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臨床醫(yī)學論文 發(fā)布日期:2010-09-28 08:31 熱度:
早期復極綜合征(ERS)臨床表現(xiàn)胸痛少見,而表現(xiàn)胸痛者易誤診為變異型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等心臟急癥。為了減少誤診誤治,特對本院收治、資料較完整、表現(xiàn)明顯胸痛的單純早期復極綜合征確診患者13例進行總結(jié)報告,加深對本病的認識,進一步探討其鑒別診斷方法。
1臨床資料
單純ERS表現(xiàn)胸痛患者13例,男11例,女2例。年齡19~42歲。表現(xiàn)心前區(qū)針刺樣痛9例,悶痛3例,胸骨后酸痛1例,其中向左肩及后頸部放射痛1例。胸痛前有情緒激動史5例,勞累史2例,感冒史1例。胸痛伴心悸、胸悶6例,出汗、面色蒼白3例,咽干1例,惡心嘔吐2例,緊張焦慮5例。有類似胸痛史2例,曾分別誤診為變異型心絞痛、冠心病心絞痛。入院初步擬診:變異型心絞痛4例,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期2例,急性心包炎1例,右束支阻滯伴胸痛1例,ERS表現(xiàn)胸痛5例。每例均予動態(tài)心電監(jiān)測、心臟X線、心臟彩超、心肌酶學及血糖、血脂、血電解質(zhì)、等檢查,均顯示無異常。
心電圖及運動試驗:13例均為竇性心律(52~79次/分),均見J點抬高伴ST段凹面向上(弓背向下)抬高0.1~0.4mV,以V2~V5多見,2例同時伴Ⅱ、Ⅲ、avF導聯(lián)ST段抬高0.05~0.1mV。ST段抬高導聯(lián)T波呈對稱性高聳,最高達1.6mv,部分ST-T融合,其對應導聯(lián)無ST段壓低。3例見R波下降支粗鈍或有切跡。1例偶發(fā)房性早搏,2例偶發(fā)室性早搏,1例心動過緩。1、2、4、6、12小時復查心電圖示上述改變穩(wěn)定無演變。13例采用床邊下蹲運動試驗,根據(jù)心電圖特征、心肌酶學、心臟超聲等檢查確診ERS后記錄全導聯(lián)心電圖,囑患者床邊快速下蹲30次,即刻重復全導聯(lián)心電圖對照。10例即刻見原抬高ST段、高聳T波回到等電位線,3例接近回到等電位線,未見ST段回降至等電位線以下,全組均于運動試驗后10min內(nèi)ST-T恢復至原抬高狀態(tài)。
上述病例分別給予鈣拮抗劑、β-阻滯劑、硝酸酯類片劑、阿斯匹林、鎮(zhèn)靜劑、止痛劑、刺五加、激素等處理,確診早期復極綜合征胸痛后給予硝酸甘油靜脈滴注(10~20μg/min),11例胸痛緩解,緩解所需時間1.2~5.5h,平均3.5h,2例加度冷丁肌注緩解。隨訪8例,僅1例再發(fā)胸痛,經(jīng)門診處理緩解。
2討論
ERS可發(fā)生在任何年齡,但多見于運動員及青年男性,其心電圖診斷標準不斷完善,普查檢出率不斷提高,從原來的1%~2.5%提高到6%~8%。ERS是心臟復極過程中的一種電生理變異,無器質(zhì)性病變。其心電圖表現(xiàn)為在QRS降支與ST段連接部位出現(xiàn)抬高的J點,ST段抬高伴T波對稱性增高,抬高的ST段隨心率增加而下降。大部分ERS病人無任何癥狀,少數(shù)病人表現(xiàn)為:頭暈、疲勞、失眠,胸悶、心悸,心前區(qū)不適、疼痛,有時可向左肩、左臂放射。ERS心律失常發(fā)生率為20%-40%,可出現(xiàn)各種心律失常,但以心動過緩、早搏多見,也可出現(xiàn)心房顫動、室上性心動過速和室性心動過速,罕有心室顫動。運動試驗ST段回復至等電位線有助于ERS的鑒別診斷。主要易誤診為:變異型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期、急性心包炎、Brugada綜合征等。
ERS的心電圖診斷條件是:(1)ST段呈凹面向上型抬高,以V2~V6導聯(lián)常見,V3~V4導聯(lián)最為顯著,抬高振幅0.1~0.4mv,Ⅱ、Ⅲ、avF可同時出現(xiàn),對應導聯(lián)無ST段壓低;(2)有胚胎型J波或明確的J波,如J波明顯,很象r′,當出現(xiàn)于V1導聯(lián)時,可能誤診為右束支傳導阻滯;(3)部分J點不明確而呈R波降枝粗鈍;(4)胸導聯(lián)QRS波可能有快速過渡區(qū),如由rS突然變?yōu)镽s,常有逆鐘向轉(zhuǎn)位;(5)T波高大對稱。上述心電圖改變可長期存在,有時可消失又復出現(xiàn),運動后或靜滴異丙腎上腺素可能消失。
