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社會主義在科學地利用資本主義的同時,要時刻不忘抗擊敵對勢力的干擾破。由于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社會主義革命不可能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同時勝利,而只能在一個或數個較不發達國家中首先取勝,這就決定了不可能出現社會主義包圍資本主義或社會主義自身獨立自由發展的狀況。相反,年輕、稚嫩的少數社會主義國家,只能在發達、成熟、數量上占優勢的資本主義國家的高壓下求得生存和發展。于是,利用資本主義不僅包括吸收文明成果,還包括抵御資本主義敵對勢力的包圍、遏制、和破壞。我們在與資本主義國家打交道的過程中,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善于利用資本主義世界的矛盾,避免不必要的對抗和沖突,為自己贏得有利于生存、發展的外部條件。
四、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最顯著的關系是二者存在本質區別
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是兩種根本對立的社會制度,其本質區別在于:資本主義是以生產資料私人占有制為基礎的雇傭勞動剝削制度,社會主義則是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消滅一切剝削的社會制度。
資本主義的自由市場經濟,是以資本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為目的,以不擇手段為“創新開拓”;以鉆法律空子為“聰明能干”,在創造最大財富的同時也在制造著大量社會麻煩給政府解決。被資本家隨意切割利益的勞動者們,在難以維持生存的情景下,就會鬧事、消極怠工,也只有在這種情況下,資本家才會讓出部分利益來補貼勞動者的生存。政府本身是資本家的代表,就不會主動維護勞動者的利益,其功能就是調控資本家的最大利益與勞動者最低生活水平之間的最大距離,為資本獲取最大利潤服務。以中國為例,人民共和國之前的政府,工人與資本家、農民與地主間的收入嚴重不公正,政府用公權強行保護資本利益,其最終結局證明中國不宜搞資本主義。
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則與之相反,其主要目的是保證社會成員的和諧共存,在允許資本進入市場自由競爭獲取利益的同時,政府會采取多種形式的措施,調控因客觀存在的不公平所帶來的利益分配不公正等現象,既保證每個公民的生存發展,又保證社會的穩定有序發展。其間,怎樣處理輕重緩急的度,就是兼顧到資源、自然力、人員等多方面的因素,把有“資本”與沒有“資本”的人之間的利益,用政策法令調控在絕大多數人基本滿意、少數資本持有人有利可圖的共同發展基本點上。
綜合比較,資本主義的政府服務于資本及資本家的利益多,社會主義反之;資本主義的資本上下縱橫可以不講道義,社會主義反之;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文化,是政府為資本擴展所制約,政府受制于資本的利益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文化,則是政府為全部社會人利益服務,資本受制于為社會服務、為人與人之間和諧的基本點之上。
現實社會主義和當代資本主義相互學習、相互挑戰和競爭,但馬克思早在1848年《共產黨宣言》里就告訴我們“兩個必然”的真理,即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理論。“兩個必然”的理論,從理論上對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關系做了科學的論斷,也為我們正確認識、處理資本主義和現實社會主義之間的關系上升到理論高度。
首先,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改變不了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必然性。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和日益社會化,迫使資本主義承認生產資料占有關系的社會化本性、接受社會主義新制度的價值取向,迫使資本主義接受社會主義的某些因素,迫使資本主義重視勞動者的價值。
其次,社會主義國家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中應負起更加崇高的歷史使命和責任,起到更加積極的表率作用,這是實現“兩個必然”的基本保證。總結蘇東劇變與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出現低潮的原因,除了資本主義的分化、瓦解,滲透這些外部原因外,存在于社會主義國家內部及自身的原因占主要方面。社會主義國家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逐步在制度、生產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取得與資本主義的比較優勢,是實現“兩個必然”的關鍵。
再次,資本主義國家的工人階級及其政黨適應資本主義的新變化,調整戰略、重新積蓄力量、繼續發揮資本主義國家變革的主體作用,是實現“兩個必然”的重要條件。西方國家共產黨等左翼進步組織,要想繼續發揮資本主義國家變革主體的作用,必須防止、消除民主社會主義思想的侵襲,加強議會內的斗爭和議會外的群眾運動的結合,努力奪取資產階級在意識形態領域的“領導權”,加強同“新社會運動”等社會主義友鄰之間運動的聯系,結成廣泛的以左翼政黨為核心的統一戰線。這將是適應資本主義新變化、克服蘇東劇變的影響、實現“兩個必然”的又一個長期目標和戰略。
最后,當代馬克思主義者既要堅定社會主義信念,又要開拓視野,發展新觀念,立足新境界,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關于資本主義和“兩個必然”的理論。誠然,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確實給世界社會主義帶來了消極不利的影響,這些消極和不利的影響不僅擾亂人們的思想,渙散人們的斗志,動搖人們的信心,而且使社會主義在當前的“兩制”的競爭中暫時處于不利地位。然而,作為當代馬克思主義指導之下的社會主義者,應該歷史地、辯證地、發展地而不是教條地看問題。要堅定社會主義信念,堅信作為人類最高理想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極大豐富的、人的潛能得到最好發揮的共產主義一定會實現。我們還應辯證地看待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在一定意義上也為現實的社會主義國家提供了發展機遇。社會主義國家應該把資本主義國家一切有用的、行之有效的經驗看成是全人類共有的經驗加以借鑒和利用,在經濟和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盡快縮小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差距,以顯示出社會主義的巨大優越性。
我們有理由相信,經過一個漫長曲折的過程,馬克思的“兩個必然”的科學論斷、社會主最終取代資本主義的美好前景一定會變成現實。
參考文獻:
1.陳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阮紀正.《廣東
社會科學》,一個辯證的社會存在——試論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歷史定位,2001;
2/3 首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