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表演論文 發布日期:2021-06-23 10:18 熱度:
舞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藝術,能夠有節奏性地組織人體的動作與造型,去表達思想情感,是體現著人類的精神價值、集體人格和生活方式的文化載體,是一種最為直接且強烈,又是單純且充分的藝術表現形式。舞蹈早在遠古時期就成為華夏先祖祭祀形式之一,到先秦時期舞蹈就已具備了相對完整而系統的藝術體系,創作舞蹈和培養舞者的目的在于將藝術化的肢體語言充分運用于宮廷制禮作樂,服務朝政。可見,自古以來舞蹈藝術就被廣泛實踐于社會生活之中,是人類文明進程中的重要載體。現如今,舞蹈教學中舞臺實踐依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支撐不變的核心教學理念。就教學與舞臺二者關系而言,其中舞蹈教學是舞臺藝術表演的基礎條件,而舞臺表演則是舞蹈學習的升華,能夠將所學的舞蹈動作、技巧靈活運用其中,兩者是相輔相成、共同促進的關系。例如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可以在舞臺上應用和升華,更好地獲得表演感染力,以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而在實踐中又能夠增強學生的運用能力和二次創作能力。教師可以通過舞臺實踐發現教學中的不足,讓實踐為課堂提供新的思路,縮短課堂與舞臺的距離,通過課堂與舞臺的一體化教學,從中汲取更多知識與技能的精華,從而提高教學水平推動舞蹈教育事業的發展。
一、舞蹈教學是舞臺藝術的基礎
對于舞蹈教學而言,其基礎就是形體動作,可以說這是舞蹈語言的一個核心元素。如若離開藝術化的人體動作,就會導致舞蹈藝術失去其魅力與價值。所以舞蹈教學要以形體動作為切入點,加強對學生這一基本功訓練,通過形體身韻、芭蕾基礎、素質技巧、舞蹈劇目等教學選材和方案制訂,通過課堂上的嚴格訓練,達到充分自如地表現舞蹈藝術形式的目的。[1]因此,舞蹈專業的學生必須從最初的身體軟開度基本功訓練到基本站姿、基本手位、基本腳位的練習,到高年級的“跳、轉、翻”等舞蹈組合進行認真刻苦的訓練,打牢堅實的舞蹈基礎,日后才能更好地服務于舞蹈作品和舞臺藝術。同時,形體動作的基本訓練,是一種綜合、靈活的創造性運用形式,屬于藝術創造的一種手段,不僅僅是對教學成果的檢驗。例如《絲路花雨》《大夢敦煌》等著名優秀舞劇都創造性地運用舞蹈形體基本功,將基訓課堂中的教學充分融入了舞劇表演。所以,舞蹈教學的基訓課,也要面向舞蹈表演實踐,能夠以表演為出發點,而非對動作的模仿或者復制。[2]首先,教師要對學生的基本功進行指導、規范,促使學生的基本功練習更加科學,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學生掌握形體動作技能,以便為舞臺更好地服務。其次,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藝術創造性的培養,鼓勵學生將其學活、活學,能夠把形體動作加以創編成為自己的動作,而不是教師機械性的傳授,從而進一步增強學生舞蹈的“舞臺性”。
二、舞臺實踐是舞蹈教學的延伸
(一)舞臺實踐可以作為舞蹈教學成果的有效檢驗途徑,更是學生從課堂學習到舞臺表演的延伸,以便學生探尋舞蹈的生命力,同時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能夠積累豐富的舞臺表演經驗。因此,可以說舞蹈的課堂教學,其實就是為學生今后走進舞臺奠定基礎。與此同時,學生通過舞臺實踐,能有效地認識到自身舞蹈學習中的不足之處,以便及時地改正,不斷優化與提升自我。只有將舞蹈教學與舞臺實踐有機地結合,促使兩者相互促進、互為支撐,才能進一步提升舞蹈教學的質量,促進學生的舞蹈表演水平的提升。[3]在舞臺實踐過程之中,學生還能去感受到真正的舞臺表演,去開闊視野,并且鍛煉舞臺應變能力、舞臺表現力等方面,以便增強舞蹈綜合素養。因而可以說,舞臺實踐是身為舞蹈專業學生必不可少的一項環節,促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的舞蹈知識、動作及技巧等,靈活地運用到舞臺實踐之中,加快學生知識與技能的轉化,讓學生借助日常的排練、比賽演出,去不斷領悟舞蹈的藝術魅力,積累更多的實踐經驗去充實自己。[4]所以舞蹈教學要樹立以生為本的培養理念,從而培養學生成為高素質、專業強的舞蹈人才。
(二)舞蹈初級教學所面對的學生基本是十多歲的孩子,其自身的模仿力、可塑性較強,而教學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成為優秀的舞者。從舞蹈的藝術層面上看,學生對自身的身體特征、動作規范及審美力尚未形成,所以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之中,要對學生進行耐心的講解與指導,訓練學生動作的準確、優美,同時逐漸加強學生對專業舞蹈的認知。隨后為學生滲透舞蹈的相關技能,比如學生如何掌握身體的律動、肌肉的控制以及審美的意識、舞蹈時的情感表現等。尤其是舞蹈的表現力,是當前學生的薄弱之處,所以必須依靠大量的演出實踐才能逐步達到身情統一。[5]只有達到身情的融合才是真正邁進舞蹈藝術大門的標準,熟練地掌握舞蹈動作、技能,并且將其與情感有效地融合,才能真正成為一名合格且優秀的舞蹈演員。因此,只有通過科學的課堂教學與豐富的舞臺實踐才能培養出一個優秀的舞者。
