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四川林業科技》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四川林業科技》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四川林業科技》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雜志簡介】
《四川林業科技》是四川省唯一全面反映整個四川林業科技水平的技術類刊物。及時報道森林生態,樹木遺傳育種、造林技術、森林病蟲害及其防治、林業經濟、林業教育、林業基礎科學等方面內容。促進學術交流,面向全省林業生產建設,為提高四川林業科技水平和林業生產建設服務。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四川省優秀科技期刊,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文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等全文收錄。促進學術交流,面向全省林業生產建設,為提高四川林業科技水平和林業生產建設服務。
【欄目設置】
研究報告、綜述、試驗研究
期刊優秀目錄參考:
1.成都市農家樂植物景觀聚類與需求分析研究 孟長來,費世民,徐嘉,何亞平,張艷麗,MENG Chang-lai,FEI Shi-min,XU Jia,HE Ya-ping,ZHANG Yan-li
2.不同海拔對珙桐葉片生理指標的影響 張紹先,蘇智先,高菊,張悅,楊敬天,吳慶貴,ZHANG Shao-xian,SU Zhi-xian,GAO Ju,ZHANG Yue,YANG Jing-tian,WU Qing-gui
3.四川楨楠栽培氣候區劃與應用研究 李曉清,杜宜建,朱純燕,尹賢利,龍漢利,張煒,辜云杰,LI Xiao-qing,DU Yi-jian,ZHU Chun-yan,YIN Xian-li,LONG Han-li,ZHANG Wei,GU Yun-jie
4.川渝地區三年桐核心種質的初步構建 羅建勛,武華衛,辜云杰,王紅莉,高潔,LUO Jian-xun,WU Hua-wei,GU Yun-jie,WANG Hong-li,GAO Jie
5.古柏樹新病原菌—擬黃薄孔菌分析鑒定 商圓圓,張恩奎,孫曉琳,霍存錄,馮望,吳穎,賀新生,SHANG Yuan-yuan,ZHANG En-kui,SUN Xiao-lin,HUO Cun-lu,FENG Wang,WU Ying,HE Xin-sheng
6.基于生態足跡的區域科學發展戰略研究——以攀枝花市為例 程德榮,孟長來,李德賢,吳雪仙,任幼平,CHEN De-rong,MENG Chang-lai,LI De-xian,WU Xue-xian,REN You-ping
7.雅安紅花油茶優樹篩選與資源利用分析 李倩倩,陳彬,丁春邦,LI Qian-qian,CHEN Bin,DING Chun-bang
8.北美紅杉在四川米易縣的引種馴化初報 羅建勛,武華衛,辜云杰,高潔,王紅莉,LUO Jian-xun,WU Hua-wei,GU Yun-jie,GAO Jie,WANG Hong-li
9.川西北高寒草地沙化進程中土壤物理性質的變化—以理塘縣為例 劉朔,陳天文,蔡凡隆,楊建勇,鄒峽,朱子政,LIU Shuo,CHEN Tian-wen,CAI Fan-long,YANG Jian-yong,ZOU Xia,ZHU Zi-zheng
10.我國云南西北部箭竹屬一新種和井岡寒竹的中文名稱 楊林,易同培,YANG Ling,YI Tong-pei
11.落葉松病情指數影響因素分析 王秀梅,司志國,WANG Xiu-mei,SI Zhi-guo
摘要 通過水稻栽插深度比較試驗,探索適合荔波縣生產條件的最佳水稻栽插深度,結果表明:雜交水稻栽插深度3 cm時產量最高。栽插深度過淺,秧苗易漂秧倒伏,增大查秧補秧困難,也達不到增產的目的。稻苗插得越深,返青越慢,分蘗越遲,秧苗分蘗率降低,生長差,單位面積有效穗數減少,產量降低。
關鍵詞 農業論文發表,雜交稻,栽插深度,產量,影響
水稻栽秧的深淺,往往易被人們所忽視,認為與水稻豐產關系不大[1-2],為探索適合荔波縣生產條件的最佳水稻栽插深度,結合糧食增產工程和水稻高產創建,2012年進行了水稻栽插深度比較試驗,以為荔波縣的水稻種植提供參考。
四川林業科技最新期刊目錄
高密度城市核心區濱水綠地微塑料分布特征及土地利用對其影響——以成都市錦江生態帶為例————作者:李宸;高夢瑤;楊潔;
摘要:微塑料作為一種新型污染物在城市水環境中廣泛存在,城市高密度核心區濱水綠地微塑料污染問題值得探討。選取了成都市錦江生態帶范圍內10個城市濱水公園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其地表水和土壤沉積物中微塑料污染情況的系統調研,探究成都市高密度核心區濱水綠地微塑料分布和特征以及不同城市建設用地類型對微塑料污染的影響,評估微塑料的風險并制定有效的解決措施緩解微塑料污染問題。研究結果表明,地表水樣本中的微塑料豐度范圍為1...
