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物理》
關注()【基礎信息】
《物理》雜志由中國物理學會主辦出版的物理學綜合性期刊,1972年創刊,國內外公開發行。集學術交流、知識傳播與信息服務為一體,在國內物理學期刊中獨樹一幟。曾用刊名:物理通報
【欄目設置】
本刊主要欄目:研究快訊、評述、前沿進展、物理學和高新技術、實驗技術、講座、物理學史學和物理學家、物理教育。
雜志最新一期目錄參考:
百年光子--紀念愛因斯坦“光量子論”誕生110周年 段開敏,郭光燦,DUAN Kai-Min,GUO Guang-Can
LHCb實驗觀測到五夸克態 高原寧
微型等離子體的太赫茲科技探究 劉抗,F.Buccheri,張希成,LIU Kang,BUCCHERI Fabrizio,ZHANG Xi-Cheng
光子誘導多鐵性薄膜非接觸式信息讀取新方法 顧俊星,金奎娟,GU Jun-Xing,JIN Kui-Juan
超強超短激光及其應用新進展 李儒新,冷雨欣,徐至展,LI Ru-Xin,LENG Yu-Xin,XU Zhi-Zhan
單原子激光操控研究進展 詹明生,ZHAN Ming-Sheng
最大能隙拓撲絕緣體 宋志剛,楊金波,呂勁
登陸穩定島 周書華
制作量子溫度計的秘訣 朱星
利用X射線對分子動態成像 王樹峰
我的科學人生 戴希
廣義相對論與黎曼幾何系列之四內蘊幾何 張天蓉
物理學咬文嚼字之七十五內-外 曹則賢
地震:一個驚天大案的七條線索*--與物理學家談地震預報 吳忠良
2014-2015年度中國物理學會各項物理獎獲獎者工作介紹 中國物理學會辦公室
中級工程師論文:高層住宅工程施工質量監理要點
摘 要 本文結合我國的高層住宅工程施工監理現狀,并針對施工過程中質量控制監理,探究施工質量監理控制的措施。
關鍵詞 高層住宅,施工質量,監理控制
1強化施工測量放樣監理獨立復核
施工單位進場后,對建設單位提供的高層住宅紅線樁位、定位點和高程點進行復核,與建設單位對現場的坐標點和水準點進行交接驗收、簽字記錄,發現誤差過大時,應與建設單位、規劃單位、設計單位共同協商處理,確認后方可正式實施樁位號放樣。組成平面軸線控制網,設置控制樁,施工測量成果上報監理組。監理組在獨立復核中發現施工單位的設置僅有兩個高程控制點,不符合GB 50026-2007《工程測量規范》。一個測區范圍不應少于3個點的規定;要求施工單位增加設置兩個,形成閉合線路使高程測量精度滿足誤差要求,后續高程控制達到較好的效果。
物理最新期刊目錄
封面故事
摘要:<正>大規模糾纏態的制備是量子計算、通信和計量等量子技術的核心挑戰。集成量子光學為實現片上量子光態的編碼、處理與探測提供了理想平臺。封面工作報道了國際上首個基于集成光量子芯片的連續變量簇態量子糾纏。該芯片通過亞閾值運轉的量子微梳產生多模壓縮真空光頻梳,在數百兆赫茲邊帶頻率范圍內驗證了八模態不可分性,并基于van Loock—Furusawa判據的違背證實了超模多體糾纏特性
《物理》有獎征集封面素材
摘要:<正>為充分體現物理科學的獨特之美,本刊編輯部歡迎廣大讀者和作者踴躍投寄與物理學相關的封面素材。要求圖片清晰,色澤飽滿,富有較強的視覺沖擊力和很好的物理科學內涵。一經選用,均有稿酬并贈閱該年度《物理》雜志。請將封面素材以附件形式發至:[email protected];聯系電話:010-82649029
粲物理實驗研究未來裝置的展望————作者:陳繕真;周小蓉;李剛;
摘要:過去50年,粲物理研究以含粲夸克的粒子(如粲介子、粲重子及粲偶素態)為核心,揭示了強、弱相互作用的深層規律,并為探索新物理提供了獨特窗口。粲夸克作為唯一可形成束縛態并研究弱衰變的“上型”夸克,其研究依賴于加速器實驗,目前主要依托BESⅢ、BelleⅡ、LHCb等實驗。面向未來,粲物理將依托新一代的高亮度實驗裝置,包括中國超級陶粲裝置(STCF)和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CEPC)。這兩個裝置將形成互補...
