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21-04-22 10:33 熱度:
摘 要:隨著麥克盧漢關于“地球村”的設想慢慢成為現實,國與國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電影也成為國家進行軟實力輸出的一種重要方式。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年在國內獲得好評,進而走向世界舞臺。但是從國內外受眾的票房差異可知,中外之間的受眾存在著很明顯的認知差異,本文主要分析國產動畫電影在跨文化傳播中存在的認知差異,進而探討產生認知差異的原因,從而提出我國動畫電影在進行跨文化傳播的發展啟示。
關鍵詞:國產動畫電影;跨文化傳播;認知差異
一、引言
動畫電影作為展示國家軟實力和價值觀的一種載體,是西方發達國家宣傳主流價值觀,進行文化滲透的一種方式。目前,我國動畫電影發展緩慢,主要以美國和日本進口為主,但是長此以往,不僅不利于中國動畫電影的發展,也不利于中國價值觀的傳播。本文主要分析2019年大火的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國內外票房的差異,來分析國內外受眾的認知差異及原因,并得出對于國內動畫電影的發展啟示。
二、中外對影片的認知差異
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上映,在國內好評如潮,甚至出現了“國漫崛起”的呼聲。然而電影走出國門后,雖比以往電影受歡迎度高些,但還是難以打開國外市場,電影在國外的傳播力度還是很悠閑,很難讓中國文化走出去。這種差異主要體現在影片票房和傳播效果這兩個方面:
(一)中外票房對比在票房這一方面,《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國內和國外的票房差距明顯。《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國內獲得了 49.74億的票房,位居中國電影票房第二,而海外總票房約4300萬人民幣。這說明這部電影受歡迎的范圍還是僅僅限于國內受眾,對于國外受眾來說,還沒有被普遍接受和認可。這樣的差距也反映了中國電影走出去面臨的一個難題,即如何提高外國受眾對影片的認知度和接受度。而迪士尼系列動畫電影為什么能做到全球火爆呢?在國內外票房方面都很成功,中國甚至成為迪士尼系列電影票房貢獻的主力,這種現象還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二)中外傳播效果對比《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國內評分為9.5分,在國外評分為7.8分,口碑上的差異體現了中外傳播效果上的差異。甚至有很多外國觀眾都直言看不懂劇情,這些都體現了中西方之間的文化沖突。這也跟影片的制作初衷有關,影片制作團隊本身選取的都是中國經典IP,是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審美的作品。影片也是臨時海外發行的,并沒有對影片進行二次創作和二次解碼。符合中國受眾審美的影片在走出國門時理所當然會遇到文化沖突,還會遇到傳播中的隔閡和障礙。因此,中國文化在走出國門時出現了很大的文化折扣,很多精華和優秀的內容并不能很好地被外國受眾所理解和接受。基于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存在的現實問題,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造成中西方之間認知差異的原因進行分析。
三、中外認知差異原因分析
(一)中西方的敘事結構差異中國與西方因為對動畫電影的受眾定位不同,所以在敘事上也呈現出不同的敘事模式。西方動畫電影定位的為全齡化的受眾,影片的敘事也就呈現復雜的模式,以平衡——再平衡的模式為主。而中國動畫電影因為長期將受眾定位于兒童,呈現出低齡化的傾向,敘事模式也以二元對立的簡單結構為主。2019年大火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突破了以往影片的二元對立模式,呈現陰陽合一、復雜、多變的特點。哪吒形象的顛覆,戲劇性和沖突性的加強,都讓影片敘事更加豐滿有張力。這在中國觀眾眼里是很有張力、沖突力的,但西方觀眾可能還是更喜歡復雜、有沖突性的敘事結構。更何況,一部影片的改變也難以打破西方觀眾對中國動畫電影的刻板印象。
(二)中西方的文化背景差異西方發達國家多為海洋文明,中國則是典型的大河文明。擁有海洋文明的國家均有很強的開闊精神和危機意識,西方人也就形成了注重個人、注重自由、英雄主義式的價值觀,而大河文明多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生存與發展,形成了注重集體的利益與榮譽的價值觀,這也就是個人主義文化和集體主義文化之間的差別。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在魔丸哪吒剛出生時,有人想要為了眾人的生命犧牲掉哪吒性命這些可能是西方觀眾無法理解的。李靖為了拯救哪吒而甘愿犧牲自己的精神和龍王將家族的命運寄托在敖丙身上,這些都體現了中國特有的家國情懷和為集體而活的這些中國特有的思想和文化。而對較為注重個人的西方觀眾來說,這些都是難以理解的。
