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旅游論文 發布日期:2021-10-20 09:13 熱度:
從民族文化和旅游融合的視角觀察,達斡爾族語言環境惡化,會說本族語言的達斡爾族人出現年齡斷層,達斡爾族本族有語言卻沒有文字,出現了口頭文化無法很好地記錄和保存等問題。解決路徑建議是:堅持政府主導,從法律、稅收優惠、資金扶持等方面入手,制定和完善相關的政策予以保障;綜合多種融合模式,挖掘境內境外游客潛力;把創新文化和原生文化融合,結合地域特點和民族特點,形成獨特的品牌形象;調動多方力量培養專業人才;利用VR、MR、AR等沉浸式技術,使公眾獲得“親身體驗”;快速融入時代發展,擴大數字化應用,在整個產業鏈進行數字化重構。
一、引言
十九大以來,黨和國家更加注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基本方略,習近平同志也多次強調文化自信與弘揚傳統文化的重要性。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上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最多的國家,列入世界級“非遺”高達42項。隨著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對文化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文化想要發展,必須不斷創新。如何促進旅游文化發展,各地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多以“文旅融合”為主。近年來,黑龍江省處于產業轉型的關鍵時期,在發展農業和工業的基礎上,如何因地制宜地發展第三產業,助力經濟建設,是一個應該引起關注的問題。將文化和旅游結合,不僅會較好地解決民族文化和傳統文化發展中的問題,而且能夠促進地區經濟發展,滿足人民對于文化多樣性的需要。因此,結合黑龍江省當地現有的旅游資源,發展具有民族語言特色的旅游業,是助力黑龍江省產業轉型的一個可取方式。文旅融合成為解決文化保護與傳承問題和地區經濟發展問題的首選方式。
二、黑龍江省達斡爾族文化旅游現狀及問題分析
為了深入了解黑龍江省達斡爾族文化旅游現狀,項目組深入到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梅里斯區進行實地調研,主要去到梅里斯文化館和哈拉新村,了解到以下情況。
(一)文化保護傳承現狀及問題分析
黑龍江省達斡爾族有眾多富有特色的文化。其中,烏欽,是一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達斡爾族的曲藝說書形式。項目組實地調研時,烏欽傳承人沃玉麗老師談到:烏欽有著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地域文化特色,比如內蒙古的烏欽和黑龍江省的烏欽在口音等方面有很大不同。烏欽分為口頭烏欽和文人烏欽,口頭的烏欽是達斡爾族人民即興創作的,它的調子以悲傷為主,字頭押韻,句子多為倒裝句。伴奏方面,以前多是二胡、四胡、口弦琴;現在烏欽有了譜子,可以伴奏的樂器逐漸變多,各種樂器使用普遍。近幾年來,達斡爾族的文化保護和傳承情況要比以前好很多,文化館為了將民族文化很好地傳承下去,已經建立了7大非遺傳承基地和30個區文化館分館,還開設了極具民族特色的達斡爾族四胡傳承培訓班。文化館的老師們每個月都會有下鄉活動,教達斡爾族民族小學的學生們學習包括烏欽在內的達斡爾族文化,小學生們平均每周會有兩節這樣的文化課。另外,文化館內,也有著文化學習班,會有學員來文化館學習,這些學員一般都是成年人,而且不僅僅只有達斡爾族人,還有來自各個民族的文化愛好者。每周兩次的教學,大家都是出于熱愛來學習烏欽。學習成果會通過每隔一段時間的匯演進行檢驗,一般三個月一次匯演。另外,隨著國家的重視和政府的幫助,作為傳承人的他們,待遇提高了很多;達斡爾族文化的傳承條件也比之前好,梅里斯地區的“非遺”傳承工作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但是,盡管如此,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烏欽,其傳承情況仍然不容樂觀。
