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城市管理論文 發布日期:2010-08-13 11:47 熱度:
摘要:臺山市是廣東省地質災害的多發區之一。區內地面塌陷、滑坡較為發育,地質災害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和經濟造成較大損失,對當地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乃至投資環境都構成威脅。此次通過區內地質災害的系統調查與分析,對地質災害進行了易發性區劃。根據其危險程度將全區劃分為高易發區、中易發區、低易發區和不易發區,并分別進行了分析評價。其中高易發區位于臺山市川島鎮,面積860.0km2;中易發區位于低山丘陵區與丘陵、平原過渡區,呈近南北向展布,面積1450.8km2;低易發區位于臺山市中部平原、低丘陵區,面積1045.5km2。最后,提出了有針對性的防治規劃,并建立了監測網絡預警系統。
關鍵詞:廣東省臺山市;地質災害區劃;防治規劃;地面塌陷;滑坡
1引言
臺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西接陽江市,東靠珠海市,北挨江門、開平、恩平,南臨南海。地理坐標東經11215′~11315′,北緯2127′~2230′。臺山市幅員遼闊,總面積3356.3km2,海(島)岸線長587km,境內有大小島嶼95個,以川山群島中的上川島、下川島為最大。上川島157.0km2,是廣東面積最大的島嶼;下川島98.0km2,面積居全省島嶼第五位。臺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毗鄰港澳,幅員遼闊,總面積3356.3km2。現轄臺城、大江、水步、白沙、四九、三合、沖婁、端芬、斗山、都斛、赤溪、廣海、海宴、汶村、北陡、深井、川島17個鎮和一個華僑農場,共分313個村(居)委會,3655個自然村。
臺山市的中部、北部、西部地形地勢較平坦。東部、南部為丘陵廣泛分布,地形起伏較大,地表為殘坡積土體或不同風化程度花崗巖,巖土體結構松散。其中南部南海河流階地、沖積平原、三角洲平原寬廣,丘陵、臺地錯落其間,沿海沙洲發育,組成錯綜復雜的多元化地貌景觀。地質災害較為發育,已造成較大的財產損失。本論文的目的在于查明該區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地質災害易發性區劃,提出有針對性的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為地方政府開展地質災害防治提供科學依據,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地質災害所造成的生命財產和經濟損失。
2自然地理與地質環境
2.1自然地理
臺山市的中部、北部、西部地形地勢較平坦。東部、南部為丘陵廣泛分布,地形起伏較大,地表為殘坡積土體或不同風化程度花崗巖,巖土體結構松散。其中南部南海河流階地、沖積平原、三角洲平原寬廣,丘陵、臺地錯落其間,沿海沙洲發育,組成錯綜復雜的多元化地貌景觀。
臺山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型氣候,夏季盛吹南風、冬季盛吹北風,受海洋性氣候影響,夏季不酷熱,冬春不嚴寒。根據多年氣象資料統計(1978年~2007年),年平均氣溫21.8°C,而臺山市歷年6~8月份為氣溫最高時期,其中盛夏7月平均氣溫28.3°C。臺山山多河也多。境內有大小河流9條,全市河流分兩部份,北部的河水向北流,匯入潭江,東流到新會縣轉向南流,經崖門入海;南部和西南部的河水向北流,逕入南海;分水嶺是一帶丘陵,可以鑿運河,以溝通南北。北部的大河流有三條:北峰河、長塘水和水步頭河。西南的較大河流有琴溪河、那扶河、深井河、雙洲河和海晏運河、文村運河。
2.2地質環境
調查區內有下古生界、寒武系、奧陶系、泥盆系、石炭系、二疊系、下三疊系、下第三紀及第四紀等地質年代的地層,尤以寒武系和第四紀地層分布最廣。入侵巖形成期次有加里東期、印支期、燕山期,尤以燕山期最為發育,規模最大。
