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建筑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10-08-17 11:34 熱度: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氣候變化越來越大。城市化的進程讓人類的生存環境變的越來越糟糕。本文從結合節能排減和城市規劃探討了城市規劃中的節能措施。
關鍵詞:節能;城市規劃
1引言
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認為,在過去的250年里主要是由于人類活動造成了溫室氣體(以下簡稱GHG)大濃度的增加。GHG濃度的增大導致全球變暖,引發的各種氣候與環境問題日益突出。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代表,是人類活動最為密集和活躍的區域,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是城市規劃的訴求。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徹底否定了二戰后重建時期的以破壞環境為代價的樂觀主義人類發展模式,保護生態環境則從一般的社會訴求逐步成為城市規劃界的共識,并逐步發展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2城市規劃與節能減排
國內已有研究對城市社會經濟系統的碳排放和生態系統的碳收支做了比較全面的估算,但是從城市規劃角度對城市節能減排的研究較少。本文考慮了二氧化碳(C02)、甲烷(CH4)兩種主要的GHG,以城市規劃的視角從城市職能和性質、城市建筑、城市用地布局、城市交通、城市能源、城市廢物處理6方面(見圖l)討論城市的GHG排放,并從城市規劃角度研究節能減排的可行途徑。
2.1城市的職能和性質
城市職能是城市在國家和區域中所起的作用,所承擔的分工。而城市性質是城市主要職能的概括,是一個城市在全國或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個性、特點和發展方向.城市的性質要求城市正確定位自己的主次職能,決定了城市產業政策的制定和產業結構的形成,而城市產業結構、工業結構對城市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起決定作用。
一般說來,以第三產業為主導的城市,其生產活動排放的GHG排放往往較同規模的以第二產業為主導的城市少。這主要是由于經濟活動自身的能耗和排放特點決定的。
2.2城市的建筑
建筑行業產生的與能撅有關的COZ排放(包括用電產生的排放)大約為8.6Gt/年,占2(X抖年全球排放總量的33%,GHG排放總量估計則達到10.6GtCO2當t/年.因此城市建筑一直是節能減排的研究熱點。
廣義建筑能耗分為建筑運行能耗、建筑材料能耗與建筑間接能耗三大部分。李兆堅等研究發現我國廣義建筑能耗中運行能耗、建材能耗與間接能耗約占全國總能耗的20%、15%和10.5%,認為減少建筑運行能耗是建筑節能工作的關鍵,同時應減少趁筑材料能耗,并提出應將全生命周期評價(LCA)的思想用于趁筑節能設計工作中.
綠色建筑是節能減排的主力,是未來建筑的發展方向。美國綠色趁筑協會制定的LEED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較為權威的綠色建筑評價工其。LEED根據建筑是否符合可持續的場地規
劃、保護和節約水資潭、高效的能諫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材料和資像問越、室內環境質量五個方面的指標對建筑進行評價分級。LEED目前已經被美國部分州和一些國家列為法定強制標準。
2.3城市的用地布局
城市用地布局的任務是將城市構成要秦具體落實在特定的地理空間中。由于城市用地布局的具體對象(地理空間)不同,不同城市最終所確定的用地布局可能千差萬別,不會出現完全相同的城市形態。
首先,城市交通的能諫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已建成的空間結構的影響,并受到交通基礎設施位里、服務范圍和性質的影響。不合理的城市布局會帶來過多能源消費。如目前我國許多大城市出現了在城市遠郊建設居住區的熱潮,而此類居住區普追缺乏墓礎設施配套,導致了每夭城市中心與郊區之間大量的通勒交通,消耗大量能源。其次,城市建設活動對土坡碳蓄積量和碳通量的影響極大,包括土地利用、土地搜蓋變化、城市和道路建設、砍伐森林、破壞濕地等都可能引起土坡碳的釋放量。自1750年以來排放到大氣中的C02有三分之一來自土地利用變化。而城市植被可以吸收城市活動排放的CO2而起到碳平衡的作用。
再次,城市人口密集,工廠、車輛、居民生活用能的排放,城市建筑結構及下墊面特性的綜合影響會產生城市熱島效應。合理的城市用地布局(如保留市區綠地和水城)可以大幅減小城市的熱島效應,適宜的城市氣候將減少對空調制冷等的需求,間接地減少GHG排放。
