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12-10-30 09:07 熱度:
摘要:在生態景觀設計中融入人文元素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最好方式,是當今生態景觀設計的發展趨勢。本文詳細探討了生態景觀設計與人文元素融合的設計思路及設計要點,為探索在生態景觀設計中融入人文元素的設計方法和原理提供依據,值得借鑒。
關鍵詞:生態景觀設計、人文元素、設計思路及要點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快速改變.人們的空間審美觀念悄然發生著巨大的變化。舊有的景觀空間的審美原則正在進行著歷史性的融合與置換.更趨同于以自然生態景觀審美為目標的“景觀生態審美”模式,而忽略了人文元素在設計中的運用,造成千篇一律的生態景觀設計。因此,有必要在生態景觀設計中融入人文元素,并對其進行探究。
一、融入人文元素是生態景觀設計的發展趨勢
生態文化是基于生態保護和建設的道德意識、價值觀念、政策、管理制度、知識、技術、風俗習慣和行為方式的總稱。涵蓋了道德文化和科技文化,而又有很多新的內涵。生態文化是道德文化和科技文化的傳承,無道德文化無以立身,無科技文化無以強身,無生態文化無以保身。
生態文化危機是現代文化引發的最嚴重的危機,這一危機迫使我們追問:人類能否以文明的方式與地球生物圈和諧共生?景觀設計師在規劃設計中不斷地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首先是用結合生態學的方法,以平衡有機體和周圍環境的方式為原則,使人類與大自然間和諧共生,創造可持續性的生態景觀設計。而在創造的同時,很多設計師摒棄了人文元素在生態景觀設計中的運用,設計成“千篇一律”、“沒有人文素養”的設計。因此,探討在生態景觀設計中如何融入人文元素,是創造生態景觀設計急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中國的生態景觀不僅僅是具有“自然美”的自然生態景觀,還應該包括與人和諧共處的充滿生態美、人文美的生態人文景觀。
生態景觀設計是現代景觀設計的發展趨勢,而作為一個沒有文化的生態景觀設計是一個沒有品位的景觀,它沒有靈魂、沒有精神。文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是歷史進程的積淀。人文元素是通過漫長的歷史時期逐步形成和遺留下來的寶貴財富。
在生態景觀設計中融入人文元素,讓景觀成為文化遺產的見證,它可以再現前人、前朝或遠古的民情風貌,是特定歷史時期的活化石,代表著一種獨特的藝術成就和獨特的自然風情.是在更高層面上展現出人類生活文明,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在生態景觀中,融入人文元素是生態景觀設計的發展趨勢。
二、生態景觀設計與人文元素融合的設計思路及要點分析
1、生態人文景觀設計思路
(1)人文元素及其環境保護
①保護人文社會資源。注重保護民俗民風博物館,保護當地鄉土民情,其中古樸民居、居民的生活活動方式,也是生態旅游景觀中被觀賞的對象,是景點。
②充分挖掘當地歷史文化內涵,組織專門機構,專人。分門別類進行收集整理歷史文化與民眾資源、編輯、出版相關文化、民風民俗、民間藝術、人物詞典、小說使其成為旅游產品的組成部分,即可提高旅客的探迷,探知興趣,同時也是提高旅游區文化品位的需要�;蛲ㄟ^農家樂的方式,帶動民眾參與休閑娛樂、了解當地歷史、了解當地文化。
③傳承文化典故。以當地農耕文化的石磨,水車,風車,織布機等古老的勞動工具,作為風俗風情展示,傳承農耕文明,發揚當地風俗風情。如:“五老樹”、“銀杏至作”等神話傳說的典故,通過摩巖石刻的生態景觀設計方法,傳承銀杏谷文化,發揚中國傳統。
④嚴禁毀壞文物,杜絕人工建設與周圍環境不協調狀況。入口大門的設計、雕塑、小品的設計以千年銀杏村的銀杏葉為設計元素,將現代的大門、雕塑,通過融入人文元素的設計方法,設計成為既生態,又具有人文元素的生態景觀設計。
2、設計要點分析
(1)注重生態景觀設計的可再生意識。
從中國國情,特別是面臨嚴峻的人地關系、危機意識和建設和諧社會的城市居民切身利益出發,來認識和開展節約型生態景觀設計。
