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農業災害研究
關注()《農業災害研究》農業期刊,是在較高層面上反映中國農業災害研究與技術成果的學術性刊物,由江西省農業科學院主辦,安徽吳楚科技文化傳播公司提供技術支撐。
《農業災害研究》是一種客觀、全面、準確反映中國常見農業災害(尤其是植物病蟲害和動物疫病)以及由農業引起的次生災害領域的研究水平和技術進步狀況的雙語種刊物,也是一個用現代刊物運作理念打造,在較高層面上傳播農業災害研究及其相關領域系統知識的互動平臺。本刊的學術定位是該刊以登載中國高水平的研究文章為重點,以高調表達技術文章為輔助。換句話說,它是一種高端刊物。本刊的的服務定位是該刊以大專院校、科研單位的員工為核心群,以相關企業、行政和事業單位員工為拓展群,刊物實實在在構成一個匯通相關領域、圍繞農業災害研究的互動平臺;質量定位是該刊所用稿件基本反映中國農業災害研究狀態,在編輯、審讀、印制和時效上達到國際水準,明確傳遞出刊物是精心打磨的產品的信息。
期刊欄目:
基礎科學、植物保護、農藥、動物疫病、獸藥、農業氣象與環境災害、農業次生災害
期刊收錄:
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Cyclin D3蛋白的生物信息學分析 於露,趙小峰
MiRNAs應答干旱脅迫研究 趙潔宇,ZHAO Jie-yu
醋酸解離平衡常數測定方法比較及難點解析 王星,Wang Xing
二點委夜蛾生態調控技術研究和示范 姜京宇,李素平,陳立濤,馬建英,張小龍,張志英,李彥青,李景玉
蕭縣桃梨混栽園梨小食心蟲的發生規律調查 楊玉珍,黃娟,周影
浦江桃形李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黃良鈺,潘明正
2014年氣候對濮陽小麥生長發育及產量的影響 李麗平,牛盼杰
玉米育種田雜草及其防治 王紹新,許洛,陳莉,馮健英
豬附紅細胞體病的防治 孫奇,柴修杰
口蹄疫的防控措施 白鳳蘭,BAI Feng-lan
畜禽傳染病的發生及防控措施 金玉龍,JIN Yu-long
長沙生態動物園獵豹的人工飼養與繁殖初步研究 張強,黃會文,彭小林
湘云鯽體表出血潰爛病病原的鑒定及防治藥物篩選 余銀春,韓艷楠,王鑫毅,趙青松,金珊
淺談《畜牧獸醫》專業教學 澈力木格,Chelimuge
關于《家畜疾病診斷學》的教學體會 連君,LIAN Jun
管線工程水土保持監測實施方案編制的探討 馮興平,范克虎
閩北一次罕見冰雹過程雷達回波特征分析 李冬梅,黃國力,余建華
閱讀推薦:中國生態農業學報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原名《生態農業研究》,農業核心期刊征稿,1993年創刊,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和中國生態經濟學會主辦,科學出版社出版。系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刊、萬方數據庫統計源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源刊、中國期刊網統計源刊以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源刊,并被國際農業生物學文摘(CABI)、美國化學文摘(CA)、哥白尼索引(IC)、美國烏利希國際期刊指南等國際數據庫及檢索單位收錄。《中國生態農業學報》是以農業生態學為理論基礎,研究農業生態系統及其穩定發展理論與技術的大農業學術期刊。
農業災害研究最新期刊目錄
怒江州雷電活動特征及雷電易發區劃分研究————作者:劉 穎;袁利平;張 俊;
摘要:基于怒江州2013—2023年云南省閃電定位數據,運用ArcGIS的空間分析與數理統計相結合的方法,分析了怒江州雷電活動的時空分布規律,并編制怒江州雷電易發區域劃分示意圖。結果表明:怒江州雷暴日分布南多北少,呈現出在波動中上升的趨勢;怒江州地閃的季節性特征明顯,高發期為夏季,其中8月最多;地閃主要集中在15:00~21:00,17:00~18:00達到峰值;夏秋季節白天閃電多于夜間,春冬季節夜間閃...
我國區域夏季極端降水分布及變化————作者:夏茂瑤;
摘要:根據國家氣象信息中心提供的CN05.1格點化觀測數據集,分析了1961—2014年我國極端降水事件的分布與變化。為了消除區域差異對數據分析的影響,采用百分位選取閾值的方法定義極端降水事件。結果表明:我國夏季降水分布為由西北內陸地區向東南沿海地區逐漸增加,隨時間也呈現逐漸增多的趨勢。我國極端降水事件總體呈現上升趨勢,通過對比極端降水高值與低值年份的降水量分布圖,再對關鍵區的趨勢線進行分析,得出結論:...