中國樓梯草屬(蕁麻科)植物省級分布10個新記錄種————作者:熊馳;陳鋒;楊自猛;易思榮;
摘要:報道蕁麻科樓梯草屬10種在我國6個省區(市)分布新記錄,其中廣西分布新記錄有荔波樓梯草(Elatostema liboense W. T. Wang),云南分布新記錄有黑序樓梯草(E. melanocephalum W. T. Wang),貴州分布新記錄有微序樓梯草(E. microcephalanthum Hayata)和四面山樓梯草(E. simianshanicum W. T. Wang),...
不同修剪與施肥對油茶生長與花芽分化的影響————作者:肖璐;王佳樂;王純;陳玉姣;李真明;劉登鑫;唐麗;胡玉玲;
摘要:探索不同整形修剪與肥料組合對油茶春梢生長影響,為郁閉油茶林分豐產栽培提供依據。以郁閉油茶林為研究對象,采用L9(3~4)正交試驗設計,設置品種類型、肥料類型與修剪方式進行組合,測定來年的春梢指標、葉片指標與花芽指標。試驗結果表明:(1)方差分析結果可知,各因素對測量指標成極顯著影響。品種類型對一級側梢花芽數量、頂梢和二級側梢葉片數量、葉片生理指標影響極顯著;肥料類型對頂梢長度...
城市化與生態系統健康耦合協調及時空異質性特征——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為例————作者:朱炳昱;周波;黃瑩;
摘要:城市的快速發展影響著區域生態系統健康水平,同時生態系統健康又是支撐區域城市化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目前大多數研究主要關注城市化與生態系統健康二者整體關系,較少有研究從二者子系統之間的關系探討城市化與生態系統健康的耦合協調關系與時空異質性。因此研究主要采用耦合協調度模型(CCDM)和時空地理加權回歸模型(GTWR),對2000~2020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城市化與生態系統健康的耦合協調關系與二者子系統之...
基于CNKI中國植物多樣性保護研究文獻計量分析————作者:劉航;董營;卓嘎巴永;潘剛;王瑞紅;
摘要:鑒于中國植物種類豐富,保護其多樣性對于促進生態文明建設至關重要。通過CiteSpace軟件,分析了中國知網數據庫2004~2023年間關于植物多樣性保護領域的985篇文獻。研究經歷了多個階段,各階段均有獨特的研究焦點和成果,體現了此領域的持續性和動態性。文獻數量雖豐富,但學術團隊合作不緊密,研究機構間的合作網絡分散。研究主題隨政策演變而多樣化,但核心問題始終受到領域的關注。涉及生態學、生物學、地理...
利用紅外相機監測四川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鳥獸多樣性————作者:肖梅;王紅;何芳;蔡麗君;李明富;楊旭;諶利民;李生強;
摘要:2020年3月至2022年11月,我們在四川唐家河自然保護區內布設386個相機位點,對區內林下大中型獸類和鳥類開展監測,在137 200個有效相機日下獲得37 981條獨立有效記錄,識別出4目12科26種獸類和6目16科53種鳥類。其中,國家Ⅰ級重點保護獸類5種、鳥類2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獸類9種、鳥類10種;IUCN紅色名錄瀕危(EN)物種2種、易危(VU)物種6種、近危(NT)物種4種;我國特...
城市地表溫度演變特征及其對景觀格局的時空響應——以成都市中心城區為例————作者:廖奕晴;王倩娜;胡楊;
摘要:全球變暖和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厘清景觀格局與城市地表溫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的時空響應機制,對構建氣候適應型格局并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基于成都市中心城區2016、2019、2023年土地利用數據與遙感影像,首先分析LST與景觀格局的演變規律;其次利用Pearson相關分析法量化并識別出對LST具有顯著影響的景觀構成;進而采用雙變量空間自相關分析法...