工作區主要出露有加里東期、華力西—印支期、燕山期、喜山期巖漿巖。
工作區大地構造單元屬華南準地臺中的南部沿海斷皺帶。工作區主要構造活動特點是北東向、北北東向斷裂構造帶強烈活動,伴隨斷裂活動出現大量的巖漿巖侵入和地層的褶皺變形。以區域地質構造形態分析,工作區的斷裂構造活動為主,地層褶皺活動次之。
臺山市境內褶皺不發育,調查發現主要褶皺有南昌市復式向斜、那扶向斜。
南昌市復式向斜位于臺城鎮以西開平市三埠以南,為加里東構造旋回時期發育,褶皺軸向為北東向45°,褶皺規模較大,長約10km,寬約20km,槽部為寒武系八村群上亞群石英砂巖、粉砂巖與泥質砂巖的互層組成,翼部為八村群中亞群砂巖頁巖互層,傾角45~56°,向北東延伸。
工作區斷裂構造較發育,按斷裂構造產出形態可分為北北東向、近南北向和北西向三組,以北北東向斷裂為主。以北北東向斷裂有鬢吉山斷裂、金鶴大斷裂、溫泉斷裂、茶園墟斷裂、和平、蓮塘斷裂、中山赤溪斷裂;南北向斷裂有平河斷層、大人山斷層、合水塘斷裂,北西向斷裂有那軟斷裂、岑洞斷裂。其中金鶴大斷裂屬區域性斷裂。
根據廣東省地震構造圖集,工作區有北東向河源—邵武斷裂帶、南澳深斷裂帶、蓮花山斷裂帶,北西向廣海灣大斷裂等活動斷裂穿越,使工作區主要處于河源-陽江地震帶內,南側島嶼處于蓮花山地震帶,西部還與羅定—陽江地震帶相交,根據廣東省地震烈度區,工作區主要為地震基本烈度Ⅵ度區,川山群島地區為地震基本烈度Ⅶ度區。
由此可見,工作區內地層巖石復雜,地質構造中等-復雜,新構造活動較弱,地震基本烈度Ⅵ度區,川山群島地區為地震基本烈度Ⅶ度區,區域地殼基本穩定。
3臺山市地質災害發育特征
3.1地質災害的基本類型及分布
野外共計調查與核實278處地質災害點,核實確定125處為地質災害點,并建立調查表,其中已發生且存在隱患的地質災害點69處,潛在隱患的地質災害點56處;153處為描述點,描述點均為已發的規模小、危害低、損失小、現已無隱患的地質災害點,大部災害點現場已嚴重破壞,蹤跡難尋,僅憑當地居民回憶而進行簡單描述,因而未參加災害損失統計[1](表1)。
本次野外調查結果表明:調查區內建卡地質災害點中,已發生的地質災害主要有滑坡、崩塌和地面塌陷三個地質災害類型,分布的范圍較廣,發生的數量較多,災害的規模都相對較小。調查區已發生的地質災害點共69處,主要災害類型為滑坡、崩塌和地面塌陷,其中滑坡35處,占災害總數50.7%;崩塌33處,占災害總數的47.8%。地面塌陷1處,占災害總數1.4%。需要說明的是,在統計分析已發生的69處地質災害點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隱患。
3.2地質災害特征
滑坡的類型主要以滑動型為主,滑坡的平面形態以舌型為主,剖面形態以直線型為主。
斜坡結構類型以均質斜坡為主,控滑結構面以土/巖結構面為主。地面塌陷以巖溶塌陷為主。
3.3地質災害成因分析
地質災害是在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這些因素可歸納為兩個方面條件——災害活動的基礎條件和災害活動的誘發條件。前者為災害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和活動空間,后者為災害提供了動力來源。其中地質災害形成的基礎條件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條件、地質構造條件、地層巖性條件、生態植被條件等。地質災害形成的動力因素主要包括降雨、人類活動、地下水作用等。
4地質災害易發區劃分
地質災害易發區指具備地質災害發生的地質構造、地形地貌和氣候條件,容易或者可能發生地質災害的區域。地質災害易發區主要依據地質環境條件,參照地質災害現狀和人類工程活動劃定。易發區的劃分,體現了地質災害發生的規律,為地方政府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減災防災和經濟建設提供了科學依據。
4.1分區方法和步驟
4.1.1分區方法
本次易發區的劃分,采用單元面積評價法。即將調查區劃分為若干面積相等的單元,按照統一的評價指標,對每個單元格進行多要素疊加評價,得出各單元格的地質災害易發性等級,然后根據災害類型和相對完整性進行綜合分區評價。
