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
關注()【雜志簡介】
《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原《農村生態環境》)系由國家環保總局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主辦,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全國性學術期刊,創刊于1985年,主要報道生態與農村環境保護領域的研究動態與方向、理論與方法、科研成果與進展。是中文核心期刊,江蘇省優秀期刊,被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和CA、BA等國內外幾十家重要刊庫收錄。
主要讀者對象:從事生態環境保護、生態安全研究以及農林、自然資源開發等相關專業的科研、教學、管理人員。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獲獎情況
江蘇省優秀期刊
全國優秀環境科技期刊
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研究論文、研究簡報、專論綜述、學術研討、動態信息、經驗交流、書刊評價。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中國礦區土地退化因素調查:概念、類型與方法 李海東,沈渭壽,司萬童,閆慶武,LI Hai-dong,SHEN Wei-shou,SI Wan-tong,YAN Qing-wu
天然碳質吸附劑對典型有機污染物的吸附機制研究進展 王磊,龍濤,陳檣,祝欣,石佳奇,徐建,田猛,林玉鎖
我國城市冬季PM2.5空間特征及其人為影響因子 林巧鶯,陳永山,LIN Qiao-ying,CHEN Yong-shan
基于Boston矩陣的江蘇省秸稈焚燒壓力-狀態-響應評價 劉甜,蘇世偉,朱文,LIU Tian,SU Shi-wei,ZHU Wen
浙江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現狀及其對策 徐志榮,葉紅玉,卓明,許明珠,武璐,XU Zhi-rong,YE Hong-yu,ZHUO Ming,XU Ming-zhu,WU Lu
甘肅省農田地膜污染及防控措施調查 馬彥,楊虎德,MA Yan,YANG Hu-de
不同政策情景下農業土地利用效應模擬分析 劉朝旭,劉黎明,付永虎,卓東,袁承程,LIU Zhao-xu,LIU Li-ming,FU Yong-hu,ZHUO Dong,YUAN Cheng-cheng
基于GIS的龍墩水庫典型小流域面源污染氮磷負荷研究 陳玉東,陳梅,張龍江,周慧平,張衛東,石先羅,高恒娟,CHEN Yu-dong,CHEN Mei,ZHANG Long-jiang,ZHOU Hui-ping,ZHANG Wei-dong,SHI Xian-luo,GAO Heng-juan
北運河下游流域典型設施農田非點源污染負荷定量化研究 劉瓊瓊,邵曉龍,劉紅磊,于丹,張彥,李慧,LIU Qiong-qiong,SHAO Xiao-long,LIU Hong-lei,YU Dan,ZHANG Yan,LI Hui
濱海陸地生態系統凈化功能與價值評估——以黃驊市為例 李超,許策,何玲,王樹濤,陳亞恒,許皞,LI Chao,XU Ce,HE Ling,WANG Shu-tao,CHEN Ya-heng,XU Hao
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秋冬季水鳥群落組成與生境關系分析 孫孝平,張銀龍,曹銘昌,朱書玉,單凱,SUN Xiao-ping,ZHANG Yin-long,CAO Ming-chang,ZHU Shu-yu,SHAN Kai
農業論文發表:榆林地區樟子松營養袋育苗技術
摘 要:該文介紹了樟子松生物學特征;苗圃地的選擇和整理、營養土的配制和裝填、種子處理、播種、出苗期管理以及苗期管理等樟子松營養袋育苗技術。
關鍵詞:榆林地區,樟子松,營養袋,育苗技術
樟子松是我國西北地區防護林的主要樹種之一,經過多年的種植栽培,樟子松人工防護林已經形成一定的規模。但是由于干旱半干旱地區特有的氣候特點,導致樟子松在西北地區育苗困難,難以形成規模化繁殖,嚴重影響了樟子松防護林建設。榆林市自1956年從東北引種樟子松并栽培成功后,經過多年的努力已經培育出大量的優質壯苗,取得了良好的生態和經濟效益。現將樟子松育苗經驗總結如下。
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固體廢棄物高溫燒結固化重金屬的機理及其環境風險————作者:李辰一;何躍;閆一凡;
摘要:高溫燒結制備固廢基陶粒不僅能在短時間內將重金屬部分或全部固定在陶粒中,有效降低重金屬的生物毒性,還能降低對黏土和頁巖等自然資源的消耗,逐漸成為固廢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研究熱點之一。該研究從重金屬的高溫固化機理、探究機理的表征技術、浸出風險及評估等方面進行總結分析,結果表明復合重金屬及變價金屬在玻璃相和晶相中的固化機理有待進一步研究。在重金屬固化機理的表征技術方面存在常用化學方法對部分重金屬的實...
