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美學論文 發布日期:2021-01-04 09:38 熱度:
天津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民俗文化,體現出中國北方最具市民氣息的活躍景象。近年來,天津越來越受到世人矚目,其民俗文化的宣傳普及工作迫在眉睫。將天津民俗文化轉譯為美觀的插畫和實用的文創產品是宣傳天津民俗文化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本文針對這一設想進行論述和設計,試圖找出一種合理的方案。
一、天津民俗文化元素提煉
(一)天津民俗文化概況
天津原為海洋,后慢慢演變成一座宜居的沿海城市,它的母親河海河貫穿其中,最終匯聚入海。永樂年間,皇帝途經此地,改地名為“天津”,天津開始筑起城池,設立衛城,史稱天津衛。由于其沿海的特征,媽祖文化發展起來,成為天津最重要的民間信仰。而天津的市井文化則有著更復雜的發展淵源。簡而言之,天津的民俗文化發源于一個自給自足、享樂主義的市民階層,涵蓋衣、食、住、行、樂等所有生活元素,最具代表性的例如狗不理包子、楊柳青年畫等。
(二)天津民俗文化分類提煉
1.天津民俗文化的類型本文將天津最具代表性、最易轉化為插畫和文創產品的民俗文化進行歸類,試圖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分析總結并最終指導設計:天津民俗的飲食文化、建筑文化、曲藝文化、手工藝文化、信仰文化。2.天津民俗飲食文化提煉天津人早有“衛嘴子”的雅號,充分表達了天津人能吃會做的本領。于是天津人稱自己“吃盡穿絕天津衛”[1]。天津民俗飲食文化核心“天津三絕”背后都蘊含著一段故事:狗不理包子創始人十分忙碌,沒有時間照顧客人,由于小名叫“狗子”,顧客戲稱他“狗子賣包子,不理人”,人們便記住了“狗不理”這個俗名;清末,“劉老八”在“十八街”開了家麻花鋪子“桂發祥”,人們被其美味所吸引,因此“桂發祥十八街麻花”便成了市民熱愛的小吃;“炸糕劉”劉萬春的小店開設在“耳朵眼”胡同,故被眾多顧客戲稱為“耳朵眼炸糕”。除“三絕”外,天津最著名的小吃非“煎餅果子”莫屬,現在它已從美食演變為文化符號,出現在相聲作品之中。《舌尖上的中國三》更將其視為天津飲食文化的縮影。以上這些食物各地都有,如果想要突出天津民俗特色,就要把其背后的故事在設計中體現出來,除了給人視覺上的沖擊外,同時給人心靈上的認同。3.天津民俗建筑文化提煉建筑是城市的名片。天津同時擁有古城、租界和現代都市建筑群。天津衛是傳統古城,中心是現存傳統建筑核心——鼓樓。天津還有文廟、娘娘廟以及獨樂寺等古建筑;近代以來,天津建起了各國租界“五大道”,被稱為“萬國建筑博覽會”;當代天津高速發展,建起了許多標志性的現代建筑。“天塔”、“天津之眼”等已經演化為天津的文化符號,鐫刻在市民心中。從古至今,標志建筑代表了天津這座文化熔爐的民俗特點,對其進行抽象概括,能夠給讀者和使用者帶來親切感受,使其在聯想到這些建筑的同時進入民俗故事中去體會其美妙。4.天津民俗曲藝文化提煉天津是“曲藝之鄉”,曲種眾多,包括大鼓書、評書、快板、相聲等。現在,天津相聲文化已成為市民娛樂休閑的主流,“馬三立”、“郭德綱”等人的相聲不絕于耳,不僅服務老年群體,也受到了青年人的喜愛。把天津相聲抽象成為符號圖畫要將表演和聽眾的關系描摹到位,通過營造氛圍來凸顯曲藝文化的魅力。5.天津民俗手工藝文化提煉天津手工藝文化根植于市民生活,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楊柳青年畫”和“泥人張”。楊柳青年畫畫面構圖飽滿、內容豐富、線條流暢、精工細膩,色彩艷麗柔和兼濟,制作工藝工序復雜,人物形象生動[2]。它代表了天津市民美好的精神愿望,但其形式單一,文化延伸性不高。近年來,一些標志或包裝開始使用楊柳青年畫元素,其中最廣泛的是“胖娃娃”、“錦鯉”等形象。