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電力論文 發布日期:2010-08-24 11:43 熱度:
摘要: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高級商住樓、寫字樓的市場需求隨之增大,然而現在的城市中心已是“寸土寸金”,這樣便催生了不少高層建筑。所謂高層建筑,乃指其建筑高度超過了50m,這樣的高度,對于現在的機動消防車來說,可謂“鞭長莫及”,因此,這類型建筑的消防系統,必須盡可能地提高其“自救”能力,將火險消滅在萌芽狀態。那么作為火災預警和控制的消防弱電系統,實乃整個消防系統的“神經中樞”,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下面就介紹一下它的設計特點。
關鍵詞:高層建筑;弱電系統;消防設計
1火災探測器的安裝場所及布置
高層中凡超過5m2的所有房間均應設探測器,除面積小于5m2的衛生間外。此外,樓梯間是火災逃生通道,應設探測器。電氣豎井不論大小,因其火災發生可能性大,作用重要而必須逐層設置。
一般高層建筑中大多數除了頂層外,各層樓板坡度為零,層高一般也不超過6m。在此條件下,一般建筑的感煙探測器保護面積一般為80m2,保護半徑為5.8~6.7m;感溫探測器設于廚房、鍋爐房、發電機房、吸煙室及有粉塵、煙、蒸汽的場所,保護面積為30m2,保護半徑為3.6~4.4m。但對于高層建筑,消防主管部門往往要求提高標準,例如要求感煙探測器保護面積范圍在40~60m2,保護半徑從嚴掌握,依探測器位置形成的矩形長寬比確定。顯然,探測器的布置以接近正方形布置較為經濟。需要注意,問題往往出在建筑平面上的邊角處,探測器的保護半徑達不到審核要求。此類在一般建筑中可通融的問題在高層中是應嚴格執行規定。另外,在變配電室、發電機房、皮帶輸送機以及電纜橋架上,還應考慮設置纜式定溫探測器。
2報警手段
除了煙感器、溫感器、手報按鈕、消火栓按鈕等,高層建筑中的車庫、廚房應增設可燃氣體探測器等。在各重要機房(有人值班),特別是一層的消防控制室中,應設119專用消防電話,與市電話局119交換設備直通,而報警電鈴或蜂鳴器等火災警報裝置因其制造人為恐慌與混亂,在有緊急廣播的條件下,可不采用。手動報警的設置半徑為步行距離30m,一般設于樓梯間及公共活動場所出入口等逃生通道附近,以便人員在逃離火場時方便報警。
3避難層的消防安排
避難層的設置是高層建筑的特殊應急措施。它用于火災避險時人員暫留,以彌補高層給消防設備帶來的滅火能力不足。一般每隔15層高度設一個避難層,在避難層中一般不設日常辦公或生活場所,即其建筑空間僅用于救災應急。但為了解決高層實際問題,也為了滿足消防自身的需要,通常在保證人員躲避火災需要的前提下,設置部分設備機房,如防煙正壓風機、排煙風機、空調機組、新風機組等,并且要求避難層的正壓進風系統獨立設置,送風量不小于每小時30m3。
避難層的煙感器布置條件也是保護半徑不大于5.8m(如設置溫感探測器,保護面積不大于30m2),手動報警按鈕也是設于出入口近旁,每個防火分區至少設置一個手動報警按鈕,每個手報的負責范圍半徑不大于30m,一般距地1.4m左右墻上安裝。高層大多為塔樓形狀,每層至少一個防火分區,但通常每層大多一個防火分區。為了保證緊急情況下的通訊暢通,避難層應每隔20m設置一個消防專用電話分機或電話插孔。
4擋煙垂壁及電動防火卷簾門的設置
高層消防從嚴把握的一個體現是消防措施齊全,手段多樣,互為補充。根據火災的一般規律,初始階段產生大量煙霧,煙霧先向上升到天花板,然后沿天花板橫向蔓延。針對這一規律,在地下各層及裙房各層(這些地方一般易燃物品多)設置擋煙垂壁;當火災發生時,擋煙垂壁下垂至1.5m,使產生的煙霧在短時間內限制在預先設定的區域,爭取人員逃離、救火的寶貴時間、延緩火災危害擴張的速度。顯然,在高層建筑中設置擋煙垂壁,并與消防控制室的聯動控制柜相連是十分必要的。
電動防火卷簾門主要起隔離作用,其設置位置一般在地下汽車庫、裙房商業區及自動扶梯周圍,按建筑的防火分區界限安排。一般的電動防火卷簾門內外側各設一對煙感器、溫感器,除了控制箱(一個)可設在內側或外側外,內外側還應各設一個手動啟停按鈕,距地1.4m左右明裝,而位于自動扶梯周圍的電動防火卷簾門,其煙感器、溫感器只設在外側(本層工作區一側)。從電動防火卷簾門的工作方式來區分,可分為兩種:一為隔離式,一般設在防火分區邊界的出人口處,一旦探測器報警并確認火災,防火卷簾門一步降到底,同時噴淋系統開始向起火區和卷簾門噴水。二為疏散式,一般疏散通道上,煙感器報警后經確認(人工確認或兩個以上探測器報警)先降金屬卷簾至距地1.8m處,如火勢發展,溫度升高,則溫感器動作后防火卷簾門再降至地面。兩次動作之間的時間用于門內人員逃離。
