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城市管理論文 發布日期:2010-08-13 13:24 熱度:
摘要:對當前公共娛樂場所消防安全隱患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分析,找出加強和改進公共娛樂場所消防安全工作的對策。
關鍵詞:公共娛樂場所消防安全隱患對策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各種各樣的公共娛樂場不斷涌現,其中以KTV、歌舞廳、咖啡廳、酒吧、茶吧、網吧、浴足、按摩保健館等場所居多。公共娛樂場所的壯大滿足了人們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文化娛樂生活,但公共娛樂場所的消防現狀卻十分令人擔憂。去年深圳龍崗舞王俱樂和今年初福建長樂市拉丁酒吧的兩起特大火災事故再次為我們敲響了警鐘。筆者結合日常的消防監督檢查工作,就公共娛樂場所消防安全談談自己的看法。
1公共娛樂場所消防安全存在的突出問題
1.1使用電器設備用多,電氣負荷大,易引發火災。公共娛樂場所使用各類音響、影視、電腦、空調等設備多,功率大,由于要長時間連續運轉,常處于超負荷運行狀態,因電氣線路短路或電器設備故障等原因極易引起火災。一些公共娛樂場所電氣線路亂接亂拉,電線裸露等現象常有發生。按照相關規定,消防用電設備的配電線路應穿管保護,明敷時必須穿金屬管,并采取防火保護措施。為了施工便捷、降低費用,一般采用阻燃PVC替代金屬管,但在一些公共娛樂場所的建筑設計施工裝潢過程中,經常出現違規操作現象,電氣線路未進行金屬或阻燃pvc套管,有的甚至使用次品、偽劣電氣線路設備,造成先天隱患。
1.2易燃可燃裝修裝飾材料多,火災危險性大。大多公共娛樂場所在裝修過程中,因材料價格、建筑造型和音響效果等原因采用大量木材、塑料、纖維織品等易燃可燃材料,直接導致火災荷載大幅度增加,降低了建筑物的耐火等級,一旦起火將造成迅速燃燒和火勢迅速蔓延,并產生大量有毒煙氣,導致場所內人員傷亡。今年2月份以來,公安部、文化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聯合開展了公眾聚集場所易燃可燃裝修材料消防安全專項整治,重點對公共娛樂場所的裝修裝飾材料進行排查治理。在專項整治中,全國共摘除易燃可燃裝修材料2072993㎡,責令停產停業14431家,拘留3784人,罰款10082.53萬元,發現火災隱患279935處,整改火災隱患266841處,取得了明顯效果,切實消除了火災隱患。但一些鄉鎮、城鄉結合部的歌廳、網吧、浴足、按摩保健館、游藝廳等小場所,因公安消防部門及公安派出所警力嚴重不足,有關部門監管不到位等原因,使用易燃可燃裝修材料的現象依然存在,消防安全隱患大。
1.3消防設施配置不足,設施缺少維護保養。許多公共娛樂場所業主重經濟效益,輕安全,消防安全意識淡薄,為節省投資,有的擅自降低工程標準,甚至將重要的消防工程項目刪掉;有的場所在裝修過程中私自埋壓、遮擋消防設施;有的雖設置了消防設施,但平時缺少維護保養,未定期進行檢測,導致消防設施不能正常有效,形同虛設。
1.4消防安全制度未落實,內部管理不到位。一些公共娛樂場所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責任不落實,有的沒有明確消防責任人和安全管理人,有的防火巡查、檢查、演練工作不到位,特別是不少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無證上崗,對火災應急處置程序不熟悉、不掌握。此外,一些公共娛樂場所內部管理松懈,用火、用油、用氣管理不嚴,加之從業人員流動性大,部分未經過消防安全培訓就直接上崗,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常識,一旦發生火災,極易造成人員傷亡。
1.5消防設計不合理,消防安全布局不符合要求。一些公共娛樂場所在新建、改建、擴建時達到審核、驗收或審核、驗收備案條件的不向公安消防機構申報,消防設計不合理,消防安全布局不符合要求,余留先天性火災隱患。一些居民住宅樓、倉庫等稍加改造就成為歌廳、舞廳。有的因用途變更,造成原有的建筑布局不能滿足現在使用性質的消防設計要求,尤其是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不足,耐火等級低等問題最為突出。
1.6違法經營,監管工作難度大。一些桑拿、浴足、按摩館等違法經營,未辦理相關證照,通常設置在居民房或偏僻難以發現之處,以逃避公安、文化、工商等部門的檢查。此外,在經濟利益驅使下,部分按摩館、浴足、網吧等場所容留從業人員和消費者現象比較普遍,有的設在城鄉結合部、偏遠農村,甚至有的夜間鎖閉外門或搞地下經營,這些都給消防監督管理工作帶來極大難度。
2公共娛樂場所的消防安全防范措施及對策
2.1部門聯動,齊抓共管,形成整治合力。做好公共娛樂場所消防安全工作,切實消除公共娛樂場所消防安全隱患,不止是公安消防部門職責,要在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各有關部門積極配合,齊抓共管,力爭用地方性法規的形式明確公安消防、工商、文化、安監、衛生、旅游等行業主管部門將公共娛樂場所消防安全管理納入行業管理工作之中,重點明確和細化行政主管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的消防工作監管責任,切實承擔起所屬行業消防安全的領導和管理責任。此外,公安、工商、文化、安監、衛生、旅游等行政監管部門要協調配合,綜合治理、聯合執法,建立、完善消防監督檢查信息的通報制度,切實形成行業聯動的整治合力。