霜凍對扎蘭屯市大豆種植的影響研究————作者:紅 梅;姚 曄;張佳興;張 坤;馬 超;
摘要:大豆作為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在內蒙古地區廣泛種植。其憑借獨特的風味、豐富的營養成分深受消費者喜愛。霜凍是內蒙古地區常見的農業氣象災害,其對當地大豆的種植與生長具有重要的影響。基于此,以內蒙古扎蘭屯市為例,闡述了該地區霜凍特征及大豆種植現狀,并重點剖析了霜凍對當地大豆種植的影響,從強化農業氣象監測與預警、品種篩選與種子處理、田間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防災減災對策,為扎蘭屯市大豆優質、安全生產提供借鑒
青海省暴雨災害的分布特征與防災減災措施————作者:張婧;徐婷;晁乾紅;趙明璐;許文潔;
摘要:選用2009—2023年青海省基本氣象觀測站逐日降水資料,選用統計分析、線性回歸和滑動平均等方法分析全省暴雨災害特征。結果表明:2009—2023年,青海省暴雨日數共計120 d,年平均暴雨日數為8.0 d,上升速率為0.682 d/年,年平均暴雨強度為200.130 mm/d,上升速率為27.658 mm/d,都呈上升趨勢;夏季是年內暴雨集中期,占比高達85.00%,秋季占10.00%,春季占5...
普洱市茶園干旱等級評估方法及在保險中的應用————作者:曾銳東;高敏;梁惠蓉;
摘要:基于云南省普洱市近10年茶園氣象災害的調查資料,指出干旱是影響普洱市茶產業的主要氣象災害。利用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和溫水指數劃分的茶園干旱等級與茶產業的實際干旱情況相吻合,具有較高的可信度。為解決常規農業保險中存在的難點問題,建議在政府組織下,氣象局和保險公司聯合使用茶葉天氣指數保險,該保險具有加快承保理賠速度、降低管理成本的優勢,同時能避免因與農戶因賠付意見不同而出現各類紛爭,幫助茶農提高應對氣象災...
策勒縣板蘭格草場旅游氣象條件分析————作者:地麗拜爾·吐送;田鵬程;陳天宇;
摘要:以板蘭格(4A級)景區為例,利用策勒縣烏魯克薩依鄉板蘭格附近的區域觀測站2013年1月—2023年12月地面氣象觀測資料,就氣溫、濕度、氣壓、降水及大風等氣象要素對板蘭格草場旅游氣候條件進行分析,發現策勒縣四季分明、光熱資源豐富。通過計算綜合舒適度指數得出,7—8月為最佳旅游時間;5、6、9月人體感覺較為舒適,旅游時需適當增添衣物;3、4、10月氣溫較低,呈不舒適狀態;11月至翌年2月較為寒冷,不...
淺析廣西珍貴樹種發展對策————作者:李佩祎;關健超;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綠色、環保、和諧的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已逐漸成為時代發展的潮流,用珍貴木材做成的家具、建筑材料、裝飾材料日益受到人們的青睞,珍貴用材供不應求,價格不斷攀升,市場前景十分廣闊。基于此,闡述了廣西珍貴樹種分布現狀,論述了廣西珍貴樹種發展的基本做法,分析了珍貴樹種發展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對策和建議,助力廣西珍貴樹種的科學、高質量發展
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振興戰略的機制與對策————作者:畢竹陽;
摘要:隨著數字鄉村戰略的實施及不斷深入推進,數字技術的運用不斷為鄉村振興提供新業態、新模式和新方式。在論述數字技術與鄉村振興契合度的基礎上,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個方面闡述了數字技術對鄉村振興戰略的內在機理,分析了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振興面臨的現實問題,并提出了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振興對策
“互聯網+”與農業技術推廣融合運用研究————作者:周立霞;
摘要:農業技術推廣與農業發展之間的關聯尤為緊密。鑒于當代發展需求,亟需社會各界廣泛認識農業技術的優越性及其應用方式。然而,傳統技術推廣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顯,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業技術的有效應用、農業農村的健康發展,以及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鑒于此,闡述了“互聯網+”與農業技術推廣的內涵和融合運用優勢,探討了“互聯網+”與農業技術推廣融合運用要點
基于鄉村振興視角基層鄉村農業現代化水平評價研究————作者:陳健利;
摘要:鄉村振興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而鄉村是鄉村振興的主要陣地與載體。從鄉村振興的角度,分析基層鄉村的農業現代化水平,有助于從基層的根源問題出發,探討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的困境。結合實地調研及相關文獻,分析貴州省黔南州惠水縣斷杉鎮新場村的基本情況及影響其農業現代化發展的主要因素,建立了農業現代化水平評價指標體系,指出了基層鄉村農業現代化水平評價的難點,并進一步從人才與科技、特色與創新、財政與制度...
可持續發展視角下林下四球古茶的探討————作者:方雪莉;
摘要:貴州省盤州市老廠國有林場是發展林下四球古茶產業的重點區域之一,從可持續發展的視角出發,對該林場的林下四球古茶進行了探討。介紹了老廠國有林場獨特的區位和生態條件,論述了發展林下四球古茶對傳承茶葉文化、促進茶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提出了古茶產區建設目標與技術方案,分析了項目投資及效益,并提出了施工組織與保障措施,旨在推動老廠國有林場及盤州市林下四球古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發展的影響因素分析————作者:張育豪;
摘要:全球化背景下,農業經濟市場日益復雜化,農業經濟管理面臨諸多挑戰,尤其是市場波動、國際競爭、政策變化等。國際市場對農業產品質量、安全性、價格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傳統農業管理方式無法應對全球化環境中日益加劇的競爭問題。基于此,探究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分析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發展的影響因素,并提出相應的發展策略,為提高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應用水平、促進農業管理現代化轉型、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提...