2.4城市的交通
城市的交通規劃包括城市交通系統的硬件設施規劃和交通政策規劃兩部分。城市交通中的硬件設施是城市交通的載體,交通節能減排需要硬件設施的支持。城市規劃中不僅要規劃發展城市軌道交通、公交車專用道等節能高效的交通設施,同時要注意以CNG、電能、氫能為動力的低排放或零排放的新能源汽車是未來交通工具的發展方向,在城市規劃中促進其普及,如發展加氣站等特種能源補給系統。
城市規劃中的交通政策規劃內容豐富,如城市是否實行公交優先、是否鼓勵步行和自行車交通、是否限制私家車發展等,其與硬件設施規劃相輔相成、密不可分。一般說來,公交優先的城市人均交通的碳排放較低,且污染較小。目前清潔發展機制(CDM)中已經將快速公交(BRT)列入清單,我國已有杭州、濟南、重慶等城市建設了快速公交系統。
2.5城市的能源
城市能源來源可以分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一般認為城市能源結構中可再生能源比例越高,城市的碳排放強度相應越小。
國外城市規劃界十分重視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如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即將興建的城市馬斯達爾,將建造風力和光能發電廠利用當地自然資源發電,并且大量種植的棕擱樹和紅樹制造生物能源以求徹底實現城市的能源自給。我國上海也在崇明島東灘建設類似的生態城,其目標是盡可能實現城市的碳平衡。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國許多城市能源供應仍然以燃煤為主,許多城市在冬季通過分散的小煤爐取暖,是城市能源規劃滯后的表現。
從世界能源結構的發展趨勢看,發展再生能源是大勢所趨。只有不斷提高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才能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并減少碳排放,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2.6城市的廢物處理
城市的廢物處理是城市系統物質和能且過程的重要環節。城市廢物具有數量大,種類多的特點。城市廢物分類處理可以實現垃圾處理的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促進城市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CH4是一種重要的GHG,雖然在大氣中的含量遠低于CO2,其全球增溫潛勢(GWP)卻是C02的21倍。城市廢物填埋處理時,有機質發生厭氧分解而產生甲烷。據研究發現全世界每年有220~3600tCH4來自固體廢棄物填埋場。垃圾發電作為一種重要的城市廢物處理方式,對燃燒值較高的垃圾高溫焚燒發電,而對不易燃燒的有機物進行發酵、厭氧處理產生CH;用于發電。我國城市廢物處置方法垃圾繽埋目前依然以填埋為主,垃圾發電節能減排潛力巨大,是我國城市規劃參與CDM的!要領域。
結語
我國著名環境外交家夏絲堡提出以低碳經濟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觀點。認為低碳城市就是在城市實行低碳經濟,包括低碳生產和低碳消費,建立資源韋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立二個良性的可持續的能源生態體系1131。今年初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在我國啟動了低碳城市建設項目,選取
上海和保定作為首批試點城市。低碳城市代表了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方向,是未來城市規
劃的研究熱點,具有重大的科研和現實價值。當前世界越來越宜視低碳生態城市的規劃,已經有眾多城市加人到這場城市規劃的變革之中。我國城市的節能減排潛力巨大,而且當前正處于高速城市化時期,給我國城市規劃工作者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低碳城市規劃的任務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1、 李德華.坡市規劃原理(第三版)[M].北京:中國趁筑工業出版社,2001
2、 劉宇,匡粗求,黃寧生.鵝港城市發展與碳排放.2006年中國可持續發展論壇—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2006年學術年會可特續發展的技術創新與科技應用專集[C].2006年.
文章標題:節能減排形勢下的城市規劃探討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ligong/jianzhusheji/776.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