2.2嚴把消防審核、驗收關,嚴格證照審批發放程序。各級公安消防機構對達到要求的新建、改建、擴建、內裝修以及用途變更的工程項目要嚴格按照國家消防技術標準進行審核和驗收,確保審驗質量。工商、文化、衛生等部門要認真落實國家有關規定,加強與公安消防機構的配合與溝通,對未經消防安全檢查合格或經檢查不合格的娛樂場所,一律不予辦理證照,把好開業、使用關,從源頭上消除火災隱患。
2.3大力推廣使用防火性能良好的裝修材料,限制使用易燃、可燃裝修材料。目前,我國已生產了一些新型防火裝修材料和防火處理材料,它們施工方便,防火性能好,裝飾效果好,應大力推廣使用。確因造型需要,采用可燃材料時,應限定使用范圍,特別是在影響到安全疏散、防火分隔等處,堅決不允許采用。同時,積極做好建筑內部裝修材料見證取樣檢驗和抽樣檢驗工作,加強對內部裝修材料的消防監督管理。
2.4定期對電氣線路及消防設施進行檢測,加強消防設施的維護保養。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經營的發展,公共娛樂場所電氣線路往往因各種原因,出現老化、漏電等現象,消防設施由于維護保養不到位,無法完好有效。為確保消防安全,公共娛樂場所應定期對電氣線路進行維護檢修,對消防設施進行維護保養,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規定,對建筑的消防設施每年至少一次全面檢測,確保設施的完好有效。
2.5加大消防宣傳力度,建立和完善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制度,提高廣大群眾消防安全意識。公共娛樂場所人員涉及面廣,要切實消除場所火災隱患,有效減少其火災發生率,避免重、特大火災事故的發生,有賴于廣大人民群眾消防素質的提高。為此,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積極作用。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雜志和互聯網等傳播媒體面廣、及時、生動、直觀的優勢,開展經常性的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層次、立體化的消防宣傳教育活動。二是要實行嚴格的崗前消防培訓制度。把消防知識納入就業培訓,并作為企業單位招收員工的必要條件,從根本上扭轉員工消防素質偏低的狀況。三是嚴格特殊工種的消防專業知識培訓,實行執證上崗,無證不得上崗。
2.6加強消防監督管理,督促單位落實各項制度。公安消防部門要加強對公共娛樂場所的消防安全管理,督促單位落實各項制度,明確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為場所消防安全責任人,加強對本單位人員的消防宣傳教育,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組織防火檢查,及時消除火災隱患,保障建筑消防設施完好有效;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組織消防演練;發生火災,及時報警和組織撲救。實現公共娛樂場所“安全自查、隱患自除、責任自負”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
做好公共娛樂場所的消防安全工作是一項社會性的長期工程,需要政府及相關部門的積極參與,齊抓共管,并堅持專項治理與長效管理并重的原則,才能不斷提高公共娛樂場所自身預防和抗御火災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公共娛樂場所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公安部令第39號);
2、《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3、《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
4、《社會消防安全教育培訓規定》(公安部令第109號);
5、國家四部局《關于公眾聚集場所易燃可燃裝修材料專項整治情況的通報》(公消[2009]235號)。
搜論文知識網致力于為需要刊登論文的人士提供相關服務,提供迅速快捷的論文發表、寫作指導等服務。具體發表流程為:客戶咨詢→確定合作,客戶支付定金→文章發送并發表→客戶接收錄用通知,支付余款→雜志出版并寄送客戶→客戶確認收到。鳴網系學術網站,對所投稿件無稿酬支付,謝絕非學術類稿件的投遞!
文章標題:淺談公共娛樂場所消防安全隱患及對策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zf/chengshi/51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政治法律論文范文
軍事論文 城市管理論文 思想政治論文 國際政治論文 行政管理論文 勞動與社會保障論文 國際法論文 公司法論文 婚姻家庭法論文 環境法論文 知識產權論文 民事訴訟論文 民商法論文 犯罪學論文 法律史論文 行政法論文 憲法論文 法理論文 刑法論文 刑事訴訟法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