ERS出現(xiàn)明顯胸痛者少見,心電最主要表現(xiàn)為J波明顯,ST段抬高多小于0.5mv。QRS波群形態(tài)、電壓改變較少見(部分J點不明確者呈R波降枝粗鈍)。而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期主要表現(xiàn)為明顯胸痛癥狀(達86%),ST段明顯抬高大于0.5mv常見(達80%),伴心律失常多見(達83%),QRS波群增寬切跡、低電壓常見。上述特征及心電、心肌酶的動態(tài)變化有助于與急性心肌梗死相鑒別。
本組患者不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理由:(1)心電圖ST段抬高小于0.5mv,無急性心肌梗死的動態(tài)演變過程;(2)發(fā)病后數(shù)小時至數(shù)天,血清心肌酶無增高,TnT陰性;(3)大部分患者無冠心病易患因素;(4)臨床經(jīng)過良好,心律失常少見且較輕,未出現(xiàn)心功能不全。
與變異型心絞痛鑒別,其診斷要點是:胸痛發(fā)作或加重時(1)心電圖示有關導聯(lián)ST段抬高,與之相對應導聯(lián)ST段可壓低,緩解后ST段可回到原來狀態(tài);(2)服用擴冠藥物有明顯效果;(3)常出現(xiàn)心律失常。
鑒別是否合并普通心絞痛,其鑒別要點是:(1)運動試驗時單純ERS者ST段可下降到等電位線甚至全部心電圖特征消失,運動停止后大約10分鐘心電圖特征又可出現(xiàn);若合并冠心病,ST段可降到等電位線以下0.1mv;(2)如有胸痛,服用擴冠藥物后單純ERS患者無效,而合并冠心病者有效;(3)少數(shù)患者上述方法仍不能確診時可進行放射性核素灌注顯像或作冠狀動脈造影檢查。
Brugada綜合征的心電圖表現(xiàn)與ERS不同,常表現(xiàn)為右束支傳導阻滯,并且在右心導聯(lián)(V1~V3)出現(xiàn)抬高的J點,隨后伴下斜型ST段抬高(呈拱形)及倒置的T波,患者多伴有嚴重的室性心律失常有時甚至會猝死。通過位置和圖形可以鑒別ERS與Brugada綜合征的ST段抬高。ERS的ST段抬高通常發(fā)生在V2到V6導聯(lián),且弓背向下、J點頓挫和T波直立;而Brugada綜合征的ST段抬高僅限于右胸導聯(lián),且呈緩慢向下,T波倒置。在電生理方面,ERS和Brugada綜合征具有某些共同的藥理和神經(jīng)調(diào)制機制。如同Brugada綜合征一樣,異丙腎上腺素可以減低甚至消除ERS的ST段抬高,而普萘洛爾則增加ST段抬高的幅度。過去常認為ERS是良性的,但近年有研究顯示ERS與Brugada綜合征兩者之間密切相關:在一些實驗模型中,ERS的心電圖特征可轉(zhuǎn)化為Brugada綜合征的心電圖特征,雖然未能解釋這種變化的原因,但研究者認為ERS也許不象過去認為的那樣僅為良性改變,ERS患者也具有相當?shù)奈kU性。
ERS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伴胸痛者可予一般止痛劑,口服硝酸酯類無效,胸痛嚴重者可予硝酸甘油靜滴及度冷丁肌注,緩解胸痛療效迅速,無不良反應。
文章標題:早期復極綜合征表現(xiàn)胸痛13例及鑒別診斷分析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yixue/linchuang/435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chǎn)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yè)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fā)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醫(yī)學論文范文
精神醫(yī)學論文 康復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校驗論文 臨床醫(yī)學論文 預防醫(yī)學論文 基礎學論文 營養(yǎng)學論文 藥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wǎng)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