可生物降解螯合劑谷氨酸N,N-二乙酸和氨三乙酸強化紅莧修復鎘污染土壤的研究————作者:李張偉;何燕儀;
摘要:螯合劑能增加土壤中重金屬的生物可利用性,提高超積累植物吸收富集重金屬的效率。為了提高Cd超積累植物紅莧提取土壤中Cd的效率,筆者以紅莧(Amaranthus mangostanus)為研究對象,通過盆栽實驗考察不同濃度的生物可降解螯合劑谷氨酸N,N-二乙酸(GLDA)和氨三乙酸(NTA)對紅莧富集土壤中Cd作用的影響。結果顯示,在土壤Cd含量為5 mg·kg-1時,加入5.0...
生態安全約束下長三角產業合作區縣域產業發展的耦合協調性及影響因素研究————作者:王楠;許岳香;姚國慧;陳逸聰;劉臣煒;江伊;鞏子毓;李海東;
摘要:探析生態安全約束下的產業發展路徑是區域產業合作的重要前提,也是構建現代生態經濟體系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議題。以長三角產業合作區“六縣”為研究對象,采用耦合協調度和灰色馬爾科夫模型,分析了2015—2022年生態安全與產業發展的耦合協調度關系及其影響因素,并對2023—2030年耦合協調發展趨勢進行預測。結果表明:(1)2015—2022年“六縣”生態安全指數和產業發展指數總體均波動上升,2022年除...
減氮對冬小麥光合過程、抗氧化酶活性及產量的影響————作者:馬寅正;喬云發;唐煜杰;楊海超;吳星瑤;苗淑杰;
摘要:為解決江蘇省冬小麥氮肥施用量較高但利用率低帶來的一系列環境問題,從植物生理角度剖析冬小麥生產過程中減氮的可能性。研究以當地最高施氮量(360 kg·hm-2,N360)為對照,設置4個減氮處理,分別為300(N300)、270(N270)、240(N240)和180(N180)kg·hm-2。以江蘇省主栽小麥品種“鎮麥12”為供試品種,在抽穗期和揚花期,...
Fe-Mn-BC(生物炭)填料球三元微電解對稻田鎘和啶蟲脒復合污染的去除效果及機制研究————作者:翟天宇;張健;王春暉;陳德亮;楊國先;王森;孔范龍;
摘要:通過液相還原法制備了Fe-Mn-BC(生物炭)填料球,研究了其對鎘(Cd)和啶蟲脒(Ace)的吸附性能及在室內模擬條件下對稻田Cd和Ace的強化去除效果。結果表明,Fe-Mn-BC微電解填料對Cd和Ace的吸附量分別為6.29和23.62 mg·kg-1,吸附效率分別是沸石球的2倍和4倍;Fe-Mn-BC填料球對稻田中Cd和Ace的去除效率約為85.00%。Fe-Mn-BC填...
黃土高原半干旱區流域產水功能時空變化特征————作者:高雅玉;胡玉沛;宋玉;郝建斌;李澤霞;
摘要:在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背景下研究產水量的時空特征和變化響應,分析馬蓮河流域產水功能的時空分異特征和變化趨勢,對半干旱區域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基于InVEST模型定量分析了1990—2020年馬蓮河流域產水量的時空變化特征和土地利用類型、海拔、降水和實際蒸散發等影響因素對產水量的影響。結果表明:(1)流域1990、2000、2010和2020年總產水量分別為4.563×10~8、2.640...
青藏高原藏羚和藏原羚生境重疊及時空演變————作者:陳進勛;鄭敏;鄒成成;黨明雨;余波;邢會睿;王忠斌;
摘要:闡明同域分布的近緣物種在生境選擇及其重疊關系,以及預測未來氣候變化對物種生境的影響趨勢,對于深化物種行為的理解以及實施多物種生境的綜合管理都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通過實地調查和網絡檢索相結合的方式,獲得75個藏羚和82個藏原羚在青藏高原的有效分布位點,并結合可能影響二者生境選擇的的18個關鍵的環境變量,運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對當前情境下二者的適宜生境和生境重疊進行了研究,并預測了未來氣候情景...