高黎貢山北段西坡鳥獸多樣性垂直分布特征————作者:王建華;呂亞東;趙永飛;熊云;房以好;王榮興;
摘要:高黎貢山北段為青藏高原南延部分,因其海拔高,地形復雜,監測隊伍補給困難等因素,其野生動物監測非常薄弱,尤其是高海拔區域。因此,有必要對該區域的鳥獸多樣性進行本底調查,掌握其資源狀況及空間分布規律,并據此調整其相應的調查監測與保護管理措施。于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在高黎貢山北段西坡不同海拔段利用紅外相機技術對鳥類和獸類多樣性開展調查。結果共記錄獸類6目13科22種,鳥類4目15科43種,...
四川栗子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周邊區域兩棲動物多樣性————作者:代勤龍;朱雪虎;蘭琦;虞皓琦;黃思凝;喻潤;王遠飛;
摘要:為深入了解四川栗子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兩棲動物資源現狀,加強物種保護,于2020年至2023年的每年6月份和9月份進行了實地考察,結合文獻資料,共記錄兩棲動物17種,隸屬2目8科14屬。與2007年該保護區綜合科考結果相比,新增兩棲動物4種(圓疣貓眼蟾、疣刺齒蟾、無蹼齒蟾和華西雨蛙川西亞種),其中圓疣貓眼蟾為縣域新記錄。區內兩棲動物以東洋界物種為主(13種),兼有少量廣布種(4種),無古北界物種;我...
紅外相機陷阱前微環境對鳥獸監測的影響————作者:李曉康;劉子暢;孫海林;詹繼聰;李軍杰;譚坤;房以好;李娜;
摘要:紅外相機陷阱因其工作效率高、對野生動物影響小、適用于多種環境等優勢被廣泛應用于生物多樣性調查監測。然而,紅外相機前微環境對野生動物拍攝率的影響以及不同微環境下紅外相機監測數據的差異性尚缺乏研究。2021年7月12日至2021年10月23日,在蒼山海拔2 600~2 800 m區間選取5個樣方,每個樣方安裝3臺紅外相機進行對比監測,分別為紅外相機前空曠平坦的對照組、相機前放置樹枝的樹枝組以及放置石塊...
基于InVEST模型的成都市生境質量評價————作者:陳美全;黃瑞;
摘要:研究城市發展建設對于生境質量變化的影響,為城市生態建設提供科學依據。基于2000~2020年成都市的土地利用數據和InVEST模型進行生境質量測算,并將測算結果從時空兩個維度進行分析研究。結果表明:(1)成都市的耕地土地應用類型占比最高,且近20年成都市建設用地不斷擴張,且轉入建設用地的最大來源是耕地。(2)成都生境質量均值約為0.38,接近“一般”等級,且整體生境質量呈現兩山高,中部低的現象,這...
米易縣蕨類植物區系研究————作者:劉赫;溫平;
摘要:通過對米易縣分布蕨類植物調查和統計,共有蕨類植物315種,分屬39科、84屬。優勢科為鱗毛蕨科和水龍骨科,共16屬104種,占總種數的33.02%;優勢屬分別是耳蕨屬、鱗毛蕨屬、鐵角蕨屬和假瘤蕨屬等。科、屬級水平地理成分以泛熱帶分布為主,種級水平則以東亞分布、中國特有分布和熱帶亞洲分布為主導
杉木第4代育種群體苗期早期選擇————作者:王子墨;張龍;葉代全;黃金華;邊黎明;鄭仁華;林澤忠;鄭雪燕;
摘要:為持續開展杉木高世代育種研究,營建杉木高世代種子園,對杉木第4代育種群體中169個入選家系(含對照1個)1年生苗的苗高、地徑、分枝數和高徑比等4個形態指標進行分析。結果表明:綜合性狀表現較好的8個家系為2-16、2-17、2-47、2-77、3-259、5-33、5-36、10-204;各家系間指標性狀變異明顯且均存在極顯著相關性,地徑越粗壯,分枝數越多;苗高、地徑是苗木生長的主要影響因子。篩選的...
基于時間序列的云南松樹皮捕食線蟲真菌資源調查————作者:周發平;楊耀權;張發;佘容;楊曉燕;
摘要:松材線蟲病是目前嚴重威脅全球森林生態系統、傳染性極強的松樹蟲害,篩選高效生防菌株是全世界共同面臨的、亟待解決的問題。研究于2023年3月~2024年2月,選取云南大理蒼山國家自然保護區的5棵健康云南松進行捕食線蟲真菌(nematode-trapping fungi,NTF)資源監測。對松樹樹皮樣品進行采集,于實驗室內培養、分離純化NTF,結合形態和分子技術鑒定物種,分析不同高度上(80 <高度≤2...
