包含發展水平和增長質量兩個層面。發展水平主要反映水產養殖業的經濟發展現狀,養殖產值年增長率反映水產養殖經濟發展趨勢,人均養殖總產值反映水產養殖經濟發展的人均水平;增長質量主要反映水產養殖經濟發展的產業結構情況,養殖第三產業比重反映水產養殖第三產業發展水平,養殖第二產業產值反映水產養殖第二產業發展水平。
3. 水產養殖環境子系統水產養殖環境子系統主要反映水產養殖過程中對環境的保護狀態。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必須要堅持經濟活動過程和結果的綠色化和生態化,將環境保護作為實現水產養殖業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新型發展模式。水產養殖環境子系統包含環境污染和環境保護兩個層面。環境污染主要反映水產養殖過程中對環境的破壞程度,單位水面化肥施用量、單位水面魚藥施用量、病害導致的受災養殖面積和污染導致受災養殖面積是反映水產養殖對水域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標;環境保護主要反映水產養殖過程中對環境保護情況,養殖尾水集中處理率、養殖廢水達標排放率、污染導致水產品損失數量比重和病害導致水產品損失數量比重反映環境保護狀態的重要指標。
三、長江經濟帶水產養殖綠色發展的主成分分析
(一)研究方法和數據來源 1. 數據來源本文的數據來源于《中國漁業統計年鑒》、農業農村部官網以及本研究涉及的 11 個省的地方統計年鑒(2018)。 2. 研究方法目前對于指標體系權重的確定方法有三種,第一種是主觀賦值法,主要由評估者根據經驗主觀判斷得到,如層次分析法、德爾菲法等;第二種是客觀賦值法,主要是根據原始數據之間的關系來確定權重,如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等;第三種是組合賦權法,主要是對主客觀賦權方法的結果進行組合,如乘法合成、線性加權等。
(二)長江經濟帶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主成分分析運用 SPSS 軟件分析中的轉換計算變量功能對負向指標進行正向化處理,運用描述功能對評價指標的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消除指標數據在量綱、數量級別和逆向的影響,標準化處理的數據由 X 變為 ZX。按照主成分分析法的原理,對于分析結果中初始特征值大于 1 且方差累計貢獻率達到 85%,則確定為主成分。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指標數據標準化處理后的主成分的特征值和累計貢獻率結果如表 2。從表 2 中可以看出,運用 SPSS 軟件進行主成分分析的結果是,5 個主成分的累計貢獻率達到 91.013%,已經能夠很好的反映這 17 個指標的信息,因此,用 F1、F2、F3、F4和 F5這 5 個主成分來代替原來的 17 個指標來評價長江經濟帶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表現水平,并且這 5 個主成分是互不相關,避免了重復評價。
四、長江經濟帶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表現的評價
(一)綠色發展子系統表現對比分析水產養殖資源子系統得分與綜合得分排名情況如圖 1 所示。在水產養殖資源子系統方面,得分排名前四名的分別是貴州、安徽、上海和浙江,得分靠后的是湖北、重慶和四川。從水產養殖資源子系統得分與綜合得分排名相比較來看,江蘇、重慶、湖北和四川的水產養殖資源子系統得分排名靠后,并且與綜合得分排名相差較大。根據 SPSS 分析結果顯示,水產養殖資源子系統中人均養殖面積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貴州、安徽、上海和浙江的人均水產養殖面積大,人均水產養殖產量高,自然資源得到了廣泛的利用。湖北、重慶和四川的人均水產養殖面積小。重慶和四川位于長江經濟帶上游地區,養殖面積比較少,但是養殖人員多。湖北省位于長江經濟帶中游地區,養殖面積和養殖人員都比較多,但是據相關數據顯示,2018 年,湖北地區圍欄和網箱全部清除,湖泊、水庫和河溝全部不進行水產養殖,相比于 2017 年,養殖面積減少了 262427ha。
(二)綠色發展水平整體評價從長江經濟帶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整體表現得分情況來看,上海、江蘇和浙江的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表現水平比較好,重慶和湖北處于中等水平,云南、四川、江西、湖南、安徽和貴州相對來說比較差。上海、江蘇和浙江位于沿海地區,經濟比較發達,科技水平比較高,為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資金和技術支撐。云南、四川、江西、湖南、安徽和貴州位于長江經濟帶中、上游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相對來說比較低。從各子系統得分與綜合得分比較情況來看,上海、浙江和江蘇在水產養殖環境子系統得分比較靠后,在水產養殖過程中水域環境受損問題比較嚴重;長江經濟帶上游地區 4 個省份在水產養殖環境子系統得分比較靠前,上游地區在水產養殖過程中,水域環境環境保護的比較好。
五、結論及建議
本文借助主成分分析法構建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表現的評價指標體系,對長江經濟帶 11 個省份的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表現進行分析,研究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表現水平情況、制約因素和空間格局,得出以下結論:第一,長江經濟帶下游地區的上海、浙江和江蘇三個省份的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表現比較好。第二,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表現是水產養殖資源子系統、經濟子系統、環境子系統和社會子系統和諧共存和共同發展,但是就均衡狀況來看,湖南和云南的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表現整體水平雖然不是很高,但是各子系統的均衡狀態相對來說比較平穩,其他各省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非均衡狀況。
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是各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在發展過程中不能只注重資源利用和經濟效益,各省在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障礙存在差別,應該具體根據資源、環境、經濟和社會的情況來改進水產養殖綠色發展表現,進而提高綠色發展水平,實現生產、生態和生活的有效統一。
參考文獻:
[1] 中國水產.指導我國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綱領性文件發布[J].漁業致富指南,2019(6):3-6.
[2] 魏琦,張斌,金書秦.中國農業綠色發展指數構建及區域比較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2018(11):11-20.
[3] OECD.Towards Green Growth: Monitoring Progress OECD Indicator[R].OECD,2011.
[4] 武春友,郭玲玲,于驚濤.基于 TOPSIS-灰色關聯分析的區域綠色增長系統評價模型及實證[J].管理評論, 2017,29(1):228-239.
[5] 劉耀彬,袁華錫,邵翠.基于不同空間尺度的綠色發展現狀與過程比較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9,39(14): 256-265.
《長江經濟帶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評價分析》來源:《中國漁業經濟》,作者:李學芳,姜啟軍*
文章標題:長江經濟帶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評價分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nongye/xumu/4526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