4.1.2分區步驟
根據分區原則和方法,將影響地質災害的自然和社會經濟因素,以及歷史、現狀地質災害情況進行綜合選取,以地形地貌、地質構造、地層巖性、災害發育特征、生態環境現狀及人類工程經濟活動作為易發區劃分的6個評判因子,并根據《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基本要求》實施細則中關于地質災害易發區劃分的要求,考慮調查區的災害特征,確定本區地質災害易發性等級為高易發區、中易發區、低易發區和不易發區4個評判等級。
將調查區按1:10萬的工作底圖進行網格剖分,每個單元格面積為(2×2)km2,面積不足一個單元格的,按標準單元格進行計算處理。
在計算機上,將剖分的網格按評價因子進行單要素賦值,并進行疊加,公式如下:
式中:——各單元地質災害易發性疊加值(1~24之間),——各評判因素值(1~4之間);
當≥17.5時,該單元災害等級為A級,賦值4;
當=17.5~13.5時,該單元災害等級為B級,賦值3;
當=13.5~10.5時,該單元災害等級為C級,賦值2;
當﹤10.5時,該單元災害等級為D級,賦值1;
將剖分的各網格單元進行地質災害類型(滑坡、崩塌、地面塌陷、不穩定斜坡)識別疊加,當有兩種以上地質災害高易發區重疊時,則取值為5。根據上述標準,對各基本單元進行信息提取和數字化。
將上述綜合信息疊加結果按1、2、3、4、5數值表示,并在計算機上用Surf軟件自動生成等值線,其中等值線超過3.2的地區為地質災害高易發區;等值線2.2~3.2的地區為地質災害中易發區;等值線1.2~2.2的地區為地質災害低易發區;等值線低于1.2的地區為地質災害不易發區。
4.2地質災害易發性分區評價
根據實地調查資料及室內綜合分析,調查區內僅包括下列不同類型地質災害的易發分區:滑坡、崩塌高易發區(A1),滑坡、崩塌中易發區(B1)、地面塌陷中易發區(B4)及低易發區(C)。
4.2.1地質災害高易發區(A)
該區主要分布在川島鎮上、下川島、海宴鎮中心、廣海灣畔沿海一帶、北陡鎮省道S276西側下洞、那琴圩一帶、深井鎮大洞、端芬鎮隆文圩一帶、赤溪鎮省道S273東側長沙、銅鼓一帶、都斛鎮仁家、金星一帶中低山丘陵區、大江鎮大巷、水步鎮盧霞一帶低山丘陵區。面積860.0km2,占總面積的25.6%。地質災害高易發區內地質災害發育,從實地調查分析,主要地質災害有滑坡、崩塌、危險斜坡。其中崩塌、滑坡對當地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重要工程和交通設施等構成巨大威脅。地質災害高易發區已造成導致2人死亡,威脅人口1332人,潛在經濟損失3515.5萬元。
4.2.2地質災害中易發區(B)
地質災害中易發區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區與丘陵、平原過渡區,呈近南北向展布,面積1450.8km2,占全區總面積43.2%。地面標高20~922m。工程地質巖組以塊狀堅硬花崗巖和層狀較軟淺變質巖組為主,上覆坡殘積土厚5~25m。據所發災種不同分為滑坡、崩塌中易發B1區。滑坡、崩塌中易發B1區根據所處的位置可分為5個亞區。
4.2.3地質災害低易發區(C)
地質災害低易發區成片分布于臺山市中部平原、低丘陵區,面積1045.5km2,占全市總面積31.2%,區內的地質災害以水土流失為主,局部見小型崩塌、滑坡,災害規模小,危害程度輕,危險性小,災發易治理。地質災害低易發區分為3個亞區。
臺山市北部水步鎮、白沙鎮、中部端芬鎮、沖簍鎮一帶地質災害低易發亞區(C1),地形平坦,地面標高25~100m,工程地質巖組主要為沖積粘性土、粉土層及卵礫石層、砂雙層土體(Ⅱ),下部為層狀較軟淺變質巖組(Ⅳ)組成,不良地質現象以水土流失為主,其它地質災害不發育。
臺山市南部汶村鎮、廣海鎮沿海平原一帶地質災害低易發亞區(C2),地形平坦,地面標高5~50m,工程地質巖組主要為沖積粘性土、粉土層及卵礫石層、砂雙層土體(Ⅱ),下部為層狀較軟淺變質巖組(Ⅳ)組成,不良地質現象以水土流失為主,其它地質災害不發育。