鄉村振興視域下農村氣象服務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作者:計葦;
摘要: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業氣象服務發揮著重要作用。對此,分析了農村氣象服務在保障糧食安全、提高農民收入、提升防災減災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揭示了農村氣象服務中存在的服務單一、現代化程度不高、信息傳遞途徑有限、專業人才短缺和資金投入不足等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包括構建多元化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實施農村氣象服務現代化升級戰略、拓寬信息傳遞渠道、加強人才培養與引進、構建多元化資金投入機制
天山北坡綠洲土地利用變化對碳儲量影響分析————作者:伊志敏;朱俊奇;
摘要:基于高分辨率遙感影像和實地調查數據,分析2019—2023年天山北坡綠洲土地利用變化特征及其對區域碳儲量的影響。結果表明,近5年來研究區農田結構優化、林地質量提升,生態建設成效顯著,區域碳儲量增加3.2%。農田高效節水灌溉發展和林地生態修復工程實施是碳匯增加的主要貢獻因素。創新性地探討智慧農業、精準林業管理對土地利用效率和碳匯能力的提升作用,提出基于區塊鏈的碳匯交易機制,為區域生態文明建設、碳中和...
氣象短視頻在氣象防災減災服務中的應用研究——以“沈陽氣象”官方抖音號為例————作者:張靖萱;
摘要:隨著新媒體和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氣象服務方式也呈現多樣化發展趨勢。近年來,氣象部門開始使用氣象短視頻的方式優化公共氣象服務業務。氣象短視頻憑借其傳播迅捷、制作方便等特點,在氣象防災減災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特別是對于近幾年來異軍突起的抖音短視頻平臺而言,其在氣象防災減災服務發展中擁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基于此,探究了氣象短視頻在氣象防災減災服務中的應用優勢,具體分析了沈陽市氣象短視頻的應用現狀,并提...
“氣象+融媒體”新模式在公共氣象服務中的應用分析————作者:焦穎慧;薛喬菀;江穎;
摘要:融媒體時代,公共氣象服務的發展迎來新機遇。我國各級政務部門更加注重在新媒體平臺、政府官網、微信微博平臺等媒體陣地發布優質內容,占領輿論高地,引導輿情正向發展。基于此,闡述了融媒體的概念及特點,論述了“氣象+融媒體”新模式在公共氣象服務中的應用,總結了“氣象+融媒體”服務應用經驗,展望了“氣象+融媒體”服務模式前景
氣象信息化建設中的網絡防護體系研究————作者:王涵;
摘要:當前,氣象信息化建設面臨網絡設備老化、員工網絡安全意識淡薄、數據傳輸及存儲存在風險、應急響應機制不完善、外部攻擊與惡意軟件威脅等問題。對此,提出了氣象信息化建設中網絡防護體系的構建策略,諸如加強員工網絡安全培訓、更新和升級網絡設備與軟件、強化數據安全管理與加密技術應用、完善網絡安全應急響應機制等措施,旨在提升氣象信息化建設的網絡安全性,以保障氣象業務穩定開展與數據安全
氣象網絡安全隱患的排查方法與處理措施研究————作者:劉文靜;王剛;王晶;
摘要:在氣象事業逐步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氣象網絡系統的重要性愈加凸顯。氣象數據是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資源,通過排查網絡安全隱患,可以有效防止數據泄露、篡改和丟失,確保氣象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主要分析加強氣象網絡安全建設的重要意義及氣象網絡安全隱患,并提出氣象網絡安全隱患排查及處理措施,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氣象網絡安全隱患發生率,確保氣象網絡系統安全、穩定、良好運行,推動氣象事業向現代化方向進...
數字賦能鄉鎮應對自然災害問題的對策研究——以C市T鎮為例————作者:龍小余;
摘要:數字技術在提升鄉鎮災害應對和管理現代化方面扮演著關鍵角色。本研究以C市T鎮為例,結合危機管理和數字理論,分析發現其在數字化風險評估、應急響應和災后重建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完善相關體系、提升數字化能力等建議,以提高鄉鎮的災害管理效率和效果
大型賽事水上運動氣象保障服務經驗及思考——以世界大學生運動會賽艇比賽為例————作者:蔡欣明;趙桂瓊;陳志龍;鄧銳捷;劉珊;
摘要:戶外水上運動與氣象條件關系密切,氣象條件是影響大型賽事水上運動成功舉辦的關鍵因素之一。以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賽艇比賽氣象保障服務為例,總結分析夏季賽艇比賽氣象保障經驗和不足,探討夏季賽艇賽事氣象保障機制,并提出思考與建議,以期為今后做好大型水上運動賽事氣象保障服務提供借鑒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