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教育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2-03-27 16:10 熱度:
摘要:本文教育學論文通過中美大學本科教育在教育的功能定位、課程設置、授課方式及不同本科院校培養人才層次的側重點的對比中,找到我國高校存在的差距,便于我國高校加以改進,提高本科教育質量。
關鍵詞:本科教育;通識教育;文理學院
中國的高等教育始自1895年設立的北洋大學堂,至今只有116年的歷史,北洋大學堂比創立于1636年的美國第一所大學哈佛大學建立時間要晚259年。而比建于1088年的世界上最早的大學意大利的博洛尼亞大學晚923年。舊中國的高等教育規模小、發展緩慢。新中國成立后,高校通過改造后得到快速的發展,為新中國的建設提供了大量人才。但十年浩劫嚴重摧殘了高等教育,使高等教育出現了大倒退。改革開放后,經過撥亂反正,使高等教育重新走上了正軌。經過多年的擴招,2011年招生人數已經達到1977年的20多倍。我國目前本科在校學生眾多,如何辦好本科教育,是我們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美國的高等教育有370多年的歷史,并且在當今世界上最為先進,因此我們有必要把中國的高等教育與美國的高等教育加以比較,以便取長補短。本文主要討論大學本科院校的相關問題,不考慮大專層次。
一、大學本科教育的功能定位不同
中國的本科教育長期以來秉承專業教育理念,其目的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高級專門人才。專業教育理念的基本特征是按專業招生、培養、分配,以專業為教學的中心,圍繞專業構造課程體系。盡管人們已經認識到通識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受到師資、資金等教育資源相對短缺的制約,實際上大學或者說多數大學實行的還是專業教育。
美國人認為大學本科教育是一個自由人最基本的教育,是面向現代人的基本知識與素養的培育,它幫助個體成長為一個具有理性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健全人。其目標是為了培養健全的個體,使其成為一個稱職的文明社會公民。因此美國大學非常重視通識教育。
二、大學本科的課程設置不同
中國的大學生在入學前,就已經確定了某一專業。過去的幾十年里,從進入大學的第一學期,就開始學習專業課程。最近幾年開始改革,個別專業從第二學期開始,大多數專業從二年級開始。并且,中國的大學課程中,專業課程(包括核心課程和相關課程)至少占到總課程數的60%以上。其余為諸如英語、數學、政治、體育、大學語文等公共課程。由于中國高中學生的外語水平總體不高,特別是一些農村學生的外語水平相對更差,因此大學一二年級的學生會占用非常多的時間用在學習外語上,因此擠占了學習其它公共課的時間,再者,中國的通識教育雖然逐漸受到高校的重視,但真正的通識教育還沒有開始,一些領先學校如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也還處在通識課程的選擇和試上階段。
美國大學本科雖然也有專業之分,但大多專業是在大學三年級才開始,只有個別學校的個別專業是在進入大學二年級開始的。很多學生除了所學專業外,還有輔修專業。美國高校普遍非常重視本科生通識課的開發、設計和教育實踐。不管什么專業,在具體的培養方案或教學計劃中,幾乎都有通識課這個必不可少的環節。通識課的覆蓋面很廣,涉及到哲學、邏輯、歷史、語言(包括英語和外語)、藝術、數學等。不同學院的學生可以相互選課。在美國的大學看來,培養專門的學術研究人才是研究生教育而非本科生教育的任務。而對于本科教育而言,更應使學生具備現代的思考方式和基本競爭技能,使學生擁有獨立的思考能力以及獲取、處理多方面知識和信息的能力。即使這些知識從表面上看來可能與學生的專業并不直接相關。
三、大學本科的授課方式不同
由于受到教育資源短缺的限制,中國大學的授課方式多年來主要是采用大班化教學,以教師講授為主,注重知識的完整性和理論的嚴密性。學校對教師教學經常采取干涉的做法,比如統一教案,統一考試。雖然也鼓勵教師創新教法,但更多的是在口頭上。這些做法方便管理,卻不利于培養人才,使得大學老師的教學方法成為中學的延續。
