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項目管理論文 發布日期:2016-04-20 10:49 熱度:
本文是一篇工程師職稱論文,發表在《科技資訊》上,雜志由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主管,北京國際科技服務中心主辦的科技期刊。本刊國際標準刊號:ISSN1672-3791;國內統一刊號:CN11-5042/N;郵發代號82-238,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創刊年:2003年。
【摘 要】闡述了調度機構的變化帶來調度管理方式的改變,提出建設科技型調度的舉措。從調控人員的能力提升,調度、監控專業的業務融合,配調智能化研究三個方面建設調控配三方一體化處理的科技型調度模式。
【關鍵詞】調度管理,科技型調度,調控一體化,工程師職稱論文
回首12年至14年,調度發生巨大變化,大運行建設使調度由生產車間變為職能部門,增加了監控運行、配網運行、計劃管理、保護管理、配網搶修五個專業,管轄范圍由主網延伸至10千伏配網,調度管理由電網運行管理變為調控配搶一體化管理。為適應調度機構變化,發揮大運行成效,未來一至三年,調度專業要做好經驗型調度向科技型調度轉型的工作。
一、新設備和新技術的應用對傳統的經驗型調度模式提出挑戰
EMS高層應用使調度員有了量化分析電網的工具,DTS仿真培訓可以模擬一個真實的事故狀態,配電自動化的投運實現了10千伏分支線路的在線化管理。
新設備和新技術的應用對電網運行帶來的變化有:
1.將事后調度變為事前研判。原來人工計算潮流情況,現在EMS可以自動計算;原來人工預想設備異常情況,現在可以用靜態安全分析實現。這樣調度員可以提前預判電網風險按,制定防范措施。
2.調度、監控各自獨立的值班方式變為調控一體化值班。監控劃歸調度后,發現異常信號直接通知現場運維人員檢查處理,減少了匯報流程,縮短了處理時間。在線監測及視頻監視的應用,將調度的“觸角”伸到變電站,可以幫助調控人員及時了解設備狀況。開關常態化遙控操作,減少了現場人員操作步驟,有利于事故的快速處理。
3.主網、配網實現數據、技術互通。發生跳閘事故后,主網調度數據平臺將“事故總”信號發送到配電自動化系統。配電自動化系統進行事故區域判斷后,自動隔離故障點,遙控合上主線開關對非故障區域恢復送電,或由聯絡開關對非故障區域恢復送電。
二、建設科技型調度的舉措
上述新的變化決定今后的調度工作不能依賴老辦法、老經驗,要轉變為依靠系統分析,提前研判預警,實現調控配三方一體化處理的科技型調度模式。要實現這種調度模式,需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深化EMS高層應用,使調控人員自覺地使用EMS分析電網。
每天負荷高峰時,利用靜態分析程序分析電網“N-1”存在問題,針對問題編制解決措施,形成分析報告,必要時提出電網預警。開發循環自動計算功能,發現問題自動彈窗提示。
完善EMS110-35千伏設備參數及保護配置維護,實現每次操作前可以用潮流計算模擬操作,核對操作過程中及操作完成后,有無設備越限。開發模擬計算功能,實現輸入模擬負荷后的潮流計算,便于模擬迎峰度夏(冬)大負荷情況下,電網潮流分析。
2.實現調控人員的專業互通,真正實現調控一體化。
一是,通過監控信息治理,減少監控員監視信號的數量。現在經過治理的變電站,每天信號在20條左右。下一步,一是嚴把信號接入關,新建的變電站信號點表必須符合國網典型設計要求。二是頻繁動作、復歸的信號設置屏蔽層,監控員可以對屏蔽層的信號屏蔽和釋放。三是歸納分析異常信號原因,區分傳輸、維護、廠家設備等原因,定期與運維、檢修單位聯合分析,共同提升監控信息治理水平。
二是,通過調度、監控專業相互學習,實現人員和崗位的互溶。相對來說,調度員學習監控業務較為容易,熟悉系統操作、監控工作流程后,從事監控員工作困難不大。監控員學習調度業務存在困難較大,可以通過規程培訓使其了解調度運行的要求和調度操作的原則,通過跟班實習的方法掌握調度流程、學會OMS系統正確使用。最終使監控員達到調度副值的標準。
3.創新配網調度方法,實現配網智能化調度。
通過配電自動化的應用,10千伏線路故障已經實現智能化、自動化處理。要結合配電自動化應用,修改配調管理規程,梳理正常停送電、事故處理、監視信息、設備缺陷等配調日常工作方法,制定標準工作流程,嚴格遵守。
將配網的重要性提升至與主網相同地位。主配網計劃統一管理,每年開展配網運行方式分析;將配網分段開關的管理等同于主線開關,配電線路的操作按照主網線路的標準執行,在OMS系統執行編制操作票,按票操作。在配網調度智能化基礎上,實現配調管理提升。
參考文獻:
[1]閆芳,劉云飛.關于智能電網調度一體化建設研究[J].魅力中國,2014(09):108.
[2]曹玉軍,崔麗紅.“三集五大”體系中調控一體化模式論述[J].通訊世界,2014(01):123-124.
[3]郭偉.淺析電網調度管理一體化[J].云南電力技術,2012(03):80-81.
文章標題:工程師職稱論文經驗型調度向科技型調度轉型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jingji/xiangmu/3101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