基于氣象因子的松墨天牛成蟲發生期預測————作者:付文健;楊偉;唐婷;巫山;劉素容;唐亮東;
摘要:為了準確掌握松墨天牛成蟲的發生期(成蟲始見期、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科學組織松墨天牛防控,以2017年至2022年間在四川省崇州市誘捕記錄數據與對應的前一年內氣象因子數據(旬平均最高氣溫、旬平均最低氣溫、旬平均氣溫、旬平均降水量、旬平均相對空氣濕度)作為研究對象,并分析了成蟲發生期與這些氣象因子之間的相關性。通過逐步回歸分析獲得了預測模型,并使用2023年的數據進行驗證確定最終模型。結果表明,...
華西雨屏區常綠與落葉闊葉混交林下凋落物分解特性研究————作者:李玲;王玉杰;張遠彬;蔣豪;李平;補春蘭;涂衛國;
摘要:為了探究華西雨屏帶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下凋落物分解特性,在龍蒼溝國家級森林公園布設了闊葉、柳杉、草本及其混合凋落物樣品,分析了2.1 a內凋落物質量及營養元素隨時間變化情況。研究結果顯示:(1)柳杉、闊葉、草本和混合t95%分別為11.85、5.89、4.03、8.13 a,凋落物最終質量殘留率在20%~60%之間;(2)草本、闊葉和混合分解速率在初期最大,并呈季節性變化,柳杉...
林下種植中藥材對枯落物和土壤水源涵養能力的影響————作者:王紀杰;劉芳;胡兆貴;葉麗敏;吳家森;劉海英;
摘要:以浙西南地區種植多花黃精和白及4年后的杉木林地為對象,比較分析林下中藥材種植后枯落物和土壤水源涵養能力的變化,為林下藥材種植及森林可持續經營,促進森林四庫建設提供參考依據。結果表明:中藥材種植后杉木林下枯落物儲量和持水量顯著下降,種植多花黃精和白及的杉木林地枯落物儲量分別比對照顯著減少了49.7%~51.5%(P<0.05),持水量顯著降低了15.1%~20.2%(
巨桉人工純林林分改造對鳥類多樣性的影響————作者:刁元彬;毛穎娟;黎燕瓊;謝大軍;王疆評;黃琴;牟皓;
摘要:國內已大量實施人工林林分改造工程,但鮮有研究人工林改造后的鳥類群落多樣性變化。以龍泉山仰天窩巨桉純林5種改造模式的區域為試驗區,相鄰的現存巨桉純林為對照區,將鳥類作為指示物種,研究巨桉純林林分改造后的鳥類群落多樣性變化特征。研究結果表明:(1)試驗區改造后植被垂直結構更加豐富,鳥類群落多樣性提升明顯,有44種,高于對照區的27種。(2)試驗區的鳥類群落物種豐富度、多度及Shannon-Wiener...
赤楊葉容器育苗技術研究————作者:楊濱豪;李文靜;李文忠;張羽嘉;劉閔豪;彭建;肖興翠;
摘要:【目的】通過研究赤楊葉容器育苗關鍵因素基質配比、緩釋肥用量、容器規格的組合對2年生幼苗的生長指標的影響,以期篩選出最有利于幼苗生長和質量積累的育苗方案,為優化赤楊葉容器苗培育技術提供思路。【方法】以2年生赤楊葉實生幼苗為材料,設置3因素3水平正交試驗,共9個處理,探究關鍵因素對2年生赤楊葉容器苗生長及質量的影響,并運用隸屬函數法進行綜合評價。【結果】3種因素中,不同基質配比對赤楊葉容器苗苗高和高徑...
加羅窄吉丁在中國首次被發現(鞘翅目:吉丁甲科)————作者:歐陽博文;黃旭艷;魏中華;石愛民;
摘要:在中國云南省盈江縣首次發現了加羅窄吉丁Agrilus garo Jendek, 2015,并報道了其性二型。該種與同屬于A. adonis種團的其他種的主要區別特征是:雄性的第1腹板中部具一對瘤狀突,臀板端部呈三角形。提供了該種成蟲的整體圖和特征圖。研究標本采自中國云南省盈江縣,保存于西華師范大學博物館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