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6-07-15 13:44 熱度:
曾國藩家教思想是一種值得借鑒的思想資源,在拿來主義的前提下挖掘其中的價值,并完成其現代化轉化,對解決現代家庭教育出現的諸多問題,構建現代和諧家庭有著重要的啟示。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引人注目的人物,對其評價,尤其是政治上的評價,歷來有褒有貶,但對其家庭倫理道德思想卻一致給予了很高的贊譽。
《教育科學論壇》刊物秉承“堅持理論特色,貼近教育實際”的辦刊宗旨,以“為學校教學實踐服務,為學校教育科研服務,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服務,為教育決策咨詢服務”為辦刊目標。刊物立足教育實踐,注重理論提升,主要面向基礎教育,是廣大中小幼教師、教科研人員、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及高校師生研究教育教學問題,發表研究成果,傳遞和交流最新教育信息與教育科研發展動態的平臺和陣地,是廣大教育工作者提高教育理論修養和運用教育理論指導實際工作的有益工具。
一、曾國藩家庭教育思想述評
曾國藩繼承了中國傳統的家庭倫理思想,特別重視家教,而且不遺余力。他的家庭教育思想的文字體現《曾文正公家書》從清代末年就已廣為流傳,民國年間更是暢銷風行。曾國藩的家教思想,影響深遠,可借鑒之處甚多。
(一) 孝悌為本,家和致祥
在家庭倫理中,曾國藩認為首要堅持的就是孝悌,這是家和之方,立家之本.他常告誡其兄弟子侄要"以孝立身.敬親愛親".反復強調為人子者應在"孝悌"二字上用功.孝悌是曾國藩家庭倫理思想的核心內容。在曾國藩看來,要促進人與人關系的融洽,必須先從促進父母與子女、兄姊與弟妹的關系做起,這就是"務本"。 他認為孝敬和友愛是處理好家庭內部關系的基礎,是家庭和睦祥瑞的體現,是家庭能興旺發達的根本。因為孝敬父母是博愛的起點,而擁有一顆博愛之心不僅是一個人培養善良品質和高尚情操的內在要求,更是他能否成就一番事業的品格前提。
(二)自立自強,自克自省
曾國藩特別強調自強,他認為"強"字乃立身之本,是成就大事的第一關。用曾國藩的話來說,"強"就是不辭勞苦,不畏艱難。他深知自立自強是生活之本,是家運長久的源泉。自己能由一介書生而辦團練,天下的賢人志士應者云集,關鍵的原因也在于自立自強。在曾國藩看來,一個人要自立自強,一個家庭要興旺發達,唯有讀書,"一書不讀,何以自立"! 另外,曾認為人生之路極其艱難困苦、坎坷不平,因此他教育子弟,人生當自強不息,"男兒自立,必須有倔強之氣",應以"懦弱無剛"四字為恥。
(三) 德業智趣,兼修并進
曾國藩希望兄弟子侄們通過家教傳統和自修自勵,成為一個個品德高尚、身心健康、智慧敏達、懂得生活而又善于生活的人,用現在的語言來表達,就是一個全面發展的人。當然,曾國藩尤為重視道德品質的教育和養成。曾國藩認為,在立德、立功、立言當中,立德最難。它不可以一日見功,需要的是長期的修養過程。曾國藩所要求的,是后代的全面發展。他認為,只有智德兼修,品行高尚,勤于動手,那么不管是居于盛世抑或是亂世,都既可自我保全,又可以惠及他人。
(四)恪守家訓,戒惰戒傲
在曾國藩看來,世家子弟最容易犯惰、傲二字,傲為兇德,惰為衰氣,二者皆敗家之道。他對此深以為慮,因此他多次寫信告誡家人要"謙敬"。 "子侄輩須以敬恕二字常常教之。敬則無驕氣,無怠惰之氣;恕則不肯損人利己,存心漸趨于厚。"而曾氏子弟戒傲戒惰的根本指導就是曾自己總結的曾家三代家教法則。
二、曾國藩家教思想對現代家庭教育的啟示
曾國藩的家書講求道德修養和精神境界,確實有勸世化俗的價值,挖掘其現代價值,有助于解決現代家庭所出現的諸多問題。
(一)終生重視家庭教育
曾國藩非常注重家庭教育,其家教理論在他的一整套理論中占有重要地位。官居二品,系政務、軍務于一身的曾國藩能夠忙里偷閑,時時不忘對家中子弟進行教育,這不能不使今天的家長反思自身。家庭文明應是社會文明的本源。而家庭文明的建設離不開良好的家庭教育,家庭、學校、社會三者中首當其沖的還是家庭教育。許多父母只重視學校教育而忽視家庭教育。豈不知家庭是影響孩子的第一社會環境,父母無疑是無法選擇的首任老師。當代教育應從曾氏家教思想中汲取有益的養分,使良好的家庭教育成為教育這一系統工程中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二)家庭教育應以培養子弟良好的品性為核心。
曾國藩特別強調父母對子女的愛不能是溺愛,而是"愛之以德", 德教第一,培養子女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向善的人性,為他們今后更好地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曾氏家教思想非常重視指向"德"的人才培養,他認為首先應教會子女如何做人。他認識到遺德遺志于子孫比遺財遺業于子孫更為有益。曾雖居高位,但教子極嚴,在其家信中反復告誡家中子弟要勤儉、除驕戒傲、謙敬、自立自強等。曾氏家教還重視培養子女的社會責任感,把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我們要吸取其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把這種跨越時代而具有永恒生命力的寶貴傳統精神元素融入到家庭教育中,使其發揚光大。
(三)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以誠而教,以德服人。
曾國藩認識到要使家庭倫理道德教育落到實處,必須做到嚴慈相濟,以身垂范,有愛無教或嚴而失愛,均達不到教育的目的。要使子弟接受他的訓導,自身首先必須身正德好。因此,他在以家書的形式或明責或婉勸教育子弟的同時,總不忘自身的道德完善,要求子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出垂范。他對子弟不是板起面孔,而是諄諄教導。無論他官在何位,身處何時,始終不溫不火,以平和的心態規勸子弟。從他的家信中,可以看出他對親情的重視,有時雖也有嚴辭苛責,但更多的是明理勸誡,人間親情,溢于言表。這也是他教導成功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曾國藩家教思想的方法和原則給當代教育帶來了諸多有益的啟示。當然,其家教思想中具有愚忠色彩的封建殘余應予以剔除。但瑕不掩瑜,批判地繼承和發揚曾國藩家教思想的合理因素及其成功經驗,對于改善現代家庭生活中的人倫關系,構建和諧家庭確有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錢叔河《曾國藩往來家書全編》,海南出版社,1997版。
[2]馬道宗《曾國藩治家方略》,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1999版。
[3]曾國藩《曾文正公全集》,岳麓書社,1992版。
[4]章繼光《曾國藩思想簡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文章標題:曾國藩家庭教育思想特點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jiaoyu/jiaoyuxue/3232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