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旅游論文 發布日期:2021-03-11 09:33 熱度:
[提要] 文化和旅游猶如詩和遠方,當前各級文化和旅游行政機構均已完成融合,為文化和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提供了體制和機制的保障。本文在梳理連云港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現狀基礎上,指出文旅產業融合發展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一系列策略和舉措,以期促進連云港文化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
關鍵詞:機構改革;文化產業;旅游產業;融合發展
一、連云港文旅產業發展現狀
隨著居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未來中國旅游行業總收入將突破 10 萬億元。多年來中國旅游業保持較高增速持續增長,旅游產業結構也發生了轉變,單一的旅游行業發展模式已不能應對游客多樣化的旅游需求,同時旅游資源中自然、人文方面的開發在深入挖掘中具有一定的限度,而文化意蘊來源于歷史的傳承與積淀,具有廣闊的開發空間、豐富的想像空間及多維衍生的可能性,將成為旅游開發的“彈性資源”。因此,依據整體旅游業發展概況,將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進行創新融合已成為必然趨勢。 “十三五”規劃提出將延續連云港市目前的旅游形象,將連云港市最突出的山海資源和西游文化、歷史文化進行強化融合,突出連云港市的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的融合。此外,《連云港市機構改革方案》指出將原有的市文化廣電新聞局、旅游局,合并為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這一舉措為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隨著“十三五”規劃的實施,文旅融合開始邁入實踐性操作。近年來,無論是民主路、連云老街的建設,還是東海水晶博物館的建設,都是將地方文化資源充分挖掘的標志。同時,在連云港之夏、西游記文化旅游節等活動的帶動之下,連云港市積極開發“西游文化”創新產品,聯合了多家文創公司,創建了數字化“西游記文化”創意平臺,將花果山與西游文化融合,打造獨家品牌,擴大旅游形象的知名度。此外,連云港將宗教歷史文化也融入了旅游景點中,連云港的瀛洲(云臺山古名)和蓬萊、方丈為道教的三座神山,海州地區玉皇宮、延福觀等都是歷史悠久的道教場所。因此,游客們可以在出游的同時,感受到歷史文化的熏陶,領略祖國境內的大好河山和豐厚的文化底蘊,以此不斷推動機構改革背景下連云港旅游與文化產業的融合。
二、連云港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存在的問題
在文旅融合的初步實施操作過程中,連云港市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廣受游客們以及當地居民的好評。同時,為了后續實施過程中審查、改進、更新的要求以及今后文旅可持續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需求,連云港市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仍存在部分問題需要重點關注。
(一)文化資源開發程度低。政府太過重視自然景觀的改造和人文景觀的建造,在景觀的形態、色彩等方面下了大功夫,讓游客充分體會到了景觀的外在美,驚嘆的同時,卻使游客瀏覽過后留不下太多印象,只是走馬觀花,不僅沒有增添內在美反而帶來了負面作用。因此,景觀中蘊含的文學的思想內涵、文化底蘊、文人的風骨以及歷史的印記都沒有很好的體現出來。就西游記文化旅游品牌而言,連云港市政府多年來一直大力支持開發,然而時至今日,該旅游項目中自然景觀、人文景觀依然占據絕對優勢。連云港市建設的數字化“西游記文化”創意平臺,匯集了國內幾十家文創企業,加快開發“西游文化”創意產品,但是大多數開發的文創產品與《西游記》的關聯性不強,難以深入體現古典名著的文化特質。
(二)文旅融合定位模糊。首先,連云港市文化建設和旅游發展過程中,缺乏整體文化定位,對自身的文化特色之處,沒有充分的認知與利用,導致其文旅產業規模有一定的局限性,企業間無法形成聯系緊密的產業鏈,文旅融合受阻。其次,連云港地區沒有標志性、引領性、帶動性的旅游品牌,在文化建設和旅游發展過程中,缺乏整體文化定位。最后,文旅產品供給不足,文化旅游相融合產業有高原無高峰,現象突出,大型旅游文化產業數量少、展示度不高。除此之外,連云港地方政府善于組織實施“有形”建設,例如:環境整治、交通配套、餐飲服務、商品生產等,但是不善于指導、組織實施 “無形”建設。在指導設計、生產旅游產品使之具備地方特色、民族風情、歷史價值的策略方面顯得捉襟見肘,有些地方政府對實體經濟的實物產品開發方面舍得投入資金,提供技術支撐,甚至制定傾斜性政策予以扶持,對非實物產品的開發幫扶力度不夠,如對文創產品的開發存在有規劃缺指導、有幫扶少落實等缺點。
(三)旅游產品文化同質性嚴重。連云港的旅游產品文化代表性不強,形式過于單一,使得游客對其旅游印象不深,無法產生流連忘返的旅游體驗感,同時也不能滿足當地文化滲透的影響力需要。相關調查顯示,連云港目前的旅游產品局限于水晶飾品、即食海鮮系列產品、云霧茶、黑陶系列工藝品等等,這些產品的地方文化標志性不夠,與其他地方的文化紀念品相比獨創性匱乏,僅停留于表面刻板的地方文化印象,沒有深層次挖掘地方性文化特色,同時對地方素材的探究缺乏有效篩選,致使其對于游客的文化紀念意義層面上缺乏一定的影響力,無法滿足游客在旅游過程中文化的認知感與探索欲,進而導致游客在當地文化認同感的角度上無法給予良性反饋,這一問題為文旅融合造成了實質性的阻礙。
