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農業工程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2-07-16 09:00 熱度:
兗州市地處黃淮海平原,山東省西南部,全境平原,是全國著名的純井灌區和著名的糧食生產基地。兗州市歷屆黨委、政府都重視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上世紀七十年代初以來,兗州市就按照百畝方田的標準,興建了大地園林化工程,基本做到了旱能澆、澇能排,旱澇保豐收。八十年代中期,兗州市建設了引泗回灌補源工程,引泗河水回補地下水,回灌面積30萬畝,年引水量6000萬m3以上。
一、兗州市水利工程發展現狀
1、水利骨干工程現狀
兗州市現有骨干河道13條,建筑物8280座。全市機電井2010年末到達8915眼,配套機泵8915套,177萬千瓦。
2、、農田灌溉工程現狀
兗州市屬井灌區,全市農田灌溉工程是以地下水為水源的機電井灌溉體系。截止目前,全市機電井期末到達8915眼,平均每66.3畝耕地擁有1眼機電井,輪灌周期5-7天。
3、節水灌溉發展現狀
農業是用水大戶,再加上近年來工業的迅速發展,用水量急劇增加,兗州市骨干排水河道均為季節性河流,灌溉季節無法利用,人民生活和工農業用水全部靠開采地下水。為了節約水資源,兗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農業節水灌溉工程的建設,大力發展以地下低壓管道為主要內容的節水灌溉工程。截止2010年,我市耕地面積為59.09萬畝,節水灌溉面積達到36.48萬畝,占耕地面積的61.7%。同時,積極推廣使用電力智能控制灌溉系統(IC卡或射頻卡),到2010年,全市安裝使用電力智能控制灌溉系統2110套,受益面積8.01萬畝。
二、生態及環境效益
1、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實施對地下水資源的影響
由于大力發展了節水灌溉工程,灌溉用水量降低,減少了地下水資源的開采量,維持了地下水的采補平衡,有利于地下水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
2、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實施對水質的影響
已有成果表明,化肥(主要是氮肥)現狀的有效利用率僅為50%左右。在肥料損失中,淋洗是肥料損失的主要因素之一,過多的用水,使灌溉水挾肥入滲到地下水,造成了地下水污染。而發展節水灌溉,降低了灌水定額,一般不會形成滲漏,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減少了地表水回灌補源造成地下水污染的可能性。
3、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高效節水灌溉項目的實施使灌溉周期縮短,可及時有效地適時灌溉,滿足農作物生長需水,有利于周邊環境,可以改善田間小氣候,涵養地下水資源。
三、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存在的問題
1、長期以來重建輕管意識嚴重,政策不配套
長期以來,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在建設時期各級都很重視,但對建后的管理沒有及時的落實管理主體和各項管理制度,沒有形成良好的管理機制,沒有完整的工程管理的各項政策,在工程管理中,無法可依,在對破壞小型水利工程的查處中沒有可靠的依據。
2、工程現狀表現為部分工程嚴重老化
由于大部分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始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工程有老化失修的情況,不能正常使用,直接影響當地農業生產。
3、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不平衡
在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配套設施建設中主要存在兩個發展不平衡:一是由于各鎮經濟發展不平衡,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有的鎮配套基本齊全,有的鎮相對較差;二是機井布局不盡合理,全市單井控制面積在平均50畝左右,但有些只有20—30畝,有些卻達200多畝左右
4、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后管理問題有待完善
兗州市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存在重建輕管的問題,歷屆黨委政府都高度重視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的建設,始終把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放在重要位置,但是,就建后管理的問題一直沒有新的突破,沒有探索出更好的管理方式。
四、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管護運行
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是前提,管理是關鍵、使用是根本目的,只有處理好建設、管理和使用三者之間的關系,才能充分發揮出農田水利設施的重要作用。
多年來,兗州市在農田水利工程管理方面不斷探索工作中,積累了一定經驗,推行了幾種管理方法:一是村集體統一管理,農田水利設施歸村集體所有,村集體固定專人進行管理,灌溉時,農戶只負責看護;二是農戶自己管理,這種形式一般有幾戶,十幾戶聯合,設備自有,協商解決使用中的一些問題;三是承包經營管理,農田水利設施由個人或組織承包,農戶有償使用;第四種方法也是值得今后大力推廣的一種方法,就是建設完畢、驗收合格的每項工程均建立完善的管護機制,制定產權移交方案。先后制定了“兗州市農田水利工程設施管護暫行辦法”;“兗州市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工程建設與管理暫行辦法”;“兗州市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同時,充分發揮農民用水者協會的積極性,引導農民參與工程規劃、籌資、投勞、建設、運行、管護的全過程,使農民真正成為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和受益的主體。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實施,提高了灌溉水保證率、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產率,不僅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而且有利于優化作物種植結構,并促進高產、高效、優質農業的發展。
工程的實施有利于提高農業生產現代化水平,推動當地經濟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進農業發展現代化及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設,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波助瀾。
在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和管理過程中,只有不斷探索,才能不斷完善工程的建設和管理,才能建設百年工程,充分發揮工程的效益,更好的服務于農業生產。
文章標題:淺談兗州市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和管理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nongye/gongcheng/1263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