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音樂論文 發布日期:2020-06-24 10:00 熱度:
作曲技術理論是民族音樂創作的基礎,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文首先對民族音樂中的作曲技術理論進行分析,然后再重點說明如何在民族音樂創作中加強對作曲技術理論的應用效果,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能夠為民族音樂創作者提供有效的借鑒。
一、民族音樂作曲技術理論主要有哪些
民族音樂創作的過程中需要一定的作曲技術理論支持,這樣才能創作出更為優秀的民族音樂,現在應用最為廣泛的民族音樂作曲技術理論主要包含和聲、復調、曲式以及配器這四個方面,民族音樂創作者只有對這些技術理論進行深刻的了解和掌握,才能夠在作曲的過程中靈活應用,充分發揮作曲技術理論的應用效果。和聲是民族音樂創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將不同聲部的聲音、不同特色的聲音進行合理排列組合,從而將其制作成具有獨特性的和聲。民族音樂中對和聲的應用,可以將音樂中不同的聲部、曲目進行結合,從而對民族音樂的內涵進行更好的表達。聲調主要指在音樂演奏的過程中對不同的聲部或者有關系的聲部同時應用,可以有效增強音樂的感染力。曲式主要指的是民族音樂創作的結構和框架,在創作民族樂曲時,需要提前構思出樂曲的大致框架,然后按照這個框架進行作曲。配器主要是指在演奏民族歌曲的過程中配合相宜的樂器演奏,達到渲染聲部的效果。民族音樂藝術表演中有各種各樣的民族樂器,民族音樂創作者可以根據音樂風格的不同應用不同的民族樂器。
二、作曲技術理論在民族音樂中的有效應用
(一)對和聲的應用民族音樂創作中,和聲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可以將民族音樂所表達的思想內容體現出來。民族音樂中使用最廣泛的是五聲音階,在民族音樂創作過程中會頻繁使用這五個聲部,可以根據音樂風格及聲音邏輯的不同對和聲的結構對音樂的聲部進行有效調整,從而完成民族音樂的主體部分,將音樂的主要內容更好地體現出來。
(二)對復調的應用民族音樂創作中對復調的應用也十分廣泛,復調大多是以模仿和對比的方式呈現出來的,模仿和對比的技術種類有很多,可以根據作曲的不同對這些技術靈活運用,從而提高民族音樂作曲的靈活性。模仿主要包括嚴格模仿和變化模仿兩個方面,對比主要體現在音樂的節奏、旋律及聲調方面。在對復調結構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可以采取多種不同的形式,從而提高音樂設計的靈活性,也可以結合生活中的一些聲音對復調進行設計,對聲音中的細節和細微的變化進行調整,從而使觀眾能夠聽到最為自然、純凈的聲音,提高民族音樂的表現力,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聽覺體驗。民族音樂與人們的生活是相關聯的,是從人們的實際生活中提煉出來的,因此音樂創作者在對民族音樂進行創作的過程中,可以深入基層了解人們的實際生活狀態,體驗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生活習俗,從而創作出符合人們實際生活的音樂作品。在對民族音樂的聲部進行組合調整的過程中,可以加大對復調的配合使用,從而使民族音樂呈現出多種不同的形式,極大地提高民族音樂的藝術魅力和藝術價值。
(三)對曲式的應用曲式是民族音樂作曲技術理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曲式結構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空間結構,一個是時間結構。民族音樂有很多不同的曲式,例如變奏曲式和奏鳴曲式等,可以根據民族音樂結構的不同應用不同的曲式類型,不同的曲式給觀眾的體會也是不同的。在利用不同曲式結構對民族音樂進行創作的過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創作原則,例如對比原則、重復原則等,并不斷地優化和調整,從而達到良好的音樂創作目的。
(四)對配器的應用民族音樂中只有聲音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各種樂曲的支撐和陪襯,才能將民族音樂的魅力最大化體現出來。在對民族音樂進行創作的過程中,配器是最重要且難度較大的一個環節,不同的音樂只有使用相應的樂器才能展現其使用效果,因此在對民族音樂進行配器的過程中,可以根據音樂作品的風格、結構等方面的不同來選擇樂器,充分應用樂器的不同音色特征,將民族音樂的獨特性展現出來,增強民族音樂的舞臺效果和演奏效果。
三、總結
綜上所述,民族音樂是我國音樂藝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音樂從古代發展到現在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和特點,這就為民族音樂創作帶來極大的挑戰。民族音樂創作過程中,需要靈活應用各種作曲技術理論,從而創作出優秀的民族音樂作品。作曲技術理論主要包含和聲、復調、曲式和配器這四個方面,可以根據音樂的不同來選擇不同的作曲技術理論,根據需求對作曲技術理論進行組合應用,從而增強作曲技術理論的應用效果,促進我國民族音樂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楊一倫,韓晴.試論作曲技術理論在民族音樂中的相關應用[J/OL].黃河之聲,2019(10):40-41[2019-07-23].
[2]李娟.關于民族音樂中的作曲技術理論研究[J].北方音樂,2016,36(23):13.
[3]劉洋.探討民族音樂中的作曲技術理論[J].戲劇之家,2016(16):39-40.
《民族音樂作曲技術理論應用分析》來源:《戲劇之家》,作者:張子然
文章標題:民族音樂作曲技術理論應用分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wenyi/yinyue/4306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