江蘇鐵山寺國家森林公園及其周邊鳥類群落結構分析————作者:王雪;邢瑋;王玄;章鈺晨;丁晶晶;
摘要:為探究江蘇盱眙鐵山寺國家森林公園及其周邊鳥類群落現狀及其季節動態變化,本研究于2023年5月至2024年1月,采用固定樣線法對公園及其周邊鳥類組成及多樣性進行了調查。共記錄到鳥類1830只,隸屬于11目31科71種,其中包括3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從動物區系上看,廣布種居多,兼有東洋界和古北界的物種;從居留型看,候鳥和旅鳥超過記錄總種類數的一半,表明研究區在鳥類遷徙路線上占據重要位置。季節性變化...
養豬沼液無土栽培水芹菜資源化及其凈化效果研究————作者:林洪軍;陳新文;甘惠芳;沈陽;韓士群;
摘要:為了研究豬-沼-菜模式下養分的利用和尾水凈化效果,采用無土栽培養分耗竭試驗方式,設置對照、露地和大棚種植水芹菜3個處理,研究了水芹菜生長狀況,測試了水體富營養化指標動態變化和出水水質,以及養分歸宿與供需平衡。結果表明,露地和溫室大棚試驗處理的水芹菜生物量達1984.75 t·hm-2和2203.07 t·hm-2,差異達顯著水平。第90 d 總氮(TN)...
不同水情時期鄱陽湖沉積物-上覆水界面無機氮分布及交換通量分析————作者:吳明蔚;劉艷;康彩霞;沈耀輝;朱子健;洪英楠;童禎恭;
摘要:為揭示鄱陽湖無機氮在沉積物-水界面的交換過程以及“源/匯”特征,以鄱陽湖不同水情時期沉積物及上覆水為研究對象,通過分析無機氮時空分布及交換通量,識別無機氮的“源/匯”角色。結果表明:上覆水中TN、NH4+-N、NO3--N、NO2--N濃度變化總體表現為:枯水期>豐水...
兩種典型環境改良劑作用下河蟹腸道菌群的動態變化————作者:陳友明;李建剛;周軍;董元華;
摘要:為評價過硫酸氫鉀復合鹽(potassium monopersulfate compound)和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兩種環境改良劑在河蟹(Eriocheir sinensis)養殖中的生態作用,本研究設置4個實驗組,分別為對照組(未添加環境改良劑)、處理A(添加過硫酸氫鉀復合鹽)、處理B(添加枯草芽孢桿菌)和處理AB(過硫酸氫鉀復合鹽和枯草芽孢桿菌均添加),采用16S ...
碳排放責任分配研究演進、熱點與前沿:基于文獻計量分析————作者:張楠;
摘要:在全球氣候談判過程中,碳排放責任分配是涉及各國切身利益的爭議焦點。針對該領域研究成果進行文獻計量分析能夠客觀全面地掌握碳排放責任分配的發展脈絡、研究熱點和前沿。本文基于CiteSpace軟件對WOS和CNKI數據庫中1571篇文獻進行計量分析,揭示了碳排放責任分配的研究演進、熱點問題以及前沿動態。研究結果顯示:(1)英文碳排放責任分配研究起步較早、研究關注度較高、研究體系較為完善,中文碳排放責任分...
基于氣象因素調整的宿遷市PM2.5、PM10和O3趨勢變化分析————作者:趙玄飛;梁思琪;戴亮;王輝;項成;
摘要:空氣污染水平通常受到污染源排放和氣象條件的共同影響。為了精確識別污染源排放對污染物質量濃度的影響,必須消除氣象因素的干擾,以揭示出真實的排放效應。本文基于Kolmogorov-Zurbenko(KZ)濾波法分析了2020年3月1日至2024年3月1日宿遷市PM2.5、PM10和O3質量濃度的各時間分量隨時間及季節變化的特征。針對不同...
基于PROSPECT-D的濱海濕地堿蓬葉片類胡蘿卜素反演————作者:劉可可;盧霞;張徐慧;
摘要:類胡蘿卜素作為植被體內參與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之一,快速、準確、無損地預測其含量對于動態監測植被的生理狀況具有重要意義。以江蘇東臺條子泥濕地為研究區,采集堿蓬葉片樣本并測定葉片反射光譜和生化參數(葉綠素、類胡蘿卜素、甜菜紅素、等效水厚度和干物質含量),基于PROSPECT-D輻射傳輸模型模擬的堿蓬葉片反射光譜構建適用于堿蓬葉片類胡蘿卜素含量的三波段模型(TBCRI),基于色素靈敏度比值篩選對堿蓬葉片...