從“滑”到“超滑”:原子尺度上冰的潤滑行為————作者:洪嘉妮;趙正樸;田野;江穎;
摘要:為什么冰面如此光滑,這一問題困擾科學家已逾百年。文章利用高分辨率qPlus型掃描探針顯微鏡,在原子尺度上解析了自然界最常見的六角冰表面結構,首次揭示其表面由六角密堆積與立方密堆積納米晶疇交替有序排列,形成一種長程有序的周期性超結構。這些由缺陷組成的晶疇邊界顯著促進了冰表面的局部預融化,使其在低至-153℃的溫度下即開始融化,表現出潤滑行為。進一步地將體相六角冰“壓縮”至二維極限,在石墨烯和氮化硼表...
固體中電子隧穿研究的奇妙旅程————作者:林志忠;
摘要:<正>1前言197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發給了固體中的量子隧穿現象,得主共三位:(1)江崎玲于奈(Leo Esaki,1925年生),他在半導體實驗中發現了單電子的量子隧穿現象;(2)伊瓦爾·賈埃弗(Ivar Giaever, 1929年生),他在超導體實驗中發現了單電子的量子隧穿現象;(3)布萊恩·約瑟夫森(Brian Josephson, 1940年生),他在理論上預測了超導隧道結的超導電流(...
北京譜儀Ⅲ實驗上的粲強子研究————作者:柯百謙;李培榮;馬海龍;董燎原;
摘要:含粲強子包括由一個粲夸克(c)與一個反輕夸克(■,■,■)組成的粲介子或與一對輕夸克組成的粲重子。處于強作用力基態的粲強子又被稱為基態粲介子(D0,D+,Ds+)與基態粲重子(Λc+)。基態粲強子的衰變模式由會發生夸克味道改變的弱相互作用主導。這使得基態粲強子的衰變模...
北京譜儀實驗上輝煌的陶-R-QCD物理————作者:張建勇;周小蓉;
摘要:北京譜儀作為高精度前沿實驗,在陶粲能區做出了重要工作,包括:R值的高精度測量;陶輕子質量的測定;重子對閾值附近截面反常行為和振蕩效應的觀測;用粲偶素的掃描數據測量電磁作用與強作用的相位差,并且確定χc1的電子道分寬度等。這些結果為標準模型的精確檢驗提供了實驗依據
新數據分析方法在BESⅢ實驗的應用————作者:李科;苑長征;
摘要:自1974年發現J/ψ粒子至今半個世紀以來,伴隨著加速器技術和探測器技術的發展,高能物理實驗收集的數據在數量和復雜度上都有多個量級的提升。如今北京譜儀Ⅲ實驗收集的J/ψ粒子超過1010個,比當年丁肇中發現J粒子的實驗統計量提高了8個數量級,實驗數據的分析方法在先進計算技術和算法的加持下也經歷了重大變革。從傳統的統計方法到決策樹和深度學習,研究人員不斷探索更高效的方式從海量數據...
理論物理學家提出新型“仲粒子”————作者:魯大為;
摘要:<正>這種被稱為“仲粒子”(paraparticle)的新粒子具有迥異于玻色子與費米子的統計特性,理論預測它有可能在超冷原子體系中觀測到1)。美國萊斯大學的Kaden Hazzard與其前研究生、現就職于德國馬克·普朗克量子光學研究所的Zhiyuan Wang合作提出了一類名為“仲粒子”的新型粒子。他們的計算表明,仲粒子表現出的量子特性與人們熟知的玻色子(如光子)和費米子(如...
量子里程碑:1916年密立根對普朗克常數的測量————作者:汪力;
摘要:<正>該實驗進一步證明了光子的存在,但密立根直到職業生涯后期才接受這一事實。羅伯特·密立根1916年關于普朗克常數測量的論文在當時是極不尋常的。今天,這篇論文所承載的歷史仍然值得玩味:對于這個事實上驗證了量子理論并在7年后獲得諾貝爾獎的工作,密立根本人的解讀和認知卻有一個糾結的過程
馮·諾伊曼——公理化量子力學的人————作者:曹則賢;
摘要:馮·諾伊曼是罕有的天才,對數學、邏輯學、量子力學、氣象學、博弈論、高速計算機器、經濟學等領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貢獻。馮·諾伊曼在1927—1929年間公理化量子力學的努力,為量子力學打下了堅實的數學基礎。馮·諾伊曼對量子力學的貢獻,包括希爾伯特空間、算子理論、測量理論等,在其本人那里不過是摟草打兔子式的副業,但單憑那些成就就足以確立他在當代數學物理領域的杰出地位
實現室溫超導的可行性路徑探討————作者:羅會仟;
摘要:室溫超導作為物理學皇冠上的明珠之一,吸引了眾多科學家的持續關注和不懈努力。近年來,關于室溫超導的報道既屢見不鮮亦充滿爭議,反映了人們對實現室溫超導的熱切期待。文章介紹了超導現象的基本特征、判定方法和典型材料,總結了“室溫超導”相關的多起烏龍事件背后的經驗教訓。作者依據個人經驗,提出了實現室溫超導的10條可行性科學路徑;最后表達了對室溫超導的一些理性思考。作者認為,隨著各類超導材料的不斷涌現,室溫超...