(三)中西方的文化符號差異中西方符號的差異,也影響了西方觀眾對中國影片的理解。愛德華·霍爾在《超越文化》一書中提出“高語境文化”和“低語境文化”,他認為“高語境文化具有預先編排信息的特色,編排的信息處于接收者手里及背景里,僅有小部分存在于傳遞的信息中,以免補充語境中丟失的部分”。
四、關于國產動畫電影跨文化傳播的思考
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國內收獲了49.74 億的票房,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應的雙豐收。在海外放映遇冷,并不是影片質量存在問題,而是因文化沖突引起的認知差異。要想讓中國文化走出國門,實現文化增值,可以在內容、敘事和文化差異這三個方面進行思考。
(一)內容:加大動畫IP的創新力度國內較出名的國產動畫電影,多以人們喜聞樂見的IP為主,如《齊天大圣》《白蛇:緣起》和《哪吒之魔童降世》等。與前兩者不同的是,在影片中哪吒的形象是對以往形象的顛覆,這一點也是對國內觀眾吸引力大的地方。正如晉亮在《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對國產動畫電影創作的啟示》一文中,認為“經典深化形象、審美偏好、情感訴求是國產動畫電影文本創作的新路徑等”。這也是這部影片在國內引起巨大反響的重要原因。然而,從中國動畫電影的長遠發展來看,對于同一 IP的多次使用容易造成對傳統文化的過度消費。因此,加大動畫IP的創新力度就顯得格外重要,可以通過將國漫搬上熒屏,也可以對動畫形象進行創新,這才是我國動畫電影發展的長久之道。
(二)敘事:突破原有敘事結構中國不管是真人電影,還是動畫電影都喜歡采用二元對立的敘事結構。如果長時間如此,不求改變和創新,很容易使情節、敘事變成套路,很難滿足當今受眾多樣化的觀影需求。“國產動漫作品層出不窮,但是鮮有經典問世,創作雷同,并且停滯不前。”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雖然突破了原有的敘事結構,最終將二元對立變成了合二為一,這給國內觀眾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但是,這樣有突破性的影片還是太少,難以打破西方對我國動畫電影敘事單一、受眾低齡化的認知傾向。因此,很需要在敘事方面多下功夫,這樣才利于改變國外對中國電影如此現狀的刻板印象,利于中國電影走出去,讓國外觀眾更好地了解我們的文化和歷史。
(三)文化差異:講好中國故事中國電影難以走出國門,最重要的還是中西方之間的文化差異導致的傳播障礙和認知偏差。如何應對這種文化差異,講好中國故事,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首先,要對走出國門的影片進行二次編碼。汪思雨在《中國電影跨文化傳播的困境與對策——以〈哪吒之魔童降世〉為例》一文中,認為“整合文化差異、加大政府補貼、迎合受眾,進行二次編碼”可以幫助中國電影更好地走出去。因此,影片在講述中國文化的地方,多些內容的補充和講解,這樣海外觀眾才能更好地理解情節存在的原因,進而更好地理解中國的文化和內涵。其次,要改進影片的語言翻譯。語言障礙也是影片進行跨文化傳播的難題,翻譯不到位也容易加大觀影疑惑和理解難度。基于漢語的特殊性和含義豐富性,語言翻譯就不能僅僅事實翻譯出來,而應該結合西方語言的情境和背景進行翻譯,這樣才能減少中國影片傳播在跨文化傳播中的認知差異和傳播障礙。最后,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基于高低語境文化之間的差異,可以將內容引向全球關注的話題,并在影片中體現中國精神和價值觀。
五、結語
面對全球化的時代背景,電影成為國家“軟實力” 輸出的重要載體。國產動畫電影要想走出國門,就需要講好中國故事、打破刻板印象,讓世界看到多樣化的中國。
參考文獻:
[1]愛德華·霍爾.超越文化[M].何道寬,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2]晉亮.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對國產動畫電影創作的啟示 [J].中國民族博覽,2020(06):242-243.
[3]李佳.國產動漫電影發展現狀及其本土化研究[J].電影文學,2017(14):101-103.
[4]汪思雨.中國電影跨文化傳播的困境與對策——以《哪吒之魔童降世》為例[J].新媒體研究,2019,5(22):117-118.
[5]周曉瑩,舒慕晴.國產原創動漫提升劇本創作能力的策略探討[J].戲劇之家,2019(23):125.
作者:陳 靜
動畫電影《哪吒》跨文化傳播的認知差異分析相關推薦中國動畫電影的發展與定位淺析
文章標題:動畫電影《哪吒》跨文化傳播的認知差異分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wenyi/donghua/4553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