鹽脅迫下菌炭互作調節濱海鹽漬土植物抗氧化的路徑研究————作者:顏雨欣;劉佳鑫;喬雪琴;張方;楊陽;陳友媛;
摘要:濱海鹽漬土高鹽脅迫引發的氧化應激抑制植物固碳,如何緩解該過程對增強濱海鹽漬土-植物體系碳匯功能至關重要。本研究通過盆栽實驗和統計建模,量化了生物炭與叢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mycorrhizalfungi,AMF)互作對濱海鹽漬土-植物體系鹽脅迫和植物抗氧化系統的調控路徑。結果表明,生物炭和 AMF在 3.80‰鹽度下的聯合處理效果優于 6.10‰鹽度。3.80‰鹽度下生物炭與 AMF ...
心圩江河濱濕地土壤有機碳密度空間分布特征————作者:劉曾涵;覃盟琳;陳前程;李曉悅;賴興發;羅越;徐靈穎;
摘要:河濱濕地布設是生態城市流域性重要措施;然而,現有研究往往只關注了其對水資源稟賦的影響,城市河濱濕地的土壤固碳潛力常被忽略。本研究以南寧市河濱濕地心圩江河濱濕地為研究對象,通過剖析南寧市30個采樣點0 ~ 50cm不同深度的有機碳密度空間分布特征,闡明了影響濱河濕地土壤有機碳密度的主要影響因素。結果表明:1)心圩江河濱濕地土壤有機碳密度范圍為1.42 ~ 2.49 kg·m-2...
洪澤湖濕地水生植被時空演進特征及與水文情勢的關聯研究————作者:蔣宇;王浩然;王雪然;萬榮榮;董雅文;
摘要:洪澤湖是我國第四大淡水湖泊,承擔淮河下游防洪、抗旱、供水等重要功能,也是南水北調東線輸水通道上的調蓄湖泊,對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影響較大。湖泊濕地植被是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維護生態系統健康與防范生態環境風險起著積極作用。本文基于1985–2023年Landsat遙感影像數據,結合隨機森林算法,提取洪澤湖挺水植被、沉水植被、水產養殖及敞水區的時空分布信息,研究近40年洪澤湖湖區濕地水生植被...
生活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中抗生素污染特征與生態風險研究————作者:唐娜;雒海通;康國棟;朱銳;王寧;吳平;張后虎;魯磊磊;張圣虎;夏霆;
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LC-MS/MS)對呼和浩特市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系統及周邊地下水中5類39種抗生素進行濃度檢測。結果表明,垃圾填埋場滲濾液原液中共檢出的3類12種抗生素,濃度范圍為ND ~ 40155.40 ng·L–1,檢出率為33.33% ~ 100%,喹諾酮類抗生素占比最高(82.66%)。周邊地下水中共檢出3類8種抗生素,濃度范圍為ND ~ 0.0...
氮磷鉀配施對青岡屬植物容器苗生長和生理特性的影響————作者:焦雪輝;劉杰;周小娟;史喜兵;
摘要:為探究氮磷鉀配比施肥對青岡屬植物容器苗生長的影響,以3年生青岡櫟、小葉青岡和多脈青岡為試驗材料,采用正交試驗設計,研究了9種氮(N)、磷(P)、鉀(K)配比條件下3種青岡屬植物生長指標和生理指標的變化,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隸屬函數法進行綜合評價,篩選最佳配比。結果表明:(1)綜合分析株高增量、地徑增量、地上部分干重和地下部分干重4項指標,青岡櫟T6(高氮中磷中鉀)處理各項指標值均比較高,小葉青岡T1(...
基于機器學習的家庭農場綠色生產技術采納行為影響因素研究:以柑橘水肥一體化技術為例————作者:王火根;胡霜;丁泉;
摘要:綠色生產技術在農戶群體中的推廣與應用是確保農產品安全、生態環境友好、資源高效利用、經濟效益穩定的有效途徑。本文以水肥一體化技術為例,基于江西省442個柑橘家庭農場調研數據,運用XGBoost模型和SHAP解釋方法對家庭農場水肥一體化技術采納行為的影響因素進行系統分析。研究結果表明:與傳統回歸模型相比,基于集成學習的可解釋機器學習模型明顯更優;所有特征變量中,影響家庭農場水肥一體化技術采納行為的最重...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