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這種投入并不會太多,同時這種投入可以由政府與村組織共同進行。這種投入可以進行激勵性的投入,例如集體積累越好,政府越進行先期投入,政府越不予以投入,形成一種政府的激勵機制,這種激勵使越好的農村基層組織越好,不好的農村基層組織向好的方向發展。
(二)對基層農村體育發展中政府的審視
1、政府在基層農村體育發展中作用的定位
(1)要為發展農村基層創造必要的條件、提供相應的服務、進行規范的管理。
(2)要結合實際開展適當的干預、必要的參與和有力的支持,制定具備一定積累規模的基層農村中的體育設施配備的目錄。就是什么樣的村,政府給予支持,給出一個比較完備、比較充分、比較有激勵機制的政策。
(3)實施差異化政策,對不同的地區、不同的發展階段、不同的發展類型、不同的發展環境等,提供政府所能提供的不同的支持。逐步地、普遍性地對農村基層加大體育公共服務資源的投入力度,使農村在都得到發展的基礎上,最后獲得普遍性政府支持,這也應該是農村最終發展所追求的一個目標。
2、農村基層體育發展中政府的責任
對農村基層體育來說,政府具有很大的責任:
(1)發揮政府有限的職能。政府的這種責任,就是直接向農村基層組織,提供基本的體育服務的設施,以及農村體育文化思想,使農村的體育發展,不僅是鍛煉身體,更是提升農村整體素質的一個重要的方法。
(2)必要的宏觀管理職能。作為政府應該充分地利用現有的法律、經濟、行政和技術信息等多種有效手段,進行準確的、有針對性的整體調控,使社會體育服務產品進行有效的供給與總需求的協調,將農村群眾體育的設施的建設與發展,進行區域間的整體協調。
3、政府在基層農村進行體育開展的指導原則
(1)分類指導。農村的發展,類型是不一樣的。因此,就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分類,使有限的資源進行有效的、合理的、適當的分配,并能夠使農村的發展達到最佳的狀態。
(2)從實際出發。進行什么樣的支持,怎么進行支持,政策需要與實際緊密結合,要充分地進行有針對性的實際調研,將政策制定的科學、合理。
(3)堅持體育與衛生相結合的原則。農村的體育發展,首先是與身體健康緊密相連。因此,農村的體育發展必須要與公共衛生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這樣才能使農村基層體育的發展,成為推進農村整體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因素。
(4)發揮各級行政組織的主渠道作用。政府的各級行政組織,都具有推進基層農村體育發展的職能與責任。因此,各級行政組織都要充分發揮好自身的服務職能,為和諧社會的建設,為小康社會的建設,為新農村的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
4、和諧社會需要政府關注農民群體的文化生活
我們所要建設的和諧社會,是一個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這種社會要求居者有其屋、百姓樂其業,老有所養、少有所教這樣一些美好愿景的實現,需要及時地化解現實中的各種社會問題與矛盾。而達到化解各種社會問題與矛盾,就離不開我們所制定的完備的社會保障制度。
政府在農民基層農村中,開展體育活動,首要的作用是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使之能夠適應于農民工體育的發展,能夠讓農民接受,讓農民有信心消費,讓農民有能力消費。這種氛圍與環境的因素,主要包括硬件因素和軟件因素,硬件因素主要以基礎設施為主。這種設施除了政府提供的體育的設施外,首先更主要的是政府為基層農村創造的,良好的交通、供水、供電、通信、學校的建設,以及公共環境的建設等必要的基礎設施條件。沒有這些基礎條件,農民是沒有心思參與體育鍛煉的;軟件因素主要是政府對農村的政策指導與文化氛圍的構建,也就是政府政策是的人文關懷,由政府的政策創造出一個人文環境,使農民在這個環境中樂于接受體育鍛煉,構建成一個健康的村落,使農民在這樣一個環境中,獲得快樂、達到愉悅,同時實現人生的價值。
農村基層體育的發展,應該是我省未來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它不僅僅是農村的體育問題,它更是農村的文化問題,也更是農村思想意識的問題。這個問題的解決,牽連著方方面面的各種各樣的利益關系。因此,這是一個幾其難以解決的問題,但不管如何難以解決,都必須要予以解決,因為這是我省經濟發展過程中必須要經過的一個階段。所以,政府要對我省農村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問題,進行比較全面的、深入的思考。
3/3 首頁 上一頁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