三、連云港文旅產業融合發展舉措
在文旅融合的實質性發展過程中,連云港應立足根本,找準突破口,發揮創新驅動潛力,尋求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思路,走向高質量的可持續發展道路,穩扎穩打,形成多樣化、深層次、全方位的文旅產業結構新形態。
(一)優化文化旅游項目,大力培育消費市場。即將到來的 5G 時代帶來的將是應用場景的革命,大流量移動寬帶場景適用于 3D 高清視頻、AR/VR 等,5G+AR、5G+VR、5G+AI 將催生一大批全新的智慧景區和智慧服務,旅游業隨著信息技術的升級將步入新的發展模式。例如西游文化旅游產品,則可以利用 VR 技術,使旅游者身臨其境地處于西游記文學作品描述的情境、景觀中,深刻的感知到當時的歷史場景,同時可以讓旅客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沉浸式體驗,增強游客的好奇心和趣味性,體悟人物的喜怒哀樂,提高文化感染力,強化旅客的代入感。
(二)創新文化旅游產品,實現“個性”發展。文旅融合中的一項重要的內容就是開發旅游與文化融合的紀念品。但連云港文旅紀念品的整體開發水平較低,與迪士尼等景點相比差距巨大。開發文化旅游產品可從兩個方面進行,虛實兼顧。“實”是指物化的、具體的文化旅游產品。從西游文化衍生出來的一系列玩具,如孫悟空毛絨玩具、金箍棒、釘耙、面具等;將西游文化與水晶工藝結合到一起的水晶文化形象;將風景化入明信片、郵票中的紀念品。“虛”是指不物化的、不具體的文化旅游產品,將文化內涵融入到文化旅游產品中。我們可以發展西游動漫、西游電子競技游戲、西游文化游樂園等,反映人物的精神特質。文化與旅游相關企業應學習國內、國外先進企業的運作理念和經驗,結合當地文化特色,針對相關旅游資源的實際情況,將連云港市獨特的文化特色融入文旅紀念品的創新設計中。文旅紀念品既可以是反映歷史文化、民俗民風的實體產品,例如:連云港市東海縣的水晶就比較出名,我們可以利用水晶來制作花果山景點的紀念品,以此來實現文化的融入;也可以是電影、紀錄片等無形的產品,例如,連云港市文化藝術中心的演出等等,以此來實現文化的滲入。它們既能與當地文化很好結合,又能突出地方特色,提升顧客旅游體驗,同時它們具有 “個性”,具有獨特的地方氣氛,與其他的產品實現差異性對比,不易被替代,很好地展現出文化與旅游的融合。
(三)完善連云港文旅融合發展機制。連云港在面對文旅融合的初步管理經驗不足的現狀上,應該學習周邊模范城市的策略與政策,汲取其有效、可供靈感的相關條例,同時結合當地文旅發展的現狀作出相應的調整以及創新變革,切勿單一的模仿照搬,丟失本質根基。除此之外,交通一直是影響旅游業發展必不可少的因素,近年來連云港也應大力發展與周圍城市的交通聯系,逐步拓展往蘇南方向的交通網絡,使連云港與其他城市交通運行時間大幅縮短,進而不斷外擴,增強其核心輻射作用,以此進行相關宣發,確保游客初步了解文旅融合的地方特色,從而吸引周邊游客將最初對景點的好奇感轉化為實際的出行,持續擴大文旅融合的影響力。
總之,需要從整體謀劃好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的融合發展,使旅游的生態和文化內涵呈現獨特性,要著力推動旅游發展從單一景點景區向綜合人文旅游目的地轉變,提升連云港市旅游文化美譽度和吸引力。充分利用連云港市的文化和旅游資源,采用新技術、互聯網信息技術等手段,增強文化和旅游的內生動力,要“虛”“實”兼顧,開發文化旅游產品。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市場的活力,發展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的新業態,構建完整的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鏈。
主要參考文獻:
[1]王林,尚繼武.基于區域文學資源的連云港文化旅游開發現狀與優化策略[J].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7.34(03).
[2]黃夢娜,劉曉春,徐習軍.“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連云港市旅游文化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J]. 淮海工學院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7.15(06).
[3]趙鳴,王芬,徐洪繞.供給側改革背景下連云港市文化旅游產業的科技創新[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15(06).
[4]王志蔚,穆厚琴,葉川.連云港旅游業與西游記文化產業融合現狀與思考[J].決策咨詢,2016(01).
[5]劉江船,孫巨傳,喬萍.開發宗教文化資源助推旅游產業發展—— 關于連云港市宗教文化資源旅游開發的調查與思考[J].大陸橋視野, 2015(11).
《連云港市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研究》來源:《合作經濟與科技》,作者:虞騏勝 劉媛媛 曹微晗 楊 森 王 歡
文章標題:連云港市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jingji/lvyou/45186.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