無論哪種電動防火卷簾門,在高層建筑中整個消防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其動作不是獨立的。因此,電動防火卷簾門兩側從屬于卷簾門控制箱的煙感器、溫感器,均應與火災報警系統的探測器回路相接并在一個系統內工作。
5火災報警系統智能化的提高
這個問題分內外兩個層次。對火災報警系統內部而言,高層建筑一般采用智能型地址編碼探測器,以回路區分建筑區域。鑒于高層建筑體量大,面積廣,其使用面積的劃分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因此,為了適應房間形狀、面積、使用性質的變化,每條報警回路應留出30%左右的探測器數量余量;例如,某種報警系統每回路可接器件98個,則在設計、施工時注意使每條回路所接器件在70個左右。如果報警系統采用的是多線制,而標準層每層面積較小(小于1000m2),為了減少回路數,可以每二、三層為一個報警回路。
對火災報警系統外部而言,智能化的含義主要指系統聯動。高層建筑大多為重要建筑,其政治、經濟價值巨大,如果滅火不及時,損失將是慘重的。因此,采用系統聯動方式,就成為爭取火災前期時間和主動權的有效手段。例如,火災報警系統與保安監控系統聯動,在火災之初,火場的攝像機可將現場畫面迅速傳至中央控制室,通過實景畫面,值班人員可以立即確認火災或是探測器誤報,并向消防局119臺報警;同時消防聯動系統采取排煙、廣播、正壓送風、啟動消防、噴淋泵、降客梯、切非消防電源等一系列應急措施。又如,火災報警系統與車庫管理系統聯動,一旦發現火情,便可聲光報警,強制抬起進出口欄桿,使車輛盡快逃出車庫。另外,火災報警系統還可與樓控系統、廣播音響系統及門禁系統等聯動。只要這些措施可靠得力,高層建筑的火災便可被消滅在萌芽狀態,將損失減至最小。
6其它重要的防火手段
6.1防火閥
為了防止煙火沿風管蔓延而設置,因而一般在通風機房外側裝設。特殊情況下,通風風管(如空調管道)被允許進入或穿越電氣設備間(如配電室、電話室、中控室),此時在電氣設備間過墻處的風管上的墻內、墻外要各設一個防火閥,使設備間的煙火不能外傳,也不允許外面的煙火導入設備間。在平時防火閥處于常開狀態,火災初起時一旦管中氣溫超過70°C,管道上的防火閥葉片在電磁動力作用下翻轉90°,阻斷管道。滅火結束,防火閥重新恢復常開狀態。
6.2排煙閥
設于排煙風機的排煙管道上,多位于出戶風口附近。排煙閥平時關閉。火災之初打開,隨之排煙風機聯動啟動,并排煙于戶外;當火災繼續發展,煙氣溫度達到280°C時,排煙閥自動關閉(否則風助火勢,有助燃副作用),并在下次火災前一直保持常閉狀態,類似的還有防火排煙閥。
6.3正壓送風系統
火災時人員不能進入電梯內,因為火災發生后電梯迫降一層未成而失電,便可能停留于火場中,梯中人員會為煙氣窒息。此時人員的逃生通道應是樓梯間。因此,保持樓梯間的正壓使煙火不得人內就十分重要了。正壓風機一般處于屋頂,與各層的電動風口聯動。火災初起時打開風口,啟動正壓送風機,使樓梯間、電梯廳處于正壓狀態。噴淋系統。當室溫升到預定值時,噴淋頭的玻璃球會爆破噴灑,為滅火采取了直接有力的措施,火災報警系統有效起作用有賴于噴淋系統。為了監測該系統的正常工作,在噴淋系統設水流指示器、濕式報警閥、噴淋閘閥等裝置,以及時反映噴淋系統的工作狀態于中控室。
總之,高層建筑的高度特征是消防弱電系統設計具有特殊性的根本原因。現實的看,機動消防車輛的消防能力不可能跟上高層建筑的發展,因此,高層建筑的消防設計應立足于建筑內部的消防系統建設,在智能化的旗幟下,努力完善火災探測、報警、撲救等自動功能,將火險消滅在萌芽狀態。另外,消防系統是一個由建筑、設備及電氣等專業構成的整體,專業間的密切配合及統籌安排十分重要。這些應是保證高層建筑安全的基本思路。
文章標題:謅議消防弱電系統的設計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ligong/dianli/1736.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