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單跑梯內廊式住宅
如圖2所示為“單跑梯內廊式”住宅,這種類型的住宅樓存在于較老的小區。這種住宅樓層與層之間的樓梯只有一個走向,利用一條內廊將樓梯相連。相比先前的雙跑梯式住宅,由于多了一個內部的走廊,因此,這種住宅的公共走道面積較大。
(a)原平面結構
(b)加裝電梯方案
圖2單跑梯內廊式住宅
這種住宅有其結構上的優勢,由于沒有過渡平臺,電梯平層層面就是住戶層面。因此,不存在再走半層樓梯的問題,對于老人和殘障人士行動比較方便。由于電梯井道與樓梯寬度無關,布置相對自由,而GBJ96-86《住宅設計規范》中沒有規定行走過道的寬度,所以等候平臺也可根據實際情況設置,建議與電梯井道同寬。
但是,與平行雙跑梯式住宅相比,由于其加裝電梯的等候平臺幾乎都位于建筑物外,對于建筑物的改造也相應困難,成本也較高。
1.2典型住宅建筑細分
雖然以上兩種是最為典型的住宅建筑類型,是眾多住宅建筑類型的歸納,但由于實際情況千變萬化,有必要對以上兩種住宅建筑類型再做一細分分析。
從建筑學的角度來看,絕大多數住宅都可以被分為兩種形式,即“點狀”住宅和“條狀”住宅。點狀住宅就是指該住宅的長寬比小于2:1;而所謂條狀住宅,就是指長寬比超過2:1的住宅。當然,實際上由于部分條狀住宅是由一些相同或不相同的點狀住宅組合拼湊而成。因此,在考慮這部分條狀住宅的時候,就應把其歸類于點狀住宅來分析。
而對于多層住宅而言,不論是點狀還是條狀,都可以按其公共樓梯及走道的布置形式再分為“梯間式”住宅和“走廊式”住宅。梯間式住宅的每個單元以樓梯間為中心布置住戶,由樓梯平臺直接進入分戶門。住宅平面布置緊湊,公共交通面積少,戶間干擾不大,相對比較安靜,也能適應多種氣候條件。因此,它是一種比較普遍采用的類型。走廊式住宅的特點是沿著公共走廊布置住戶。因此,每層服務戶數可多些,樓梯利用率高,戶間聯系也方便,但有干擾。按公共走廊的位置和長短,這類住宅可劃分為長外廊、短外廊、長內廊和短內廊四種。
而點狀住宅在多層住宅中占據了很大的比例。按住宅的具體形狀,又可將點狀住宅分為L型、H型、T型、U型、V型、Y型、雙Y型、蝶型、蛙型、三角型等典型類型。以下以L型住宅為例。
圖3L型梯間式住宅
圖3為L型梯間式住宅(屬于平行雙跑梯式),一梯三戶,加裝電梯的設計方案將電梯井道安置在住宅的東北方向與樓梯相連。
優點:
a)由于井道遠離住戶,對居民的影響非常小。
b)在形狀上,仍保持原有L型,不破壞原有的對稱感。
c)可以增加梯間式狹小的公共通道,改建后可將公共空間增加到原有的一倍左右。
缺點:
a)電梯層門與一戶住家家門相對。
b)由于井道獨立于原有建筑之外,對其強度要求較高。
c)由于原有住宅為梯間式,只能通過層與層之間的過渡平臺來布置電梯。也就是說,乘客從家門口到電梯的等候平臺還必須走半層樓梯,對于老年人和殘疾人而言,依然存在一定的不便。
結論:優缺點相比較,該建筑類型電梯加裝方案可行性較高。
四、現有建筑加裝電梯難點與建議
通過以上分析,設計院圖紙,舊樓一般內部無法改造,只能外墻加裝結構,而電梯的底坑,頂層等都有要求,底坑是需要下挖的,地坑的下面是不是有管道?可以承重?還是挖開地基墻面開裂?這些問題往往阻礙了加裝電梯。另外,加裝電梯在建筑間距、消防間距、住宅采光、通風等方面需要滿足規劃建設及相關規范、標準的要求。在建筑間距、消防間距上,由于在用建筑已經存在,如加裝電梯后,其建筑間距、消防間距是否能滿足要求則需要按照具體情況來評估,并不一定所有的在用建筑都能加裝電梯。在住宅的采光和通風方面,必要時也要求頂層及地坑變小,不能夠滿足現有標準GB7588-2003中的要求。
目前中國的電梯標準主要是采用歐洲EN標準,在GB7588-2003和GB21240-2007要求基礎上,筆者建議可參照《EN81-21現有建筑新電梯制造和安裝安全規范》,而從制定我國的《現有建筑新電梯制造和安裝安全規范》,不僅提高了在用建筑加裝電梯安全,減少了有關安全事故,而且將推動該市場的良性發展,進一步滿足社會發展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2 首頁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