如何將這些元素融入到故事之中是設計能否充分表達的關鍵。泥人張彩塑已有近200年歷史,完美地展現了天津民俗風貌。同樣的,對泥人張的元素提取也不能只取其形象,而是要把其放在整個故事脈絡中,使其形象符號與其他民俗元素一起構成一個完整而清晰的故事圖景。6.天津民俗信仰文化提煉媽祖文化是中國東南沿海乃至部分亞熱帶國家的主要精神信仰。天津發源于海洋文化,自古就有信奉天后媽祖的傳統。天津天后宮又被民間稱作娘娘宮,是市內六區最古老的集中建筑群、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媽祖廟之一。每當媽祖誕辰,天津就會以天后宮為中心舉行民間酬神廟會活動。如今,在濱海新區建起了媽祖文化園,其中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媽祖像。可見天津這座古老的城市與媽祖文化密不可分。與前文不同的是,媽祖文化屬于精神文化,使其物化從而指導插畫和文創產品設計需要從媽祖故事入手,用天津的精神文化故事即媽祖庇護津城的故事把前文提及的物質文化符號串聯起來,形成完整的視覺傳達敘事體系。
二、天津民俗文化在插畫設計中的應用
(一)設計思路與概念
本設計試圖采用魔幻現實主義的手法,引入媽祖故事的來源即《山海經》中的部分形象與天津民俗文化形成對比,用魔幻和世俗的張力來拓展插畫的想象空間,最終的設計概念是:運用媽祖的傳說故事將魔幻的《山海經》中的形象與世俗的天津民俗文化形象雜糅入畫,用神話與世俗的張力來創造一幅亦真亦假的魔幻現實主義畫作,筑夢津城。
(二)設計內容展示
插畫設計分三個章節,畫面用牛皮紙色背景且略帶紋理,把人拉回到一種古樸的感覺原點之中。作品完全使用線描繪制,干練有力。三個章節環環相扣又游離在主題之外。第一章:“山雨欲來風滿樓,黑云壓城城欲摧”;第二章:“海河兒女笙簫處,天后媽祖庇佑時”;第三章:“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第一章描繪了一個“山雨欲來風滿樓,黑云壓城城欲摧”的緊張場景,如圖1。畫面左側建筑暗示了天津這座“萬國博覽會”之城。海河入海口處烏云密布,大雨即將來臨,濃重的黑云渲染了恐怖氣氛。黑云之下隱藏著《山海經》中的猴妖王和烏魚怪,它們正在慢慢逼近來往的船只和飛機,逼近天津這座祥和的城市。畫面中央刻畫了慈祥的媽祖頭像,她靜靜地注視著即將發生的一切。她的頭發和海浪融為一體,仿佛無時不刻不在庇佑著這座城市。畫面右端則與左側形成強烈對比,人們似乎沒有意識到危險的逼近。后廚的場景隱喻了天津精致的飲食文化,桌子下是城市天際線的倒影,暗示了祥和的秩序;右側的相聲場景則是從天津著名的名流茶館轉化而來,樸實地道盡了民俗情趣。第二章“海河兒女笙簫處,天后媽祖庇佑時”描繪了天后媽祖庇佑津城的場景,如圖2。畫面左上角描繪了天津的新老建筑,五大道、勸業場、標志性的天塔和天津之眼一起勾勒出媽祖的臉龐。同時,僅僅通過雙眼的細致描繪完整了媽祖的形象。畫面承接了上一章媽祖注視津城的場景,兩只深邃的眼睛使妖魔鬼怪得以消化瓦解。她使得天津的百姓在沒有意識到災禍到來的情況下繼續祥和地棲居在這座凈土上。畫面右側極力描繪了在媽祖庇佑之下居民們歌舞笙簫的場景。象征惡的怪獸被驅趕而去,寓意著幸福美好的錦鯉、獅獸等飛入尋常百姓家,與人們共享珍饈美饌。第三章“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描繪了在媽祖的庇佑之下,以后每次風雨大作時,天津這座充滿民俗風情的城市總能保持祥和的生活圖景,如圖3。畫面上端與第一章運用了相似的手法,用多線條描繪沉重的烏云,再次渲染黑云壓城的場景,不過這次少了的是象征著不祥的怪獸。畫面核心描繪了一個圓滿的結局:楊柳青年畫中的胖娃娃騎著標志性的錦鯉,它們和獅獸、鳥兒一起魚龍共舞,包圍著傳統美食,陶醉在這座充滿煙火氣息的城市之中。天津站、西開教堂、世紀鐘、獨樂寺等傳統建筑以及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等傳統美食被巧妙地組織在整個畫面之中。在結局一章中,插畫設計試圖傳達出一種民俗帶來的日常情趣,同時又沒有使用真實場景,而是用《山海經》里的祥瑞之獸代替“市民”形象,實則是表現一種人與信仰之物的互通關系。人類想象的美好神話最終也會歸于自身,《山海經》中古人對祥瑞的渴望在現世社會得以延續。