在北京譜儀Ⅲ實驗上尋找超出標準模型的新物理————作者:尤鄭昀;趙明剛;王大勇;
摘要:文章介紹了在北京譜儀Ⅲ實驗中通過稀有過程尋找超出標準模型新物理現象的研究。基于北京譜儀Ⅲ采集的大量J/ψ、ψ(3686)、ψ(3770)等粲偶素數據樣本,可以尋找粲偶素弱衰變、粲夸克的味道改變中性流、帶電輕子味道破壞,以及重子數、輕子數、C宇稱、CP宇稱破壞等。另外,也可以尋找暗物質與不可見衰變,以及超出標準模型的輕奇特態等稀有過程。這些研究為在陶粲能區尋找超出標準模型的新物理提供了很多獨特的機會...
招生招聘
摘要:<正>南京大學物理學院誠聘海內外優秀人才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是我國高等院校中創立最早的物理學科之一。百年來,追求卓越,名家輩出,為我國物理學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成為我國最有影響的物理學科之一。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8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9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1人。現有“物理學”國家一級重點學科,擁有固體微結構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近代聲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江蘇省...
周光召先生的科學貢獻和影響————作者:于江浩;
摘要:<正>周光召先生作為我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有著多重身份和卓越貢獻。他是一位國際知名的理論物理學家、一位卓越的戰略科學家、一位優秀的科技管理者和領導人,本文主要集中在他作為國際知名科學家的身份,介紹他做出的國際一流的科學成果,以及他的工作對相關領域的持續影響力
洞察大模型,啟迪智慧路——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大模型的內在邏輯”主題討論側記————作者:李佩璇;秦曉宇;成蒙;
摘要:<正>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曾子在當今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人工智能已經從科幻小說走進了現實生活的方方面面。從智能語音助手到自動駕駛汽車,從醫療診斷到金融預測,大模型作為人工智能的核心技術之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人類社會的運行方式
書囊無底 歲月有痕————作者:劉韡韜;
摘要:<正>能夠為《物理》雜志“三·八”國際婦女節專題撰稿,我感到非常榮幸。之前已讀到過多位優秀女物理學家的自述文章,深受感染。雖然我的成就遠遠不足以與她們相比,但在整個求學與工作的經歷中,也有許多令我難忘的點滴,可以伴隨著一杯咖啡,在閑暇時間與讀者分享
從迷茫到堅定的成長感悟——我的物理之路————作者:張田田;
摘要:<正>回看走過的人生路途,我從一個迷茫困惑的少女,逐漸成長為一名信念堅定的科研工作者。一路上,我得到了師長們的悉心指導和同輩們的無私支持。在此有幸與《物理》的讀者們分享科研之旅的個人體會,我感到非常的開心。希望我的成長故事,能給在物理學領域暫時感到迷茫和猶豫不決的年輕朋友們帶去一些思考和啟發
路漫修遠,螢雪映輝——我與物理平凡但不平淡的故事————作者:羅栗;
摘要:<正>當我收到為今年《物理》雜志“三·八”國際婦女節撰寫專題文章的邀請時,內心既驚訝又忐忑。作為初入科研領域的博士生,我深知自己還只是一個“愣頭青”,尚未有可圈可點的科研成果。然而,我依然希望自己的經歷能夠為更多人帶來鼓舞,尤其是那些對物理充滿興趣的女生,永遠不要給自己的人生設限,不要被一些世俗的偏見所困擾,如果你熱愛物理,那就勇敢地去追求
盧瑟福在麥吉爾大學————作者:藍志成;
摘要:<正>歐內斯特·盧瑟福(Ernest Rutherford,1871—1937)是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因1911年發現原子核和原子結構而聞名。那之前,他得到了1908年的諾貝爾獎,已經很有名氣了。他獲得的是化學獎,以表彰他在化學元素嬗變的工作,不是物理學獎。在諾貝爾獎晚宴上,盧瑟福幽默地說道:“我研究過許多不同的轉變過程,它們有不同的轉變周期,但最快的一次還是我本人——從物理學家瞬間轉變...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