烏欽傳承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首先,達斡爾族語言環境逐漸惡化,會說本族語言的達斡爾族人出現年齡斷層。達斡爾族人由于與外界通婚和外出打工等原因,本族語言離開了本族人民聚集地就沒有了語言環境,導致會說本族語言的人出現了年齡斷層。哈拉新村及周邊的村子,都有這種本族語言年齡斷層情況,且水平參差不齊。就哈拉新村而言,村子里有70%是達斡爾族人,會說達斡爾語的人,年齡多大于40歲,但是他們平時也不是一直用達斡爾語交流,而是說雙語(達斡爾語和漢語共同使用),而30歲~40歲的人,基本就只用漢語交流了。這個數據只是哈拉新村的數據,其他村子的數據都不盡相同,比如有的村子50歲的人、有的村子30歲的人,其達斡爾語水平跟哈拉新村的40歲的人差不多,但總而言之,這些村子本族語言年齡斷層情況如出一轍。達斡爾語的總體掌握情況是農村好于城市,中年人好于年輕人,聚居地好于散居地。正因如此,當達斡爾族的青少年們想要學習本族文化時,卻面臨著不會說本族語言的窘境。在學校里民族文化課上學到了東西,回到家卻像學了外語一樣,無法落實到生活。因為他們的父母基本不用達斡爾語交流,沒有辦法去教自己的孩子。
其次,達斡爾族本族有語言卻沒有文字,烏欽等口頭文化的語句無法很好地記錄和保存。并且,學習烏欽的人數不少,但是多是出于興趣,真正的專業演唱者少之又少。從這一角度說,文化的傳承人隊伍人數還是太少。
除了烏欽,達斡爾族的其他文化,比如,在達斡爾語中意為“民歌”的扎恩達勒。沃老師談到,民歌的傳承情況總體是要好于烏欽的,因為跟烏欽相比,扎恩達勒的形式和題材要更廣泛一些,百姓傳唱度也要高一些。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市場經濟的沖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相對于這些民間音樂,更青睞于流行音樂,所以,它也是面臨著跟烏欽相似的困境。
哈庫麥勒傳承人安宏老師介紹,哈庫麥勒歌舞的傳承現狀、發展情況和所遇到的困境也與烏欽如出一轍。
關于達斡爾族的節日方面,以庫木勒節為代表,這一節日,承載著庫木勒文化蘊含的豐富精神內涵和品質,包括達斡爾族人以苦為樂的生活態度、不忘根本的故土情懷、堅忍不拔的奮斗精神。目前來看,庫木勒節的發展也存在一定問題和挑戰。一方面,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生活的多樣化、新鮮化,年輕的人們對傳統文化的接觸和關注相對較少,被現代文化吸引的達斡爾族青年們對于這些本族的傳統節日和文化的情感也不如先輩們那樣深厚;另一方面,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越來越多的節日形式出現在人們的視野,引起人們的駐足。此外,黑龍江省達斡爾族聚集地經濟欠發達,對于民族節日宣傳力度不夠。從這些情況看,庫木勒節想要得到關注和發展,更是難上加難。
(二)文化旅游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
通過實地調研和查閱數據資料,以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地區的達斡爾族民俗文化旅游項目為例進行分析,其中較為有代表性的旅游景觀分布在梅里斯區。
當地的文化旅游資源豐富,包括人文活動、建筑設施、旅游商品和遺址遺跡等方面,如表1所示:
對當地各個區域的資源分布也做了一定的整理,在梅里斯區的各個小鎮上,資源分布比較密集,各個小鎮的文化資源各自具有鮮明的特點。如表2所示:
由以上兩表可以看出,齊齊哈爾梅里斯區具有較豐富的達斡爾族文化資源且分布密集,為打造一個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點的文旅融合項目創造了有利的基礎條件。
但是,黑龍江地域達斡爾族民俗文化旅游景區的發展還存在一定問題。部分旅游景區的景觀建設沒有深度挖掘背后的設計依據和民族本身的文化底蘊,往往只是表面形式的仿照和復制,缺少本民族的地域特色。項目組去哈拉新村實地調研時還了解到,當地人民在旅游發展方面的經濟意識還不強,地域聯動性旅游吸引力不夠,旅游設施也不足。雖然每逢庫木勒節這種大節日的時候,哈拉新村也會迎來短暫的旅游旺季,但是經濟效益一般,境內外游客的潛力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三、現存問題解決路徑分析
通過對世界范圍內各種文旅融合模式、各國文旅融合的實踐經驗、典例和我國關于文旅融合的研究發現,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達斡爾族文旅融合產業的發展,不僅要深度挖掘自身資源,也需要外界力量的積極助力,還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專業人才的推動,以及當地資源的活化創新等。