臺山市西南部深井鎮、鎮海灣南部沿海平原區域地質災害低易發亞區(C3),地形平坦,地面標高15~150m,工程地質巖組主要為沖積粘性土、粉土層及卵礫石層、砂雙層土體(Ⅱ),下部為層狀較軟淺變質巖組(Ⅳ)組成,不良地質現象以水土流失為主,其它地質災害不發育。
5臺山市地質災害防治規劃
以地質災害易發程度區劃為基礎,綜合分析災害點密度、地質環境復雜程度、人類工程活動強度、受威脅人口密度及經濟損失綜合預估等各種因素,進行全區地質災害防治區的劃分。
5.1區劃原則
5.1.1按照“以人為本”的原則,將受地質災害威脅、危害的縣城、鄉鎮、村寨、重要工程設施和主要交通干線較集中的區域劃為重點防治區,其他區域劃為次重點或一般防治區。
5.1.2依據地質災害發育現狀、變化趨勢與危害特征,對災害現狀和發展趨勢處于不穩定狀態、危險性大威脅重要居民點或重要工程設施的災點作為重要防治點。
5.1.3考慮防治取得的經濟、環境和社會綜合效益,將只需較小投入就可以獲得較好的環境和社會效益的災點作為重點防治點。根據以上防治原則,將臺山市劃分為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次重點防治區和一般防治區三個級別[2](表2)。
5.2建立健全監測網絡預警機制和搶險救災系統
(1)建立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應急系統,有專職分管領導、專職專業技術人員、專用值班通訊網絡及專用值班車,以保證搶險救災快速、及時。
(2)各級行政主管部門應有居安思危的意識,高度重視地質災害的危害,積極作好應急搶險救災資金和物資的籌備工作。
(3)加強地質災害隱患點的預警工作,做到預報及時,使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4)對各地質災害點,預先確定群眾撤離路線及疏散安置點。
6結論
通過對臺山市地質災害調查,完成調查面積3356.3km2,野外建卡調查點125處;地質災害類型以地面塌陷、滑坡、崩塌和不穩定斜坡為主;災害規模以中、小型為主,局部發育大型。目前災點70%以上處于不穩定狀態;地質災害現狀經濟損失評估和預測評估結果表明:全市范圍內由地質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128萬元;目前地質災害隱患點潛在威脅1633人;潛在經濟損失755.61萬元;以定性分析為主,定性與半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將全市區域劃分為地質災害高易發區、中易區、低易發區、不易發區四級。編制了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建立了監測網絡預警系統。
參考文獻:
[1]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數據庫填表說明[R].2001.
[2]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基本要求實施細則[R].2001.
搜論文知識網致力于為需要刊登論文的人士提供相關服務,提供迅速快捷的論文發表、寫作指導等服務。具體發表流程為:客戶咨詢→確定合作,客戶支付定金→文章發送并發表→客戶接收錄用通知,支付余款→雜志出版并寄送客戶→客戶確認收到。鳴網系學術網站,對所投稿件無稿酬支付,謝絕非學術類稿件的投遞!
文章標題:廣東省臺山市地質災害區劃與防治規劃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zf/chengshi/506.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政治法律論文范文
軍事論文 城市管理論文 思想政治論文 國際政治論文 行政管理論文 勞動與社會保障論文 國際法論文 公司法論文 婚姻家庭法論文 環境法論文 知識產權論文 民事訴訟論文 民商法論文 犯罪學論文 法律史論文 行政法論文 憲法論文 法理論文 刑法論文 刑事訴訟法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