在景觀設計中,如果合理地利用自然能,如光、風、水等,則可大大減少能源的使用。新技術的采用往往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能源和資源的消耗。城市綠化中即使是物種和植物配植方式的不同,如林地取代草坪,地帶性樹種取代外來園藝品種,也可大大節約能源和資源的耗費,包括減少灌溉用水、少y用或不用化肥和除草劑,并使植物能自播繁衍。
利用廢棄的土地,原有材料,包括植被、土壤、磚石等服務于新的功能,可以人大大節約資源和能源的耗費。生態景觀設計中,配合植樹綠化.能使人文景區的歷史典故更加鮮活起來。
(2)注重人文元素的意境創造。
意境體現了文化內涵,這種文化內涵由環境景觀中的歷史、文化、生活等人文元素構成。由于審美意識的不同,不同的人對意境的理解也不同。生態景觀設計中融入人文元素,不僅使生態景觀更富有文化氣息,還可以產生超越時空、追溯歷史的景觀意境,同時也更好地保護了文物古跡,為景觀提供了意蘊內涵難以捉摸的生態人文景觀設計。
(3)注重人文元素的文脈延續。
從景觀設計角度看,文脈是關于人與建筑景觀、建筑景觀與城市景觀、城市景觀與歷史文化之間的關系,有人稱其為“一種景觀文化傳承的脈絡關系。
在城市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一方面作為人文元素與其賴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環境緊密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城市的地域特征,這種特征所形成的城市總體格局久而久之作為景觀特色成為人們的共識;另一方面,在城市演化的不同歷史時期,所產生的人文景觀及歷史印記反映了特定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特征。地域及人文景觀特征,共同構建起城市獨特的景觀風貌。顯然.“景觀風貌”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歷史痕跡疊加的結果,它的延續是自然生態景觀與人文景觀不間斷演化與更新的結果。所以在生態景觀中融入人文元素,是體現延續城市文脈的方式.是發揚歷史文化的精華。
(4)講求秩序,用幾何、抽象的線條表現人文元素
人的創造力的基礎,是借助符號來實現的。人的心靈審美意識的天性,來源于樸素的審美模仿和審美想像的創造欲望。因此,在生態景觀設計中,講求秩序,用幾何、抽象的線條表現人文元素,既是人創造力基礎的實現,也是人心靈審美的天性。
對非生命共同體講道德,這是我們這個時代道德范圍的擴大,我們人類對牛羊、小草、鮮花、樹木等自然界有生命的東西都在講道德,把道德擴大到了整個生物圈,使我們人類道德的面波及到了很廣的范圍。這是人類很大的進步,是道德的空前發展,是人類文明的新發展,也是生態倫理的一種表現。
生態倫理就是調節人類生命與非人類生命的利益沖突,維護所有生命正常生活的生態秩序,保護所有生命正常生活的生態秩序。而秩序的基礎是幾何,是直線、是直角。藝術是“完美秩序”的追求,藝術是人創造的,它服從于自然規律。
在混亂中,采用幾何、抽象的線條,出現潔凈的形,能帶來力量,安定人心,又能使美具體化。
結語
本文通過研究如何在生態景觀設計中如何融入人文元素的設計方法和要點,逐步探討適用于當今生態景觀設計的設計思路和設計要點,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深化人類對于生態景觀設計的認識,提升其價值,以創造一個很強的歷史性和時代性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的生態景觀設計。
參考文獻
【1】王文元.社會人文生態危機.晚霞,2008,(01)
【2】安建國.生態景觀設計——尋求一切生命的和諧共存關系.城市環境設計,2008.
(02):2
文章標題:生態景觀設計中人文元素的融合探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wenyi/donghua/1365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