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醫學校驗論文 發布日期:2019-05-25 10:08 熱度:
摘要: 醫學細胞生物學是醫學院校的基礎課程,是學生學習其他基礎課及專業課的基礎。文章以精神醫學本科專業為研究對象,根據課程知識體系選取部分內容開展三明治教學法。學生成績及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采用三明治教學法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 醫學細胞生物學; 三明治教學法; 自主學習能力; 課堂教學
醫學細胞生物學是醫學院校學生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既匯總了生命科學的精髓,同時還是聯系醫學各學科,尤其是分子生物學、醫學遺傳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病理學、臨床醫學等學科的紐帶和橋梁,是從事生物學、醫學研究所必須掌握的課程之一[1]。因此如何教好醫學細胞生物學成為授課教師孜孜以求的方向。三明治教學法于 1903 年起源于英國桑德蘭技術學院,是一種理論學習和工作實踐交替進行、相互結合的教學方法[2]。將學生分組討論、學生匯報、 “金魚缸”討論、教師總結及延伸等多種形式有節奏的組織于一體,通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增強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團結協作等綜合能力,提升教學效果[3,4]。本研究將三明治教學法引入到醫學細胞生物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并對教學效果進行總結。
1 對象與方法
1. 1 研究對象 選取我校 2016 級精神醫學本科 98 名學生。分為實驗班和對照班: 實驗班學生 50 人進行三明治教學與傳統教學相結合的方法; 對照班學生 48 人進行傳統教學法。兩班學生年齡、性別、以往成績均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兩班學生均由同一教師授課。
1. 2 教學步驟 以物質的跨細胞膜轉運為例,講述三明治教學法在醫學細胞生物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1. 2. 1 教學內容引入 以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過程為例,如早餐主食為饅頭,饅頭進入人體消化吸收,降解為葡萄糖,血糖濃度升高,為了維持血糖穩定,小腸上皮細胞可以吸收葡萄糖進入細胞。事例來源于生活,容易理解,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由此引出通過細胞膜進行的物質轉運過程。
1. 2. 2 問題提出 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設置 6 個問題,以英文字母 A - F 編號。問題設置要注意難易度及平行性。問題 A - F 設置如下: ① 問題 A: 簡單擴散與易化擴散的異同; ②問題 B: 載體蛋白介導的易化擴散與離子通道介導的易化擴散的異同; ③問題 C: 離子泵和協同運輸的異同; ④問題 D: 被動運輸和主動運輸的區別; ⑤問題 E: 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的異同; ⑥問題 F: 固有性胞吐途徑和調節性胞吐途徑的區別。
1. 2. 3 分組討論( 第一次分組) 課前教師要按學生人數準備號碼牌,號碼牌的一面為英文字母編號,分別為 A - H 中的一個字母,號碼牌的另一面是數字編號,對應為 1 - 6 中的一個數字,如 A1、A2 直到 F6。第一次分組學生根據抽到的英文字母號碼牌進行分組,對應教師提出的相同編號的問題進行討論,分析問題,并尋找答案,形成一致的說明。
1. 2. 4 交叉學習( 第二次分組) 學生根據各自英文字母號碼牌背面的數字進行第二次分組,相同數字為一組,每組中包含有教師提出的編號為 A - F 的 6 個問題。每名學生將第一次分組討論的問題答案向本組其他學生進行解釋說明,并繼續進行討論。
1. 2. 5 學生匯報 學生回到第一次分組( 以英文字母分組) ,將交叉學習討論的結果進行整理,并形成最終意見,派代表進行匯報。匯報以講解結合板書的形式進行,可以由一名學生完成,也可由兩名學生配合完成。每組學生匯報結束后,其他組學生如有疑問,也可繼續進行交流討論。
1. 2. 6 教師總結 教師根據本次課程的教學目標,對學生的討論結果加以補充說明,并強調重點、難點。如有不正確之處加以糾正。并在此時聯系實際或聯系臨床進行擴展。
1. 3 教學效果評價方法 學期結束后用同樣的試題對兩個 班 級 學 生 的 學 習 效 果 進 行 考 核。采 用 SPSS17. 0 軟件對考試成績進行統計學分析,P < 0. 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實驗班學生填寫三明治教學法教學效果調查問卷。
2 結果
2. 1 兩班學生成績比較 兩個班級學生的考試成績結果: 實驗班學生考試成績為( 78. 81 ± 2. 55) 分,對照班學生理論考試成績為( 72. 51 ± 2. 85) 分。兩組比較,實驗班成績高于對照班成績,P < 0. 05,說明兩個班級學生的考試成績有顯著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2 實驗班學生教學效果反饋 為進一步了解課堂教學中引入三明治教學法的教學效果,對實驗班學生展開教學效果問卷調查。發放問卷 49 份,回收 49 份。結果顯示: 大部分學生認為三明治教學法教學效果較好,能夠調動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習主動性,提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等綜合能力,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3 討論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知識更新的速度愈來愈快,學生想要更好的適應社會不能再單純依靠大學階段獲取的專業知識,而是更多的要仰仗走出校門之后對新知識的接受和整合運用能力。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應試化”、“填鴨式”為主,導致現在的大學生更多表現為被動接受,而不是主動學習。三明治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進行輔助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任務進行了重新定義。三明治教學法中,教師主要負責設計問題和課堂管理。課前,教師要明確教學對象、理解教學目標,設計問題和分組。課中,在兩次討論過程中,要保證所有學生都參與討論,鼓勵發表不同意見,提供引導,推進討論和學習; 集中匯報時提供點評,避免直接給予答案; 在教師總結環節中,要提煉觀點、強調重點、補充缺漏、拓展知識。課后,要總結和反思學生是否達到學習目標。三明治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教學的核心。課前,學生要預習,為課堂討論做好準備。課中,積極參與討論,善于表達、傳授自己想法和知識,同時學會傾聽其他人的觀點,凝練集體的智慧。課后,總結個體、團體、老師的觀點,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三明治教學法通過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小組討論、學生交叉學習、學生代表匯報、教師總結等多個環節的設計,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團隊意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5 - 7],通過在醫學細胞生物學課堂上引入三明治教學法,較好的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趙春玲,高志琴,鞠吉雨,等. Sandwich 教學法在碩士研究生細胞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于反思[J]. 當代醫學,2016,22 ( 4) : 161 - 162.
[2] 余芝軒. 英國“三明治”教學模式探討與借鑒[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 4) : 3 - 5.
[3] 黃亞玲,馬建輝,彭義香,等. Sandwich 教學法在醫學教育中的應用[J]. 醫學與社會,2008,21( 3) : 55 - 56.
三明治教學法在醫學細胞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相關論文期刊你還可以了解:《《中國細胞生物學學報》生物科技論文發表》
文章標題:三明治教學法在醫學細胞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yixue/jiaoyan/4022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