在美國大學的本科教學中,老師們一般不太注意課程內容的完整性和體系化,而是更注重對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以及對他們的學習興趣的激發。老師們要求學生在課外搜集和閱讀大量的資料,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補充和實現課程內容的完整性和體系化。如果是中國人去聽,大多會感到老師授課毫無條理,思維混亂。但聽講的美國學生卻非常適應。這種方法盡管在目前中國的大學里很難行得通,除非你有很高的資歷和影響,否則你可能是不合格的老師,也不太會受到學生的歡迎。但這確實是值得稱道的方法。
四、大學本科院校的培養人才層次的側重點不同
中國大學可以劃分為綜合性大學和學院類大學。不僅綜合性大學具有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而且大多數學院也都有了這兩種教育層次,即便沒有研究生教育的學院,也處在努力爭取之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都在努力爭取成為綜合性大學,而要成為綜合性大學,必須要招收研究生,而且還有規模和招生時間長短等諸多限制。因為中國的大學基本都是公立大學,資金來源主要是政府財政撥款,成為綜合性大學后,不僅可以獲得更多的撥款,而且可以獲得更多的政策優惠。我們看到,很多學院為了能成為綜合大學,盲目合并其他學院,造成很多人財物的浪費。這種千軍萬馬爭作綜合性大學的做法,非常不利于本科教學。一個直接的后果是,本來一些有特色的學院合并后毫無特色。當然水到渠成式的變為綜合性大學是值得慶賀和鼓勵的。
美國大學本科也有綜合性大學和文理學院之分。美國的大學教育從建立起一直都是英式教育,直到十九世紀晚期,才出現英式和德式教育體制的紛爭。前者關注人文素養訓練的精英的養成,而后者關注以科學為導向的學科的深入分化與發展。這樣的一場紛爭,促成了綜合性大學和文理學院的區分。經過幾十年的爭論和變革,前者最終由英式教育轉化為英式和德式教育的混合體,并且建立起大量領先的研究生院。而后者堅持認同英式教育理念,拒絕這樣的變化。他們各有優勢和劣勢。
美國很多文理學院只有本科,只有為數很少的文理學院才有研究生教育,而且研究生的數量非常少。比如長春藤學校中的唯一的學院—達特茅斯文理學院只有一千多名研究生。只所以如此是因為文理學院十分專注和重視本科教育,其教師需要把更多的精力花在教學上。由于文理學院大多數課程都是小班化教學,教授對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能夠關心得更多一些,授課能夠因勢利導,啟發學生的興趣。如果有學生逃課或者沒有完成作業,很快就會被發現。在文理學院,學生不僅在課上有機會發言,而且在課后更容易找到教師討論問題。如果一個學生有事缺課,教師通常還會約一個時間給他補課。如果有問題,學生也可以主動和教師約時間見面來討論問題,都是很方便的,無論授課的是一般教師還是很有學問的教授,情況大致相同。在美國人心目中,有些文理學院和美國的一流綜合性大學比,本科教學水平并不差。很多綜合性大學的本科教學水平還遠不如一些文理學院。
論文結束語:從以上幾個方面的對比中,美國高等教育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尤其是由于美國有大量注重本科教學的文理學院的存在,從而保證了美國本科教學的總體質量。因此我們建議相關教育行政部門可以考慮讓我國有條件的綜合性大學側重研究生教育,而其它大學側重本科教育。
參考文獻
[1]朱鳳林.探索學習和借鑒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合作教育經驗[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已錄用。
[2]崔詩亮,李家琦.美國頂尖學府內部指南[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0.
文章標題:借鑒美國文理學院的辦學經驗扎實辦好中國的本科教育之教育學論文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jiaoyu/jiaoyuxue/11565.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