(一)世界范圍內文旅融合模式分析
關于世界各國文旅融合模式,主要包括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基礎的開發型融合和體驗型融合,以物質文化遺產為基礎的活化型融合和保護型融合,以當代文化為基礎的創意型融合、重組型融合和延伸型融合。世界各國的文旅融合模式及其分析如表3所示:
通過研究分析發現,部分發達國家產業轉型完備,文旅融合產業發展迅速。以日本為例,近年來,日本的外國游客快速增加,對日本的經濟貢獻在2019年達到破紀錄的4.8萬億日元,文旅產業已是日本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占GDP總量比重30%以上。受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入境限制影響,2020年訪日外國旅客人數降至1998年的水平,為近22年來最低。而我國文旅產業對GDP的貢獻與之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因此,在發展中國特色的文旅產業的同時,也要借鑒國外優秀文旅融合的成功經驗。
(二)世界范圍內文旅融合典例分析
從典型的國家來看,英國、美國、韓國和日本是當今世界文化與旅游融合的典型代表。
英國文化旅游資源豐富,具有文化大國和旅游大國的雙重優勢。此外,英國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和旅游的融合發展,將旅游業作為英國經濟增長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英國社會對于文旅融合的發展提供多樣性的資金支持,民眾積極參與文化遺產的保護和開發。在英國當代文化中,音樂文化、時尚文化、影視文化等,在旅游文化傳播中也發揮重要作用,借助多種形式,活化文化資源。在多方面的積極作用下,英國擁有的豐富的本土歷史文化資源,得到了旅游化的運用。
美國的文化主題公園是文旅結合的典型形式之一。文化主題公園是一種創新的形式,它圍繞特定的文化主題,將科技、文化、休閑、娛樂和服務融為一體,滿足不同人群對于旅游項目的需求,而文化是主題公園的靈魂。美國主題公園多以文化創意為核心競爭力,以創意來吸引消費群體,產生多次消費,提高重游率[1]。每個主題公園,都會有一定的生命周期,都會隨著社會發展和觀眾需求的變化,不斷創新發展,增添新元素、新項目、新內容,使游客保持新鮮感。以高科技為依托,設計文化體驗項目,例如AR和VR等新技術,公園將電影和游戲中的場景重現,讓游客真實體驗電影中游戲中的場景,這些都大大增強了游客的重游興趣。
韓國在其旅游項目發展中,政府發揮主導作用,在各方面采取積極的政策和措施,制定關于文化旅游的法案及相關配套政策,在財稅方面給予補貼和優惠,并培養專門文化人才等。韓國注重文旅產業的創意設計和宣傳,其中茶文化和旅游產業經過多年的培育融合和發展,已經成為韓國文旅產業的特色名片之一,吸引著全世界游客的目光。
近年來,日本政府提出了以提升文化軟實力為主線的國家戰略,高度統籌融合文化、旅游等多個行業要素。文旅融合產業的發展強調文創、動漫、音樂、飲食和工業制造等方面與旅游資源的共同融合。這對于提高日本經濟和文化軟實力發揮了重要作用。并且,日本還重視農業教育,設計種植作物、喂養動物、采摘水果等農業體驗項目,在項目中親近大自然,實現家庭互動,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豐富與擴展了鄉村文化旅游的內涵與外延[1]。
參考文獻
[1]李華偉.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國際經驗啟[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 2019(7):18-21,32.
[2]吳金梅, 宋子千.產業融合視角下的影視旅游發展研究[J].旅游學刊, 2011(6):29-35.
[3]葉銀寧.文旅融合下文化遺產類景區體驗型產品開發研究:以大明言國家遺址公園為例[J]現代商貿工業, 2017(35):43-44.
《黑龍江省達斡爾族文化旅游現狀及發展研究》來源:《經營與管理》,作者:范穎,金代志,王春霞
文章標題:黑龍江省達斡爾族文化旅游現狀及發展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jingji/lvyou/4694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