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6-08-18 11:11 熱度:
對于初中學生而言,各種歷史知識和能力都是空白的,但是,它又是為高中的歷史學習奠定知識和能力基礎的重要階段,所以在初中的歷史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和各種能力的培養重視歷史思維習慣的養成。現在的初中歷史教材里有豐富的插圖及歷史地圖冊,所以在歷史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這些資源,進行教學。注重比較分析能力、閱讀和應用地圖、讀圖能力、正確分析評價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能力等能力的培養。
《歷史教學問題》國家級教育期刊,創刊于1981年,是由華東師范大學主辦的綜合性的歷史研究和歷史教育教學類專業刊物。辦刊宗旨:伸張學術正氣,高揚雙百精神,會通中外古今,團結學界摯友,為推進史學革新,繁榮史學事業服務;為深化歷史教學改革,提高歷史教學質量服務;為普及群眾性歷史教育,增強全民歷史意識服務;為繼承、光大民族文化遺產,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服務。力求辦出特色,提高品位,更富學術性、知識性、思辯性、先導性、針對性和多樣性。
1 培養學生比較分析能力
比較分析能力即通過比較發現兩者的異同,從而進行分析產生異同的原因和結果,以七年級中國歷史下冊《唐代長安城平面圖》和《北宋東京城平面圖》為例,讓學生觀察,回答問題:
兩座城市的地位如何?引導學生從經濟和政治考慮。
兩座城市各有什么特點?
東京城和長安城相比有何不同?為何會產生不同?有什么影響?
通過引導學生看書,然后讓學生回答第一問:都是當時的經濟和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也是開放性的國際大都會。第二問:長安城城市規劃嚴整,布局整齊劃一,市容壯觀,功能完備。市是商店和作坊集中的地方,有嚴格的時間和空間限制。坊是封閉式的住宅區;東京城是人口百萬的城市,其繁華程度超過了唐代長安。從圖上也可以看出東京城已經沒有的市和坊的區分,街道排列也沒有長安的錯落有致,因此可以引導學生看書歸納東京的特點:突破了以往的封閉格式,市和坊不再截然分離隔絕,商店的營業時間不再受到限制,“夜禁”制度被取消。從課本中的知識“商家沿街設鋪,既有鬧市,又有許多分數的商業點,商店的營業時間大大延長”可以歸納出商業活躍,又引導學生得出經濟發展的結論,所以東京變化的原因就是經濟迅速發展和活躍的商業。而這個結論又可以引申出“經濟重心的南移”這一課題。經濟的發展和城市的繁榮必然引起市民生活方式的改變,所以下面的內容衣食住行(物質文明)和文化生活(精神文明)跟學生的實際生活比較貼近,也就比較簡單了。
2 培養學生閱讀和應用地圖、讀圖能力
這是七年級歷史下冊的兩幅地圖,在上課前我讓學生先觀察這兩幅地圖,不限制內容,學生看到什么就說什么,然后在把學生所牟進行分析,最后進行歸納,提出幾個問題:
從左邊(右邊)圖中,你找出幾個主要政權?
這些政權是怎樣建立的?(建立時間、建立者、都城、實施什么政策,最后以表格形式歸納。)
他們之間的關系如何?結果怎樣?
這兩幅地圖告訴了我們當時的政治格局是什么?產生的原因的是什么?對當時的經濟發展趨勢、民族關系、對外關系等又將產生怎樣影響?最后是如何結束這種局面的?
通過這幾個問題,既可以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又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舉,同時又可以使知識簡單化、形象化。如通過《遼、北宋、西夏形勢圖》可以看出三者之間的關系是三角鼎立,時戰時和的復雜政治格局。而通過把兩圖進行對比,通過觀察《宋、金對峙形勢圖》可能發現兩圖的不同:遼已經為金所代替,而且疆域也已經往南移而形成宋金對峙的局面,邊界是以大散關和淮水為界。這時又可以對學生提出問題:這種對峙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因而又引導學生看書,又引出岳飛抗金的事件以及雙方簽訂《紹興和議》的歷史事件。而且通過評價《紹興和議》實際上就涉及到第三個問題如何評價歷史人物或事件,又為第八課《經濟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礎。通過圖的直觀反映和問題的層層設置,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好奇心而增加興趣,又可以培養學生教材圖相結合的學習習慣。而且通過引導學生讀圖,從地圖中或插圖去獲取課本中所沒有的知識。地圖除了可以用來教學,而且通過引導學生讀圖,從地圖中或插圖中去獲取課本中所沒有的知識,地圖除了可以用來教學,實際也可以教會學生利用地圖進行復習,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這兩幅圖而設置的第四問,是為后面章節的教學奠定了基礎。
3 培養學生正確分析評價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能力
對于每件事或每個人,人們都習慣于用對或錯、好與不好簡單加以評判,事實上我們也都知道,對于某件事或某個人的看法,絕大部分帶有很多的個人主觀意識成分,這也許就是對于同一件事或同一個人出現不同看法的原因吧,絕大部分帶有很多的個人主觀意識成分,這也許就是對于同一件事或同一個人出現不同看法的原因吧。因此,可以利用歷史教學指向學生如何正確去評判一個人或一件事,即用歷史發展的觀點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來評價,也就是在什么情況下做了什么事,對誰產生了什么影響,對歷史發展起到什么作用。如:“元統一的進步性是什么?既然肯定元朝統一全國的歷史功績,那么是否意味著文天祥等堅持抗元是不識時務,逆歷史潮流呢?回答此問題就必須應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即一分為二的觀點加以分析了。首先,元的統一結束了唐末以來中國長期分立的局面,重建幅員遼闊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有利于歷史進步和發展,有利于我國各民族的聯系,促進了民族的融合,奠定了元明清三朝長期提的基礎。其次,蒙古貴族發動戰爭的主觀動機是掠奪人口、土地。文天祥的抗元斗爭正是對這種虐殺政策的反抗,因此是正義的,而且文天祥作為正直的南宋大臣,在國難當頭之際,挺身而出,英勇斗爭,乃至以身殉國,應當充分肯定。”(引自中國歷史七年級下《教師用書》),通過這種分析,學生就很清楚了。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歷史學習中也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不管是上課或者是平常復習時間都要做到左圖右書,因為圖可以作為書的輔助教材,從圖中可以獲得教材中所沒有的素材,是對課本的必要補充。同時也要注意引導學生利用課本的目錄,構建建知識體系,尤其是對于高中的歷史學習尤為重要,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的知識應用能力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義。當然,學生學習歷史的能力遠不止這些,它們之間是互相聯系的,不是單獨存在的。只有在平常的教學注意學生的能力培養,給學生一把學習歷史的鑰匙,這是我們進行教學的最終目的。
文章標題: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能力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jiaoyu/jiaoyuxue/3293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