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高等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0-08-11 17:37 熱度:
[摘要]為了探索團體心理輔導的方法對大學生的人際交往情況是否有所改善,實驗設計運用量表征選存在人際關系交往困擾的大學生24名,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對實驗組實施團體心理輔導干預。結果表明,團體心理輔導對改善大學生人際交往有明顯的效果。
[關鍵詞]團體輔導;人際交往;大學生
大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強,情感豐富,他們對人際交往的需求處于人生的最高峰。
本研究探討利用團體輔導的形式改善大學生人際交往不良現狀的有效途徑,并用對照實驗方法檢驗其實效性,可以在理論上增進我們對團體輔導獨特功能及其有效實施條件的認識;在實踐上設計一套既有較充分理論依據、又有較強操作性的團體輔導方案,通過反復完善而不斷增強其推廣價值或借鑒價值,這對于推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素質教育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是武漢四所高校,平均年齡19.83歲。這24名學生是通過心理測驗,并依據一定標準確定的。運用《大學生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惱量表》和《UCLA孤獨量表》三個量表對自愿報名全體人員(54人)進行測量,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者被認定人際交往不良。24名人際交往不良的實驗對象就是以此標準選定的。
將篩選出來的24名學生隨機分成甲乙兩組,每組12人。甲組為實驗組,男生6人,女生6人,平均年齡19.94歲;乙組為對照組,男生8人,女生4人,平均年齡19.72歲。甲組進行每周一次,每次2-3個小時,為期五次的小組活動,而乙組則未安排任何形式的輔導,他們也不知道自己是對照組成員。
(二)研究工具
(三)大學生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UCLA孤獨量表和社交回避及苦惱量表。
(三)研究程序
1、實施前測,選定被試。通過前測,篩選人際交往狀況不良的24名被試,并將其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
2、制定輔導方案。制定方案主要是根據人際交往理論和以往調查結果所涉及到的影響因素.
3、實施團體輔導。對實驗組被試實施團體輔導,共5次,持續2-3個月。
4、實施后測。團體輔導結束后,用“大學生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社交回避和苦惱量表”和“UCLA孤獨量表”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實施后測。
5、統計分析。運用spss統計軟件對前后測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結合師生評價、自我評價,評估團體輔導方案及其實施的有效性。
二、研究過程
本次輔導計劃安排5次,每周一次,每次進行2-3個小時。主要設計為主題討論、游戲、角色扮演,行為訓練等,目的主要是幫助成員改變不合理認知,獲得基本的交往技能。活動安排的具體內容和目的如下:
1)第一次活動的具體方案
目的:組長介紹活動的性質和內容,初步討論話題,使大家盡快熟悉起來,打破初次見面的尷尬。
內容:(1)破冰:抽簽將每2個一男一女組員分為一組,男女直視對方眼睛3分鐘,活動的目的是用強迫的方式使組員盡快熟悉起來,在剛開始的時候大家會很不習慣,會笑也會不敢直視對方的眼睛,但是在組長語言的暗示下會逐漸的安靜下來,最后做到直視來表示自己的誠意。(2)填寫采訪表格,采訪搭檔的興趣愛好等,最好能找到對方的特點,然后分每組上前向大家介紹自己的搭檔。活動的目的是使組員逐步的熟悉起來,找到話題。(3)演講:自愿走到大家的前方向大家介紹“自己眼中的自己,別人眼中的自己,自己希望成為的自己”。活動的目的是讓組員首次感受到較小的沖擊,做好心理準備,體驗到自己理想狀態和現實狀態的差異。
2)第二次活動的具體方案
目的:使組員們熟悉起來,才能幫助他們更加深刻的剖析自己和幫助組員。
內容:(1)名字接力游戲.。先回顧上次活動的內容,然后大家圍成一個圈,再次熟悉組里各成員的名字,游戲開始先抽簽選出一人,然后從這個人開始順著圈依次說出組員們的名字,說不出的組員要受到懲罰,表演自己的才藝。(2)熱身游戲-自畫像。(3)討論:采用自由討論的形式,組員們一起討論被大家都喜愛的品質。然后再分開男女組員分別討論男生和女生受人歡迎的品質,結果發現男組員和女組員對男性的期望都一樣,希望男性具有上進心,責任心和有能力的特點,也都希望女性具有溫柔,賢惠的特點,但女組員希望女性能夠獨立,而男組員并不贊成甚至有一定程度上的反對女性的獨立,就這個分歧組員們又討論了很多問題,得出結論男性和女性確實存在很大的差異性。
3)第三次活動的具體方案