(三)插畫的應用意義
藝術深入生活,隨著時代的步伐,科學技術亦日新月異,潮流的更迭與之前相比更加快速,大眾的時尚觀念早已變得多元且復雜。如今,信息交流的形式也在更新,可依附的載體形式更加多樣,插畫相比于油畫、版畫之類的傳統藝術形式,插畫更加靈活多變,通俗易懂,不論男女老少或語言,插畫都能夠傳達所表達含義,也是全世界溝通的一種方式[3]。與此同時,插畫可以被運用于各種載體之上,使得插畫的思想能夠廣泛地傳達給社會,在插畫設計中應該有應用層面上的考量。手繪插畫的實踐應用正向著廣度和深度推進,受如今社會發展和商業背景的影響,許多新的內容融進了手繪插畫[4]。本設計就是運用電子手繪繪制,這有利于其在不同載體上的展現。在繪制手法上利用了純線描的手法,目的是為了在應用和再設計過程中可以根據使用要求上色,形成有色系列作品。插畫的構圖參考了《清明上河圖》,能夠拉近讀者的距離,使人有一種置身其中的感覺。這樣一來,這個系列的插畫就可以被運用于很多生活場景之中,例如文創的文具和辦公用品、城市宣傳品、商鋪廣告甚至是網絡UI和APP界面……
三、天津民俗文化在文創產品中的應用
(一)應用意義與設計理念說到天津民俗產品人們首先想得到的便是“泥人張”的泥人擺件,其次便是“楊柳青年畫”的掛畫、“風箏魏”的風箏。然而天津民俗文化產品設計風格缺少與現代元素結合,雖然其形式符合傳統的眼光,但是卻很難被現代的人所接受,使得文化創意產品無人問津。由此可見創新的重要性,所以在設計方面我們需要大膽融入現代元素,汲取中外經典案例,創造出既蘊含濃厚天津特色、又符合現代審美的文化創意產品[5]。在進行文創產品設計時要使天津民俗文化具有故事性,形成一定的系列和產業模式。同時,也要選擇受眾更廣的載體,尤其是游客。這樣才能夠使得天津民俗文化和情趣有效地在文創產品的載體上得到傳播。
(二)天津民俗文化轉化為文創產品的設計思路
文創商品不同于過去的商品,而是更加注重文化的核心價值,其追求的不僅僅只是外觀、功能與價格,而更多地是追求創意加值設計以及打動人心[6]。本設計的思路是將插畫進行截取,加上相應的天津方言,形成可觀、可讀、有趣的視覺形象,并將其運用于文創產品中,如圖4。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會被這些視覺形象所吸引,產生對畫面描繪的魔幻內容的思考和自我闡釋。天津方言的介入強化了天津民俗的主題,不僅為使用者提供了看的機會,也極具讀的趣味。如何將這種搭配天津方言的插畫運用到具體載體之上,本方案采用了一個全新策略。方案從受眾角度入手,考慮到天津越來越成為世界性的重要旅游城市,本方案試圖建造一個獨具天津民俗特色的民宿,打造“筑夢津城”主題系列民宿,將獨創的視覺形象運用到民宿的物品和裝飾之中,形成一個產業。使用者在居住過程中會與民宿的物品和周邊進行信息交換,在使用中就會對這些視覺形象進行觀察和思考,從而達到設計的目的。本方案簡單探討了兩種民宿的空間,一種是客房空間,這里沒有采用古樸風格,而是采用了現代風格元素。同時,這些現代家具和使用物品作為插畫形成的視覺形象載體,使得插畫衍生品獨具現代風格,與傳統的天津文化衍生品有所差別,更易被大眾接受和有效使用。另一種民宿空間是公共空間,人們在其中能夠進行更多的社交活動,文創產品的宣傳效能就會發揮到最大化。
(三)文創產品展示
