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文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5-08-10 15:30 熱度:
我國的傳統文化多種多樣,各個民族和地區也有其不同的文化。傳統文化發展到現在是非常有意義的,也是大家應該繼續保持下去的一種文化。那么傳統文化和馬克思主義有什么聯系呢?本文是一篇散文選刊投稿的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摘要:在中國漫長的歷史文明進程中,馬克思主義從出現之日起在很短的時間內即發展為中國社會的主導思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已經被現代革命和我國社會發展所證明的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在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底蘊基礎上形成的,是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結合的產物,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關系既復雜又有重要價值。本文主要對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關系及如何處理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探討。
關鍵詞:傳統文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關系,再論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在中國實際這一概念中除了包括中國國情外,還涵蓋著中國的傳統文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僅受到中國國情影響,同時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傳統文化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具有雙刃劍的作用,如何處理好兩者之間關系是學術界常談不厭的話題,對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具有重要意義。
1 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之間的關系
中國傳統文化在觀念上主要指五四新文化運動前的古代文化,是中華民族在漫長歷史中創造和沉淀的特殊文化,是中國的國家特色。馬克思主義的產生背景為全球性擴張時代,馬克思主義的理想是從現代化所造成的異化中將人解放出來。馬克思主義不僅僅止于理論,同時可以造成革命運動,這種特性與當時的中國國情無疑是相符的,與中國產生了強烈共鳴,這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礎。而其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結合,則在于兩者之間存在相似相通的因素,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離不開中國傳統文化。
首先,優秀的傳統文化對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中國化有借鑒和推動作用。在明朝中后期以前我國無論思想還是科學技術都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傳統文化中具有很多實用的思維方式和先進文化元素,為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提供了中國化的寶貴資源。如中華民族提倡的傳統美德有利于詮釋和踐行馬克思主義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關系,儒家思想中的義利之辯等可填充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道德觀念新內容。其次,馬克思主義政治理論中國化以優秀的傳統文化為前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民本思想是其根本政治學說。早在戰國時期,孟子就已經提出“民貴君輕”的民主化政治主張,且一直影響著中國后世對政治的愿景和趨向,歷代統治者都打著為民的旗號,正是在這種政治理念下馬克思主義強調以人民為主體的政治理論才得以快速中國化。第三,優秀的傳統文化豐富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中國傳統文化門類齊全,資源豐富,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中國化的實現必須立足傳統文化這一根基才能得到中國普遍認可,中國傳統文化大大豐富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與此同時,中國傳統文化需要馬克思主義這一載體推陳出新,打破民族文化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走出國門。第四,中國傳統文化中包含著豐富的社會建設相關內容,為馬克思主義社會理論中國化奠定了深厚基礎。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貴賤平等”、“天下為公”等理念與馬克思主義社會理論中的“平等”、“共產主義”等理念不謀而合,是其社會理論中國化的有力基石。此外,馬克思主義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批判工業化對環境的破壞,而中國傳統文化中充滿著人與自然和諧的思想論述,是其生態文明理論中國化的保證。
2 促進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更好融合的建議
新歷史條件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我國國富民強的重要保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傳統文化的密切相關性,要求我們必須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只有實現了傳統文化的現代化,才能促進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更好融合,更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要求。
基于傳統文化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性,我國必須對傳統文化保護高度重視。傳統文化是我國上下五千年歷史發展濃縮的精華,是我國獨有的寶貴遺產,傳承與創新傳統文化具有重要的戰略性意義。當前世界的發展趨勢中,文化軟實力越來越重要,文化資源的整合是我國走向強國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根源,保護好傳統文化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首要條件。在保護傳統文化之外,還必須立足傳統文化實際特點,對其實事求是地去粗取精。傳統文化涉及歷史發展的方方面面,是社會生活方式的整體反映,其中自然有著歷史發展中的各種局限性,精華與糟粕并存,并非完全先進性質。所以,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我國應做好傳統文化的引導工作,對先進文化加以弘揚,對落后文化加以摒棄,從而使馬克思主義在優秀傳統文化浸潤中得到最好地發展。在處理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關系中,還應在文化建設中將人的建設放在首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僅注重物質積累,同時重視人的發展,為避免享樂主義、官僚主義等蔓延,必須將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重要任務,將其融入傳統文化繼承中。最后,在文化領域中還必須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加強建設,使意識形態領域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主陣地,弘揚民族精神的同時壯大時代精神。
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之間具有重要關聯,只有在了解其聯系并正確處理其關系的基礎上,才能有序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方向的正確性。
文化類論文發表期刊推薦《中國民族》雜志自1957年創刊以來,至今已有50余年歷史。除去文革被迫停刊的近10年,按43年計算,每年12期,每本12萬字計,漢文約有5900萬字的基本資料。加上雜志社編輯的各種書籍、增刊、專刊等,漢文資料合計總字數可達7000萬字。其余四種文版的資料,總字數亦在7000萬字以上。通過作者來稿以及多次組織全國少數民族攝影大賽,《中國民族》雜志擁有數千幅精美的攝影圖片。
文章標題:散文選刊投稿范文再論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wenyi/wenxue/2765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