目的:在以前活動的基礎上,大家進一步溝通與人交往中的技巧。
內容:(1)游戲“周哈里窗”。“周哈里窗”是由心理學家魯夫特和英格漢所設計的,它用一個十字把紙劃為四個部分,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分別為自由活動領域(公眾我),盲目領域(背脊我),逃避或隱藏領域(隱私我)和處女領域(潛在我)。活動的目的是通過這個游戲是要告訴參與者,自己以為的自己可能和別人感受到的有很大的不同,我們都需要朋友來作我們的鏡子,從別人對我們的反應來形成自我印象,還有人的潛能是無限的,占據了每個人全部能力的四分之一那么多,只要我們努力,是可以向自己希望的方向發展的。
4)第四次活動的具體方案
目的:如果是在人際交往中出現問題的同學,多少會比較少與別人互動,我們把這個環節專門設計為拒絕環節,通過角色扮演來讓組員們一起感受日常生活中得情況。
內容:(1)討論:組員們一起討論良好溝通得要素,例如真誠、坦率、直接等,讓大家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2)游戲-殘月。組員們自己列出自己的優缺點,畫個月亮,用月亮陰影的部分代表缺點,非陰影的部分代表自己的優點,自己說出自己的感受,怎樣評價自己的優缺點,其他成員在以前活動對彼此的了解的基礎上給予真誠的評價。(3)情景扮演:大家坦誠的說出自己日常生活中遇到過的拒絕別人和被別人拒絕的情況。活動的目的是情景是很好的形式,使扮演者非常生動的了解到所有的信息,也使觀看者了解到平時角度觀察不到的體會。
三、研究結果
進行團體輔導之后,對小組成員用量表實施后測,發現組員們的人際交往困擾都得到一定的改善,以大學生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為例,表1為大學生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前后測組間比較,表2為大學生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前后測組內比較。
表1:大學生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前后測組間比較
實驗組對照組 T值P
輔導前
輔導后 9.50±4.74
5.70±2.31 8.3±3.09
8.5±6.85 1.130.288
1.780.109
*p<0.05**p<0.01
在組間比較的數據中可以看出,輔導前的第一次測量統計數據顯示,實驗組和對照組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平均分和標準差都比較接近,t值僅為1.13。輔導完成后進行第二次測量,統計結果發生了比較明顯的變化,實驗組的平均分降低了3.8分,對照組僅降低了0.2分,t值達到1.78,兩組平均分呈比較顯著的差異。
表2:大學生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前后測組內比較
輔導前輔導后 T值P
實驗組
對照組 9.50±4.74
8.3±3.09 5.70±2.31
8.5±6.85 4.32**0.002
0.110.912
*p<0.05**p<0.01
從組內比較看,實驗組輔導前量表平均分為9.50高于輔導后量表平均分5.70。經T檢驗,前后呈顯著性差異。對照組前后兩次測量變化不大,差異不顯著。
四、研究分析和結論
(一)研究分析
1、團體心理輔導可改善交往的情感體驗
2、團體心理輔導使團體成員相互學習,形成積極的交往品質
3、團體心理輔導有助于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促進自我反思
(二)研究結論
1、不善于表達、缺乏溝通技巧、羞怯、自卑、性格孤僻、冷漠、多疑是妨礙大學生人際交往的主要因素。
2、大學生人際交往障礙是可以通過團體輔導加以改善的。
3、本輔導方案是可行的、有效的。
4、團體輔導的形式和高校教育的環境目的是相互配合的,在高校開展團體輔導對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水平具有相當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鄭日昌主編.大學生心理咨詢.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
[2] 樊富珉編著.團體咨詢的理論與實踐.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6
[3] 姚利民.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調查研究.吉林教育科學,2000
[4] 邢秀茶,曹雪梅.大學生人際交往團體心理輔導的實效研究.心理科學,2003,26(6)
文章標題:團體輔導對改善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實驗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jiaoyu/gaodeng/21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