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預防醫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9-11-09 10:25 熱度:
免疫學是一門研究免疫系統的組織結構和生理功能的科學,它從不同的角度和水平揭示免疫系統識別并消除有害生物及其成分的應答過程和規律,并應用這些規律來闡明疾病發生發展的機制,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免疫學是生命科學領域發展迅速的前沿學科,其與基礎醫學及臨床醫學各個學科的關系極為密切,學生對免疫學課程的學習,將為其他醫學課程的學習以及從事與疾病診斷和防治有關的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1]。這門課程概念較多、內涵豐富、內容抽象、理論性和系統性強,很多學生感覺難以理解和掌握,無法形成一個整體的認識。如何使學生能夠系統地掌握免疫學的基礎理論是醫學免疫學教學中面臨的主要問題[2]。一體化開放式教學模式是為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為目標,以增強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能力培養為重點,以合理重組整合教學內容為核心,集知識、技能和態度于一體,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不斷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因此開放式教學系統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媒體,可以實現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的有機結合,做到邊學習邊實踐,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互助性和創新性。因此我們將一體化開放式教學系統應用于醫學專業免疫學教學中,以更好地適應教育的發展需要。
1 一體化開放式教學課程設計
1. 1 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作好學生參加一體化開放式教學體系實踐的思想動員,使同學做好心理準備,積極參與討論和辯論,摒棄不勞而獲的心態,對自己負責,自覺培養學習能力。
1. 2 制定教學方案 明確動物醫學專業免疫學教學目標,重新編排符合理論和實驗一體化教學的教學大綱,序化、整合、重組教學內容,組織相關專業教師討論并編寫教學案例。
1. 3 研究對象 以我校 2013 級動物醫學專業 105 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動物醫學 1 班 35 名學生為對照組,2 班 35 名學生以及 3 班 35 名學生為實驗組并分成 10 個學習小組,每組 7 名學生。授課全部在多媒體實驗室進行。
1. 4 教學內容的布置及學生課前準備 教師提前 3 d 在 QQ 群及博客發布學習任務書,提出問題。以抗體部分內容為例說明一體化教學的學習,提出如下問題: Jenner 發明牛痘疫苗預防天花的重大意義; NK 細胞為何能殺傷病毒感染細胞和某些腫瘤細胞,而不殺傷正常組織細胞? 固有免疫的生物學意義。實驗班學生利用教科書、網絡資源及教師提供的開放式教學輔助系統查找相關內容自主學習,并結合乙肝病自行學習如何防范乙肝病毒,最后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學習任務書。
1. 5 課堂討論 根據各小組完成的學習任務書,進行課堂討論。比如學生展開關于“病毒性肝炎的實驗室診斷”的討論,要讓學生知道乙肝病毒作為一種抗原物質,其表面抗原、核心抗原、e 抗原刺激機體產生的特異性抗體的含義及臨床意義; 對淋巴細胞的討論掌握淋巴細胞的類別特征及其功能; 通過對“病毒性肝炎的發病機制及綜合應用”的討論,讓學生根據已學的知識,闡述乙肝病毒進入機體后,機體免疫系統里的免疫細胞是如何針對這個外來抗原展開清除活動的,激發了體內哪些免疫應答,這些免疫應答會產生什么樣的效果。
1. 6 教師總結及知識延伸 教師根據學生在討論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進行總結、分析,并進行深入講解,使學生建立完整系統的知識體系。在對已學知識的掌握基礎上,教師延伸如下知識: 單克隆抗體藥物、細胞治療、DNA 疫苗等等,讓同學們認識到免疫學離我們如此之近,使免疫學知識應用到臨床實踐中去。
2 結果
2. 1 一體化開放式教學模式問卷調查 采用自行設計的教學評價表,共 6 個項目,學生匿名填寫,共發放問卷調查105 份,回收105 份,有效率為100% 。調查內容與結果見表 1。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和座談后發現,實驗組學生對一體化開放式輔助教學模式充滿了興趣,而且學習積極性、動手能力、團隊合作意識也明顯高于對照組,另外實驗組學生通過一體化教學也加深了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說明新的教學模式能夠拓寬知識面,活化課本知識,培養臨床思維能力,能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2. 2 三組學生期末考核成績比較 經統計學分析,學生理論考試成績和實驗考核成績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 P < 0. 05) ,結果見表 2。表明一體化開放式教學模式能顯著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該方法有助于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 討論
3. 1 一體化開放式教學模式在免疫學教學中的目標 目前我國教育傳統的課程結構是先文化基礎課、后專業基礎課、再專業課的“三段式”教學模式,由于教師示教與學生學習存在時間間隔,實驗教學效率低下,課后練習無人指導,造成了理論學不精、實踐學不會的情況,教學效果不盡人意。“理論與實驗一體化”是在借鑒德國“雙元制”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從感性認知入手,加大直觀教學力度,打破理論課和實驗課界限,強調對學生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使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有機結合,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和整體素質的提高,這也是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方向。
3. 2 一體化開放式教學模式在免疫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傳統免疫學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理論與實驗教學在時空上難以有機結合并時有脫節[3]。而開放式教學系統彌補了傳統教學條件的不足,講授、示范、觀察、操作同步進行,改變了以往傳統實驗教學媒介,使學生能夠用理論指導實踐,在實踐中理解理論,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4],使枯燥無味的免疫學知識形象生動地展示在學生面前。本次一體化開放式教學模式的應用,使得學生能夠認真思考,充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積極討論,運用知識的聯系和交叉來尋找答案。同學們熱情高漲,討論氣氛活躍,充分表明學生喜歡這種開放式的教學方法。實驗結果表明應用該方法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一個層次,成績顯著提高。該教學方法的應用增強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他們樹立了自主學習、終生學習的好習慣,為學校培養綜合性人才奠定了充分的基礎。
4 結束語
筆者認為要更好地發揮一體化的教學效果,一方面要完善實驗室管理制度,加大實驗室開放力度; 另一方面,還需要不斷地優化完善教學內容,合理整合免疫學與相關學科知識,采用任務驅動法,項目教學法,加強教師引導與監控。只有這樣才能使一體化開放式教學模式更好地發揮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啟發誘導學生自我學習,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田 易,楊 霞,倪 兵,等 . 軍隊醫學院校本科生醫學免疫學教學體會[J]. 中國免疫學雜志,2015,31( 1) : 124-130.
[2] 高興春,姜鳳良 . 淺析提高醫學免疫學理論教學效果的方法[J]. 中國免疫學雜志,2015,31( 1) : 122-130.
[3] 丁劍冰,馬秀敏,魏曉麗,等 . 醫學免疫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醫學教育探索,2009,8( 8) : 937-939
《一體化開放式教學模式在免疫學教學中的應用》來源:《中國免疫學雜志》,作者:李忠浩,王 麗,秦睿玲,李春紅,張海旺。
文章標題:一體化開放式教學模式在免疫學教學中的應用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yixue/yufang/4122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