(三)舞臺藝術實踐對一個舞者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通過舞臺藝術實踐,能夠拓寬舞蹈教學的平臺,并且增長學生的見識,有利于學生獲得情操陶冶與藝術的熏陶。可以說,多樣化的舞蹈實踐形式,可以激發起學生積極學習舞蹈、表演舞蹈的興趣,以便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加以結合,讓專業知識轉化為舞蹈技能,促使學生在實踐之中逐漸感受到舞蹈的樂趣、價值及成就感。其次,舞臺實踐是對舞蹈課堂教學的補充與拓展,更是為舞蹈教學服務的一種方式。學生可以在舞臺實踐之中,去進一步提升自身的舞蹈水平,以便獲得良好的發展。這樣一來,既能增強舞蹈教學的質量及效果,又能促進學生的舞蹈專業能力及藝術素養的提升。[6]此外,舞臺實踐對學生的舞蹈表現力、團隊協作精神的提升具有很大的幫助。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排練及演出的過程中,能夠逐漸對舞蹈展開更加深層次的研究,同時藝術表現力也隨之得以強化,促使學生更加精準地把握舞蹈情感。所以說,舞臺實踐是一種有效培養學生藝術表現力的形式,經過長期、反復的舞臺實踐,可以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及舞臺適應力,這可為學生今后誕生優秀舞蹈作品做好鋪墊。最后,舞臺實踐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體會、感知在平時所學習的舞蹈與舞臺表演之間的差異。當學生親身經歷過各種挑戰后,便會更加認真對待表演,確保每一次舞臺表演都能彰顯良好的風貌,去塑造一個個鮮活的藝術形象。這樣一來,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培養學生良好的舞蹈精神與態度,促使學生將每一次舞臺表演都當作最后一次演出,不留任何的遺憾,充分發揮自我的價值,以此來促進學生積極進取、勇于創新。而且,舞臺實踐能夠不斷推動舞蹈藝術的發展,只有將舞蹈教學與舞臺實踐加以融合,才能確保學生的舞蹈藝術素養與舞臺表現能力的全面提升,從而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
(四)舞蹈教學的目的就是培養出優秀、合格的專業舞蹈人才,讓學生從一開始對舞蹈的一無所知,逐漸到對舞蹈知識的理解、舞蹈動作與技能的掌握,成為一名舞蹈演員。換句話說,無論學生在今后所從事關于舞蹈的哪一職業,比如舞蹈編導、舞蹈演員、舞蹈教學工作者等等,都需要足夠的舞蹈經驗及表現力作為支撐。因為只有從不斷的舞臺實踐之中,才能感知與體會到每一支舞蹈所表達的真正意義。即便是學生學會更多的舞蹈知識,但是缺乏真正的實踐仍然是徒勞。[7]因此,將舞蹈教學與舞臺實踐相結合,更利于學生在舞臺表演之中感知舞蹈的靈魂,促使學生運用所學習的技能去塑造鮮明的舞蹈藝術形象,并且在人物形象之中感悟其情感的發展變化,最終達到神形兼備。
三、結語
舞蹈教學需要教師加強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精心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增強舞蹈教學的實效性。通過教師將舞蹈教學與舞蹈實踐的有效結合,讓學生在舞臺表演的過程之中,去進一步掌握舞蹈技能,同時深化學生對人物的情感體驗,使學生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學生在舞臺實踐之中,教師可以檢查與展現學生的學習成果,以便針對學生存在的不足之處加以指導,逐漸增強學生的舞蹈水平與表演感染力,從而使學生成為新時代舞蹈藝術的有用之才。
參考文獻:
[1]李波.舞蹈教學中培養學生藝術表演能力和綜合藝術素養的方法[J].中國文藝家,2019(009):215.
[2]劉思呈.大學舞蹈教學中培養學生情感表現力的方法分析[J].北方音樂,2019(005):238-239.
[3]李冰.談舞蹈教學中學生藝術表現力的培養策略[J].文學少年,2019(005):1.
《淺析舞蹈教學的藝術手法》來源:《 參花(下)》,作者:李瑤
文章標題:淺析舞蹈教學的藝術手法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wenyi/biaoyan/4600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