在客房的設計中,本方案主要將插畫視覺原型運用于各類紡織品以及衛浴、護膚、洗漱用品的設計之上,如圖5。天津是傳統輕工業城市,紡織品產業位居世界前列,現在國內使用和向國外出口的地毯、毛毯大部分來自于天津。在設計中首先應用于客房床下的地毯,天津的紡織技術足以把細微的插畫細節表達得淋漓盡致。相關的產品還有床上用具,包括床單、被單、床單、枕頭、抱枕等等。不同的民俗文化元素和原型運用于這些紡織品之上,使人們在臥床休息的時候能夠感受到被這種主題所包圍的感覺,真正達到衍生品的體驗效果和宣傳作用。當代的很多民宿或者酒店,都推出了品牌高端的洗漱產品,使人們能夠感受到其現代性和親切的一面,符合時代潮流。本設計將視覺插畫原型運用到了沐浴液、洗發露、護發素、手工皂、護膚品以及室內香薰、香精及其包裝的生活用品之上。這些洗漱和護膚用品在材料的制作上也保持了其原創性。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個民宿的周邊品牌,不僅運用于民宿的客房之中,而且能夠作為周邊產品進行推廣,例如在網店和官方旗艦店進行售賣或者形成禮品和禮盒的形式。這種策略拓展了其周邊性,使得作品的宣傳作用更加廣泛。民宿公共空間的衍生品設計也別具匠心,如圖6。首先是裝飾畫的設計,在公共空間中,許多地方運用了小的裝飾畫,它體現了插畫設計的本質。小裝飾畫搭配古樸的木色畫框還有小的日歷及其他的點綴,突出了這個系列產品的古色古香的一面。同時,這也是古典形式現代運用的一種手法;在公共空間的書架、前臺和共享桌椅的地方,有許多的明信片供使用者免費取用,成本不高,但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這種做法能夠確保游客在民宿體驗后,將明信片帶到世界各地,起到了更廣泛的宣傳和普及作用。設計用不同底色的方形卡片為基底,搭配不同顏色的線稿場景,同時搭配天津方言并注明音標,十分簡潔而有趣。主題民宿還將彩釉工藝運用到胸針的設計上,如圖7。結合插畫設計中不同的畫面進行配色,使原有線稿能夠以一種多彩絢麗的方式呈現出來,極具民族特色,同時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結語
天津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極具市井氣息和民俗文化,隨著城市的發展這種民俗的文化越來越被淡漠。人們投入到快節奏的生活和工作之中,卻忘了天津這種特有的生活之根。本系列設計完成了從天津民俗研究,到相關插畫的創意設計,再到文創產品應用的全過程,為天津民俗文化在插畫和文創衍生品中的設計提供了一種創造性的思路。希望能夠對相關的藝術設計有所啟發,共同促進天津民俗文化的保護和傳播,筑夢津城。
參考文獻
[1]霍宇娟.基于天津飲食文化的卡通玩偶設計研究[D].天津科技大學,2017.
[2]李晨楓.中國民間美術造型(修訂本)[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王雅妮.淺談插畫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J].傳播力研究,2019,3(33):169.
[4]沈九美,張翔,張蕾.手繪插畫的創意及其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中的應用研究[J].設計,2020,33(3):46-47.
[5]楊詠,馬越.天津民俗文化元素的文創設計研究[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8,2(Z1):106-107.
[6]周峰,王洋子.文創商品品牌設計開發策略[J].設計,2017(03):56-57.
《天津民俗文化在插畫和文創產品中的應用》來源:《設計》,作者:李嘉欣
文章標題:天津民俗文化在插畫和文創產品中的應用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wenyi/meixue/4468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